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基本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88
应急管理基本概述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对于各种灾害和危机进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一种综合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加强灾害防范能力,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的工作:预防工作、准备工作、响应工作和恢复工作。
首先是预防工作。
预防工作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预防工作的核心是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减灾规划。
通过科学评估灾害风险,制定有效的减灾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的影响。
其次是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指对灾害事件进行预先准备,以应对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的紧急事态。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演练和开展培训。
应急预案是指在灾害发生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措施进行应对的指导文件。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可以提前规划好各种资源和救援措施的调配和使用,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组织演练和开展培训,可以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相关救援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应对能力。
然后是响应工作。
响应工作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组织管理、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以减少灾害的损失和影响。
响应工作的核心是组织指挥和资源调配。
在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需要迅速组织指挥、协调各种救援力量,及时发布和传达相关信息,调动各方资源,展开救援行动。
同时,要注重公众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最后是恢复工作。
恢复工作是指在灾害发生后,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恢复受灾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恢复工作主要包括灾后评估和灾后重建。
在灾后评估阶段,需要对受灾地区的灾害损失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重建的优先区域和重点项目。
在灾后重建阶段,需要组织各类资源和资金,展开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恢复。
同时,要注重灾后心理疏导和社会稳定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走出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应急管理概述一、应急管理的概念(一)应急管理的定义所谓应急管理就是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防、应对、恢复的过程。
我国叫突发公共事件,美国、俄罗斯叫紧急情况。
我们管理突发事件部门叫应急办,美国叫紧急情况署,俄罗斯叫民防、紧急情况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部,简称紧急情况部。
这个概念包括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管理。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事件就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紧急事件。
第一,它是突然发生的;第二,必须是紧急事件;第三,必须造成严重损失。
(三)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分级及标识突发公共事件是分类的,分级的,为了便于被公众了解,又是有标识的。
突发公共事件分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每一类还可分若干种。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管理,使每一类每一种突发事件都有部门去管。
每一种突发事件又是分级的,我国分四级:一级是特大,二级是重大,三级是较大,四级是一般。
分级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责任,分级处置,节省资源。
预警、预报分四种标识: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绿色是安全的。
(四)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1、突发性。
往往突如其来,出乎人们意料。
2、危害性。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损失可大可小。
3、紧迫性。
突发事件发生,牵涉到生命安全。
拖不得,推不得,迟不得。
没有行动,就会丧失时机。
4、关联性。
一个突发事件可能会引起其它事件。
5、后果不确定性。
开始可能是一个不大的事情,后来却变成大事情。
(五)什么是风险突发事件与风险有关。
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第一章应急管理概述1.1 概念及意义应急管理是指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评估、预警、监测、应对和恢复的全过程管理活动。
它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2)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减少损失;(3)增加政府信任度,提高民众满意度。
1.2 应急管理的原则(1)预防为主应急管理重在事前预防,建立预防机制和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
(2)综合治理应急管理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层级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3)分类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分门别类进行管理。
(4)社会参与应急管理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共同应对的合力。
1.3 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1)预防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等。
(2)预警机制建立及时有效的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3)应急救援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救援,包括人员转移、物资供应、医疗救助等。
(4)灾后恢复突发事件过后,进行灾后恢复,修复损失,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章消防安全概述2.1 概念及意义消防安全是指对火灾及其他突发灾害进行预防、控制、救援和恢复的全过程管理活动。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火灾及其他灾害造成的损失;(2)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3)提高居民和企业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2.2 消防安全的原则(1)预防为主消防安全重在预防,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强化火灾防控措施。
(2)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火灾预防和控制管理体系,保证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技术支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火灾预警能力和扑救速度。
(4)全员参与消防安全需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防火、逃生、自救能力。
2.3 消防安全的主要内容(1)消防设施设备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包括消防通道、灭火器材、自动灭火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