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全科医学常用教学方法全科医学教学方法是指在医学教学中综合应用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手段组织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
全科医学教学方法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的统一,以提高学生的医疗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下是全科医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导引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法:教师提供问题,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问题导向学习:教师将学习内容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病例和临床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5.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视频等视听材料,直观的展示医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6.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理解。
7.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通过临床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提高自己的手技和判断能力。
8.问题解决和病例分析:教师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和病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病例分析。
通过解决问题和分析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推理和判断能力。
9.研究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10.反思和评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导向学习、案例教学法、视听教学法、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问题解决和病例分析、研究性学习、反思和评估等。
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方法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
在医学基础教育中,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和案例式学习(Case-Based Learning,简称CBL)是两种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
这两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
通过对这两种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本文期望能够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首先将对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展示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分享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深刻体会,以及对未来医学教育发展的展望。
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在医学基础教育中,问题式学习(PBL)和案例式学习(CBL)是两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
这两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让我们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
PBL教学模式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和深度,同时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
CBL教学模式的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的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CBL 教学模式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实施CBL教学模式也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技巧,同时需要选取合适的案例并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
DISCIPLINES EXPLORATION 在线教育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杨永彬m邬素芳11]杨烨m纪晓宁[U朱静芬_([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2]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25)摘要临床教学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医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在线教育方式如慕 课、SP0C、微课、在线虚拟训练、在线案例教学等在临床带教中逐渐应用,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本文对 国内现有的在线教育方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现况和实施途径进行探讨,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在线临床 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育临床教学医学生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1.12.015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Online Education inClinical Teaching of Medical StudentsYANG Yongbin111, WU Sufang111, YANG Yel,), JI Xiaoning111, ZHU Jingfen121 ([1] 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0;[2] School o f Public Health,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Abstract Clinical teaching is the combination o 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 f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t present, online education methods such as admiration MOOC, SPOC, micro-course, online virtual training, online case teaching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in clinical teaching, which has becom e one o 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 f the online education methods in clinical teaching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 ent o f online clinical teaching under the normal situation o 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Keywords online education; clinical teaching; medical students〇引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尤其医学生后期的临床见 习和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对培养高水平 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一、引言临床医学概论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修习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
二、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黑板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通常会按照预定的进度安排教材内容,并通过考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问题与挑战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传统教育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其次,在传统教育方法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往往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最后,传统教育方法中的考试评估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现代教学模式为了解决传统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现代教育方法逐渐兴起。
现代教育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性和互动性。
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现代教育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1.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以具体实例为基础进行探究和分析的教学方式。
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可以通过选取真实或虚构的病例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根据不同主题进行讨论。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探究和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可以通过模拟病例、实验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4.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授课和交流的教学方式。
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LBL(Lecture-Based Learning,讲授式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和TBL (Team-Based Learning,团队式学习)三种教学法因其各自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之中。
然而,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医学教育需求。
因此,如何将这三种教学法进行综合应用,以发挥其最大效用,成为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对三种教学法的基本理念、特点及其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介绍。
分析三种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接着,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LBL、PBL、TBL综合应用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总结综合应用三种教学法的实践效果,以及对医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医学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为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推动医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L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课堂讲授、演示和解释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
在医学教学中,LBL教学法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在医学领域,LBL教学法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系统的课堂讲授,医生可以全面、深入地向学生介绍疾病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基础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LBL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得出结论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医学pbl教学案例摘要:一、PBL教学案例简介二、PBL教学案例应用领域三、PBL教学案例优势四、PBL教学案例实践与挑战五、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一、PBL教学案例简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
在医学教育领域,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几个医学PBL教学案例,以展示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二、PBL教学案例应用领域1.临床医学:如上述案例“小雯怀孕了”,通过解决实际病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医学知识。
2.基础医学:如案例“我的骨头怎么这么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甲状旁腺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
3.医学人文:如案例“胡小姐的烦恼”,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
三、PBL教学案例优势1.提高学生兴趣:PBL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2.培养临床思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病例、制定诊疗方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增强实践能力:PBL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病例的讨论与处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团队协作:PBL教学过程中,学生需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PBL教学案例实践与挑战1.教师角色转变:PBL教学法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进行指导与鼓励。
2.案例编写:编写具有挑战性、实用性的教学案例,确保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3.教学资源:搭建完善的医学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组织教学。
五、未来发展展望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分析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文章对内科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介绍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内科教学应用的注意事项和效果,并指出了该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实际意义,希望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裨益。
关键词:内科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效果创新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09.119最近几年,在医学教学领域,人们一直在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究,力求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情境模拟、病案讨论等都是其典型的代表,我们知道,不论是哪个学科的教学,在强调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的方法。
