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管理-李志辉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72
物料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品质管理实践案例1. 引言在现代生产和制造中,物料管理的质量控制和品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物料管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减少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介绍物料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品质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方法。
2. 质量控制与品质管理的关系在物料管理中,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的过程。
而品质管理则更加综合和系统化,包括质量控制在内的全过程管理,旨在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3. 实践案例: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在物料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供应商评估和选择。
只有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才能保证物料的质量稳定性。
以下是一个实践案例,介绍了一个电子产品制造公司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过程。
首先,该公司会通过市场调研和参考其他客户的反馈,筛选出几家有潜力的供应商。
然后,他们会制定一套供应商评估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其是否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具备相应的认证。
•供应商的质量记录和反馈:查看供应商过去的质量记录,包括产品退货率、客户投诉率等,并与其他客户交流,了解其对供应商的评价和反馈。
•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设备: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并了解其生产设备的状况和技术水平。
•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应能力和投诉处理能力等,确保其能够长期稳定供货。
通过以上评估,该公司得出了几家质量良好的供应商,并与他们进行长期合作。
4. 实践案例:入库质量检验与抽检为了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该公司实行了严格的入库质量检验和抽检制度。
下面是具体的实践案例。
在物料到达仓库后,仓库人员会对每批物料进行外观和数量检查,并对必要的物料进行抽检。
抽检的方法包括通过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来评估物料的质量。
具体的抽检比例和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物料而定。
《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全面优化物料体系》课
程
《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全面优化物料体系》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物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全面优化企业的物料体系,实现物料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提升。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介绍物料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料管理的目标以及其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2. 物料优选方法:详细介绍物料优选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对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物料成本与质量的权衡等内容。
3. 物料标准化管理:介绍物料标准化的概念和意义,讲解如何进行物料的分类和归类,并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物料库存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
4. 物料归一化管理:解释物料归一化管理的概念和原则,讲解如何优化物料的种类和规格,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物料进行替代和替代。
5. 物料体系优化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在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方面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学习《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全面优化物料
体系》课程,学员可以了解物料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的技巧,从而帮助企业降低物料成本、提高物料管理效率,并实现企业物料体系的全面优化。
《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全面优化物料体系》课
程
《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全面优化物料体系》课程旨在让学员了解物料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全面优化企业的物料体系,实现物料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料管理的重要性:介绍物料管理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物料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的影响。
2. 物料优选的方法:讲解如何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特点,对物料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选择适合企业的物料供应商和产品。
3. 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介绍企业如何制定物料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规范,确保物料管理的稳定性和效率。
4. 归一化管理的推行:讲解如何通过统一物料编码、分类和命名,实现物料信息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管理,提高物料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5. 物料数据管理:介绍物料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以及物料数据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方法。
