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病区备用药品管理项目PDCA项目
- 格式:ppt
- 大小:14.40 MB
- 文档页数:39
27中国卫生标准管理CHSM 6参考文献[1] 李飞,廖玉芳,冉坤,等.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患者取药时间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746.提高工作质量。
品管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通过拟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可以及时发现并整改药房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0-12]。
此外,在门诊药房工作中运用品管圈,可通过自我启发、自我管理等方式,促使更多工作人员积极的加入到品管圈活动中,充分调动药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通过应用品管圈不仅达成了有形的成果,达到了品管圈活动的设定目标值——取药等候时间为8 min,目标达成率可达到100%,大大缩短了患者及家属的取药等候时间。
同时,也获得了无形的成果,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药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倍增,沟通和协调能力明显增强,面对问题也具备一定的解决能力,总体优势突出。
应用品管圈活动可缩短门诊高峰期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了门诊的药学服务质量。
[2] 赵俊芳. 运用品管圈活动缩短门诊患者等候时间[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6):193-194.[3] 徐叶萍,崔亚萍,付韵秋,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672-1676.[4] 张华秀,易红玉,何思云.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7,15(19):2395-2397.[5] 李秀侠,王燕平,邢人鑫,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高峰时段候药时间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128-131.[6] 陈萍,李彩华,杨红春,等.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内差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9-12.[7] 包涓,辛海莉,冯丹,等. 品管圈在缩短患者高峰取药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14(4):243-246.[8] 蔡瑞媛,吴婷,曾玉婷.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24-26.[9] 高淑杰.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8):16-18.[10] 曾剑慧,陈晓芳,程霞,等.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透析患者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 临床研究,2019,27(5):167-169.[11] 边晓莉. 品管圈小组干预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8(2):150-151.[12] 王振玲,刁喜华,鞠庆梅. 品管圈管理在缩短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2):2123-2125.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涵江医院护理部,福建 莆田 351111林金香 张珍香 吴淑芳PDCA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 研究对病区药品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产生的药学管理应用价值。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用药安全强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用药安全强化管理中的应用。
为消除用药隐患,降低用药失误率,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笔者所在科室将PDCA循环管理法结合应用在药物安全强化管理中,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的管理,使药物安全质量管理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标签:PDCA循环管理法;临床用药安全强化管理;应用体会PDCA循环管理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其特点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1]。
笔者依据PDCA循环管理原理,结合本病区备用及常用药物,制定出PDCA药物安全强化管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下。
1临床用药常见的护理缺陷及原因分析临床用药安全护理缺陷的发生原因:①病区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不细致;②低年资护士临床用药知识相当缺乏;③市场药品种类多,一药多名,一品多规及给药方式逐渐出现多样化,导致临床护士对药理知识掌握水平滞后的现象;④医嘱处理时的问题,包括医嘱疏漏、处方错误或者核对医嘱错误;⑤药物保管和配制时的问题,包括药物保管方法不恰当或药物过期未及时发现、药物配制时药物污染、药物剂量不足等;⑥给药时的问题,包括未正确做到核对制度,给药途径、方法、速度不正确、用药时间不合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和处理不当;⑦出院患者的宣教不到位,未做到药疗跟踪监测[2]。
2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办法2.1计划阶段(P)①成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CQI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由护理骨干担任分管组员,小组成员包括本科在岗护士共12名,人人参与;②质控小组每年有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药物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静脉配置及使用制度,实行质量目标管理;③结合护理部、药剂科、安全质量管理科的质控要点制订具体的质量检查标准;④分管组员做好护理质量一级质控,并且收集与临床用药相关的护理质量资料,护士长随机抽查结合每月考核,与绩效相挂钩。
PDCA在医院病区药品质控标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3-26T02:25:22.462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3期作者:邹莉陈英张鹏乐诚[导读] 在我院药剂科、护理部、质控科及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协作下,病区药品问题整改得到成效,现报道如下。
(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规范病区药品的管理,提高病区药品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方法:在病区药品管理中采用 PDCA循环法,将病区整改前的数据、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4个突出且急待整改的问题在2019年分时间、阶段的持续整改,最后将整改前与整改后的病区药品质量安全检查问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整改效果。
结果:经过一年4个专项PDCA循环。
病区药品管理质控中存在问题,大输液的管理得分率由56%提高到94%、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得分率由50%提高到92%、冷藏药品的管理得分率由67%提高到96%、麻醉药品的管理得分率由63%提高到97%。
结论:PDCA循环法有效的提高了我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病区药品;PDCA管理;药品质量【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3-0254-02病区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护士担任,药剂科在每月底派专人进行质量跟踪检查,2019年前药剂科的检查工作做的较散慢,对病区药品管理流于形式。
