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液的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80.91 KB
- 文档页数:8
附件6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 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 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
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
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 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 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
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2.4砷 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
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 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随着实验室的发展,废液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同时废液的处理也成为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验室废液是指各类实验中所使用的,含有各种化学试剂的废液,包括酸性废液,碱性废液,有机废液,重金属废液等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简单中和法简单中和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酸性废液或者碱性废液。
操作比较简单,只需将废液与中和剂混合,使其达到中性或者稍微偏碱性或偏酸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然后进行沉淀、过滤、蒸发等步骤进行处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中和剂,中和剂根据废液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为了达到良好的中和效果,应该预先计算中和剂的量。
如果废液比较浓,则需要逐步加入中和剂,以免造成剧烈反应。
2.将中和后的液体进行沉淀,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氧化铝等。
根据沉淀剂不同,沉淀物的特性也会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进行过滤,取出沉淀物,滤液则可以进行进一步处理或排放。
4.如果过滤液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则可以进行蒸发,将水分蒸发干净,留下固体物质。
固体物质需要分类处理,根据其性质不同进行储存或处置。
加热蒸发法加热蒸发法主要适用于有机废液处理,对于某些含有挥发性有机物高浓度的废液,可以通过加热蒸发的方式进行处理。
具体流程如下:1.将有机废液放入蒸发釜中,连续加热,让液体逐渐蒸发。
蒸发过程中,最好使用加热器逐步升高温度,以免烧结或爆炸。
2.当废液中的大量水分蒸发后,会留下一定量的残渣物。
这些残渣物需要分类处理。
如果是有机化合物,则需要将其移入特殊的存储容器中,如果是无机物,则需要再进行中和处理。
水解法水解法主要适用于废液中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情况下,根据其化学性质特别是羧基、醛基、羰基等进行水解。
水解前需要先进行中和或适当的稀释操作,使得溶液达到一定的酸碱中性度。
然后将废液通过水解反应器进行水解反应。
水解后的液体需要进一步处理,一般需要进行过滤、沉淀等操作,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处置。
试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
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
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
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2.4砷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
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
实验室常见废液处理方法实验的废液不能随便倒,随便倒废液既不环保也不满足实验室认可的要求,但是要单独处理废液也不是那么容易,本文和大家分享下一些废液的处理方法无机实验废液处理的一些方法(1)无机实验中的废液经常产生大量的是废酸液。
废酸缸中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中加碱中和,调pH至6—8后就可排出。
(2)无机实验中含铬废液量大的是废铬酸洗液。
这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继续使用。
(氧化方法:先在110—130℃下断搅拌加热浓缩,除去水分后,冷却至室温,缓慢加入高锰酸钾粉末。
每lO00ml,逐渐加入lOg左右,直至溶液呈深褐色或微紫色却不要过量。
边加边搅拌直至全部加完,然后直接加热至有三氧化硫出现,停止加热。
稍冷,通过玻璃砂芯漏斗过滤,除去沉淀:冷却后析出红色三氧化铬沉淀,再加适量硫酸使其溶解即可使用)少量的废洗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石使其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将此废渣埋于地下。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
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先加氢氧化钠调pH>lO,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根氧化分解。
量大的含氰废液可用碱性氯化法处理。
先用碱调至PH>l0,再加入漂白粉,使CN根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D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硫化钠,而生成硫化汞沉淀,加硫酸亚铁而生成硫化弧铁沉淀,从而吸附硫化汞共沉淀下来。
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到0.02mg/L以下排放。