6. 物料管理的绩效评估:讲解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物料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物料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掌握物料优选、标准化和归一化管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能够利用这些方法对企业的物料体系进行全面优化,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益和竞争力。
物料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追踪引言在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中,物料的质量控制与追踪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物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追踪,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顾客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物料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追踪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1. 质量控制的意义质量控制是指通过设立具体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验流程,对物料的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1.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物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可以避免次品的产生,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只有物料的质量得到控制,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达到或超过顾客的期望。
1.2 降低生产成本质量控制可以及早发现物料质量问题,避免废品和返工的产生,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通过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可以确保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3 建立品牌信誉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建立起品牌的信誉。
顾客对于品牌的认可往往建立在其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而质量控制可以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提升品牌形象。
2. 质量控制的方法在物料管理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检验和质量数据分析等。
2.1 质量标准的制定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通过参考行业标准和顾客需求等因素,制定适用于自身企业的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2.2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对物料实施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批次抽样、全面抽样、免检申请等方法对物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2.3 质量数据分析通过对质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物料质量的趋势和变化规律,及时发现质量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质量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手段进行。
3. 物料追踪的重要性物料追踪是指通过对物料的记录和追踪,了解其来源、流向和使用情况的过程。
物料追踪的重要性在于:3.1 保证产品安全通过对物料的追踪,可以及时发现和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物料,避免对产品和消费者造成损害。
物料管控实务核心技能培训物料管控是指对企业内部的物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实现高效的生产运营和优化供应链管理。
物料管控实务核心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员工掌握物料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其物料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
一、物料管理的基本理论1. 物料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介绍物料管理的概念和作用,阐述物料管理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2. 物料分类和编码:讲解不同类型物料的分类方法和编码规则,以便于有效统筹管理和使用。
3. 物料需求计划:介绍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方法和常用的计划工具,帮助员工预测和控制物料需求。
4. 物料采购与供应商管理:讲解物料采购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点,以及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物料管理的操作技巧1. 物料入库管理:介绍物料入库流程和规范,包括物料验收、入库分类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操作技巧。
2. 物料出库管理:讲解物料出库的程序和控制方法,强调出库准确性和核实机制。
3. 物料库存管理:阐述物料库存的计算方法和监控手段,指导员工进行库存周期和安全库存的管理。
4. 物料调拨与盘点:介绍物料调拨的原则和步骤,以及盘点的目的和操作要点。
三、物料管控的技能提升1. 库存成本控制:讲解物料库存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指导员工掌握降低库存成本的技巧。
2. 物料风险管理:介绍物料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物料管理系统应用:介绍常用的物料管理系统和软件工具,培养员工熟练操作和利用系统进行物料管理的能力。
4. 持续改进与创新:强调物料管控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和改进能力,促进物料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通过物料管控实务核心技能培训,能够使员工深入了解和掌握物料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提高物料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物料管控的协同管理1. 供应链协同管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原则,强调物料管控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培养员工合作意识和跨部门沟通能力。
