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期末综合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9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句子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A. 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B. 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 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D. 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答案】B【解析】B项“令堂”指对方母亲“令尊”指别人父亲2.某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下诗句作为宣传标语不合适的一项是()A.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B.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C.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D.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答案】B【解析】B.“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的意思是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所谓“井税” 原意是按照古代井田制收取的赋税这里借指唐代按户口征取定额赋税的租庸调法“有常期” 是说有一定的限度作者把人民没有额外负担看作是年岁太平的主要标志是“日晏犹得眠”即人民能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对此进行了热情歌颂便为后面揭露统治者肆意勒索人民设下了伏笔这显然和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不合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①_______________ 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②_______________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③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②诗情与画意交融, ③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解析】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本题的第①处是通过例子表达的对前文“诗意之美”的具体感受此处可以填入“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第②处结合“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判断此处可以填入“诗情与画意交融” 第③处结合本段主要讲“中国山水画”以及“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此处可以填入“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②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A.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B.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C.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D.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答案】D【解析】(1)“多者百余战”意为“多的打过一百多仗” “少者数十合”意为“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 二者为并列关系故应分别在其前后断开排除A、B、C三项故选D【答案】B【解析】(2)B项应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庶人不能设庙”【答案】B【解析】(3)B项根据文中“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安抚谕告使给军食”可知“安抚民众发布政令”不是萧何镇守关中时所做的【答案】(4)①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胜任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②萧何购置土地房屋时一定选择偏远的地方(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就学习我的俭朴如果没有才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解析】(4)①计打算胜胜任益更加②穷荒僻偏远师学习毋为势家所夺被动句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带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 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 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E. 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白发苍苍倚树盼归的老人【答案】C, E【解析】(1)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在本诗中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E项“安慰家中白发苍苍倚树盼归的老人”理解有误“会将白发倚庭树”是诗人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心中悲苦故选CE【答案】(2)①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③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解析】(2)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等重要信息将后四句所蕴含的情感表述出来即可如后四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诗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三则材料都围绕全民科学素养进行报道简要分析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和意图A. 我国举办的全国性科普活动从2004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已连续举办了14年并且已成为前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参与范围最广的科普活动B. 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是衡量国家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 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8.47% 已经达到了创新型国家的要求C. 我们的科普产业很有发展前景科普企业要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积极作为发展壮大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改变目前小而弱的现状D. 