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抢救操作(团体)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于我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9例,随机分为A、B组。
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吸氧,并经静脉注射氨茶碱、酚妥拉明、甲基泼尼松龙等药物。
B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沙丁胺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联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急救【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50-0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
急性发作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可导致不可逆气道重构,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1]。
我院对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联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2年8月于我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9例,入院时均有呼吸困难、咳嗽伴有肺部哮鸣音、发绀等临床表现,均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44例,年龄6~30岁,平均年龄(20.32±4.73)岁;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05±1.28)年;发作诱因包括:感冒21例、支原体感染8例、粉尘5例、油漆6例、进食海产品5例。
B组45例,年龄5~28岁,平均年龄(18.78±4.22)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20±1.17)年;发作诱因包括:感冒22例、支原体感染9例、粉尘6例、油漆4例、进食海产品4例。
120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120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救治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我院120 院前急救的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急救处置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沙丁胺醇气道喷雾吸入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静脉平喘药物急救处理。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情况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33/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57%(24/3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7.14%(34/35),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74.29%(26/3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院前急救中静脉通道给药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为后续治疗提供时间和条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120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其具有极高发病率和病死率,而急性发作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
由于该疾病具有恶化迅速、发病突然、经及时处理后能够迅速缓解等特点,故此在疾病急性发作期,给与其有效急救措施,能够降低致死性哮喘发生风险。
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各项情况,明确急救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我院120院前急救的7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急救处置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均签订院前急救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疾病。
其中,对照组35例包括男24例,女11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6.35±1.21)岁。
观察组35例包括男25例,女10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6.51±1.09)岁。
呼吸系统急救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呼吸系统急救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该规范适用于呼吸系统急救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操作人员的评估。
通过统一标准和规范操作,旨在提供高效且安全的呼吸系统急救服务。
操作规范1. 评估和诊断- 快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
- 观察患者的面色、唇色和皮肤灰暗程度,判断氧合状态。
- 听诊患者的呼吸音,观察有无异常呼吸音。
- 检查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和痰液产量,评估触电。
2. 气道管理- 如果患者无法清晰自主呼吸,立即进行气道开放。
使患者头部后仰,确认气道通畅。
- 清除阻塞物、分泌物或异物,使用适当的吸引设备。
- 根据情况选择气管插管或使用喉罩等气囊。
- 在操作气管插管时,注意避免误导管到食道。
3. 呼吸支持- 高浓度氧气治疗对于呼吸系统急救至关重要。
确保患者充分吸入纯氧。
- 在患者不能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使用手动或自动通气设备进行呼吸支持。
- 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水平,调整通气设备参数以保持正常氧合和换气。
评分标准为了评估操作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是否规范,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 优秀:操作规范、迅速有效、准确评估和诊断,正确处理气道问题和呼吸支持,没有出现操作失误。
- 良好:操作基本规范,能够较快有效地评估和诊断,正确处理大部分气道问题和呼吸支持,但可能出现少量操作失误。
- 合格:操作基本规范,能够评估和诊断,处理气道问题和呼吸支持,但可能出现较多操作失误。
- 不合格:操作不规范,评估和诊断不准确,不能有效处理气道问题和呼吸支持,出现严重操作失误。
评分标准应根据具体操作情况和急救人员的培训程度进行调整和制定。
结论本文档规范了呼吸系统急救技术的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
遵循该规范将有助于提高呼吸系统急救的质量和效果。