(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处理方法是,加碱或加硫化钠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淀下来,从而过滤分离。
有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原则及处理方法处理原则尽量回收溶剂,在对实验没有妨碍的情况下,把它反复使用。
为了方便处理,其收集分类为:a)可燃性物质;b)难燃性物质;C)含水废液;d)固体物质等。
可溶于水的物质,容易成为水溶液流失。
因此,回收时要加以注意。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溶剂萃取法①对含水的低浓度废液,用与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之类挥发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出溶剂层后,把它进行焚烧。
再用吹入空气的方法,将水层中的溶剂吹出。
②对形成乳浊液之类的废液,不能用此法处理,要用焚烧法处理。
2、焚烧法①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
如果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烧。
点火时,取一长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类的破布,或用木片等东西,站在上风方向进行点火燃烧。
并且,必须监视至烧完为止。
②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可把它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或者把它喷入配备有助燃器的焚烧炉中燃烧。
对多氯联苯之类难于燃烧的物质,往往会排出一部份还未焚烧的物质,要加以注意。
对含水的高浓度有机类废液,此法亦能进行焚烧。
③对由于燃烧而产生NO2SO2或HCl之类有害气体的废液,必须用配备有洗涤器的焚烧炉燃烧。
此时,必须用碱液洗涤燃烧废气,除去其中的有害气体。
④对固体物质亦可将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剂中然后使之燃烧。
3、水解法对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类,以及一部份有机磷化合物等容易发生水解的物质,可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在室温或加热下进行水解。
水解后,若废液无毒害时,把它中和、稀释后,即可排放。
如果含有有害物质时,用吸附等适当的方法加以处理。
4、吸附法用活性炭硅藻土矾土层片状织物聚丙烯聚酯片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稻草屑及锯末之类能良好吸附溶剂的物质使其充分吸附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
5、生物化学处理法用活性污泥之类东西并吹入空气进行处理。
例如,对含有乙醇、乙酸、动植物性油脂、蛋白质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进行处理。
6、氧化分解法(参照含重金属有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在含水的低浓度有机类废液中,对其易氧化分解的废液,用H2O2、KMnO4、NaOCl、H2SO4+HNO3、HNO3+HClO4、H2SO4+HClO4及废铬酸混合液等物质,将其氧化分解。
然后,按上述无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加以处理。
常见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一、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废液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含铜废液的处理实验用过的硫酸铜废液通过加适量铁粉回收金属铜,母液再经沉淀、过滤、稀释排放。
含汞废液的处理排放标准: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
再加入FeSO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含镉废液的处理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含铅废液的处理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O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含砷废液的处理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一、废液分类与标识在水质实验室中,废液的处理首要步骤是对其进行分类与标识。
根据废液的成分、性质以及潜在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如有机废液、无机废液、重金属废液等。
对于每类废液,都应明确标注其成分、危险等级和处理要求,以确保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与高效。
二、废液预处理废液预处理是减少废液体积、去除有害物质或降低其浓度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调节pH值、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难度和成本。
三、废液中和处理废液的中和处理是指通过添加中和剂,调节废液的pH值至中性或接近中性,以消除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中和剂的选择应根据废液的成分和性质来确定,常用的中和剂有酸、碱等。
四、沉淀与过滤沉淀与过滤是去除废液中悬浮物和沉淀物的重要步骤。
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液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转化为不溶性物质,然后通过过滤操作将其去除。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废液中的污染物含量。
五、消毒与灭菌对于含有微生物的废液,必须进行消毒与灭菌处理,以防止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高压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
六、废液储存与运输经过预处理和中和处理后的废液,应储存在专门的废液储存容器中。
储存容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废液不会泄漏或污染环境。
同时,废液的运输也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七、最终排放与监管废液的最终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
