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上《肖申克的救赎》解读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845.50 KB
- 文档页数:27
从隐喻角度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摘要】《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通过影片中的隐喻,探讨了监狱象征、自由的探索、希望的意义、友谊的价值以及梦想的实现等主题。
监狱象征着人们内心的囚禁,自由的探索象征着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希望的意义在于坚持对未来的信念,友谊的价值在于共同面对困境,梦想的实现则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通过对电影的隐喻解读,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获得对未来的启示,以及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带给观众深刻思考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肖申克的救赎、隐喻、监狱、自由、希望、友谊、梦想、启示、人生思考1. 引言1.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的经典电影。
该电影改编自司蒂芬·金的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主人公安迪·杜佛雷被误判谋杀罪名并被送入肖申克监狱,最终通过智慧和毅力逃出牢狱的故事。
主题涵盖自由、希望、友谊和梦想等多个方面,深受观众喜爱。
影片以监狱为象征,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自由的渴望。
安迪在牢狱中经历了无数磨难,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影片中展现了友谊和信任的力量,安迪和瑞德之间的深厚友谊令人感动。
希望也是影片的重要主题,安迪在绝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给了其他囚犯希望和力量。
最终,安迪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实现了逃脱的梦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肖申克的救赎》从隐喻角度讲述了人生的探索和奋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思想深刻、感人至深的作品,令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监狱象征监狱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被困于现实生活中的囹圄。
监狱中的高墙和铁条象征着社会对个体的束缚和限制,让人们无法自由地挣脱。
《肖申克的救赎》的解读专业班级:营销17407学号:021740711姓名:扈靖摘要:《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好电影。
电影主要以安迪.杜德拉在肖申克监狱中所承受的冤屈和苦难的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安迪在狱中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终于用一把小鹤嘴锄头挖好了越狱的隧道,终于成功地逃离了冤屈和禁锢自己整整20年的肖恩克监狱,最后与获得释放的好友瑞德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两人最终过上了自己自由而幸福的余生的故事!从安迪和瑞德身上,我们看到了从苦难绝境中绽放出那种充满自由和希望之光,这种光芒不但照亮了黑暗的世界,还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关键词:救赎自由希望《肖申克的救赎》主要以肖申克监狱中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生活情景为主线,记叙了安迪.杜德兰和黑人瑞德在肖申克被监禁几十年后,最后通过不同的方式顺利离开肖申克,找回了各自生命自由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7年,美国最大银行家副总裁安迪.杜德兰因被律师指控枪杀妻子及其妻情人而被判决无期徒刑,因此被放逐到肖申克监狱。
进肖申克不久,安迪认识了许多监狱中的犯人,包括在肖申克中最有威望的犯人瑞德,最后他们还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从此,安迪.杜德兰开始了他将近20年的漫长牢狱生活。
就这样,直到19年后的一天,肖申克来了一个年轻的犯人汤米,他从汤米口中无意中得知了妻子与妻子情人被谋杀的真相和凶手。
于是他找到肖申克典狱长要求平反他的冤案。
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自私虚伪的典狱长为了自身利益(强迫占用安迪为他赚黑钱),不但没有答应安迪的请求,还把安迪囚禁于毫无天日的暗室中整整两个月。
典狱长为了销毁对安迪案件的有利证据,甚至不惜地把唯一获知安迪案件真相的汤米给秘密枪杀了。
被囚禁了两个月的安迪被释出黑暗的牢房后,精神被折磨得几乎彻底崩溃。
于是他开始筹划了自己准备已久的越狱计划。
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大雨晚上,他终于成功逃离了被压迫和欺辱自己将近20年的肖申克。
重获生命自由的安迪,到各个不同的银行取走了他为典狱长经营所有的钱,并向警局寄去了典狱长所有贪污的揭发信,然后前往自己梦寐以求的墨西哥海滨。
商业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文化解读电影中的文化、价值《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
影片故事情节很简单,充满了好莱坞的传奇色彩:被诬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判终身监禁来到了肖申克监狱。
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并最终结成了很好的朋友。
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并尽可能地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保有的一切。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
