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磁铁》
- 格式:docx
- 大小:375.41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磁铁》含反思(精选5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磁铁》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
2.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小剪刀、瓶盖、布、纸、铁夹、挂坠等) 活动过程:1.出示磁铁,引出课题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
2.幼儿探索活动老师: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东西,请大家试一试。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举手说一说?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
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
4.动脑筋、想办法(1)打捞小汽车-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车弄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
(不能直接用手)(2)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3)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了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
5.自制磁铁玩具--跳舞的小兔子。
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
(1)出示范例,教师演示跳舞的小兔子。
(幼儿感到很好奇。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兔子动起来?(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3)总结:用一个回形针插入小兔子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小兔子,此时小兔子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兔子在跳舞。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磁铁》含反思
I. 教学目标
1. 学问目标
能够简单了解磁铁的特性和吸附规律。
2. 本领目标
察看试验现象,初步感受科学试验的乐趣,培育幼儿的察看力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目标
培育幼儿对科学学问的古怪心,培育幼儿的探究精神,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本领。
II.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老师向幼儿们呈现一些常见的磁铁,简单介绍磁铁的特性和吸附规律,并让幼儿们自由触摸、拨弄和发觉。
2. 实践活动
将教具磁铁教给孩子们,让他们本身探究磁铁的特性和吸附规律。
例如:让幼儿们本身用磁铁吸起桌子上的小物品,感受磁铁的吸力大小;让幼儿们用不同的物品去测试磁铁的吸附规律,并让孩子们记录下察看的结果。
3. 老师引导
在幼儿探究的基础上,老师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归纳总结,例如:什么样的物品会被磁铁吸附?为什么?
4. 活动延长
让孩子们本身动手制作一些可以利用磁铁的玩具,例如:用纸板制作一个小鱼池,放入若干铁片后,用磁铁吸引可以让小鱼“吃饭”,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磁铁的奇妙之处。
III. 反思
1. 教学成功的方面
通过察看试验,幼儿们成功地感受到了磁铁的吸力大小,了解了各种物品吸附规律。
同时,通过制作小鱼池,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制造力和想象力,达到了提高幼儿自主学习本领的目的。
2. 改进之处
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考虑孩子们的爱好和进展需要,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本身的自动性和制造力,学习磁铁的特性和应用。
同时,教学应当重视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学问。
好玩的磁铁中班科学教案7篇好玩的磁铁中班科学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和感知活动中,巩固幼儿对磁铁特性的了解,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察看及解决问题的本领,体验成功的欢快。
以亲子游戏为载体,促进家园良好教育活动的形成,增长亲情感。
活动准备:已有知的准备。
物质准备:磁铁、各种铁制品、木制品、线、塑料品、小鱼、小鸡、金鱼竿、沙盘、玻璃杯、记录纸。
情景准备:小鸡吃面包的场景、钓鱼的场景。
二、活动过程:游戏引入老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磁铁。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磁铁,小伙伴们看一看,你们喜好吗?在每一组里,老师也为小伙伴准备了好多好多的磁铁,下面请小伙伴当当黑猫警长,自身看一看,在你们的桌子上面有哪些种类的磁铁,请你们告知自身的父亲或妈妈,你看到的磁铁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自身把它记录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记录纸上。
老师引导。
老师评价:小伙伴们真能干,记录得好好哟,不但画得好,还画得多,真能干!现在有这么多的磁铁,我们就来玩一玩磁铁游戏好不好?生:…….游戏:玩小鱼师:小伙伴注意看一看,在你们桌上面的水杯中有好多好多的小鱼,但它们现在都到水底里去了,小伙伴们,你们用什么方法让它从水底升到水面上来呀?现在请小伙伴自身试试,家长可不许帮忙小伙伴哟,试试没成功也没关系的。
生:游戏开始师:有小伙伴成功了,现在请成功的小伙伴告知小伙伴们,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小鱼儿升到水面上来的,让父亲、妈妈给你记录下来。
(假如有幼儿没有成功,老师及时请成功的幼儿演示,加以鼓舞。
)师:小伙伴们真能干,让小鱼在水中跑来跑去的,真聪颖。
老师好羡慕你们哟。
你们比奥特曼还有本领。
3、磁铁的特性师:小伙伴,你们比奥特曼还聪颖,那确定知道磁铁有些什么本领呢?下面请小伙伴来做个试验,你们就确定磁铁有什么本领了。
然后告知你们自身的家长,行吗?师:请小伙伴把纸盒里的东西全部倒在盘子里,每个小伙伴认一认,是些什么东西。
然后每个小伙伴都拿上一块磁铁,去接触盘子里的那些东西,看一看,会显现什么情况。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玩的磁铁》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玩的磁铁》「篇一」活动目标1、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对探索磁铁活动感兴趣。
