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高层建筑赏析—施澄华
- 格式:ppt
- 大小:7.91 MB
- 文档页数:34
30“外国”品选
灯火之城——2016“外教看中国”摄影作品选登
在西方,巴黎被称为“灯火之城”。
而在中国,作
为经济中心的上海,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座城市也足以称得上是一座灯火之城。
在苏州枫华学校工作的加拿大籍外教M a r k
Harrison登上了上海的一座高层建筑,在顶楼俯瞰这座璀璨的灯火之城。
在黄浦江岸,包括中国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在内的三座超过400米的超高层建筑直插云霄,显示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雄心。
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外人才用最大胆
的梦想,展望未来。
国际人才交流2017 |6
外教看中
”获奖作
选登
31
INTERNATIONAL TALENT
32国际人才交流2017 |6
33
Mark Harrison说:“上海是我所见过的最有趣、最令人惊喜的现代化大都会之一。
站在城市的制高点,夜晚的灯火勾勒出一幅璀璨的光景,足以让我一整夜都沉醉其中。
“站在高空,摆脱了城市的喧嚣。
看着城市的全景,竟给我一种平和的感觉。
上海,一座多么辽阔壮观的城市!”「责任编辑:邵浩」INTERNATIONAL TALENT。
缔造奇迹:世界知名建筑大师作品及思想分析一 . 戴帆(DAI FAN):惊天地泣鬼神的决绝反叛戴帆(DAI FAN)图片:马来西亚吉隆坡KTL城市综合体与酒店大厦图片:德国多特蒙德“城市之星”大楼图片:美国新奥尔良NOAM艺术博物馆戴帆(DAI FAN)与他创立的DESTROY建筑事务所以设计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结构与独树一帜的建筑享誉世界,打造举世瞩目的全球性地标建筑,荣获环球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大奖等几十项国际大奖。
戴帆打造的建筑充满深奥、宏伟、神圣、科幻的感觉,其建筑语言、构思的独创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风格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建筑潮流中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戴帆试图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来重新描绘了建筑的方向,从物本体的角度来思索建筑:庞大之物,崇高之物,不可思索之物借助于建筑存在的惊人力量——一种真实的、绝对遥远的、若隐若现的、无形的在场,蕴含着一种平静的、无穷的、不可测的奇特力量。
主要作品:吉隆坡KTL城市综合体与酒店大厦(马来西亚)、多特蒙德“城市之星”大楼(德国)、新奥尔良NOAM艺术博物馆(美国)。
二 . 安藤忠雄(Tadao Ando):流浪者的成功安藤忠雄(Tadao Ando)图片:水上教堂图片:光之教堂安藤承认自己永远不是个好学生:“我总是喜欢自己学东西,而不是去上课。
”这位64岁的建筑师在21岁之前当过卡车司机、木匠和拳击手。
60年代安藤自费游历欧洲、非洲和美国。
安藤的建筑风格被评为“典型的地方特点”,其作品保持现代的外观和材料,同时与日本传统美学相互交融。
光之教堂体现了安藤在自然与建筑间构建的哲学框架,光可以像混凝土结构般定义并创造新的空间感。
对于安藤来说,光之教堂代表着建筑的双重性,即所有的存在中二元的本质——虚实、明暗、动静。
共存的差异使得教堂剥去了所有装饰,空留一个纯净朴素的空间。
光与实体的交汇凸显了人们内在的精神与世俗意识。
最简材料的使用更加强调了空间的双重性,混凝土结构去除了传统基督教的装饰与审美。
世界著名高层建筑赏析(二)引言概述:本文将为读者带来世界著名高层建筑的赏析。
高层建筑以其雄伟壮观的外观和独特的建筑设计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通过对每个大点中的小点进行详细介绍,我们将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设计和独特之处。
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欣赏建筑杰作,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高层建筑。
正文:一、东京塔(日本)1. 开始建设的背景和历史2. 建筑设计和结构特点3. 观景台和周边设施4. 著名的夜景观赏地点5. 旅游贴士和参观需要知道的事项二、迪拜塔(阿联酋)1. 建设的背景和目的2. 建筑设计和技术创新3. 塔楼内部设施和功能4. 各个观景台的特点和风景5. 塔楼附近的旅游景点和活动三、纽约帝国大厦(美国)1. 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2. 引人注目的建筑设计和外观特点3. 顶层观景台和360度全景4. 其他有趣的帝国大厦事实5. 附近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区四、巴黎凯旋门(法国)1. 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2. 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3. 攀登凯旋门的体验和全景视角4. 博物馆和展览5. 附近的著名景点和美食区五、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 设计师和建筑背景2. 建筑风格和元素特点3. 多功能性和场地活动4. 后台参观和剧院表演5. 周边的美丽海滩和旅游景点总结:通过本文,我们深入了解了世界著名高层建筑的历史背景和设计特点。
东京塔以其独特的观景台和夜景吸引着游客,迪拜塔则以其创新性的建筑设计和周边活动而著名。
纽约帝国大厦以其令人惊叹的外观和观景台吸引着无数游客。