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州政府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回应---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图书基金每一年500美金。
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来的囚犯那儿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杀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提出申诉的要求时却遭到了粗暴的回绝。
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
安迪对于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之后,终于不动声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在一个月黑风高、闪电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来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获得了自由。
本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的焦点叙述。
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它不仅可以参与事件,又可以进行描述和评价,这双重的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同绘画中的焦点透视一样,让人有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在这部影片中,一直是以黑人瑞德的视角叙述故事,评论主角安迪。
当安迪越狱后,他说有些鸟是注定不能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光辉了。
对安迪这样的评论,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及他们的特点。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好莱坞式的剧情片,表面上看平淡无奇,它主要讲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因被指控谋杀妻子和情夫而错判锒铛入狱。
为了自救,在雪耻信念的支撑下,他以超越常人想象的毅力:在20年内,用一把鹤嘴锤,挖通了“瑞德发誓得挖上600年”的迈向自由世界之路。
不过,深入剖析影片后,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对于不同人物的刻画、环境氛围的预置、场景的切换以及表演道具的恰当使用等,无不在用隐喻及多元叙事的方式,向银幕前的观众传递更加富有内涵而深层的文化意蕴,引发观众的沉思。
一、影片的叙事技巧电影叙事学源于电影符号学,依托文学的叙事方式与概念,突出对影片的叙述结构进行内在性与抽象性的解读。
[1]电影叙事学不但关注电影表意维度,而且关注电影的叙述技巧。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通过隐喻与多元叙述技巧,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美学的盛宴。
(一)隐喻手段的使用――一张体制之网的捆缚隐喻是以抽象的方式呈现所要表达的意思,它通常是借助寓言或历史等方式,使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全景式”的认识与了解。
电影借助隐喻手段,使艺术作品的主旨很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中监狱的高墙把罪犯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创设了一个黑白分明、正邪两立的叙事场域。
由监狱长、狱警与囚犯共同构成的这个罪恶的世界,并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呈现出主人公安迪生存的场域。
依照福柯理论,监狱的运行也必须依照管理机构的官僚化,它必定对每个人的所有方面――日常行为、劳动能力、身体训练、精神状态、道德态度……――全面担责。
它对犯人施加一种完全绝对的权力。
它具有压迫和惩罚的内在机制,实行一种专制纪律。
[2]在这种体制下,个体的人如同陷入了一张编织好的大网,越挣扎越被捆缚。
监狱在影片中已经隐喻成为了令人窒息的一种体制,而监狱的高墙已经隐喻为体制化的“执行者”,深陷其中的人是无比渺小的,时间一点点将个人挤压、固化为体制人。
当安迪在监狱中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插曲时,整个肖申克监狱是凝固的了,此刻肖申克监狱中的众囚徒仿佛自由回归。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剧情赏析《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的一部经典电影。
该电影上映于1994年,至今仍然备受广大观众喜爱和赞赏。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银行家安迪·杜弗兰通过智慧与毅力,在监狱中逐渐获得自由与尊严的故事。
以下是对《肖申克的救赎》剧情的赏析。
《肖申克的救赎》以剖析人性与自由为主题,通过悲天悯人的方式展现出主人公安迪在监狱中面对各种不公正待遇时的坚持与抗争。
故事一开始,安迪被错误指控为杀害妻子和她的情人,被判处两个终身监禁。
进入监狱之后,他遇到了生活在绝对权威监管下的残酷现实。
影片中监狱的描绘十分真实,充满了骇人听闻的故事和黑暗的暴力,充分展现了犯人们生活在一种被束缚的状态下,他们的灵魂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安迪通过聪明才智和永不灭的希望,渐渐改变了这一境况。
在监狱中,安迪结识了红,一个在囚犯中地位颇高的人物。
红成为了安迪的至交好友和信任的对象。
通过与红的交往,观众可以看到安迪的聪明才智。
他帮助红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展现了自己掌握金融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能力。
红随即成为了安迪的财务顾问,并搜集起来土著囚犯之间的信用和金钱交易。
在这个过程中,安迪还帮助了监狱的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
布鲁克斯曾经在监狱中度过了几十年,因此对外面的生活已经感到陌生。
