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趣味语文活动课 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25
一、课程名称《XXX》二、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或其他年级)三、教学目标1. 知识教学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能力培养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 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德育渗透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1. 生字、新词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识别生字、新词。
- 解释生字、新词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 课文内容分析:- 教师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讨论与交流:- 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共识。
(三)巩固练习1. 课堂练习:- 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写作训练:-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 学生完成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语文学科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为了提高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特举办本次语文学科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探讨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4. 促进学校语文学科的整体发展。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10月20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内容1. 领导致辞学校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表示高度重视,强调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教师们提出期望和要求。
2. 教师经验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
3.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现场观察、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教学研讨围绕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讨,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5. 教学竞赛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6. 教学成果展示展示教师们的教学成果,包括优秀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借鉴。
五、活动安排1. 8:30-9:00 领导致辞2. 9:00-10:00 教师经验分享3. 10:00-11:30 教学观摩4. 11:30-12:30 教学研讨5. 14:00-15:30 教学竞赛6. 15:30-16:30 教学成果展示六、活动总结1. 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肯定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努力和付出。
2. 鼓励教师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对学校语文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期望。
4. 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七、活动意义本次中职语文学科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学校语文学科的整体发展。
中职获奖语文教案优秀89篇中职获奖语文教案【篇1】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一段,引导学生:一张普通的嘴竟能将这些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这种靠嘴模拟各种声音的艺术就是我国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能做的还只是简单的模仿,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林嗣环给我们带来的那位艺人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声音世界。
中职获奖语文教案【篇2】1、反复诵读课文。
2、摘抄本文中优美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
中职高一语文教案篇6中职获奖语文教案【篇3】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流程和结构模式。
从字面上来看,它是一些文字表情达意的铺展;从内在结构来看,它是作者构思写作的谋划。
思路和结构就好像密不可分的孪生姊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在思索并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路线”。
所谓“结构”,则是“文章的组织构造、布局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外在体现”。
可以说,“思路”和“结构”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
作者理清思路又叫构思或运思,安排篇章结构又叫营构或布局谋篇。
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作者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
不进行构思,就无法写作;不善于构思,也就不善于写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凝神细想”、“意在笔先”也就是这个意思。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也说:“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由此可见构思的重要作用。
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是整体构思,布局谋篇中“片断成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中职获奖语文教案【篇4】课文细究,讨论文章各部分的描写手法。
中职获奖语文教案【篇5】本文选自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集,本文作者林嗣环,清代文学家,字铁崖,著有《铁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中职获奖语文教案【篇6】同学们,大家刚来到我们的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对自己曾经的母校印象如何?对我们的新学校感觉怎么样?好,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位在自己学校里一待就是半个世纪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谢冕的《永远的校园》。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案教案标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包括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其综合语文素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文体风格等方面。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朗读、小组讨论和写读后感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包括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文体风格等方面。
3.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 提出一个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内容。
二、知识讲解与讨论(15分钟)1. 介绍本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并与学生讨论相关的问题。
2. 解释并讲解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阅读活动(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如朗读、理解和分析文本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3. 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提供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3.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五、口语交际(15分钟)1. 设计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其听说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探索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明确改革方向。
2. 探索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中职语文教育专家张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张教授以《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1)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2)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3)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策略(4)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与技巧2. 教学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探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教研组邀请了三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案例。
以下为三位教师的案例简介:(1)教师A:《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该案例介绍了教师A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2)教师B:《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策略》该案例讲述了教师B如何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教师C:《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情境模拟》该案例分享了教师C如何利用情境模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3. 教学研讨在听完专家讲座和教师案例分享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将讲座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如何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四、活动总结本次中职语文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职《语文》教案课件
中职《语文》人教版教案课件
课件《语文》人教版第8课《走向未知的.世界——纳米》课件《语文》人教版第7课《人脑与电脑》课件《语文》人教版第6课《一碗清汤荞麦面》课件《语文》人教版第5课《绝品》课件《语文》人教版第4课《我的母亲》课件《语文》人教版第3课《我很重要》课件《语文》人教版第2课《成长》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8课《项链》教学设计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7课《雷雨》教学设计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6课《药》教学设计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5课《山居秋暝》教学设计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4课《登高》课堂实录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3课《将进酒》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2课《那一年,面包飘香》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1课《职业》教案《语文》人教版第10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语文》人教版第6课《一碗清汤荞麦面》教案《语文》人教版第5课《绝品》。
