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字母表示数(例5)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8
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例5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例5》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59例5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第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复杂数量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应用题中的复杂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抓小棒的游戏。
1.明确操作要求: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是老师抓的3倍。
2.教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抓出相应的根数。
在此基础上提问: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3.教师抓一大把时,问: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抓几根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教学第59页例5。
1.动手操作,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同桌合作,分别摆三角形和正方形。
(1)教师: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指名学生回答: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需要6根,摆3个需要9根……教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是摆的三角形个数的3倍。
(2)教师:假如摆x 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捧?学生:3x 根。
教师:x 表示什么?这儿的x 可以是哪些数?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名汇报。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摆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
(1)教师: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如果摆x 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x 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需要8根,摆3个需要12根……提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发言。
苏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用字母表示数(二)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2页例4、例5、例6以及练习十八第4、5题。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进一步掌握长方形的计算公式。
2.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
3.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以及简洁性。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把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自主探究方案《用字母表示数》自主学习方案一、自主探究1.用小棒摆如下图的三角形,数一数,填一填。
我的发现是:2.用式子表示水壶里还剩下多少橙汁?如果X=250,你能求出还剩多少毫升橙汁?二、自主应用1.看图填空。
2.如果用C表示周长,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那么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C=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8厘米,你会用上面的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三、自主质疑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板书:数?用字母怎么表示数量关系?公式?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交流自主探究第1题。
指名汇报,其余学生补充。
(1)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增加1个三角形,多用了()根小棒,所以共用小棒根数是:3+()。
(2)增加2个三角形后,多用了()根小棒,也就是()个(),所以共用小棒根数是:3+()×()。
(3)增加3个呢?共用根数是:。
你还能提出多少个这样的问题?(4)每增加1个三角形,小棒的根数就多了();增加几个三角形,小棒的根数就增加了几个(),增加a个三角形,增加的根数是()×(),共用的根数的是:(5)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6)增加b个三角形后,共用小棒的根数是:增加c个呢?2.交流自主探究第2题。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精选8份)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精选8份)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一):一、填空(1)当b=6时,b的4倍是(),b÷2是(),38-b(),b+4()。
(2)当x=8时,x=(),2x==(),x+2=(),x+x()。
(3)在○里填>、<或=6○6×2 20○20×20 3。
6+3。
6○3。
6二、列出包含字母的式子。
(1)15减去b的。
差。
(2)8除a的商。
(3)b除以15的商。
(4)一根铁丝长a米,用去b米,还剩多少米?三、写出包含字母算式的意义。
苹果每千克a元,梨每千克b元,各买m千克。
(a>b)(1)am表示。
(2)bm表示。
(3)(a+b)m表示。
(4)(a-b)m表示。
四、先写出下列各题包含字母的计算公式,再把题中数值代入进行计算。
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
5厘米,宽是2。
8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6。
5分米,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参考答案一、填空(1)24 3 32 10(2)64 16 10 16(3)>=<二、列出包含字母的式子(1)15-b(2)a÷8[由整理](3)b÷15(4)a÷b三、写出包含字母算式的意义。
(1)am表示(苹果的总钱数)。
(2)bm表示(梨的总钱数)。
(3)(a+b)m表示(苹果与梨的总钱数)。
(4)(a-b)m表示(苹果比梨多的钱数)。
四、先写出下列各题包含字母的计算公式,再把题中数值代入进行计算。
1。
C=2(a+b)S=ab=2×(3。
5+2。
8)=3。
5×2。
8=12。
6=9。
8答:它的周长是12。
6厘米,面积是9。
8平方厘米。
2。
C=4aS=a=4×6。
5=6。
5×6。
5=26=42。
25答:它的周长是26厘米,面积是42。
典型例题
例1.果园里有苹果树x 棵,桃树y 棵,且x >y .请用字母x 、y 表示下例数量关系.
1.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2.苹果树和桃树共多少棵?
3.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与桃树的和的2倍少15棵,梨树有多少棵?
分析:题中第1问是两数差的问题,用大数减小数,也就是y x -.第2问是求两数和,用
y x +.第3问是求比两数和的2倍还少15的数,就是从x 与y 和的2倍中再减去15.
解:1.y x -
2.y x +
3.15)(2-+y x
例2.一辆公共汽车上有38人,在前门站下去a 人,又上来b 人.
1.用式子表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2.根据这个式子,求a =25,b =18时,车上有多少人?
分析:用车上原有的人数减去下去的人数,再加上上来b 人,所以这时车上的人数用式子表
示是38-a +b .把a =25,b =18代入上式得车上这时的人数.
解:1.38-a +b
2.当a =25,b =18时 38-25+18=31
答:车上有 (38-a +b )人.当a =25,b =18时,车上共有31人.。
字母表示数例4,例5自主预习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8_5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自主学习
1、填空:(1)a+a=() a×a=()
(2)当a=5时, 2a=(), a的平方=()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
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30x表示。
(2)30x+a表示。
(3)a—30x表示。
3、阅读下题,完成填空。
(1)我国青少年(7——17岁)在平均身高x厘米,到2000年平均身高增长6厘米,2000年我国青少年平均身高厘米。
(2)人的身高早晚可能会相差2厘米,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
一个人早上身高b厘米,晚上身高可能是厘米。
(3)鸟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05——0.06倍,人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18倍。
一个人重a千克,骨骼约是千克。
4、阅读60的第1题,理解题意并填空。
X个3分球表示,3x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5 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例5)》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题目中的文字描述,正确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2.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并能够根据取值范围进行简单的判断或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示。
2.学生能够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利用代数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乐趣和价值。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形成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并能正确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理解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并能根据取值范围进行简单的判断或计算。
三、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示。
•理解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并能正确运用这一知识点进行问题解决。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练习本和笔,供学生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讲授法:结合实例,详细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购物打折、门票价格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
•提出问题:在这个实例中,哪些量是未知的?我们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首先确定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然后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示例讲解:•假设一个苹果的单价为x元,购买y个苹果的总价就是xy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说课设计一、说教材《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59页的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了例5的内容,它是基于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之后所进行的用字母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方程做足了准备和铺垫。
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意义重大。
2.学情分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头脑中的数是具体的、确定的,而字母表示的数是抽象的、可变的,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也是为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理解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作用和优点,渗透函数思想。
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并会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含义,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
四、说教具:多媒体课件五、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启发引导、探究发现和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
我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学习方法,通过思考、交流、概括与应用,加深了对字母表示数量的方法的理解。
最终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并代入字母的值求式子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