一年级数学上册6 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课
- 格式:doc
- 大小:135.53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 11~20的认识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十位上的数是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3,这个数是()。A.13B.14C.152.哪个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20?()A.B.C.3.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比它大3,这个数是()A.13B.31C.144.与15相邻的两个数是()。
A.16和17B.13和14C.14和16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B.19里面有1个一和9个十C.18里面有18个一二、判断题6.10里面有10个十。()7.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是1,都表示有1个十。
()8.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比它多6,这个两位数是17。
()9.和都有2个珠子,表示的意思一样。
()10.2个十是20,20个一也是20。
()三、填空题11.一个数的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读作;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2.看图写数13.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的数是;和17相邻的数是和。
14.填一填,比一比。
1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1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0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比13小,比10大的数有。
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两位数是,比它大1的数是。
四、作图题16.根据指定的数画珠子(1)(2)五、解答题17.妈妈买回来十几个苹果,小丽数了数发现,如果每天吃2个,连续吃几天后还剩1个。
妈妈可能买回来几个苹果?12个□ 13个□ 14个□18.猜猜我是谁。
(把对的数字涂成黄色)①②③④⑤19.圈十表示14、17、19、20(1)下面的小圆点表示几?●●●●● ●●●●●●●●●(2)先圈十,再写数。
①●●●●● ●●●●●●●●●● ●●②●●●●● ●●●●●●●●●● ●●●●③●●●●● ●●●●●●●●●● ●●●●●20.(1)在填上合适的数。
(2)18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3)与16相邻的两个数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位的意义,以及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数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通过直观的形象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0~10各数的读写方法,但对11~20各数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并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数数、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0~10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11~20各数:借助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并学习数的读写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前面的一个数是14。
□内应填()。
A.16B.13C.152.在15和20的中间有()个数。
A.4B.5C.63.10+5-7=()A.6B.8C.15D.74.6+6-9=()A.3B.13C.14D.55.小红家住在一座高楼上,她上面有7层,下面有8层,小红家的楼房一共()层。
A. 15B. 16C. 146.一些连续排列的数字宝宝被白云遮住了:13,,20,被白云遮住了()个数。
A.5B.6C.7D.87.列式计算,正确的是()。
A.16-6=10(辆)B.10+6=16(辆)C.16-10=6(辆)D.10-6=4(辆)8.下面和12最接近的数是()。
A.10B.15C.20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7前面的第一个数是18。
()2.比13多2的数是11。
()3.比15多1的数是14。
()4.有12个人在跳绳。
()5.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3个。
()6.19添上1是20。
()7.一共有12只鸭。
()8.十六写作106。
()三.填空题(共8题,共30分)1.如图,个位上是(),表示()个一;十位上是(),表示()个()。
这个数是(),读作()。
2.从左到右按顺序填空。
___13,14___16___, ___3.填上相同的数.(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按规律填数。
(1)1、3、5、()、()、()、13……(2)()、5、10、()、20……5.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6.在□里填上“<、>或=”。
16□7 9+3□3+9 20□1912+7□1717□117-4□7+4 13□1813□17-57.这样猜一猜,这个数是_____。
1120各数的认识的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份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1120各数的认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认识这些数字;二是让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三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认识这些数字。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数字卡片、图片和黑板等;学具则包括练习本、彩笔和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
1. 情境引入:我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的图片,如11个苹果、12个橘子等,让学生初步认识1120各数。
2. 例题讲解:我利用数字卡片和黑板,向学生讲解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3.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和连线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及运用;5.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6. 板书设计的简洁性与直观性;7. 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与实践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案(详案)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P73~74例1、例2,完成教材P74“做一做”和P76“练习十七”第1~6题。
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感受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十进制”,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11月×日)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其他的十几的数吗?【预设】预设1:我放学回家时坐19路公交车。
预设2:我是9月13日出生的,我的生日中有13。
预设3:我们组的作业本收齐了,正好是14本。
预设4:我看书时,书上的页码有17和18。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十几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1)]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
课件出示杂乱摆放的10根小棒。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齐数,课件配合闪烁,数出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一)这10根小棒都是同学们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如果不数,你能想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吗?请你拿出小棒,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表示出来。
【预设】学生可能会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或10根捆成1捆,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方法,学生会发现“10根捆成1捆”的方法最容易一眼看出是10根小棒。
师: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
(教师边说边板书:10个一是1个十)你能像老师这样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吗?(课件演示10个一捆成1捆是1个十)学生自己操作后,指名到前面示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11-20各数的概念、数序和数位。
本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通过生活情境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和体验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数数、识数的基础能力,但对于11-20各数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观到逻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活情境、直观教具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11-20各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概念,能正确数数和读数,理解数序和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概念,能正确数数和读数,理解数序和数位。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序和数位,能够运用11-20各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和体验11-20各数。
2.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11-20各数。
3.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展示11-20各数的形象和概念。
2.直观教具:准备11-20各数的模型或卡片,方便学生直观感知和操作。
3.学习素材:准备一些与11-20各数相关的学习素材,如数学题目、游戏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幅生活情境图,如水果店、动物园等,让学生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水果、动物。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1~20各数的认识。
作品编号:1598753694221587112546
学校:录记理旬市杨家镇路计小学*
教师:周喻王*
班级:荣耀壹班*
练习课
学习目标1.学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3.认识数位。
学习
重点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学前
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计数器
教学
环节
导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数数写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7题。
()本()支
()个
你发现了什么?
分析:10本练习本添上2本
练习本,合起来写作:12;
10支铅笔添上3支铅笔,合
起来写作:13;10个球添上
6个球,合起来写作:16。
答案:
12 13 16
1.看图写数。
()()
()()
答案:15 17 12 20
知识点2:数位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8题。
我是几?
我是由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
的。
我是()。
我的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
分析:3个一是3,1个十是
10,合起来是13;或者在数
位表上有几个一就在个位
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
上写几,再读数。
2.填空。
(1)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2)2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我是()。
十位是1,就在数位表的十
位上写1,个位是9,就在
数位表的个位上写9,合起
来就是19。
答案:13 19 (3)十位上是2,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这个数是()。
答案:15 12 20
知识点3:比大小。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9题。
11>□
17<□
□<16
□>19
分析:这一题是半开放题,
答案不唯一。
一个数大于它
前面所有的数,小于它后面
所有的数。
小于11的数就
是11前面所有的数即从0
到10;17小于它后面的数,
有18、19、20……
答案:
0~10的任意一个数;
18~20的任意一个数;
0~15的任意一个数;
20。
3.填数。
12<□
15>□
□<18
□>14
答案:13~20
0~140~1715~20
知识
点4:数的顺序。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12题。
分析:从10开始一个一个
地依次数到20。
熟记10到
20以内的数。
答案:
11 13 15 16 17 20
4.按要求填空。
11()13()15()
17()19()
答案:
12 14 16 18 20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第3题。
2.完成教材第77页第10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总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2.谈谈生活中哪些地方
会用到11~20的数。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