阿基米德、达·芬奇和丹尼尔·伯努利的突破虽然没有直接产生航空应用科学与技术但为1809年英国乔治·凯利的研究作了积累性研究【答案】B【解析】(1)B项“已经达到了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错无中生有【答案】C【解析】(2)C项“仍比较落后”歪曲原意材料二第二段讲的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答案】(3)材料一侧重从中国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与进步角度报道意图是肯定与赞扬中国的科普工作材料二侧重从科普产业角度报道意图是希望政府与企业重视科普产业材料三侧重从认识科学的作用角度报道意图是希望引导人们认识科学的作用【解析】(3)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材料一主要从中国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与进步角度出发意图可从原文“中国正积极履行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世界公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让全世界共享科技文明成果”进行概括材料二主要从科普产业角度出发意图可从原文“科普有公益属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需要市场和社会各方的参与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进行概括材料三主要从认识科学的作用角度出发意图可从原文“因此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在我们的科普工作中引导人们认识科学的作用不可忽视”进行概括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波兹曼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B. 次生口语文化伴随着电子和数码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与原生口语文化截然不同C. “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能够营造群体在场的感觉效果增强群体同伴感D. 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 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答案】C【解析】(1)A项“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错文中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 注意此处是说“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 选项把“书面文字的对象”替换为“书面文字” 理解有误B项“截然不同”错原文说“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 并不能由此推断二者“截然不同”D项“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错原文是说“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 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 选项属于曲解文意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错文章第一段分析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的原因第二段转入对“次生口语文化”的阐述然后三四五段对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进行解读从而阐述作者对于“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的观点和见解故本文结构并非是“先总论后分论”【答案】A【解析】(3)A项“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推断错误原文是说“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 选项属扩大范围8.(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8.(3)请阐释小说题目“金缮”的内涵8.(4)请概括小说主人公金中和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A. 睦仁巷取邻里“和睦”“仁爱”之意为情节展开营造了社会环境凸显小说主题B. 主动金缮小花瓶并称会使其圆满且更有价值透露出主人公金中和自信的心态C. “阳春三月乍雨还晴”的自然环境暗示下文情节发展在经历波折后会迎来转机D. 吴谨声急于化解尴尬的邻里关系所以在金中和提出金缮小花瓶时他才急着付钱【答案】C【解析】(1)C项“暗示下文情节发展在经历波折后会迎来转机”说法牵强【答案】D【解析】(2)D项“是因为吴谨声在邻里矛盾中负主要责任”错误金中和去刘家也是为了劝和其内容与去吴家时所说的相似没有必要重复叙述【答案】(3)小说题目一语双关既指主人公金中和对器物的修复也指对邻里关系的调解修复【解析】(3)阐释小说标题的含义要结合文章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金中和干的行当叫金缮”“什么是金缮法?即以天然大漆为黏合剂对破损的陶、瓷碎片进行黏接和补缺并在接缝上敷以金粉”可知题目“金缮”指的是主人公金中和对器物的修复从后文金中和去吴家和刘家劝和并利用金缮法修补小花瓶让被打碎的友情得以复合的内容来看题目“金缮”一语双关也指金中和对邻里关系的调解修复综合以上分析进行解答即可【答案】(4)①技艺精湛他金缮过的器具别具美感价格不菲②职业操守高尚只修复真东西工期长用料真收费合理③为人着想不轻易串门怕生漆味冲撞了他人④睦邻里、促和谐主动上门调解吴家和刘家的邻里关系【解析】(4)解答时可以找出文章中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关键信息句据此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①从“经过金缮后的古瓷器别具美感价格不菲”“金中和金缮的作品好多次参加全国博物馆的联展”等内容可知金中和技艺精湛②从“只修复真东西不修复赝品、劣品不能催他交货时间短的半个月、一个月时间长的要三个月以上此外价钱不会便宜工期长且要用真金但绝不会狮子大开口”可知金中和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③从“金中和也轻易不去串门怕衣服上的生漆气味儿冲撞了别人”“金中和仔仔细细洗了个热水澡换了里里外外的衣服确定身上没有生漆的气味了出门去访巷中的吴家和刘家”等内容可知金中和为人着想④从“出门去访巷中的吴家和刘家”“为一个小花瓶打碎了让你们多年的友情也打碎了我心疼”“我来金缮一下让它归于圆满不会更有价值”“我一文不收届时我请你和老刘喝顿酒你们来了就是最好的‘工钱’”“在酒桌上三人端杯痛饮气氛融洽”等内容可知金中和睦邻里、促和谐综合上述分析进行解答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变动不居昙花一现相辅相成画龙点睛B. 变动不居稍纵即逝相得益彰点石成金C. 变幻莫测稍纵即逝相辅相成点石成金D. 变幻莫测昙花一现相得益彰画龙点睛【答案】A【解析】(1)变动不居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第一横线处强调音乐风格的变化但没有不能预料、难以揣测的意思所以此处选用“变动不居”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第二横线处语境是说“网红音乐”出现的时间很短所以选用“昙花一现”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第三横线处指词曲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构建艺术美的意象而不是体现双方长处和作用所以此处选用“相辅相成”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第四横线处是指歌词中某些句子能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没有认为歌词不好或普通所以应选用“画龙点睛”故选A【答案】D【解析】(2)画线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不合逻辑根据语境这里的谈论对象是优秀创作者又强调优秀创作者勇于舍弃可知“制作音乐的商业产品”和“立志创作出被更多人接受、喜爱可以流行甚至流传的作品”是表取舍的并列关系所以“既……又……”错误第二处错误语序不当“喜爱”和“接受”有程度之别先“接受”再“喜爱” 所以“喜爱、接受”语序错误 A项没有修改不合逻辑这一错误 B项将关联词改成“不仅……还……” 逻辑关系仍然错误 C项没有修改语序不当的错误故选D【答案】D【解析】(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A项表示说话中断之后话题的突然转换B项表示对前文内容的总结C项表示递进D项表示解释说明故选D10.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近日洞庭街道志愿服务队联合东洞庭湖生态保护协会成立巡湖行动小队对东洞庭湖存在着的“迷魂阵”等非法捕捞工具进行排查拆除以保护江豚栖息地、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态安全在湖面巡视过程中发现了3个大型“迷魂阵” “迷魂阵”由多个竹竿相连固定组成由于网眼特别小往往大鱼小鱼一起抓既破坏了渔业资源环境又影响生态安全巡湖行动小队发现这一现象后通过长铁钩勾住藏在湖面下的捕鱼网用镰刀割破后放生被捕的鱼虾下一步该街道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关注东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切实维护生态健康【答案】示例保护洞庭湖生态拆除“迷魂阵”【解析】新闻共四句话第一句话写巡湖行动小队对东洞庭湖的“迷魂阵”等非法捕捞工具进行排查拆除第二、三句话写拆除“迷魂阵” 第四句话写巡湖行动小队维护东洞庭湖生态总结起来主要信息就是保护洞庭湖生态拆除“迷魂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反馈.(kuì)广袤.(mào)令人目眩.(xuán)B.怪诞.(yán)畏葸.(xǐ)辽阔无垠.(yín)C.崭.(zhǎn)新搁.(ɡē)置撒手人寰.(huán)D.夙.(shù)望杜撰.(zhuàn)配合默契.(q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撕打搏斗难以捉摸B.调剂彗核晕眩战栗C.烷冰珊瑚闪铄不定D.篷勃斑斓微不足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连日来,广东海陵岛国内外旅游人数激增,游客纷至沓来....,意欲一睹“南海ⅰ号”古沉船的神秘容貌。