2、能自主探究磁铁特性,提高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
3、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人手一块磁铁,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内有木片、塑料管玩具、回形针、硬币、铁质瓶盖、布片、纸片、小铁夹、螺丝钉等。
)活动重点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活动难点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过程一、出示磁铁,引出课题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认识,吸铁石。
)孩子们,真聪明,吸铁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那孩子们记住它的名字了吗?它的名字叫什么?(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小结:磁铁的形状有很多种:有长方形、马蹄形、椭圆形、圆形,等等。
还有一些装饰好了,外观特别好看的磁铁。
二、鼓励幼儿探索活动,实验并记录老师: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东西,请大家试一试。
1、介绍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提出要求。
师:孩子们,用你们手中的磁铁吸你桌子上小筐子里的物品。
看看什么能吸起来,你在记录表上画一个“对号”,看看什么不能吸起来,你在记录表上画一个“错号”,把结果都记录好。
还有把能吸起来的物品放在一起,把吸不起来的物品放在一起,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好下面,先把你们的小板凳轻轻的面向小桌子,我们开始发材料。
把记录表和彩笔在盘子里拿出来,开始操作和记录吧。
2、幼儿动手操作并做记录,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举手说一说?(请2―3个小朋友回答)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再次实验分享结果。
我们根据记录的答案再来进行一次实验,看我们验证的对吗?一起再来实验一次。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
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磁铁》一、教学内容《好玩的磁铁》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磁铁的性质、磁铁的吸铁现象、磁铁的极性以及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有两极,能区分磁铁的N极和S极。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使幼儿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磁铁的极性认识。
教学重点:磁铁的吸铁现象以及磁铁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回形针、铁钉、小铁球、塑料棒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回形针、铁钉、小铁球、塑料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磁铁,让幼儿观察并讨论磁铁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磁铁吸铁现象,让幼儿观察并讨论。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两极,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磁铁的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铁现象,并用磁铁的两极进行游戏。
4. 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磁铁制品,如磁铁挂钩、磁铁玩具等,让幼儿了解磁铁的用途。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性质2. 磁铁的吸铁现象3. 磁铁的极性4. 磁铁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磁铁制作一个磁铁挂钩。
2. 答案:将磁铁粘在挂钩的背面,使挂钩具有磁吸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磁铁的性质、极性和用途,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探索和合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操作磁铁,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磁铁制品,了解它们的作用,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同时,鼓励幼儿利用磁铁制作有趣的玩具或实验,进一步探索磁铁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好玩的磁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磁铁及其特性。
•掌握磁铁的极性及吸引与排斥特性。
•知道磁铁的应用场景。
2. 能力目标•能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和磁铁的特性。
•能够团体合作探究,从组内成员处获取有关磁铁的信息和解决问题。
•能够独立或小组合作使用多种材料,依据磁铁的特性进行游戏体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在游戏探究中体会并增强小组协作意识,促进同伴关系的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磁铁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探究磁铁的吸引与排斥特性。
2. 教学难点•磁铁对铁磁性物质的吸引作用的形象表现。
•帮助幼儿将探索中发现的信息进行归纳和,将经验转化为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直棒磁铁、U形磁铁各两个。
•小铁片、冰柜挂磁铁、铁磁性砂等材料。
•磁性物体制作材料:小铁片、磁铁台、胶水、纸盒子等。
•制作磁感应场平面图的材料:小球珠、磁铁、宣纸、相机等。
2. 教学环境•教学活动室。
四、教学步骤和内容1. 导入环节(约10分钟)•记忆活动:老师出示多个磁铁,让幼儿观察、感觉、摸索、轻拍,说说磁铁有什么不同,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什么形状的磁铁。