物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策略物料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物料管理可以实现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并确保生产和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讨论物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策略,包括减少废品和损耗、优化库存管理、采购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协调等方面。
减少废品和损耗在物料管理中,废品和损耗是造成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通过实施以下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品和损耗的发生,从而降低成本。
1.质量管理: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物料符合质量标准,并对物料进行入库检验。
建立合格物料库存和不合格物料处理机制,及时淘汰不合格物料,减少废品率。
2.生产过程优化:优化生产过程,减少废品和损耗的产生。
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稳定性。
培训员工,提高其操作和管理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对废品和损耗的影响。
3.损耗分析和改进:对废品和损耗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损耗率,并持续进行监控和改进。
优化库存管理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占用成本和仓储费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以下是几种优化库存管理的策略。
1.库存分类管理:将库存按照物料的特性、价值和需求进行分类管理。
对高价值、高需求的物料进行主动管理,设定安全库存和最佳订货量,以避免库存断货和过量库存。
2.库存周转分析:对库存周转率进行分析,找出库存周转慢的物料,采取措施促进产品销售,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周转。
3.供需协调: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紧密的合作,共享销售和库存信息。
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制定供应计划和交期,减少库存过剩和缺货情况,实现供需协调。
采购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是物料管理中重要的一项成本,通过采取以下策略,可以实现采购成本的控制。
1.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交期和售后服务等因素进行评估和选择。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集中采购和谈判等手段降低采购成本。
2.物料规格优化:与设计部门合作,优化物料的规格和材料选用,降低采购成本。
物料管理的概念物料管理概念的采用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工业出现的难题。
生产飞机需要大量单个部件,很多部件都非常复杂,而且必须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这些部件又从地域分布广泛的成千上万家供应商那里采购,很多部件对最终产品的整体功能至关重要。
物料管理就是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解决物料问题,包括协调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协作,使不同物料之间的配合性和性能表现符合设计要求;提供不同供应商之间以及供应商与公司各部门之间交流的平台;控制物料流动率。
计算机被引入企业后,更进一步为实行物料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物料管理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编辑本段]物料管理的理论基础一个小公司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完全整合、职能独立、相关职能的再整合。
一个公司初创时,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总经理(通常是公司的所有者)或是组成领导小组的公司主要成员来完成的。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公司业务量和工作人员逐渐增多,相应的职能逐步独立形成职能部门,例如,采购、仓储、运输、生产计划、库存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职能都形成了独立的部门,并致力于专门的管理工作,公司业务上的分工也日益专业化。
各职能部门独立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会越来越少,于是部门之间合作的问题经常出现,矛盾一点点加深。
最终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能减少由于沟通和合作而产生的问题,把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的职能部门重新加以整合,公司就可以极大程度地受益。
于是,与物料管理有密切联系的各职能部门被重新整合到一起,这种整合就是物料管理理论的基础。
[编辑本段]物料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一般来说,物料管理部门的职能包括以下方面:物料的计划和控制即根据项目主合同交货时间表、车间生产计划和项目技术文件等确定物料需求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技术更改通知等文件随时调整物料需求数量,控制项目材料采购进度和采购数量。
生产计划根据项目主合同交货时间表和材料采购进度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计划随时调整,使车间生产计划与项目主合同交货时间表保持一致。
中俄国际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物流管理方案(第十分册:物料管理)洋欣商学院物流团队2015年6月目录1 物料管理概述 (3)1.1物料管理的定义 (3)1.2物料管理的目标 (1)1.3物料管理的原则 (1)1.3.1物料管理的“五适“原则 (1)1.3.2先进先出原则 (4)1.3.3小料优先原则 (6)1.3.4综合发放原则 (6)1.3.5环节最少原则 (6)1.4物料作业人员的职责 (7)1.4.1物料管理各组长的职责 (7)1.4.2物料管理员工作职责 (7)1.4.3配料员的职责 (8)1.4.4物控文员的职责 (8)1.4.5物控计划员的职责 (8)1.5物料台账 (9)1.5.1建立物料台账的作用 (9)1.5.2物料台账的内容 (9)1.5.3物料台账的分类 (10)1.5.4通过台账进行物料控制 (11)2 物料供应管理 (12)2.1实施物料需求计划 (12)2.1.1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13)2.2 实施物料需求计划 (15)2.2.1数据管理阶段 (15)2.2.2智能整合阶段 (15)2.2.3自动计划阶段 (15)2.3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15)2.4物料采购成本管理 (21)2.4.1确定订货数量 (21)2.4.2价格控制 (22)2.4.3采购价格的确定方式 (23)2.5物料采购品质管理 (24)2.5.1控制供应商品质的方法 (24)3 物料入库管理 (25)3.1物料入库的准备流程 (25)3.1.1物料入库的信息准备 (25)3.2 物料入库的场地准备 (25)3.2.1确定仓库存放位置 (26)3.2.2整理仓库货位 (27)3.2.3 物料入库的人机准备 (27)3.3物料的入库流程 (28)3.3.1核对证件 (28)3.3.2大数验收 (28)3.3.3物料重量计算 (28)3.3.4质量检验 (29)3.3.5检验商品、物料的包装和标志 (29)3.3.6核对成品入库凭证 (30)3.3.7物料入库异常处理 (30)3.3.8物料入库搬运 (30)3.3.9入库登记与编号 (31)3.3.10物料入库存放 (31)3.3.11物料入库资料管理 (31)4 物料的存储管理 (31)4.1物料储存的基本要求 (31)4.2物料储存的控制方法 (32)4.3仓储品日常巡视管理 (33)4.3.1日常巡视管理的内容 (33)4.3.2定期检验的周期 (33)4.4物料的堆放 (34)4.4.1物料堆放原则 (34)4.4.2物料堆放方法 (35)5 物料的日常管理 (36)5.1清洁卫生管理控制 (36)5.2库房温湿度控制 (37)5.3物料在库保养 (37)5.4防治仓库病虫害 (39)5.5库房安全管理 (39)5.5.1出入人员管理 (39)5.5.2仓库物品管理 (40)5.5.3消防安全管理 (40)5.5.4仓库防盗管理 (40)5.5.5其他安全隐患管理 (41)5.5.6危险货物存放管理 (41)6.1 物料盘点对象及周期 (41)6.1.1盘点对象 (41)6.1.2盘点周期 (41)6.2物料盘点方法及要求 (42)6.2.1盘点方法 (42)6.2.2盘点方法选择 (42)6.2.3盘点要求 (42)6.3物料盘点实施程序 (43)6.3.1盘点工作准备 (43)6.3.2盘点工作分工 (43)6.3.3数量清点 (43)6.3.4填写盘点表 (44)6.3.5复盘 (44)6.3.6盘点数据统计 (44)6.3.7盘点差异分析及处理 (44)6.4物料盘点奖惩办法 (44)6.4.1奖励办法 (44)6.4.2惩罚办法 (45)7 呆废料管理 (45)7.1呆料产生的原因 (45)7.2呆废料的处理方法 (46)8 物料出库管理 (47)8.1 物料出库准备 (47)8.2 核对出库凭证 (48)8.3 出库备货理货 (50)8.4 出库物料复核 (50)8.5 交接清点 (51)8.6其他问题及注意事项 (52)9 搬运管理 (53)9.1物料搬运系统的概念 (53)9.2物料搬运系统的功能 (53)9.3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原则 (54)9.4设计物料搬运系统应考虑的因素 (55)9.4.1安全 (55)9.4.2环境 (56)9.4.3物料搬运路线的类型 (57)9.4.4物料搬运的设备和工具 (58)10 物料信息管理 (60)10.1仓储信息的质量要求 (60)10.1.1信息充足 (60)10.1.2信息准确 (61)10.1.3信息标准化 (61)10.2物料编码的管理 (61)10.2.1物料编码管理办法 (61)10.2.2物料仓库库位编号管理办法 (63)10.2.3库位号编码原则 (63)10.3智能设备的应用 (64)10.3.1射频技术 (64)10.3.2射频技术的优势 (65)10.3.3射频技术的应用 (65)附录 (67)物料管理日常工作表单汇总 (67)1 物料管理概述1.1物料管理的定义物料管理是将管理功能导的企业产销活动过程中,希望以经济有效的方法,及时取得供应组织内部所需的各种活动。
培训时间:2021年8月10日-13日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培训对象:公司物料计划部门全体员工一、培训目的及背景分析现代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对物料的计划管控及优化管理需求日益增加。
物料计划部门作为企业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其工作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和成本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提高物料计划部门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公司决定组织此次培训,希望通过培训提升物料计划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做出贡献。
本次培训的目的在于加强员工对物料计划管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升员工对市场需求预测、物料采购计划、物料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通过培训,公司希望能够增强员工对物料计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效率,并为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培训内容及安排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物料计划理论知识、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物料采购计划编制、物料库存管理、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培训安排的时间段中将包含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环节,以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天上午:开班典礼,培训计划及内容介绍下午:物料计划与供应链管理概述2. 第二天上午:物料需求计划编制下午:物料采购计划编制及采购流程3. 第三天上午:物料库存管理与控制4. 第四天上午: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协调下午:总结及培训结业仪式在培训期间,除了专业老师的授课和讲解外,还将邀请企业的物料计划管理人员做经验分享,并组织员工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培训效果。
三、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进一步了解培训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评估:1. 制定培训反馈问卷,收集员工对培训内容和师资的满意度评价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期望和建议。
仓储管理的改进
陈光辉;陈俊
【期刊名称】《物流工程与管理》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仓储是企业物料配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
从企业的原料采购到最终的零售商,分别经过了采购生产间的仓储、生产销售间的仓储、批发零售间仓储、物流中转间的仓储。
基于这种特殊的地位,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矛盾都会集中在仓储环节中,将直接导致供应链的操作成本增加。
为解决好这些矛盾,免不了要在人员、设备配置和管理效率上下功夫,否则时间浪费、库存增加、交货延迟、成本增加甚至丢失客户将成为常态。
因此,要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库存、节约时间,仓储管理显然是越来越重要了。
文中以公司仓库改建前后为例,通过揭示公司在仓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与缺陷所进行的改进工程,重点讲述现代仓储及仓储管理在物流系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陈光辉;陈俊
【作者单位】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1
【相关文献】
1.影响电力物资仓储管理质量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J], 刘玉国
2.粮食仓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J], 毛一郎;金关昌;金路
3.高职院校课程诊断与改进思考和实践——以《仓储管理》课程为例 [J], 潘浩;
4.传统企业改进仓储管理的对策 [J], 黄小英
5.基于改进ABC分类法的应急物流仓储配送优化管理 [J], 罗倩文;王欣;崔海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