在排放前,应对废液进行再次检测,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排放标准。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废液排放的监管力度,确保废水处理过程符合法规要求。
八、记录与报告在处理水质实验室废液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记录与报告制度。
记录内容包括废液的成分、处理过程、处理效果等信息;报告则应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提交,以便对废水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管。
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处理步骤,可以有效实现对水质实验室废液的安全、高效处理。
实验室废液处理办法一、实验室废液主要包括:1.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强酸、强碱、有机溶液等;2.清洗各种实验用具和设备 (各种玻璃容器、进样瓶、制样设备等)时产生的废液;3.设备冷却装置(如各种蒸馏冷却装置、仪器设备冷却装置等)产生的废液。
这些废液应按其性质、成分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有的废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质,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网,有的则采用适当方法处理,然后再排外部管网。
例如:一般设备冷却水经使用后仅水温有所升高,这类废液不经处理就可排入水体或外部排水管网。
有的经简单的处理还可重复使用,用于实验用具的清洗等过程;有的废液含有毒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则需经适当处理或间收利用其有用的物质后,使之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才可排入水体或外部排放管网。
二、实验室废液处理:收集的实验室废液应有适当的贮存场所,避免高温、日晒、雨淋以及应有防漏和防渗设施,最好放置在有抽气设备的贮存柜中或存放于有换气设备的房间中。
贮存容器应明显标示其种类与性质,不同类型的废液应分别贮存,不同类型废液容器不可混贮。
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含汞、铅、镉废弃物的处理: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
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
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
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
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再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用碱将废液pH调至pH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
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2.4砷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
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
附件6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
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
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
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
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
2.4砷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
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
实验室常见废液处理方法介绍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各种实验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废液,废液很容易排放污染环境,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废液的处理及其重要性。
实验室废液一般有自然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四种。
一、自然处理
自然处理是常用的废液处理方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处理,把废液放入室外或建筑外,利用水汽、紫外线、风、同化等自然条件处理废液,以减少废液中一定含量的有毒物质,可以将废液转化为可再生资源。
二、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废液处理方法,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机械设备来处理废液,如滤液机、离心机、膜分离机、凝析机等,把废液加工分离,从而提取或减少有毒物质。
三、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处理废液中的有毒物质,如氧化、还原、缓冲、吸附等,目的是使废液中的有毒物质失去危害性,使其符合排放标准,从而达到净化废液的目的。
四、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是利用生物三大基本功能,即氧化、还原、缓冲、吸附的作用,通过改变废液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来处理废液中有毒物质,利
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物、活性性质和酶活性等生物活性来净化废液中有毒物质,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以上是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的简单介绍,实验室废液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处理的效果取决于处理技术的选择,废液处理技术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综合比较各种处理技术的优劣,以确保排放标准和环境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此外,实验室废液收集、贮存、运输等,也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以避免环境污染情况出现,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1、实验室中经常有大量的废酸液。