•磁性识别: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或日用品,看看有哪些是能被磁铁吸住的,玩具里有哪些是含有磁铁的元素制成的,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2. 探究实验(约25分钟)•磁铁的吸引与排斥:老师出示U形磁铁,让幼儿拿其他小物体磁铁性材料,看看磁铁会对其产生什么效应。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究,并记录完整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磁铁的性质:老师分发铁磁性砂和直棒磁铁,让幼儿摆弄、探究,看看磁铁是有磁极的,不同极性会有什么效应,通过实践去掌握磁铁的性质。
3. 游戏体验(约20分钟)•磁铁小游戏:老师在课桌上摆放几个小物品,幼儿们体验磁铁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用磁铁吸住、托起、按压等,鼓励幼儿动手、动脑,思考不同的操作方式。
中班科学《好玩的磁铁》教案[共9篇]中班科学《好玩的磁铁》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有一个小朋友和同伴们说起双休日与大人一起进城玩“钓鱼”一事,说:“钓鱼真好玩,还想玩一玩。
”话未说完,其他几个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此类话题。
于是,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让幼儿玩得愉快,尽兴同时,做到玩中学、学中乐,玩出智慧,玩出创造力。
通过幼儿动手、动口、动脑,为今后其它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于是,我们便开始了“钓鱼”大探秘。
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磁铁,并了解磁铁的功能;2、了解磁铁与被它吸住物品的关系;3、培养幼儿对磁铁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了解磁铁与铁制品、磁铁与非铁制品的关系、奥秘。
活动难点:能用不同游戏,小结出磁铁特点;能运用新学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准备1、不同形状(圆形、方形等等)的磁铁若干。
(多于幼儿人数)2、玩具小汽车一辆、自制放大公路地图一份;3、猫头饰若干、充气大盆、水、玩具“鱼杆”、“鱼”若干;4、图钉、回形针等铁制品若干;5、纸屑、橡皮、铅笔、塑料瓶盖等非铁制品若干。
6、“喜羊羊”画片若干;录音机一台,喜羊羊与灰太狼磁带一盒;活动过程活动流程:看一看、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玩一玩;1、开始环节:(看一看)老师拿上自制放大地图一份,玩具小汽车一辆,磁铁一个。
开始给幼儿玩起小游戏:一个磁铁藏在公路地图后面,前面放一辆玩具小汽车,小汽车自动的跑来跑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了学习兴趣。
幼儿目不转睛的看着自由跑动的小汽车,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奇怪,小汽车怎么不会掉下来?”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老师说:“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原因吗?”“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边说边转地图,地图后面露出磁铁,孩子们异口同声说:“一个黑圈圈。
”老师说:“这不是普通黑圈圈,这是有吸力的磁铁,就是它,没让小汽车掉下来。
”2、基本环节:认一认: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磁铁,让幼儿认识磁铁。
做一做:老师让幼儿拿上自己喜欢的磁铁,分组做实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教案精选8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2、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胆地表述出来;3、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
活动准备1、一杯白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
2、装有温开水的水壶每组两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
活动过程1、观察活动,引入课题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猜测活动:水怎么会是甜的?2、实验活动:水娃娃的魔术观察桌上的材料,说说都有些什么?你们猜猜看,如果把这些料放在水里会怎样呢?(幼儿自由表达)提出操作要求:(1)只能选择一种饮料粉进行冲调。
(2)水壶倒水时,一手哪好把子,一手扶助壶身,不能倒的太满。
(3)使用过的物品(小勺、水壶)要放回原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比较、探讨“饮料粉”到哪儿去了。
(助幼儿理解“溶化”,并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饮料粉溶化的方法。
)3、品尝活动说说调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4、表述结果,教师记录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冲调方法、步骤。
教师利用标记指示图进行记录。
5、再次冲调饮料提出要求:(1)选择另一种材料进行冲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冲调。
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你还喝过哪些味道的水。
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还能使什么溶化?活动评析该活动属于“猜想验证式”的设计。
幼儿对于溶解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但是知之不多。
这一活动就是利用幼儿对溶解现象的一定经验,鼓励幼儿胆猜想,并让幼儿通过实验拓展他们的认识,验证他们的猜想。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教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2、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木块、塑料玩具、钉子、夹子、瓶盖、曲别针、磁铁、纸板、沙子活动过程:1、引题(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但是去那个地方玩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进去,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幼:磁铁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幼:好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因为它是塑料的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曲别针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幼:他们都是铁做的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做它的朋友2、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幼:好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师:真聪明!