B.新西兰这位所谓的专家就一个虚拟的话题来推测中国会派军队去保护侨民,纯属张冠李...戴.,这种揣测既没根据,也没道理。
C.即使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表示愿意出资,对于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保护热带雨林,这点资金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D.中国与美国都面临经济难关,但挑战却正好相反,两国处于不同经济周期:美国是急冻,危如累卵....;中国则过热,如火焚身。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个是()A.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B.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
C.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D.作者对贾府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俄罗斯富商议员克里莫夫以时速2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大道上行驶,结果与一棵大树亲密接触,险些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完全相同的是()A. 神秘谜底神秘莫测B. 窃窃私语唇齿相依窃窃私语C. 风驰电掣气势磅礴风驰电掣D. 翻箱倒柜倒行逆施翻箱倒柜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文笔虽然很好,但表达能力却很一般。
B. 这个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C.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D.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3.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句是()A. 她对文学的热爱,使她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各类书籍。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友谊,还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这场雨虽然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D. 这本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尤其是年轻人。
5.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句是()A.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C. 这个计划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已开始实施。
D.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完全相同的是()A. 神秘谜底神秘莫测B. 窃窃私语唇齿相依窃窃私语C. 风驰电掣气势磅礴风驰电掣D. 翻箱倒柜倒行逆施翻箱倒柜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文笔虽然很好,但表达能力却很一般。
B. 这个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C.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D.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第16课琵琶行(并序)这是一个落寞的世界,这里有两位心境相像的才子佳人:一个是谪迁失意、辗转难眠的诗人;一个是黯然神伤、红颜不复的歌女。
他们的相识、相知被诗与琵琶说尽。
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才子不为朝廷重用,病卧浔阳城,对月独倾,终日与黄芦苦竹为伴;佳人已再无亲人相依,今年欢乐复明年,那么今夕何夕?……她弹着琵琶,他细细地听,泪湿青衫……其实,心境怎样人生就怎样。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自信的心境,让他活得超然;苏东坡“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乐观进取的心境,让他活得永久年轻;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甘于奉献的心境,让他写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漫漫人生路,尽管有着很多的荆棘和风浪,有着太多的彷徨和无奈,有着不尽的挫折和苦难,但打算我们幸福与不幸福、欢快与不欢快的,不在于我们面临的生活是什么,而在于自己的心境。
美字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赏美文不得哭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秀床前。
年少的他们对将来是有何等的期盼?他们又是怎样相约百年,白首不离?然而,门第法规却让他们紧紧牵起的手硬生生分开。
乐天,或许你命该如此,与湘灵只能相知相爱却不得相守。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你的离开,她的思念,从今两个相爱的人夜夜无眠。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哪一个不是你漫漫长夜中对湘灵的思念?哪一种愁没倾诉出你对她浓浓的爱?你们十七年的相处,八年的相恋。
乐天,你本以为此次的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
然而,当你功成名就之时,你带着你的一腔奇特归来,你以为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但是残酷的现实却让你无奈地发觉,“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只是你的一个梦。
如今,梦醒了,心,也碎了。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你守着你的承诺,不与任何人成亲,你想用你的行动与封建教条抗衡。
中学语文必修三综合实力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zú)拥两颊(jiá) 扪(mén)参历井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D.嫡(dí)亲炮(páo)烙良将劲(jìn)弩【答案】C(A.簇:cù;B.模:mú;D.劲:jìnɡ)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寒喧踌蹰眉尖若蹙B.桌帏歆享以手抚膺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D.暮砧榫头一夫挡关【答案】B(A.喧—暄;C.树—竖;D.挡—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辩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动身觉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爱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黄金海岸女网赛决赛起先后,李娜表现相当主动,不过这一盘白俄罗斯选手阿扎连卡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C.现在,市民扔掉一个饮料瓶,立马会有人捡,但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塑料制品,扔一个塑料袋,却无人问津。
D.丢弃了自命不凡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起先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来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答案】A(流言飞语:指没有依据的话。
多指背后争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