废液缸中废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至pH=6—8后就可排出,少量滤渣可埋于地下。
2、对于回收较多的废铬酸洗液,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还可使用。
少量的废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Cr(OH)3沉淀,将沉淀埋于地下即可。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
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加入Na OH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
量大的含氰废液碱液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N2.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p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Na2S,使生成HgS沉淀,并加FeSO4与过量S2—生成FeS沉淀,从而吸附HgS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至0.02mg/L以下排放。
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加碱或加Na2S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积下来,从而过滤分离,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
化学实验室废液废气处理办法1、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小的气体,用合适的溶剂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2、燃烧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
化学实验中废弃的有机溶剂,大部分可回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烧处理掉,有些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必须用配有洗涤有害废气的装置燃烧.3、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
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下排出。
4、吸附法:选用适当的吸附剂,消除一些有害气体的外逸和释放。
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一、实验室废液的分类二、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回收方法-对于可回收的有机溶剂废液,可以通过蒸馏、再结晶等方法进行回收利用。
在回收过程中要注意与火源的安全距离,避免引起火灾。
-对于可回收的无机废液,如酸性废液中的硫酸、硝酸等,可以通过稀释、中和、沉淀等方法去除杂质后回收利用。
2.中和方法-对于具有较高酸性或碱性的废液,可以使用相应的碱性或酸性溶液进行中和。
中和后的废液要求中性后才能排放至下水道或环保设备。
3.沉淀方法-对于有机废液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可以使用沉淀剂进行沉淀处理。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氧化铁、氧化铝、氯化铁等。
沉淀后的废液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4.活性炭吸附法-对于含有有机物质的废液,可以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有效去除废液中的有机物质。
5.气体释放处理-一些实验室废液中可能产生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不能直接释放到大气中。
可以使用气体吸附剂或吸收设备进行处理,确保废气中的污染物达到合理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6.加热处理-对于含有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废液,可以通过加热将其蒸发掉,从而减少废液的体积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7.化学处理-对于一些无法通过物理方法处理的废液,可以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在处理废酸中的重金属离子时,可以使用络合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减少有害离子的毒性。
三、废液处理的注意事项1.废液的处理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和标准,不得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地下水或土壤中。
2.废液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充足通风。
3.废液处理时要注意减少废液的体积,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在使用吸附剂进行处理时,可尽量选择再生性吸附剂。
4.废液处理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调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安全和高效性。
5.废液处理后的固体废物应分类处理,并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涵盖了回收、中和、沉淀、吸附等多种方法。
实验室常规化学废液一般处理方法一、常规无机废液的处理1. 无机酸碱废液的处理无机废酸与废碱,可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进行处理。
实验室中各类酸、碱的用量较大,要求设置废酸、废碱液桶进行收集。
将含酸和含碱废液相互中和。
剩余的酸或碱,用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中和,检查溶液pH 值为 6~8 时即可排放。