老师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教师可拿一本厚书操作一下)3、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师: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怎么能让它们出来呢!幼:把他们捡起来师:但是这样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别针也是用铁做的,那我们来试试看能不能用磁铁把别针吸出来!幼:可以师:啊!原来真的可以啊!师:小朋友,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活动结束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教室找一找磁铁还能吸住哪些东西好不好?幼:好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教案3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取出水中的东西并进行分类。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好玩的磁铁》附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磁铁的特性,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掌握磁铁的基本特性。
2.难点:引导幼儿运用磁铁的特性进行探究活动。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磁铁、铁质物品(如铁钉、铁片)、非铁质物品(如塑料、木头)、玻璃瓶、水、纸张等。
2.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保证幼儿活动安全。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操作磁铁,感受磁铁的吸引力。
(二)基本部分1.教师将磁铁分别放在铁质物品和非铁质物品上,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反应。
2.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找出哪些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4.拓展活动:教师出示玻璃瓶、水、纸张等物品,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磁铁将这些物品吸附在一起。
5.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探讨磁铁在不同环境下的吸附效果。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磁铁应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课后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磁铁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活动反思1.教师在导入部分,通过展示磁铁和邀请幼儿上台操作,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基础。
2.在实验部分,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实验,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5.活动延伸部分,教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和课后活动,让幼儿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继续探究磁铁的奥秘,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然而,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磁铁的吸附效果产生了疑问,教师未能及时解答,导致幼儿对实验结果产生误解。
2.活动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部分环节出现拖延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磁铁(通用11篇)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磁铁篇1活动目标:1、感知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对磁铁的特性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环形磁铁玩具人手一套,PPT课件,红、蓝两色自粘纸活动过程:一、观察讨论,发现磁铁的外部特征1、磁铁你们认识吗?你见过的磁铁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磁铁有什么本领吗?2、老师也带来了磁铁,看看这个磁铁长什么样?小结:这个磁铁宝宝是圆形的,里面有洞洞,一面红色,一面蓝色二、实践操作,感知磁铁相吸相斥的特性第一次操作:发现磁铁会相吸或相斥1、师:瞧,又有一块磁铁来了,把这两块磁铁慢慢靠近,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2、操作3、分享交流:磁铁会吸住、磁铁会分开。
4、出示记录图磁铁上红色和蓝色面对面就会吸起来。
磁铁的红色/蓝色和红色/蓝色面对面就会分开来。
第二次操作:总结磁铁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特性1、师:想不想再试一试?等会儿你还可以在试的过程中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2、操作3、分享交流。
师:你们都试过了吗?你用的什么方法?有没有新发现?噢,蓝色/红色和蓝色/红色面对面也会跳舞呀。
小结:原来这两块磁铁,相同颜色面慢慢靠近会分开来,不同颜色面会抱在一起。
三、层层递进,提升对感知磁铁特性的经验1、师:你们都很厉害,发现了磁铁的这么多秘密。
现在多一块磁铁,三块磁铁让他们跳起舞来,可以怎么玩呢?2、操作3、分享交流师:你是怎么让三块磁铁宝宝跳起舞来的?你用的什么方法?小结:你们真厉害,用了这么多方法让磁铁宝宝跳舞,下次我们还能试试用更多的磁铁宝宝让他们跳舞好吗?四、模仿磁铁,体验磁铁的乐趣。
师:你们想不想做回磁铁呢?小磁铁们聚会啦,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玩游戏吧。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磁铁篇2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磁铁的基本特性。
2.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