《中职语文教案》word版第一章:诗歌欣赏1.1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歌的魅力。
学会欣赏和分析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阅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选取几首经典的诗歌,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1.3 教学步骤引入: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讲解:举例分析诗歌的魅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价值。
实践:让学生阅读和欣赏选取的诗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章: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2 教学内容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如结构自由、表达真挚等。
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如何抓住主题和情感。
选取几篇经典的散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2.3 教学步骤引入: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散文产生兴趣。
讲解: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技巧。
实践:让学生阅读和欣赏选取的散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第三章:小说欣赏3.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感受小说的魅力。
学会欣赏和分析小说,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阅读和理解小说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的基本特点,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小说的魅力。
选取几篇经典的小说,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3.3 教学步骤引入:讲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小说产生兴趣。
讲解:举例分析小说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小说的艺术价值。
实践:让学生阅读和欣赏选取的小说,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第四章:实用文写作4.1 教学目标了解实用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写作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实用文的基本特点,如清晰、简洁、逻辑性强等。
讲解实用文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论述等。
选取一些实用的文种,如日记、书信、报告等,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趣味语文教案趣味语文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趣味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趣味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汉字游戏,感受汉字的独特韵味。
2.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
4.能自己发明一些智解汉字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1.唤起学生的汉字积累,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学习,积累汉字知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1.讲故事:齐白石题字喻客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画闻名国内外,被很多博物馆收藏。
很多学画的人,有的要拜他做老师,有的拿了画向他请教,也有的学生作品获奖了,来向他表示感谢。
总之,齐白石的家门前总是很热闹。
有一天,几个学生要去拜见齐白石。
他们刚想敲门,却看见门上写着一个“心”字。
他们觉得奇怪,只见过门上写“福”字的,写“心”字是什么意思?这时,有一个学生忽然说:“我明白啦!”说着,拉着同伴就离开了。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齐白石门前,只看见门上换了一个“木”字,大家高兴极了,马上敲门进去,拜见了齐白石。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他们第一次不敲门进去找齐白石先生,而第二次却高兴地进门拜访呢?门上面到底有什么秘密?2、揭示门上的汉字:第一次是“闷”(表示主人今天心情不好,不想被打扰);第二次门上写着“闲”(说明主人今天很悠闲,可以接待客人,因此他们才高兴地进门拜访)。
3、同学们,看到了吧?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简单的一个字再加上另一个字,就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还能表达我们的情绪,有意思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它的神奇!二、填字游戏1、进“门“填字以上故事讲的是在“门”字中加字组成新字的故事,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试着填填下面的空格吧!才字进门()双眼;活字进门摆()气;口字进门()声好;日字进门站中();市字进门看热();马字进门别乱();虫字进门去()南;王字进门是()年;圭字进门是()房;耳字进门听新();兑字进门()报刊;一字进门把门()。
中职获奖语文教案中职获奖语文教案大全11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中职获奖语文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中职语文参赛中职高一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感受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找准课文节奏,并让学生翻译文章内容一、导入: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一段,引导学生:一张普通的嘴竟能将这些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这种靠嘴模拟各种声音的艺术就是我国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能做的还只是简单的模仿,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林嗣环给我们带来的那位艺人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声音世界。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集,本文作者林嗣环,清代文学家,字铁崖,著有《铁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三、疏通字词,朗读文章1、教师范读,学生解决字词读音顷(qǐ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齁(hōu) 间(jiàn) 许(hǔ) 曳(yè) 几(jī)2、学生齐读,教师在读完后指点节奏3、点一到两人来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气。
四、翻译文段1、齐读第一段,教师带领翻译疏通第一自然段。
善:擅长,善于。
会:恰逢,正赶上。
宴:摆宴席。
于:在。
施:摆。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
寂然:安静无声。
2、请学生再读第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梳理第二自然段,教师从旁指点字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既而:不久。
乳:喂奶。
毕:全。
## 课程名称:中专语文## 教学年级:XX年级XX班##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语法要点和文学常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审美情趣。
##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文章深层次含义的挖掘、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教材、生字卡片、作文纸。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好作文素材。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课前预习的收获,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
### 二、生字词讲解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圈出生字词。
2. 学生跟读并尝试拼写生字词,教师逐个讲解字词的含义、用法及书写规范。
3. 学生进行组内互查,教师巡视指导。
### 三、课文阅读理解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思考问题。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 四、写作指导1.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素材和主题。
2.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生字词,熟练掌握。
2. 预习下一节课的课文,提前了解内容。
3. 完成本节课的写作练习,认真修改。
##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上是一篇中专语文课的教案范文模板,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语文趣味课教案文档全文预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章,主题为“趣味语文”。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接龙、谜语解析、古诗文鉴赏和故事改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词语接龙的技巧,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谜语解析技巧。
3.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古诗文鉴赏、故事改编。
重点:词语接龙、谜语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组趣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背后的成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趣味语文。
2. 词语接龙(10分钟):讲解词语接龙的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教师先给出一个词语,然后学生依次接龙。
期间,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
3. 谜语解析(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有趣的谜语,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尝试解析谜底。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讲解谜语解析技巧。
4. 古诗文鉴赏(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古诗文,带领学生进行鉴赏。
分析诗文的意境、表达手法等,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5. 故事改编(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简短的故事梗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改编。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几个作品进行点评。
6.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包括词语接龙、谜语解析、古诗文鉴赏和故事改编等内容。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词语接龙:列出几个典型的词语接龙例子。
2. 谜语解析:列出几个有趣的谜语,并附上解析。
3. 古诗文鉴赏:展示一首古诗,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式。
4. 故事改编:列出故事梗概和改编要求。
七、作业设计1. 词语接龙: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词语接龙题目。
2. 谜语解析:收集一个有趣的谜语,并尝试解析谜底。
3. 古诗文鉴赏: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手法。
4. 故事改编:根据本节课的故事梗概,编写一个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