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后48-72小时准时看反应结果,提前或推迟规 定时间会影响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PPD在学校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
11
一般反应:如局部红肿、硬结、不需要处理,几天后可自行 消退,试验后的反应需要提前向学生及家长说明,避免引起 恐慌。
局部强烈反应: 小水泡:1%龙胆紫涂抹 大水泡:用消毒过的空针将水泡内液体抽出,涂以1%龙胆紫
机制:结核菌素是结核菌的代谢产物,从液体培养基中 长出的结核菌提炼而成,主要成分为结核蛋白,将其注 入人体表皮内,如受测试者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结 核分枝杆菌与致敏淋巴细胞特异结合,在局部释放淋巴 因子,形成超敏反应性炎症,出现红肿、硬结;若受测 试者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则无局部超敏反应发生。
2013年4月7日,省卫生厅下发 《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 控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3]107号),其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学校新 生入学结核病体检制度,及时发现患者,并给予全程、足量、联合的规范督 导治疗,杜绝结核杆菌在校园内传播。
PPD在学校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
3
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特异方法,是结核病流 行病学调查、卡介苗接种、化学预防对象的筛选、临床 医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不可缺少的应用技术之一。
刻度与针孔斜面一致向上,与皮肤平行浅浅地刺入 皮内(不见针孔即可),使之形成直径6-10m核变态反应强烈如患疱疹性结膜炎,结节性红斑 或一过性多发性结核过敏性关节炎等,宜用1个结核菌素单 位的PPD试验,以防局部的过度反应及可能的病灶反应.
PPD在学校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
PPD试验阳性的临床意义 (1)接种卡介苗后; (2)结核病病人; (3)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 (4)婴幼儿尤其是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年龄 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 (5)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6)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 且增幅超过6mm时,表示新近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