3.体验相互合作、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废旧t恤粉刷的红、蓝背心(等同孩子数),教师红、蓝双色t恤一件,u 形磁铁两块,音乐。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磁铁》【科学教案】课题:好玩的磁铁班级:中班科目:科学教学目标:1. 认识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2. 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教学准备:1. 磁铁若干。
2. 不同材质的物体(包括金属、纸张、橡皮、木块等)。
3. 一些磁性小物件。
4.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物体。
2. 让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不同物体的特点。
二、探讨磁性(10分钟)1. 展示一个磁铁,并让学生观察。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后,解释磁铁的特征和作用,例如:磁铁有两极,一个吸引铁质物体,一个排斥铁质物体。
4. 展示一些磁性小物件,并示范用磁铁吸引和排斥它们,让学生亲自操作。
三、吸引和排斥的实验(15分钟)1.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桌子上。
2. 让学生使用磁铁,观察和记录通过磁铁吸引或排斥的物体。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某些物体被磁铁吸引或排斥?4. 讨论学生的观察结果和理解。
四、游戏活动(20分钟)1. 分发磁铁给每个学生,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寻找能被磁铁吸引或排斥的物体。
2. 学生可以用磁铁尝试吸引桌子上的不同材质物体。
3. 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所找到的物体,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五、总结(10分钟)1. 回顾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2. 提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或理解?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到磁铁吗?它有什么其他的用途?六、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创造不同的实验场景,进一步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对于较高年龄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磁性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磁铁的特性和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观察和实验能力得到了培养。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磁铁》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特性,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物质。
2.通过探索磁铁的玩法,发展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磁铁的特性,掌握磁铁的玩法。
2.教学难点:磁铁的相吸相斥现象。
三、教学准备1.磁铁若干个,磁铁玩具一套。
2.铁块、铜块、铝块等金属物质。
3.活动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探索磁铁的特性1.请幼儿尝试用磁铁吸引铁块、铜块、铝块等金属物质。
2.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物质。
(三)磁铁的玩法1.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玩法,如:磁铁相吸、相斥、传递等。
2.演示磁铁的各种玩法,让幼儿模仿并尝试。
(四)磁铁游戏1.分组进行磁铁游戏,如:磁铁钓鱼、磁铁传球等。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游戏,其他组员加油助威。
1.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
3.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金属物质?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五、教学反思1.亮点:(1)活动设计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磁铁的特性。
(2)分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2.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纪律较为混乱。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对磁铁的玩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2.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使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对磁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有趣、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理解磁铁的两极性以及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操作磁铁进行吸引和排斥的游戏,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好玩的磁铁》教案(精选14篇)《好玩的磁铁》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初步了解磁铁能够吸引铁的特性。
2.乐于乐观查找生活中的磁铁。
活动预备1.多种不同外形的磁铁。
2.一类铁质物品,如钥匙、铁勺、曲别针等;一类非铁质物品,如积木,雪花片、圆珠笔等。
3.一张硬卡纸、数枚曲别针。
活动过程(一)老师以嬉戏形式导入情境。
1.预备好道具。
左手拿起硬纸板,将数枚大头针放在纸板上。
师:“现在老师要给小伴侣表演一个奇妙的魔术,让曲别针跳舞。
”手握小磁铁,置于纸板下,利用磁铁让曲别针立起来,并左右摇摆。
让幼儿猜一猜,这些大头针为什么会跳舞。
2.出示磁铁,向幼儿介绍磁铁的特性。
师:“这个奇妙魔术师的名字是磁铁,它最喜爱铁和铁制品。
”用磁铁吸引曲别针,让幼儿直观观看磁铁吸铁的过程。
(二)磁铁娃娃找伴侣。
1.老师出示各种外形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外形。
2.供应各种铁质和非铁质的物品,让幼儿拿磁铁自由探究。
3.让幼儿将被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观看其共同特性——含铁。
4.老师小结:磁铁能够吸引铁及铁制品。
(三)嬉戏:寻宝活动。