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大、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
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觉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
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周测题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管子·牧民》曰:“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其中,“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
“四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绝则国灭。
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才能使社会关系稳固。
抛弃礼,社会发展将失去平衡。
近些年来,社交礼仪、家礼、开笔礼、婚礼等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婚礼,中西合璧,花样繁多。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并没有一部现行的官修礼仪文本如《汉仪》《大唐开元礼》般让人们参考或效仿,以至于很多礼仪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含义,甚至成了娱乐、哗众取宠的噱头。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
《礼记》将之视为“礼之本”。
古代国君在迎娶夫人的求婚辞中写道:“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
”除传宗接代以外,婚礼更多表达的是夫妇一体、相扶相携、尊卑等同的含义。
婚礼仪式中“御布对席”“合卺而饮”“共牢而食”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古代婚礼中还有“拜见公婆”这一礼节,即新娘要在婚后的第二天向公公婆婆见礼,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
由此可见,婚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场正视夫妻关系的启蒙教育。
然而,在现代社会,如此神圣庄严的时刻竟被一些人视为儿戏,甚至演绎为一场闹剧。
尤其表现在那些荒唐而野蛮的闹婚陋习方面,闹公婆,闹新郎,闹新娘,手段粗俗卑劣,甚至威胁到当事人生命安全。
礼仪等同于文明。
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
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周代时始制定礼制,这一时期制定了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到后来才延伸出士人之礼。
从孔子以仁释礼开始,经过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政府和官员几番做出“礼下庶人”的尝试,专门制定了“庶人之礼”供民间通用,但均未得到普及。
主要原因是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贵族阶层予以阻挠。
具体而言,礼仪和礼制是门阀贵族彰显身份、维护特权的工具,根据等级品阶的不同,他们所穿的服装的样式、所用的器物、乘坐的车辇等各不相同,庶人用礼,损害到贵族阶层的威仪和利益。
语文必修3三、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或给加点的词注音。
(4分)①畏xǐ②qūn 巡③须yú④guō噪⑤ xiáng 序之教⑥召唤⑦纤细⑧锲而不舍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4分)⑴《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指《诗》《书》。
(2分)⑵《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
它塑造了面条商高里奥和青年野心家的形象,这位野心家的野心集中体现在“”这句话中。
(2分)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⑵,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⑶曰:“不可,,是亦走也。
”⑷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⑸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下面是张贴在某星级宾馆一楼大厅的提示语,请你补充完整,并分析⑴句妙处所在。
(2分)⑴您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不满意,请告诉我们的经理。
⑵您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满意,。
第一句话的妙处是。
5A.下面是张华同学写给老师的请假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2)李老师:因我不慎感冒发烧,不能到校上课,务必准我一天假,特此声明。
张华3月12日5B.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2分)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写入下表,至少写出两个。
不得体的词语改正二、课内阅读(2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3分)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⑵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爱⑶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7.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加以解释。
(2分)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⑵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4分)⑴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而⑷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A.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B. 奚以知其然也C.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D.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案】D【解析】例句为被动句。
A项,状语后置句。
B项,宾语前置句。
C项,定语后置句。
D项,被动句。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②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
2.(5)李纲做了太子詹事并得到太子赏识,为什么要“乞骸骨”?请简要说明。
A.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B.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C.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D.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答案】D【解析】(1)依据语法结构,“贞观四年”为时间状语,比较独立,应断开,排除B、C两项;“听政”为一个合成词,动宾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
句意:贞观四年,李纲又任太子少师。
每次皇帝临朝听政,必然令李纲与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
李纲发表言论陈述事理态度坚决不可改变。
高一下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竭.力(jié)嚼.烂(jiáo)徘徊.(huí) 无垠.(yín)B.聒.噪(ɡuō) 广袤.(mào)召.唤(zhào) 纤.细(xiān)C.尾鳍.(qí) 踝.节(huái)夙.望(sù) 颤.栗(chàn)D.默契.(qiè) 脚趾.(zhǐ)汲.取(jí) 璀.璨(c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隐蔽漫游兴高彩烈众说纷纭B.厮打闪烁碧波荡漾与世隔绝C.碰壁磅礴各执己见神密莫测D.陡峭嬉闹冰雪消融朝气篷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①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________的。