2. 含重金属废液的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化学废液经处理,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后可直接排放,所产生沉淀按废渣进行收集与处理。
常见含重金属废液处理方位如下:(1)含汞废液的处理。
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 值调至 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 HgS 沉淀。
再加入 FeSO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 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 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将滤液中Hg 的浓度降低到<0.05mg/L(以 Hg 计)并中和至pH 值为6~8 后直接排放。
(2)含镉废液的处理。
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 值至10.5 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 沉淀。
分离沉淀,检测滤液中的Cd 离子浓度降至0.1mg/L 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 值为6~8 后排放。
(3)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 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 Pb(OH)2 沉淀.然后加入 Al2(SO4)3 凝聚剂,将pH 值降至7~8,则Pb(OH)2 与 Al(OH)3 共沉淀,分离沉淀,检测废液中Pb 浓度降低到<1mg/L 后排放。
(4)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CaO,使pH 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 Fe3+存在时共沉淀。
或使溶液pH 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废液中 As 浓度<0.5mg/L 后排放。
产生含砷气体的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5)含铬废液的处理。
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个形成Cr(OH)3 沉淀,清液中总铬浓度<1.5mg/L、六价铬浓度<0.5 mg/L 时可排放。
实验室废液处置方案一、一般性实验室废液处置1、酸性废液一般性酸性废液,通过参加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8。
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
上层清液,取样检测合格后,进入废液炉燃烧;对于下层沉淀,进入料坑,燃烧处理。
2、碱性废液一般性碱性废液,与酸性废液中和并调节溶液的pH值为6-8。
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清液,取样检测合格后,进入废液炉燃烧;对于下层沉淀,进入料坑,燃烧处理。
3、实验室有机溶剂类废液对于化工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产生的如:甲醇、乙醇、乙腈、丙酮、正己烷等有机溶剂类废液,一般是做燃烧处理,并严格操纵燃烧工艺参数,确保此类废液燃烧完全。
二、含重金属离子的实验室废液1、含汞废液处置〔硫化物共沉淀法〕[原理]:用Na2S或NaHS把Hg2+转变为难溶于水的HgS,然后使其与Fe(OH) 3共沉淀而别离除去。
如果使其pH值在10以上进行反响,HgS即变成胶体状态。
此时,即使过滤,也难于把它彻底去除。
如果添加的Na2S过量时,则生成[HgS2]2-而沉淀简单发生溶化。
[操作步骤](1)于废液中参加对于FeSO4〔10ppm〕及Hg2+之浓度的1∶1当量的Na2S•9H2O,充分搅拌,并使废液之pH值保持在6~8范围内。
(2)上述溶液经放置后,过滤沉淀并妥善保管好滤渣〔用此法处理,可使Hg浓度降到0.05ppm以下〕。
(3)再用活性炭吸附法或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进一步处理滤液。
(4)在处理后的废液中,确证检不出Hg后,才可排放。
(5)处理后的沉淀物燃烧完以后,填埋处理。
考前须知〔1〕废液毒性大,经微生物等的作用后,会变成毒性更大的有机汞。
因此,处理时必须做到充分平安。
(2)、含烷基汞之类的有机汞废液,要先把它分解转变为无机汞,然后才进行处理〔参照有机汞的处理方法〕。
(3)不能含有金属汞。
2、含六价铬废液处置〔硫酸亚铁复原、中和法〕[原理]:通常我们都是利用氧化复原反响,向Cr6+溶液中参加稍过量的复原性较强的FeSO4将其复原为Cr3+,然后再参加5%~10%的NaOH溶液,精确调节溶液的PH 值为8.5~9.5,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取上层清液检测合格后排放。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产生大量废液,这些废液通常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化学品残留、重金属离子以及生物危险废液等。
因此,妥善处理实验室废液对于环境保护和人员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
1. 常规化学品废液处理:将废液按照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并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酸性废液可以通过中和处理(如加入碱溶液)、沉淀处理(如加入氢氧化钙)或者与其他废液混合中和。
碱性废液可以通过加入酸溶液进行中和处理。
当废液中含有含氧化性物质时,可以选择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并注意控制反应条件与PH值。
2. 生物危险废液处理:实验室中有时会产生生物危险废液,例如细胞培养液、病毒溶液等。
这些废液可能含有有害的病原体或者遗传物质。
通常,对于这类废液,可以采取高温灭活法进行处理。
首先,将废液加热至高温(通常为121摄氏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病原体完全被灭活。
然后,可以将废液进行化学消毒或者深度过滤,并最终将其排入下水道或专门的废物收集系统。
3. 重金属离子废液处理:许多实验室使用的试剂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
这些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液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和电化学法。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沉淀剂将重金属离子与其他废液成分结合形成沉淀物,并最终从废液中分离。