组织幼儿开展寻宝活动,查找四周环境里的磁铁。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磁铁?(黑板上的磁贴、文具盒的盖子、妈妈的包等)它们都有什么作用?2.让幼儿拿起磁铁,查找教室里有哪些铁制品能和磁铁娃娃做伴侣,如衣服拉链、纽扣、暖气等。
活动延长鼓舞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连续查找磁铁及它们的伴侣。
活动反思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打算了它备受幼儿青睐。
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
所以也叫做吸铁石。
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觉了好玩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沟通中,满意了幼儿乐观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非常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加学习的乐观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力量和沟通力量,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究"的动身点和归宿。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磁铁》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磁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运用观察法探究磁铁的特性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磁铁。
2. 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纸片、铁钉、橡皮筋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塑料杯、碗、小木块等。
4. 杂物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磁铁,并问学生是否知道磁铁有什么特点,可以用来做些什么。
2. 实验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个磁铁和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和操作磁铁与不同物品的互动效果。
学生可以观察到磁铁可以吸附一些物体,比如铁钉和纸片,但对其他物体如橡皮筋、塑料杯等没有吸附力。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物品进行实验,并通过记录实验结果的方式进行总结。
3. 总结归纳:学生通过实验的过程,可以发现磁铁只对具有铁质的物体有吸附力,并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磁铁的特点和用途,如吸附铁质物体、制作磁铁游戏等等。
4.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磁铁相关的实际应用,比如磁铁在电动马达中的作用、地磁对指南针的影响等等。
5. 结束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磁铁的特性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验探究的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学生还通过记录实验结果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学生不仅了解到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
中班科学:好玩的磁铁(通用3篇)中班科学:好玩的磁铁篇1一、活动名称:好玩的磁铁二、设计意图:有一次老师贴画纸时吸在铁质白板上的磁铁扣掉了下来,幼儿纷纷跑过来看,并捡起来贴在板上,有的幼儿提出“为什么它可以吸在黑板上”。
而且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喜爱趁老师不留意时静静地摆布铁质白板上的磁铁,依据这一现象得知幼儿对玩磁铁产生了爱好。
于是我就先在科学区投放了玩磁铁的材料“磁铁、回形针、钥匙等”,再设计了这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1、通过试验,让幼儿在观看、操作过程中初步了解磁铁,知道磁铁又叫吸铁石,知道它能将铁制品的物品吸住。
2、利用磁铁特性解决问题:在一些物品中找出铁制品。
3、培育幼儿探究的爱好和操作力量。
四、活动预备:1、老师用的磁铁、幼儿人手一块磁铁。
2、各种铁制品及其他物品每组一筐如:回形针、小积木、纽扣、塑料片、水盆、沙盆等。
3、胸卡每人一张(卡上画有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
4、幼儿已经学过歌曲《吸铁石》。
五、活动过程:(一)开头部分:引导幼儿观看不同大小的磁铁。
1、以“变魔术”的嬉戏引出课题。
老师变出了很多东西。
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2、幼儿观看比较,发觉磁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长;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涂着颜色的。
(二)基本部分:操作试验。
1、磁铁吸铁制品试验:(1)给每组幼儿发一筐操作材料,将各种物品混在一起,让幼儿随便摆布。
(三分种)提问:请你猜猜磁铁能吸住什么?(2)请你用一块磁铁去碰一碰筐里的东西,看一看磁铁吸住了什么?请你大胆地试一试吧,再把你发觉的状况告知大家。
(三分钟)提问:你们给磁铁找到伴侣了吗?它的伴侣都有谁?(回形针、螺丝帽、小发夹)提问:其它的东西(积木、纸片、塑料花片、橡皮筋)为什么不情愿和它成为好伴侣呢?小结:原来磁铁的好伴侣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幼儿叙述)磁铁就是吸铁石,它能吸住铁做的物品。
(3)请你再来玩“磁铁吸东西”的嬉戏,并把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放在一起,没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放在一起。
《好玩的磁铁》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知道磁铁能吸住铁制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吸铁特性。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现象。
三、教学准备1.磁铁若干、铁制品(铁钉、铁片等)。
2.磁铁实验材料(磁铁、铁钉、铁片、塑料片等)。
3.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见过磁铁吗?磁铁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概念1.教师简要介绍磁铁的特性:磁铁具有吸铁性,能吸住铁制品。
2.教师演示磁铁吸铁现象,让幼儿感受磁铁的魅力。
(三)探索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磁铁和铁制品。