②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________起来。
③________对幼小动物________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A.诞生组合无论/还是B.诞生结合无论/和C.诞辰组合无论/和D.诞辰结合无论/还是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B.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C.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 1 光年。
D.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
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联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量:100分钟分值:100分出卷人:龚德国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璀.璨(cuǐ)湮.没(yān)聒.噪(ɡuō)懵.懂(měnɡ)B.默契.(qì)衔.恨(xián)畏葸.(sī)嚼.舌(jiáo)C.夙.愿(sù)杜撰.(zhuàn)怪诞.(dàn)磅礴.(bó)D.斑斓.(lán)遐.想(xiá)惬.意(qiâ)垓.心(ɡā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广袤端倪兴高采烈众说纷纭B.颤栗闪烁人才济济奄奄一息C.尾鳍撕打各执己见朝气蓬勃D.晕眩嬉闹冰雪消融撒手人寰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B.一向酷爱篮球的赵嘉一见到美国派出的实力超群的梦八队队员名单,就对表兄说:“表兄,我不耻下问,请教你一个问题,美国篮球技术为什么如此高明呢?”C.李晓的零花钱都是自己保管,可是他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财政赤字”。
D.感谢母校的不情之请....,使我有了一个回来看看的机会。
十八年来.我时常回忆起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时时会想起那些知识渊博、诲人不倦的师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B.我也知道科学家已经建造了一些大型仪器,或者说是“原子对撞机”,这种仪器可以在实验室里产生微量的这种奇异物质,即反物质。
C.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2022·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
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
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
一些地方建设融文艺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艺术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文化旅游生活综合服务体系,为“文化+旅游”创造更多新体验。
“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热点。
体验文化、增长见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主要出游目的。
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旅游+文化”发展的可靠保障,给文化旅游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但旅游市场也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旅游产品不是寻求创新融合,而只是打着文化的旗号。
我国目前不缺购买力,缺的是让人入眼入心的产品。
特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
“文化+旅游”离不开特色元素、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上公布的100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涉及雕刻塑造、金属加工、器具制作、纺染织绣、剪纸刻绘、编织扎制、陶瓷烧造等13类。
其实,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丰富的市场资源需要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发展良好的旅游生态。
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是推进“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
(摘编自马方波《文旅融合,“新”在哪儿?》) 材料二: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高一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基础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狰.狞银铮.诤.谏峥.嵘岁月B.诅.咒趔趄.租.赁神情沮.丧C.怆.然踉跄.创.伤油烟呛.人D.浣.女皖.南惘.然置若罔.闻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秋瞑冥思苦想海寇豆蔻年华B.醇厚淳淳告诫纶巾囫囵吞枣C.迁滴嘀嘀咕咕还酹捋虎须D.咽气无语凝噎湍急呕哑嘲哳3.下列四句话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数百万大军都已灰飞烟灭....,这眼前一股子兵力,凭他三头六臂,也不过一扫而光。
B.他感叹过去飞黄腾达的日子,今天看来,不过是南柯一梦....。
C.在位时,他家门可罗雀....,笑语喧哗;退位后,就没人愿意上门了。
D.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4.选出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夜是____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_______灰白色的马路。
然后夜的黑色逐渐_______。
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_______出来了。
A.漆黑漂起来减淡辨别 B.墨黑浮起来变浅分辨C.墨黑漂起来变浅辨别 D.漆黑浮起来减淡分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二、默写。
(23分)1.王维《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测试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tián)栅.栏(zhà)粗犷.(guǎng)众说纷纭.(yún)B.广袤.(mào)湮.没(yān)粗糙.(zhào)寥寥无几(liáo)C.篱笆(ba)崔嵬(wéi)档案(dàng)畏葸.不前(xǐ)D.蜕.皮(tuì)皈.依(guī)跻.身(jì)弦.外之音(xián)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B.凤蝶这样成天在花间游息,引起了一些人的羡慕,说它过的是“神仙生活”(一种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C.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颤栗。
D.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3.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后来,在高中阶段,我看完了许多地方图书馆中这方面的书,并且常常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
②轻盈婀娜的凤蝶来到空中,就着明亮温暖的阳光,翩翩飞舞回翔。
③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吉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手掌中的水。
A.造访沐浴汲取B.拜访沐浴吸取C.造访润泽吸取D.拜访润泽汲取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科学家都说,凤蝶幼虫会利用狰狞的面相,虚张声势....,威吓敌人。
B.本来雌凤蝶生了很多的后代。
可是这些后代,能够长大的却如数家珍....。
C.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
语文必修 3 三、四单元测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累积与运用(18 分)1.依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或给加点的词注音。