医学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精通“教”,更要对学生怎样“学”进行细致的探究,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产生,可以说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它也是我国进行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可以预见,探究式学习方法必将引起教学模式和学习形式的一场变革,此种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让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1 内科教学的特点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中,可以说内科学是涉及面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它与人体的各个系统息息相关,而且内科的教学与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密切相连,诊疗思维是内科教学的研究重点。
而在内科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使问题作为研究和探究的导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将探究式学习方法运用于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并且对病状和检查结果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进而培养了自身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未来的医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而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于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内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具体的知识内容开展深入的探究,为诊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的诊断思维,并通过分析思考对诊断的准确程度进行判断。
PBLTBL教学法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一、PBLTBL教学法概述PBLTBL教学法即问题驱动式学习教学法和小组协作学习教学法的结合。
这种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PBLTBL教学法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合作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医学教学中,PBLT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1.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医学临床教学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而PBLTBL教学法正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通过PBLTBL教学法,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临床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和解答。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水平,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PBLTBL教学法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合作性,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合作式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思考,通过讨论和对话来深化对临床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临床教学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而PBLTBL教学法正是以小组协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商,在团队中承担责任、分享经验、引导他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PBLTBL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地寻找和筛选相关资料,积极地参与讨论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探究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标准的提高,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医学教育注重学生对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学生们往往面临复杂的临床情况和不确定的病例,此时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往往难以解决问题。
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成为当今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医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和复杂病例,需要准确判断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要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临床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要提高学生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三、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途径。
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临床病情和治疗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加强他们对临床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收集和整理病史资料、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病情变化和疾病发展趋势,从中得出结论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结合除了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外,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结合也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医学教育中,临床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临床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从中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运用与实践论文首先,PBL教学法可以应用于病例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择典型临床案例,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下分析病情、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病例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能力。
其次,PBL教学法可以运用于探究式学习中。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调查研究,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参观临床科室、观摩手术等方式进行学习,并利用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且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问题中。
最后,PBL教学法可以应用于临床实习中。
在临床实习中,学生可以以真实的临床案例作为学习材料,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观摩医生的诊疗过程、参与诊疗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并应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
PBL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其次,它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它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最后,它提供了实际的临床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总之,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病例教学、探究式学习和临床实习,引导学生在实际临床问题中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医学水平。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96名学生的内科学实践教学进行观察,实践班48名学生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参考班48名学生采用传统LBL教学。
一个学期后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两个班级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实践班的病例分析得分、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比参考班高,P<0.05。
结论探究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病例的分析能力,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效果明显。
标签:探究式教学;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应用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涉及人体解剖学、内科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麻醉学等30余个医学专业教学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专业性强、科学性强的特点。
知识涉及范围广,总结性强[1]。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医学专业人才,为学生今后进入医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带教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临床病案进行知识扩展延伸,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生之间进行研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医学知识,加深记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本研究做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96名学生内科学实践教学进行实验观察,对实践班48名学生实施探究式教学,对参考组48名学生实施传统LBL教学。
两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差异经测试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参考班实施LBL教学,带教老师主要根据教材向学生进行重点知识讲解,对非重点知识进行浅析,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实践班实施探究式教学,根据该章节知识结合临床真实病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同时,带教老师针对知识给学生提出引导性提问,将学生分组,由组员之间展开讨论,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得出统一结论。
然后对各组结论进行全班讨论,由学生对结论进行优化,得出最终结果,并将存在的疑惑提出来。
带教老师可以参与讨论,并适当给予引导性建议,带领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最后,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知识,养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7.00,以%表示,用χ2检测;(x±s)用t检测,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践班的病例分析得分、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考班,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践班与参考班的理论知识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医学实践是为学生进入医院打好坚实基础的一个重要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由理论到实际操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学习时间有限,在短短几周时间内带教老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大量的相关知识。
临床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带教医生的影响,所以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实践教学的课时有限,需要在仅有的课时内将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对次要的知识进行浅析。
不仅对考验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学习任务重,难度大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主要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的LBL教学方法为主,多数学员存在为了考核过关而学习的态度,实际操作能力差。
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有导向作用,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以互动教学为主要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4]。
带教老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使记忆深刻[5]。
组员、班级之间进行讨论可以各抒己见,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可以使学习充满了乐趣,提高团结合作能力。
带教老师参与讨论,可以活跃学习气氛,拉近师生关系,营造一个练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讨论结果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并将学员容易忽略的要点进行深层剖析,这样可以强化知识点,便于掌握教学的方向,避免遗漏知识点[6,7]。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加就会主动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研究、学习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在病例分析的能力,更好的运用掌握的知识[8]。
探究式教学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对教学的满意度,从表1中可以看出。
探究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还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效率。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课时安排,提出的问题要有代表性、概括性,将理论与病案相结合。
帮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轻松完成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能力,为临床培养全面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静竹,陈昌杰,杨清玲,等.基于”卓越医生”培养要求的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412-1414,1419.
[2]周风华,陈燕春,郑洁,等.探究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5):478-480.
[3]周风华,陈燕春,郑洁,等.探究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5):478-480.
[4]马腹婵,吴珊珊,柳春波,等.评估识别干预反思循环探究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5,22(13):10-12.
[5]李跃东,张洪泉,张岩,等.探究式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605-606.
[6]吕静竹,陈昌杰,杨清玲,等.基于”卓越医生”培养要求的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412-1414.
[7]陆斌杰,张美娇,黄钢.基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2):187-189.
[8]高晓琳,杨凡,母得志,等.”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34):4697-4698.编辑/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