2.教师提出任务:请你们用磁铁吸一吸这些铁制品,看看哪些能被吸住。
3.幼儿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四)发现两极现象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磁铁的两极,讲解磁铁的两极现象。
2.教师演示磁铁的两极现象,让幼儿直观感受磁铁的神奇。
3.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磁铁的两极会有这种现象呢?引导幼儿思考。
(五)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磁铁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拓展实验。
2.教师提出任务:请你们用磁铁和这些材料进行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3.幼儿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2.教师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疑问,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环节,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3.教学资源丰富,利用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5.不足之处:在实验环节,部分幼儿对磁铁的安全使用意识不够,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育。
重难点补充:重点: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吸铁特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好玩的磁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磁性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磁性物质(铁、镍、钴);•探究铁磁性和磁铁的特性,掌握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培养幼儿提出问题、观察现象、思考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材料磁铁、钉子、小铁球、纸片、绸子、小磁铁、铁块、玻璃杯、白板、板书等。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1.教师用板书或幻灯片展示磁铁和铁磁性物质(铁、镍、钴),并示范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2.鼓励幼儿观察磁铁和铁磁性物质的外观和特性,并引导幼儿思考磁铁能否吸引除铁屑以外的物品。
3.2 实验环节1.让幼儿手持小磁铁,用力将它吸附在纸片上,然后将纸片放在桌面。
观察小磁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磁铁吸附在纸片上的力量;2.展示两个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通过幼儿互相试验和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磁铁对于其他铁磁性物质的作用;3.给幼儿准备一籽铁块,让幼儿把磁铁贴在铁块上,然后看看铁块的表面上是否有无法看到的铁结束被吸引到磁铁表面的现象;4.让幼儿试着用磁铁吸附钉子、小铁球等不规则物体,讨论失去吸附能力的物品和磁性的关系。
3.3 结论环节1.引导幼儿总结探究的结果,得出磁铁只能吸附铁磁性物质,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在了解磁性的过程中增添乐趣;2.进一步讨论铁磁性物质与磁场的关系,并向幼儿介绍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如吸盘、电磁铁等。
四、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教学目标明确,活动有趣,且通过实践探究和观察让幼儿深刻认识到磁铁吸附的本质以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对于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并不了解,因此建议在导入环节中更加详细地介绍磁铁的特性和应用场景,以及使用模型或实物模拟磁场变化的过程,让幼儿获得更加深入的认识。
同时,在实验环节中,应该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究、观察和实践,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探究解决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好玩的磁铁》年龄班:中班游戏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拿着磁铁到处吸,到处玩,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常常会提出种种有关于磁铁的问题,磁铁玩具也往往是孩子们的最爱,可以看出幼儿对磁铁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
于是,增设了“好玩的磁铁”这一科学区角活动,旨在不仅让幼儿探索磁铁的秘密,了解磁铁的特性,更让幼儿体会到磁铁玩具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预期目标1、感知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起铁制品。
2、感知磁铁不直接接触铁制物品,也能使物品移动。
3、探索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奥秘。
图片材料投放1、一个透明矿泉水瓶。
2、回形针若干。
3、一块磁铁。
游戏玩法矿泉水瓶里装了一些回形针,幼儿尝试用磁铁隔着矿泉水瓶壁吸住回形针,慢慢沿着瓶子壁向上移动并取出,看谁吸出的回形针多。
●游戏推进一:观察分析幼儿表现:孩子能按照教师介绍的玩法玩,能用磁铁隔着矿泉水瓶壁吸住回形针,慢慢沿着瓶子壁向上移动,但中途回形针掉到瓶子底,幼儿又重新吸,这样反复几次,最终才吸出回形针。
解读分析:幼儿能理解玩法,但因为选择的矿泉水瓶壁不太平整,较多凹陷的地方,幼儿在吸的过程中回形针经常掉下去,因此幼儿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沿着矿泉水瓶壁慢慢吸出回形针。
调整推进(附图)选择一个较大较为平整的橙汁塑料瓶作为幼儿的操作材料。
●游戏推进二:观察分析幼儿表现:幼儿能用磁铁隔着矿泉水瓶壁吸住回形针,慢慢沿着瓶子壁向上移动,能比较顺利的吸出回形针,但幼儿吸出几枚回形针就不玩了,持续时间不长。
解读分析:幼儿用磁铁吸回形针,感觉比较枯燥,因操作相对比较顺利,没有了新鲜感,因此玩的时间较短。
调整推进(附图)将开始的游戏名称“吸吸乐”改为“小鱼游游游”,将橙汁的瓶子贴上水草装饰成海底世界,将回形针贴上各种颜色的小鱼,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让幼儿用磁铁隔着橙汁瓶壁吸住小鱼,慢慢沿着瓶子壁向上拖动,就像小鱼在海里自由自在的游泳,拖到瓶口后将小鱼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