(4 分)①畏 xǐ② qūn巡③须 yú④ guō噪⑤ xi áng序之教⑥召唤⑦纤细⑧锲而不舍2.在下边的空格处填上适合的内容。
(4 分)⑴《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指《诗》《书》。
(2 分)⑵《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
它塑造了面条商高里奥和青年野心家的形象,这位野心家的野心集中表此刻“”这句话中。
( 2 分)3.补写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⑵,身故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⑶曰:“不可以,,是亦走也。
”⑷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⑸蟹六跪而二螯,,专心躁也。
4.下边是张贴在某星级旅馆一楼大厅的提示语,请你增补完好,并剖析⑴句妙地方在。
(2 分)⑴您对我们的服务假如感觉不满意,请告诉我们的经理。
⑵您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满意,。
第一句话的妙处是。
5A.下边是张华同学写给老师的告假条,此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改正。
(2)李老师:因我不慎感冒发热,不可以到校上课,务必准我一天假,特此申明。
张华3月 12日5B.下边是某投资咨询企业的一则广告,此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改正。
(2分)本企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讨教,我们将不惜见教,在供给投资策略方面大力互助,并惠赠《适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更正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写入下表,起码写出两个。
不得体的词语改正二、课内阅读(22 分)6.解以下句中的。
( 3 分)⑴是故弟子不用不如不用⑵不珍器重宝,致使天下之士⑶故不跬步,无以致千里无以7.找出以下句中通假字,加以解。
(2 分)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⑵绝望民之多于国也8.解以下句中加点的虚。
( 4 分)⑴践城,因河池因⑵ 土成山,雨焉焉⑶ 而不舍,金石可。
而⑷曰曰弟子云者,群聚而笑之。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
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
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挡或者丢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
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凡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旺盛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地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试验,沉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呈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
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溢诗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
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
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仕永波《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质》) 材料二:海德格尔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建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
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挡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需是充溢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当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阅历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提升卷)试卷分数: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①中国戏剧创作的繁荣同古希腊悲剧的繁荣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在古希腊悲剧走向繁荣的时候,人还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还在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还是一种主要的对立形式。
古希腊的戏剧家是西方最早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决定了此后西方人对文学艺术和文学艺术家的基本理解形式和接受形式。
②人的悲剧不仅仅是由于人的道德品质造成的,也不仅仅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同时还因为人无法从根本上超越自己而造成的。
在人之外还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
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
哈姆莱特的悲剧不仅仅有哈姆莱特的过错,不仅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莱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人的存在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③而到了中国戏剧走向繁荣的时候,中国人已经把人从自然当中绝对地分离开来,人与神的关系已经不是主要的关系。
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地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于人的过错、个人的过错造成的。
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
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神魔鬼怪也只是世间善恶真假美丑各种不同力量的外部助力,而不具有自我的独立性。
④西方悲剧美学中的悲剧,都是贵族性的,这种贵族性具体表现在两种相蝉联的戏剧冲突形式中,一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的冲突,一是个人意志与社会意志的冲突。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向然(xiàng)大郤(xì)官止神行B. 玉玦(jué)秦晋之好夜追而出C. 更(gēng)刀切中(zhōng)肯繁善刀而藏D. 謋然(huò)踌躇满志越俎代庖【答案】D【解析】A项,“向然”的“向”应读作“xiǎng”。
B项,“夜追而出”应写作“夜缒而出”。
C项,“切中肯繁”的“中”应读作“zhòng”。
故选D。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
《过秦论》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 庠序,古代的学校,后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
殷曰序,周曰庠。
”C. “黔首”在课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
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D.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答案】C【解析】C项,“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鲰生’”错误,“鲰生”指浅陋无知的人,并非指百姓。
3.下列画线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死而湮没湮没:埋没诋大酋当死诋:诋毁B. 日益骄固固:顽固弊在赂秦赂:贿赂C. 箕踞而遨遨:游览,观赏抱明月而长终长终:长久存在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检验是故无贵无贱是故:因此,所以【答案】A【解析】A项,诋:辱骂。