吸附法则通过将废液通过特定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来吸附重金属离子。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沉积到电极表面,从而将其从废液中分离。
这些处理方法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废液pH值,以确保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得到有效去除。
4. 回收利用废液:有些实验室废液中含有某些有用的成分,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利用。
例如,废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蒸发浓缩、膜分离、结晶等方法将其分离出来并重新利用。
附件6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2铅、镉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
2.3铬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OH)3沉淀,清液可排放。
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混合,生成挥发性氰化氢气体有剧毒。
2.7混合废液互不作用的废液可用铁粉处理。
调节废液PH3-4,加入铁粉,搅拌半小时,用碱调节PH9左右,搅拌10分钟,加入高分子混凝剂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物作为废渣处理。
废酸碱可中和处理。
2.8三氯甲烷的回收将三氯甲烷废液一次用水、浓硫酸(三氯甲烷量的十分之一)、纯水、盐酸羟胺溶液(0.5%AR)洗涤。
用重蒸馏水洗涤两次,将洗好的三氯甲烷用污水氯化钙脱水,放置几天,过滤,蒸馏。
蒸馏速度为每秒1~2滴,收集沸程为60~62摄氏度的馏出液(标框下),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①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置于燃烧炉中燃烧。
如果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烧。
点火时,取一长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类的破布,或用木片等东西,站在上风方向进行点火燃烧。
并且,必须监视至烧完为止。
②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可把它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或者把它喷入配备有助燃器的焚烧炉中燃烧。
对多氯联苯之类难于燃烧的物质,往往会排出一部份还未焚烧的物质,要加以注意。
对含水的高浓度有机类废液,此法亦能进行焚烧。
③对由于燃烧而产生NO2SO2或HCl之类有害气体的废液,必须用配备有洗涤器的焚烧炉燃烧。
实验室含铜废液的处理一、处理方法1.1沉淀法处理铜离子主要的实验依据是:2+ -Cu2 + OH = Cu(OH)2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最后得到带结晶水CuSO4粉末(因CuSO4在实验室中常用的药品且保存方便不易变质)。
整个实验过程所需的主要的实验药品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稀NaOH和图2,实验室铜离子回收流程图1.2氧化还原法处理废液中铜离子依据:以废铁丝(或者废铁皮、铁钉等,事先在酸中除去铁丝外面铁锈)为原料Fe2O3+3H2SCk= Fe2(SO4)3+3H2OCu2++Fe= Cu+Fe2+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所以先把同转化为氧化铜后再与稀硫酸反应2Cu+O2= 2CuOCuO+H2SO4= CUSO4+H2O直接加H2SO4,过滤,滤渣为铜可直接回收,滤液加碱成氢氧化铁,加酸回收为Fe2(SO4)32.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废液的处理实验药品与仪器:Zn片、稀H2SO4、碱石灰、CuO粉末、布氏漏斗、实验原理:纸、玻璃棒、试剂瓶、中型坩埚、启普发生器、硬质管、酒精灯、U型管。
Zn + H2SO4 = ZnSO4 + H2 tH2 + CuO = Cu + 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实验步骤:⑴检验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按下图连接实验装置;⑵用托盘天平取CuO粉末10.0g,平铺在硬质管的中部,托盘天平称量硬质管的质量;⑶检验纯度后通入H2 —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待黑色粉末消失时熄灭酒精灯,通H2到试管干燥冷却;⑷称量硬质管和以还原的CuO质量,记录数据;⑸还原产物倾入烧杯中并用稀H2SO4,冲洗硬质管壁,减压抽滤,用实验稀H2SO4洗涤固体Cu;⑹干燥固体Cu并称量,滤液在坩埚中蒸发至干并用分析天平称量,回收CuSO4 • 5H2O⑺把回收产品放入试剂瓶,整理实验设备。
22甲酸铜的制备实验废液的铜离子回收实验药品与仪器:CuSO4 5H2O、NaHCO3、HCOOH、稀H2SO4、0.01mol/L的NaOH、托盘天平、研钵、温度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坩埚、布氏漏斗、滤纸、蒸发皿、石棉网、铁架台、漏斗。
实验原理:甲酸铜可有碱式碳酸铜与甲酸制备,本实验先制备碱式碳酸铜再制备甲酸铜。
实验反应方程是如下:2CuSO4 + 4NaHCO3=Cu (OH )2 CuCO3 J + 3COT +2NaSO+ H2OCu( OH) CuCO3 + 4HCOOH + 5H2O=2Cu(HCOO)2 4H2O + CO2 T Cu2+ +2OH- = Cu (OH) 2 JCu (OH) 2 + H2SO4 = CuSO4 + H2O实验步骤:⑴取12.5g CuSO4 5H2O和9.5g NaHCO3放入研钵中,混合磨细;⑵在快速搅拌下将混合物加入100ml的近沸水中,待混合物加完后再加热几分钟;⑶静置澄清后,用倾析法洗涤沉淀至无SO42-,抽滤至干,称重,收集抽滤后的废液,待用;⑷将上步得到产品放入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⑸加热搅拌至323K左右,逐滴加入适量的甲酸,趁热过滤;⑹滤液蒸发至原体积的1/3左右,冷至室温,减压过滤并用少量的乙醇洗涤晶体2次,抽滤至干,收集滤液待用;⑺得到产品Cu(HCOO)2 4H2O,称重,计算产率;⑻将前面步骤中收集的滤液放入大烧杯,加入0.01mol/L的NaOH,待出现蓝色絮状沉淀停止加入;⑼减压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并检查滤液中是否存在铜离子;⑽将上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稀硫酸至沉淀全部溶解,后蒸发溶液得CuSO4粉末,称重,计算产率;(11)将实验产品及回收产品放入试剂瓶。