安迪通过引导他阅读和写信,使他重新建立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布鲁克斯在最后出狱时却选择了自杀,这一事件使得安迪更加坚信希望与自由的重要性。
安迪决定逃狱,并且他有一个完美的计划。
数十年来,安迪在不经意间积攒了财富,然而对此他从未利用过。
为了逃狱,他乔装成老布鲁克斯的路径,在与监狱长面对面的时刻,他最终揭示了监狱长多年来通过欺骗和贪污积累的不义之财。
安迪最终通过逃狱展现了自己的正直与坚韧。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肖申克监狱的描绘,向观众展现了希望、自由、友谊和信任的重要性。
这是一部勇敢的励志电影,通过安迪的坚持与智慧,向我们展示了在最黑暗的地方也有光明与希望的可能。
从隐喻角度解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毋庸置疑是一部剧情片,表面上看来,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犯人越狱的故事。
不过,经过深入解读后,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的人物刻画、环境背景以及道具,无一不是在用一种隐喻的方式,向电影观众们传递更加富有内涵的信息,引得观众陷入沉思。
[1]一、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故事简介影片里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
身为银行家的安迪,被控告枪杀了妻子以及妻子的外遇对象,因此被判无期徒刑,终生都要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
在监狱中,安迪认识了瑞德,很快两人成为亲密的好友。
瑞德在肖申克监狱中,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因为他能够通过其秘密渠道,获得狱友们需要的东西。
而安迪告诉瑞德,自己想要玩雕刻以此来打发监狱中的时光,所以拜托瑞德帮自己弄到的第一件东西是一只小鹤嘴锄,虽然这是违纪品,但是安迪承诺自己会想办法不被狱方发现。
获得小鹤嘴锄后,安迪用它雕刻了一副国际象棋,瑞德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安迪还在监狱中的墙壁上,挂了一幅当红女星的海报做装饰。
在一次外出劳动期间,安迪无意间听说监狱官海德利为继承遗产的税务问题烦心不已。
安迪自告奋勇地告诉监狱官自己有办法帮他解决面前的难题,后来,在安迪的帮助下,监狱官果然顺利免去了一大笔税金,而安迪也为每个狱友获得了三瓶啤酒。
很快,安迪就因为自己的聪明才干,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与恶劣的生存环境,得到在图书馆工作的美差,在安迪的帮助下,监狱还顺利申请到一笔用于监狱图书馆的资金。
同时,在狱中已是小有名气的安迪,已经获得许多狱警们的认同,大家有任何税务问题都会找他帮忙。
而安迪也沦为了肖申克监狱长的洗钱工具。
而一位新犯人汤米的到来,将安迪此前宁静祥和的监狱生活彻底打碎了。
汤米告诉安迪,他是安迪案件中的知情人,他知道安迪是被陷害含冤入狱。
安迪听后大吃一惊,连忙向监狱长申请重审此案,没曾想到,申请不仅被驳回,安迪自己也遭到了关禁闭的严厉处罚。
后来,为防止安迪这个重要的洗钱工具被无罪释放,监狱长甚至通过卑鄙手段害死知情人。
电影评论: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赏析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是否有一部影片,你看了无数遍却依然被深深触动,喃喃自语:“这就是真正的经典。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凭借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表演,成为了近几十年来最受推崇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赏析这部令人心驰神往的电影。
I. 一个永恒的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以Stephen King的短篇小说为基础,由Frank Darabont执导,主要探讨了人性、希望和自由等永恒的主题。
影片通过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Andy Dufresne)的经历,向观众传达了一种强烈的信息:无论身处何种逆境,人类的内心深处都有不灭的希望。
II. 独特的叙事结构《肖申克的救赎》对于叙事结构的运用也是别具一格的。
整个电影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手法,将故事逐渐展开,让观众不断猜测和思考。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给影片增添了不少的悬念和神秘感,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其中。
III. 生动刻画的角色形象影片中的角色形象是《肖申克的救赎》成功的关键之一。
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由天才演员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扮演,他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安迪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饰演的种族隔离时期的监狱长瑞德(Red),则成为了影片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个角色都鲜活细腻地展现了不同的人性,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IV. 刻画监狱现实的细腻描写《肖申克的救赎》并不仅仅是一部揭示人性光明面的电影,它也毫不妥协地展示了监狱现实的残酷和黑暗。
影片通过真实细腻的描写,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囚犯们日常的痛苦与希望。
导演通过一些场景的设置和台词的抉择,成功地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错觉,让观众对监狱这一特殊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V. 主题曲的独特选择一部优秀的电影少不了一首出色的主题曲,而《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曲《End Title》则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