急救人员和相关机构应使用本文档作为操作指南和标准,确保急救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评估及处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支气管收缩和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流受限。
急性发作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评估和处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至关重要。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评估主要包括症状、肺功能和生命体征等方面。
症状方面,患者会出现气促、气喘、咳嗽、胸闷等现象。
肺功能常规检查包括测量峰流速(PEF)和肺功能测试(FEV1、FVC等)。
PEF值用来评估气流受限的程度,FEV1用来评估肺功能的下降程度。
生命体征评估包括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心率为60-10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大于92%。
在评估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轻、中、重度进行处理。
轻度发作时,症状较轻,患者能够说话、进食和睡觉,但有气喘和胸闷感。
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进行紧急缓解,每次2-4喷;增加使用吸入型类固醇(如布地奈德)的剂量,以控制炎症反应;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请患者就医。
中度发作时,患者症状较重,行动受限,无法说话连续5-6个词。
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每次吸入2-4喷,每4-6小时1次;观察患者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需要酌情加大药物剂量;必要时请患者就医。
重度发作时,患者症状非常严重,行动困难,甚至出现言语困难和烦躁不安等症状。
处理措施主要包括:立即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每次吸入4-8喷,每20分钟1次,至症状缓解;如果症状无缓解或继续加重,应及时呼叫急救车;急救车到达前,可以使用口服类固醇(如泼尼松)以加强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还应注意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避免诱发因素,如烟雾、灰尘、花粉、寒冷等。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应尽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湿润,以减轻症状。
CPR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姓名 :科室:职称:得分:项目操作要求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得分仪表着装整齐,大方得体,报告洪亮2一项未做到 -0.5环境评估做好自我防护,观察周围环境:眼环视四周,2未观察环境 -1 分,动作不明显 -0.5分,双上肢展开后口述:环境安全未口述 -0.5分判断意拍患者肩部,分别对双耳呼喊:喂!你怎么2摇晃患者 -1分,对一耳呼喊 -1分 , 声识、脉搏啦?重呼轻拍。
音不洪亮 -1分正确触摸颈动脉:食指、中指并拢,指腹位手法错 -1 分,位置错 -3 分,未数秒 -1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数数 5 秒,同时观察呼5分,数秒方法错-1 分,未观察呼吸 -1吸、有无胸廓起伏,口述病人无意识分,未口述 -0.5呼救启动立即呼救(院内)快来人啊,通知医生,推2声音不洪亮 -1分EMSS抢救车,除颤仪记录抢救看表,口述抢救时间1动作不明显 -0.5分,未口述 -0.5分时间安置体位置患者仰卧位(背后硬质),解开患者上衣,2暴露不全 -1分暴露前胸处于抢救的正确位置:位于右侧,左大腿外3未在右侧 -1分,位置错 -1 分,按压时侧与患者右肩相平,按压时不移步移步-1 分胸外心脏定位方法正确 ( 胸骨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2有一次未定位 -0.5 分按压交点)按压部位正确3有一次不正确 -1分按压手法、姿势正确(双手掌完全重叠、十双手掌未完全重叠-3 分、未做到十指指相扣、掌心手指翘起、两肘关节伸直双肩12相扣 -3 分、未做到掌心手指翘起-3 分、垂直。
两臂未伸直垂直各-3 分。
按压深度 5-6cm9电脑计次,周期内5-9 次错误 -5分,10 次错误不得分按压频率 100-120次 / 分(有声计数)8未计数 -2 分,频率不足 -5 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8比例不对不得分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及咽部(左手扒开嘴巴,右手食指、3手法不正确 -1分中指伸入口内)仰头抬颏法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手法不正确 -3分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5分向上抬颏。
医护组合护理急救操作评分标准说明
一、考核目标:
体现急救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口头医嘱的使用与确认制度应用情况及是否运用正确的护理急救程序,着重考核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急救操作技能及医护配合情况。
二、考核要求
1、整体要求:流程合理,各环节衔接流畅,医护配合默契,有急救的紧张气氛,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及口头医嘱使用与确认制度落实到位,各项相关急救操作规范。
2、评分包括医护仪表、用物准备、病人病情评估、操作过程、整理工作、效果评价等内容,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细小项目,扣分时以扣完该项目全分为止,不得负分。
3、操作考核总分值100分。
医护组合急救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第小组得分
评委:。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抢救操作评分标准
附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抢救用物准备清单:抢救车、简易呼吸器、气管切开包、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吸氧管、氧气筒/蒸馏水、吸痰器、吸痰管。
附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常紧随先兆症状后出现胸闷、胸部紧迫甚至窒息感,胸部似被重石所压,10~15分钟后发生以呼气困难为主的呼吸
困难,并带有哮鸣音。
病人被迫端坐,不能平卧,头向前俯,两肩耸起,两手撑膝,用力喘气。
发作可持续几十分钟到数小时,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2、咳嗽、咯痰:于先兆期因支气管粘膜过敏而引起咳嗽。
一般为干性无痰咳嗽,程度不等。
至发作期咳嗽减轻,以喘息为主。
待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及粘膜水肿减轻,大量分泌物得以排出,而咳嗽、咯痰症状加重,咯出较多稀薄痰液或粘液性痰栓。
若合并感染时,可咯出脓性痰。
少数病人可以咳嗽为唯一的表现。
3、其他:支气管哮喘发作较严重、时间较久者,可有胸痛。
部分病人也可有呕吐甚至大小便失禁。
当呈重度持续发作时,有头痛、头昏、焦和病态行为,以及神志模糊、嗜睡和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
若合并感染,则可有发热。
发作过后多有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