一年后回顾性总结发现,问题持续存在,整改效率差。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各项条款都必须遵循PDCA循环管理,达到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整改。
2019年制定病区药品管理目标-检查-总结分析-整改反馈-再检查的 PDCA 循环管理模式[1]。
在我院药剂科、护理部、质控科及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协作下,病区药品问题整改得到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来源归纳整理2018年1—12月各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反复出现的4个突出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 PDCA 循环管理方案,在2019年1—12月中每季度针对性的整改1个问题,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促进使病区药品管理有计划的实施。
Strait Phapncextical Jopmat Vol32No.42020有发生,其中小于—岁的儿童病例有2例,占比2.2%。
儿童的脏器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免疫机制不健全,对药物的毒性更为敏感,建议在临床用药中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并注意观察。
在69例报告中,仅有-个病例(占比-.43%)记录了既往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有87.68%的病例对既往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不详。
建议临床医生及患者,应重视患者既往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3用药原因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从用药原因看,该药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炎、感冒等,与文献报道的“该药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又有抗菌、退热8镇痛、抗炎、止咳、化痰和调节免疫功能”的功效相符⑷。
有临床研究表明,将药物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后出现腹痛、腹泻8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321。
这提示临床医生开具处方及患者自行服用该药时,应辨证、对症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良反应以1日内发生的为多,占比为87.93%,在服用该药物240内应加强观察。
3.3不良反应表现及转归由表5可见,连花清瘟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占比04.36%,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这与文献报道的连花清瘟制剂组方中寒凉药物较多易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相吻合321。
大部分不良反应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均可治愈或好转,安全性相对较高。
3.3严重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有4例,其中(例全身性皮疹伴瘙痒和-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在用药240内出现j例血红蛋白下降及血小板减少在用药4天后发现,还有-例在用药6天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提示临床首次服用该药物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4结论431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信息,挖掘安全性信号,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药品使用安全。
科室药品管理PDCA存档范文
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变质、被污染的或过期及更改有效期的药品,均属假劣药品严禁用于患者。
护士是临床科室药品使用的直接执行者,其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及使用质量。
为有效落实药品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我们通过PDCA循环强化病区药品管理。
分析现状
我院正在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要求各科室备用急救药品应有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清单格式,药学部对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我科质量控制管理小组成员统计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7日院、科级质控反馈,本科室治疗室药品管理存在问题8次(药品混放:4次,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1次”使用不合格药盒存放药品:1次;毒麻药品登记不规范:1次,效期混放,存在过期药品:1次),参照相关文件内容指出,中关于诊疗区药柜内药品管理及有误风险的药品管理规范要求〔2〕2本科室治疗室药品管理存在不达标项目。
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病区备用药物安全管理的方法。
方法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对病区药品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结果通过药学人员与护理部的双方合作及必要的干预,增长了护理人员对药物安全管理的认识,规范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药物资源浪费。
结论PDCA循环是落实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标签:药品管理;PDCA循环;问题;对策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变质、被污染的或过期及更改有效期的药品,均属假劣药品[1],严禁用于患者。
护士是临床科室药品使用的直接执行者,其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及使用质量。
为有效落实药品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我们通过PDCA循环强化病区药品管理,两部门相互协调合作来加强病区备用药物安全管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正在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2011版)》,要求各科室备用急救药品应有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药学部对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我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小药柜药品,参照《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中关于诊疗区药柜内药品管理及有误风险的药品管理规范要求[2],进行检查。
2 PDCA循环管理方法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3],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ion,A)的循环过程,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2.1 计划阶段(plan)P阶段就是对现有流程进行研究,搜集数据以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数据并制定改进计划,建立一个与期望结果一致的目标或流程。
2.1.1 现状调查以本院2012年4~5月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病区药品管理情况检查结果为基线,包括全院20个科室,检查结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药品混放,平均3例/科;②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平均5例/科;③使用不合格药盒存放药品,平均5例/科;④效期混乱,存在过期药品,平均10例/科;⑤麻精药品专册登记不规范、有漏登,平均3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