2.3碘酸铜的Ksp的测定实验废液的铜离子回收实验药品与仪器:吸量管(20ml、2ml)、容量瓶(50ml)、托盘天平、定量滤纸、温度计、稀H2SO4、0.01mol/LNaOH、CuSO4(0.100mol/L)、KIO3、坩埚、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布氏漏斗等。
实验原理:碘酸铜是难溶强电解质,在其饱和的水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平衡:Cu (IO3) 2 二Cu2+ + 2IO3-在一定的温度下,Ksp=[ Cu2+][ IO3-]2是个常数。
本实验是用硫酸铜和碘酸钾制备碘酸铜饱和溶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得Cu2+浓度最后算得常数Ksp。
其中的废液中的铜尽以下反应回收:Cu2+ + 2OH- = Cu (OH) 2 JCu (OH) 2 + H2SO4 = CuSO4 + H2O实验步骤:⑴2.0gCuSO4 5H2O和3.4g KIO3与适量的水反应制得Cu(IO)2,用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SO42-%止;⑵将上述制得的Cu (IO3) 2配成饱和溶液,用双层滤纸过滤收集在大烧杯中,待用;⑶测量吸光度,就算Ksp;⑷将测过的溶液回收在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Cu2+完全沉淀;⑸过滤得Cu (OH) 2沉淀加入稀硫酸得溶液,蒸发CuSO4溶液得CuSO4粉末;⑹回收碘酸铜晶体和硫酸铜粉末。
2.4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的铜实验的后续处理实验药品与仪器:O.1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100g/L的KI溶液(使用前配置)、100g/L的KSCN溶液、1mol/L的H2SO4溶液、5g/L的淀粉溶液、CuSO4 5H2O式样、Na2S溶液、烧杯、玻璃棒、漏斗等。
实验原理:在弱酸性的条件下,Cu2+可以被KI还原为Cui,同时析出与之计量相当的I2,用标液滴定后,以淀粉为指示剂。
反应式如下:2Cu2+ + 5「=2Cui J + -I2- - 2- -2S2O3 + |3 = S4O6 + 3I因Cui沉淀表面容易吸附少量I2,这部分I2不与淀粉作用,而使终点提前,故在终点前加入KSCN使CuI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CuSCN,而CuSCN不会吸附12,从而提高了准确度。
实验步骤:准确称取CuSO4 5H2O 0.5-0.6g,置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力卩10ml100g/L的KI,立即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至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呈浅蓝色,再加入10ml 100g/L的KSCN,溶液转为深蓝色在继续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至蓝色正好消失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次,计算CuSO4 5H2O中Cu的质量分数。
沉淀过滤洗涤直接得到纯CuI,称量2.5间接制备氢氧化铜实验废液的处理仪器与药品:烧杯,玻璃棒,水浴锅,布氏漏斗,滤纸,干燥箱;NaOH, CuSO4实验原理:直接用强碱与硫酸铜作用,生成氢氧化铜的同时会夹杂碱式盐,导致产物不纯,难以分离2CuSC4+2OH-+SO42-=Cu2 (OH) 2SO4J 2CuSQ+2OH-+CO42-=Cu2 (OH) 2CO4J一般而言,碱式盐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铜,因此,如果降低体系内自由Cu2+浓度,而后加入大量强碱,可满足氢氧化铜沉淀条件,而不能满足碱式盐沉淀条件,实验首先将铜离子转化成铜氨配离子:CuSO4+4NH3=[Cu (NH3) 4]SO4配离子的形成大大降低体系内自由铜离子浓度,再加入大量强碱:[Cu (NH3) 4]+2OH-=Cu(OH)2 J +4NH因此由配合物溶液出发可制的较纯的氢氧化铜实验步骤:1、12.5g五水硫酸铜,100ml水,水浴恒温343K2、搅拌下滴加1:1 NH3 H2O,直至生成的沉淀(浅蓝色)刚好完全溶解(溶液为深蓝色),记录氨水用量。
3、缓慢滴加50ml2M的NaOH,生成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抽滤,15ml 无水乙醇洗涤,合并滤液及洗水,待用。
4、5ml乙醚淋洗,抽干转移至表面皿,干燥称重,计算产率,回收氢氧化铜。
5、将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Cu2+完全沉淀;过滤得Cu (OH) 2 沉淀加入稀硫酸得溶液,蒸发CuSO4溶液得CuSO4;回收硫酸铜晶体,称量。
2.6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实验废液中铜离子的处理仪器与药品:玻璃棒,烧杯,恒温水浴锅,烘箱;CuSO4,Na z CO3,BaCl2 实验原理:为了适于碱式碳酸铜的生成和离取,根据碱式碳酸铜的性质和铜盐的性质,选用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CuSO4+2NaCO3+H2O 水浴加热> Cu2(OH)2CO3+CO2 t +2Na2SO4 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反应物配比对反应物均有影响。
实验步骤:1、取60mL0.5mol/L的CuSO4溶液置于150m!烧杯中,再取72mL0.5mol/L Na2CO3溶液于另一个150mL烧杯中。
将两个贴有标签的烧杯同时放到50E恒温水浴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2、将两个烧杯取出,将CuSO4溶液倒入N82CO3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待沉淀完全(可放置2- 3天)。
3、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数次,直到沉淀中不含硫酸根离子为止(可取上层清液少许置于小试管中,滴加几滴BaCl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抽滤。
滤液放入烧杯中待用。
4、将产品在烘箱中(100 C)烘干,待冷至室温后称量,并计算产率。
5、将测过的溶液回收在烧杯中,加入NaOH容液,直到Cu2+完全沉淀;6 、过滤得Cu (OH)2沉淀加入稀硫酸得溶液,蒸发CuSO4溶液得CuSO4晶体。
称量7、回收硫酸铜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