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大数据的安全性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28
大数据技术开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2. 学习并掌握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3. 了解常见的大数据技术框架,如Hadoop、Spark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如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框架进行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数据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数据敏感度,认识到数据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数据伦理观;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团队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选修课程,适用于对大数据技术有一定兴趣和基础的学生。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注重案例教学;2. 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实验课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大数据基本概念:介绍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和价值,分析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大数据概述2. 数据采集与存储:讲解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介绍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HDFS。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存储3. 数据处理技术:学习大数据处理框架Hadoop和Spark,掌握MapReduce编程模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处理技术4. 数据分析与挖掘: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如Hive、Pig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挖掘5. 大数据应用与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如推荐系统、用户画像等。
大数据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结合实际案例,了解大数据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和价值。
3. 学生掌握数据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能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编程语言(如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和预测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可视化工具,有效地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愿意主动探索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故事。
2. 学生意识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数据道德观念。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在此基础上,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1. 大数据基本概念:数据、大数据、数据类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大数据概述2. 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源、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存储技术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的采集与存储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方法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4. 数据挖掘与预测: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预测模型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挖掘与预测技术5.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基本概念、常见可视化工具、图表制作方法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可视化6. 大数据应用案例:互联网、金融、医疗、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案例。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7章宋长龙版吉林大学现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第7章-宋长龙版-吉林大学现用1.通过实例的应用,宏观理解数据库及其创建过程。
本2.数据库系统概述第3章三个世界与概念模型4数据模型数据处理技术发展历程、数据库系统组成、功能和安全保护。
现实、信息到数据世界,概念模型及表示方法,实体间关系。
4种常用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1/106及表示法。
5.关系数据、关系、属性、元组、值范围、关键字库的基本概念词、主关键字、外部代码、关系模式和关系子模式等。
本6.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章三个要素整性约束。
概7.关系的基关系选择操作、投影操作和连本操作接操作。
要8.结构化查询语言由数据定义、操纵、查询和控制语言4部分组成。
2/1069.通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第1节银行储蓄存储开户时间、储蓄类型、帐实数据库号、密码、目前余额,存入明细,提款明细等。
例数还有网上购物数据库、无纸化考试数据库、据学生选课数据库、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等。
库铁路票务数据库存储日期、车辆信息(车次、厢号、座号)、是否售出、售出区间等。
3/106人工表、数据库表及转换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提取、总结和总结,最后通过表格描述客观事物(对象)的特征。
教师信息表和学生成绩单。
数据库是结构化的,数据类型和二维表存储在数据库中。
表人工表人工表应拆分一些数据项,使其含义更加明确;为数据项指定一个易于记忆、易于操作且有意义的名称;对数据库表中的一些数据项进行编码。
转换4/106过程。
新建空数据库,然后再建立(添加)二维表。
如选课数据库包含教师表、课程表、学生表数和成绩表。
数据库的主要内容数据库5/106数据库中其他内容数据有效性规则、关键字、表之间的关系、表索引和安全控制规则。
数据有效性规则黑体字的表之间的连接是表示关系的关键字6/106第2节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技术的产生数据管理经历4个发展阶段对数据的需求正在增加。
