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程序设计(第三版)第1章web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56
Web程序设计实用网站开发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平台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网站的开发和部署。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平台基础简介开发环境搭建 MVC基础 WebForm基础第二部分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基础知识2.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3.数据库设计规范和范式第三部分网站开发实例1.制作一个博客网站2.制作一个在线商城网站3.制作一个素材下载网站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项目设计和演示等形式。
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对平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参考教材1.《 MVC5实战》2.《中文版教程》3.《 Web程序设计》以上教材均可作为本课程的参考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课外阅读推荐,在教材后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讲解。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使用到相关的开发软件和服务器资源,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资源,并在课程前向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
同时,学生也应自行下载并安装相关的软件和开发工具。
七、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平台简介,开发环境搭建2.第二周: MVC基础,实例演示3.第三周: WebForm基础,实例演示4.第四周:数据库基础知识,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5.第五周:数据库设计规范和范式,实例演示6.第六周:制作一个博客网站,实例演示7.第七周:制作一个在线商城网站,实例演示8.第八周:制作一个素材下载网站,实例演示9.第九周:小组项目设计和演示10.第十周:课程总结和学习体会分享。
第1单元 Web基础《web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内容Internet简史WWW万维⽹HTTP协议TCP/IP协议B/S结构MIME类型Web标准1 Internet简史第1单元 Web基础Internet Internet,又可以称为因特⽹,或者国际互联⽹,是使⽤公⽤语⾔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成的全球⽹络。
⼀旦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任何⼀个节点上,就意味着已经连⼊Internet⽹上了。
Internet⽬前的⽤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亿⼈在使⽤Internet,并且它的⽤户数还在以等⽐级数上升。
接收 -mail 如电影票、门票、-票等 网上购物因特网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并且!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因特网现在的辉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需要很多阶段的成长。
我们把它的发展过程大致分成 大阶段,即雏形阶段、发展阶段和商业化阶段。
雏形阶段1957前苏联发射了⼈类第⼀颗⼈造地球卫星。
作为响应,美国国防部组建了⾼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将科学技术应⽤于军事领域。
1961年,美国⿇省理⼯学院⼀名博⼠发表了分组交换技术的论⽂,该技术演变为互联⽹络的标准通信⽅式。
ARPANET时间:1969年名称: ARPANET⽬的:在战争中保障通信联络经费来源:美国国防部⾼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Agency,ARPA)特点:当⽹络中的⼀部分被破坏时,其余⽹络部分会很快建⽴起新的联系。
缺点:访问范围狭窄时间:1985年命名: NSFNET⽬的:使⽤访问范围更⼴创始⼈:美国国家科学基⾦会(NSF)技术背景:TCP/IP的研制成功特点:连接美国的若⼲个超级计算中⼼、主要⼤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个互联⽹产⽣,是⾛向Internet的真正起点。
计算机⽹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络应运⽽⽣。
1989年,MILNET与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Internet这个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