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8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特点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来源固体废物的特点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1.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概念、来源和特点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及其分类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分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1.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二章: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保护原则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保护原则2.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原因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保护措施2.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技术和工艺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方法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技术和工艺3.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优化措施3.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四章: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方法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4.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优化措施4.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五章: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5.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优化措施5.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六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与政策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政策体系6.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国家法律法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政策体系6.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主要内容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政策实施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政策的优化措施6.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七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技术和工艺7.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方法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技术和工艺7.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优化措施7.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八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8.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技术和工艺8.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方法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技术和工艺8.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优化措施8.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九章: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技术和工艺9.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技术和工艺9.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优化措施9.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章: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10.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10.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方法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10.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优化措施10.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一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分析1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成本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1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成本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11.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成功案例的经济效益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优化措施11.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二章:固体废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风险管理的原则与策略1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风险评估方法固体废物的风险管理原则与策略12.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风险管理成功案例及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12.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三章: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1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原则1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方法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原则13.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优化措施13.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四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及其挑战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未来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五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项目1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项目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方法1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项目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方法15.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项目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项目的优化措施15.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固体废物的概念、分类、环境影响、回收与利用、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法律法规、资源化与能源化、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堆肥化处理、经济效益分析、风险评估与管理、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实践项目等内容。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和来源。
2. 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和来源2.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a) 回收利用b) 固化/稳定化c) 填埋d) 焚烧3. 固体废物的处置要求与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2. 教学难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原理及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来源、处理与处置方法。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材等相关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固体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和来源: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来源。
3. 讲解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详细介绍回收利用、固化/稳定化、填埋、焚烧等处理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 讲解固体废物的处置要求与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要求,提高环保意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看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基本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运用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表现。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设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开展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公益活动。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其产生来源。
2. 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各类固废的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定义:什么是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与其它废物的区别。
2. 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的固体废物。
3. 固体废物的分类:可回收废物、有害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废物等。
4. 各类固废的特点:如可回收废物的可利用价值、有害废物的毒性等。
5.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 组织学生讨论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类固废的特点。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常见处理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堆肥化、焚烧、资源化等。
2. 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如卫生填埋的低成本与污染问题,焚烧的减容效果与废气处理问题等。
3.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2.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方法与技术。
3.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措施。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什么是废物资源化?废物资源化的意义。
2.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方法与技术:如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再生等。
3.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什么是废物减量化?废物减量化的意义。
4. 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措施:如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量化、生活垃圾分类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教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一、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常见方法和技术。
3.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20分钟)1.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点介绍(5分钟)a.固体废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具有可回收价值或无再利用价值的固体杂质。
b.固体废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危险性等特点。
2.固体废物的分类(15分钟)b.根据危害性的不同,将固体废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废物、一般废物等。
第二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法(30分钟)1.固体废物处理方法的介绍(10分钟)a.填埋法:将固体废物掩埋在地下,使其与环境隔离。
b.焚烧法: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减少体积和危害性。
c.堆肥法:通过生物分解作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肥料。
d.回收利用:将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2.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的介绍(20分钟)a.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将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b.生物技术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废物,减少有机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电子废物处理技术:通过分解、回收等方法处理电子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塑料废物再生利用技术:将废旧塑料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新材料。
第三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0分钟)1.当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15分钟)a.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
b.国际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
2.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发展趋势(15分钟)a.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b.加大环保投入,推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可持续发展。
c.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固体废物的生成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的介绍,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具体方法。
3.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 1 次课1~2 学时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概述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residue),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refuse)。
“固体废物”实际上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
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比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他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行业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工业固体废物2.矿业固体废物3.城市固体废物4.农业固体废物5.放射性固体废物6.有害固体废物三、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固然有可资源化的一面,但其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是严重的,且是多方面的,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废水与废气。
其危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万面:(一)占据大量土地由于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与积累,已有大片土地被堆占。
随着时间的延续,固体废物的堆积量还将不断的增加。
这对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的我国而言,将是极大威胁。
(二)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键康固体废物是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在大量露天堆置条件下,经长期降水的淋溶、地表径流的渗沥,其中各类污染物质随水流扩散至土壤、地下水与地表水源中,通过食物链与饮用水危害人体健康。
并可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危害。
(三)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固体废物在自然环境中堆置,可通过气象作用产生的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污染大气。
此外,废物的堆置亦为蚊、蝇与寄生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有导致传染疾病的潜在威胁。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定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固体废物处理 / 处置、巴赛尔公约2、固体废物的分类,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方式3、我国对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相关政策固废的处理处置问题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就已经存在。
公元前3000-1000年,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克里特岛的首府诺萨斯即有垃圾覆土埋入大坑的处理方式。
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粪便、垃圾堆肥的处置方法。
早期人口少、资源消耗低、自然净化能力大于废物的污染负荷,固废污染问题尚未凸现。
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愈加严重。
199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危险废物、酸雨、气候变暖和臭氧层保护并列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2003年“非典”使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更加突现出来。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约8亿吨,城市生活垃圾约亿吨。
固废的处理处置工作繁重而艰巨,但又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大市场。
进行固废的处理处置将来会大有可为。
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定义和来源一、固体废物(Solid Waste)1 定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资源学家:固体废物是时空上错位的资源。
学术界:是指人类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一般不在具有原来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赋存的物质。
“放错地点的原料”,废物丢弃不用,只反映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所弃物质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并不反映所弃物质客观上有无实用价值。
其实,在一些地方或国家被看成废物的东西,在另一地方或国家可能就是原料或资源。
过去认为是废物的东西,由于科技的进步,可能已不再是废物。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除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外,不能排入水体和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的气态废物,因其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在我国被归入固体废物进行管理。
2 特征⑴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⑵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⑶所含有害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⑷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原理、方法,为独立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化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重点: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废物的能源化利用2.课程难点:如何根据不同固体废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固体废物实施有价值的利用3.能力培养要求:会针对不同固体废物的特点,设计合理可行的利用方案,并能从原理上加以说明。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课堂教学(64学时)1.绪论(2学时)1.1 固体废物的产生与分类1.2 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原则1.3固体废物资源化方法与途径2.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预处理技术(8学时)2.1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2.2 固体废物的压实技术2.3 固体废物的破碎技术2.4 固体废物的分选技术2.5 固体废物的脱水与干燥技术2.6 固体废物的固化/稳定化技术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20学时)3.1 固体废物生物处理(6学时)3.2 固体废物热处理(6学时)3.3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6学时)3.4 固体废物制备建筑材料(2学时)4.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22学时)4.1矿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6学时)4.2煤系固体废物的资源化(4学时)4.3 钢铁冶金渣的资源化(4学时)4.4 有色冶金渣的资源化(4学时)4.5 化工渣的资源化(4学时)5.废旧物质的的资源化(4学时)5.1有机废旧物质的资源化5.2 无机废旧物质的资源化6.学科前沿讨论(6学时)6.1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中的若干基础科学问题6.2现代建筑材料体系与固废资源化6.3生物质能的技术现状与前沿问题复习考试(2学时)实验(上机、设计)教学(**学时)1.粉煤灰浮选提碳(1.5学时)2.用粉煤灰配置混凝土(1.5学时)3.高炉水淬渣制备高性能胶凝材料(1.5学时)4.固废热解及产物热值的测定(1.5学时)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固体废物资源化1. 杨慧芬,张强编,《固体废物资源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2版参考书1. 汪群慧编,《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2. 宁平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版3. 李建政、汪群慧编,《固废资源化与生物能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