为了方便、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最佳实践指南第1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概述 (3)1.1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4)1.1.1 国家安全 (4)1.1.2 经济发展 (4)1.1.3 公民权益 (4)1.2 隐私保护的必要性 (4)1.2.1 维护公民权益 (4)1.2.2 促进社会信任 (4)1.2.3 保障数据流通安全 (4)1.3 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 (4)1.3.1 法律法规 (4)1.3.2 合规要求 (5)第2章数据分类与分级 (5)2.1 数据分类原则 (5)2.2 数据分级标准 (6)2.3 数据处理与存储策略 (6)第3章数据安全组织与管理 (6)3.1 数据安全组织架构 (7)3.1.1 数据安全领导小组 (7)3.1.2 数据安全管理部门 (7)3.1.3 数据安全专业团队 (7)3.2 数据安全职责分配 (7)3.2.1 高层领导职责 (7)3.2.2 数据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7)3.2.3 业务部门职责 (8)3.2.4 员工职责 (8)3.3 数据安全政策与制度 (8)3.3.1 数据安全政策 (8)3.3.2 数据安全制度 (8)第4章数据安全技术与措施 (9)4.1 加密技术 (9)4.1.1 对称加密 (9)4.1.2 非对称加密 (9)4.1.3 混合加密 (9)4.2 访问控制 (9)4.2.1 身份认证 (9)4.2.2 权限管理 (9)4.2.3 安全策略 (9)4.3 安全审计与监控 (10)4.3.1 安全审计 (10)4.3.2 安全监控 (10)第5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10)5.1 数据备份策略 (10)5.1.1 备份类型 (10)5.1.2 备份频率 (10)5.1.3 备份范围 (10)5.2 备份介质与存储 (11)5.2.1 备份介质 (11)5.2.2 存储方式 (11)5.3 数据恢复与验证 (11)5.3.1 数据恢复 (11)5.3.2 数据验证 (11)第6章数据传输与交换安全 (11)6.1 数据传输加密 (11)6.1.1 采用强加密算法 (11)6.1.2 实施数字证书认证 (12)6.1.3 采用安全传输协议 (12)6.1.4 定期更新加密策略和密钥 (12)6.2 数据交换协议与接口安全 (12)6.2.1 使用安全的数据交换协议 (12)6.2.2 限制接口访问权限 (12)6.2.3 实施接口安全审计 (12)6.2.4 对接口进行安全加固 (12)6.3 数据跨境传输合规 (12)6.3.1 遵守国内外法律法规 (12)6.3.2 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 (12)6.3.3 获取合法授权和同意 (13)6.3.4 选择合规的数据传输路径和方式 (13)6.3.5 定期进行合规审查和评估 (13)第7章应用系统安全 (13)7.1 应用系统安全开发 (13)7.1.1 安全需求分析 (13)7.1.2 安全架构设计 (13)7.1.3 安全编码规范 (13)7.1.4 安全开发培训 (13)7.2 应用系统安全测试 (13)7.2.1 静态代码安全分析 (13)7.2.2 动态安全测试 (13)7.2.3 渗透测试 (14)7.2.4 安全合规性检查 (14)7.3 应用系统安全运维 (14)7.3.1 安全配置管理 (14)7.3.2 安全监控与告警 (14)7.3.3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4)7.3.5 数据备份与恢复 (14)第8章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14)8.1 云计算安全架构 (14)8.1.1 安全层次模型 (14)8.1.2 安全管理策略 (15)8.1.3 安全技术措施 (15)8.2 大数据安全挑战与应对 (15)8.2.1 大数据安全挑战 (15)8.2.2 大数据安全应对措施 (15)8.3 数据安全治理与合规 (15)8.3.1 数据安全治理架构 (15)8.3.2 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15)第9章移动设备与物联网安全 (16)9.1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 (16)9.1.1 基本原则 (16)9.1.2 设备管理 (16)9.1.3 应用管理 (16)9.2 物联网设备安全 (16)9.2.1 设备安全 (16)9.2.2 通信安全 (16)9.2.3 网络安全 (17)9.3 移动应用与物联网应用安全 (17)9.3.1 应用开发安全 (17)9.3.2 应用使用安全 (17)9.3.3 应用分发安全 (17)第10章应急响应与处理 (17)10.1 应急响应计划 (17)10.1.1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的原则 (17)10.1.2 应急响应计划的主要内容 (18)10.2 安全识别与报告 (18)10.2.1 安全识别 (18)10.2.2 安全报告 (18)10.3 安全调查与处理 (18)10.3.1 安全调查 (18)10.3.2 安全处理 (18)10.4 安全总结与改进措施 (18)10.4.1 安全总结 (19)10.4.2 改进措施 (19)第1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概述1.1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及个人的核心资产。
大数据应用开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如互联网、金融、医疗等,并掌握相关案例。
3. 帮助学生掌握至少一种大数据处理工具(如Hadoop、Spark)的基本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大数据应用方案。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项目中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大数据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使其积极关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数据保护的重要性,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处理数据。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倾听和表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当前大数据技术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数学基础,对新技术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基本概念、特性、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大数据导论2. 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源、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方式及数据仓库。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存储3. 数据处理技术:分布式计算框架、并行计算原理、数据处理工具(如Hadoop、Spark)。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处理技术4. 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原理及其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挖掘5. 大数据应用案例:互联网、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