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期末综合测试题第I卷阅读鉴赏(共7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一)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2)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凭谁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默写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
(4分)从军行(之四)王昌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曲阅读(12分)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分)答: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倦”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
(6分)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节选自白居易《琵琶行》)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寻声暗.问弹者谁暗:轻声B. 弦弦掩抑声声思.思:悲伤的情思C.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暂时D. 东船西舫悄无言.言:说话的声音5.对上面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柔。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愤。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6.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环境描写,目的在于给读者留下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B.景物描写,借景抒发自己凄苦悲凉的心情。
C.环境描写,目的在于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效果。
D.侧面描写,用简练的笔墨突出音乐感人的艺术魅力。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臵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李牧闭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万余骑。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齿奇。
封李牧为武安君。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蒽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斩之。
废司马尚。
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蒽,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市租皆输入莫府..中(将军办公的机构,“莫”通“幕”)②赵王让李牧...(省略“出战”二字,指“让李牧出战”)③日击数牛飨.(用酒食招待)士④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常常)入收保⑤选骑....(.获.百金赏赐的勇士)五万人..(精选的战马)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土⑥彀者..(善于射箭的人)十万人,悉勒.(约束、率领)习战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8.对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为边将,自筹边费,善待士卒,严格备战练兵,然每遇匈奴来犯,则固守不出战,人皆以为怯,故被赵王撤换。
而此后出战多不利,所以赵王又固请李牧复出,方保边境多年无失。
由于守边将士皆欲一战,李牧乃诱敌深入,设奇阵,大获全胜,击杀匈奴十余万人马。
B.李牧为边将,收市租以充军费,日飨士卒,遇匈奴来犯,则严令士卒入保营垒,不出战,人皆以为怯,故被赵王撤换。
而此后出战多不利,所以赵王又固请李牧复出。
由于守边将士皆欲一战,李牧乃选精兵与敌决战,大败匈奴,杀敌十余万。
C.李牧为边将,收市租以充军费,日击数牛飨士,每遇匈奴来犯,则严令将士固守不出战,人皆以为怯,故被赵王撤换。
复出后选练精兵,诱敌深入,设奇阵,一举歼敌十余万。
D.李牧为边将,自筹军费,善待土卒,严整守备,然每遇匈奴来犯,则固守不出战,人皆以为怯;赵王指责他也不听,所以赵王一怒之下撤掉了他。
复出后,砺精图治,选练兵马,设奇谋奇阵,一战而击杀匈奴十万余众。
9.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赵王昏庸,轻信小人谗言,杀掉名将李牧,迅速导致灭亡。
B.秦散布谣言说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昏唐,信以为真,杀掉李牧,导致灭亡。
C.李牧连败秦军,而赶王却中了秦的反间计将他杀掉,赵国也就很快灭亡了。
D.赵王宠臣郭开接受秦的贿赂,诬蔑李牧等欲造反,使赵王杀掉李牧,加速了赵的灭亡。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 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斩之。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一)文学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为自己减刑余秋雨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
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
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了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
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不时抬手看看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
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
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与外语.....,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呢!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
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就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仇恨、担惊受怕。
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妒嫉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地独自煎熬。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臵不自由。
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间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
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呢?11.第四段中“棋谱和外语”指的是什么?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什么说“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呢?(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象棋的故事”和售票员的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说说它们分别表明了什么意思?(4分)答:①叙述“象棋的故事”是为了表明。
(15字以内)②列举售票员的例子是为了表明。
(15字以内)14.本文开头叙写了一位朋友入狱后为自己减刑的事例,这有何作用?请你再举出一个为自己减刑的典型事例。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超导磁浮列车是利用超导磁石使车体上浮,通过周期性地变换磁极方向而获取推进动力的列车。
超导磁浮列车的运行除了高速之外,还具有无噪声、无振动、省能源的特点,可望成为21世纪交通工具的主力。
届时从日本的东京到大阪只需运行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