巴黎凯旋门的象征意义和周边景点使其成为一个必游之地。
而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多功能性而成为图标建筑之一。
探索这些高层建筑,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美丽,还可以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无论是建筑爱好者还是旅游爱好者,这些著名高层建筑都值得一游。
第三章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3.1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并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一起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3.1.1柯布西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基础中的形式美学勒·柯布西耶作为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
“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它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体块,赞美简单几何体。
”秉承这样的理念,他一直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普通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设计模式。
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体现了他对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精确控制。
正如勒·柯布西耶在1911年写到:“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
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他成功地利用明暗光线的对比,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使用大量的图样产生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
3.1.2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柯布西耶主张在建筑设计中进行“革命”。
他始终强调机器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所以更加具有合理性。
他曾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推翻,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柯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主张:“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现代著名建筑赏析⼈类有史以来最⼤胆的⼯程,⼀座真正了不起的超级建筑。
迪拜⼈⼯岛“世界岛”(The World Islands )位于阿联酋迪拜沿岸,每个岛屿的⾯积从2300平⽅⽶到8360平⽅⽶不等,相邻岛屿之间⾄少要隔着50⽶宽的海⽔。
建造这⼀地理奇观的初衷是⽤300个形状模仿世界各⼤洲的⼈⼯岛屿组成⼀个微缩版的地球。
“世界岛”是世界最⼤⼈造海岛。
这些岛上将设有酒店以及各种休闲旅游设施,整个⼯程项⽬的规模堪称现代“世界第⼋⼤奇迹”。
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类建筑史上的⼀次豪赌英吉利海峡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Eurotunnel),是⼀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6⽇开通。
它由三条长51km的平⾏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世界第⼆长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
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
从1986年2⽉12⽇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7⽇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的利⽤私⼈资本建造的⼯程项⽬。
在这⽚梦想构筑的⼟地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拉斯维加斯(Las Vegas)拉斯维加斯(Las Vegas)是美国内华达州的最⼤城市,以赌博业为中⼼的庞⼤的旅游、购物、度假产业⽽著名,世界上⼗家最⼤的度假旅馆就有九家是在这⾥,是世界知名的度假圣地之⼀,拥有“世界娱乐之都”和“结婚之都”的美称。
从⼀个巨型游乐场到⼀个真正有⾎有⾁、活⾊⽣⾹的城市,拉斯维加斯在10年间脱胎换⾻,从⼀百年前的⼩村庄变成⼀个巨型旅游城市。
每年来拉斯维加斯旅游的3890万旅客中,来购物和享受美⾷的占了⼤多数,专程来赌博的只占少数。
20世纪经典建筑回顾:20世纪建筑经典再有几个月的时间,人类就要迈入21世纪,把什么样的世界带人下一个世纪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人们说,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这是因为它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当我们即将迈上新世纪的台阶时,不妨回首曾经留下的座座纪念碑,去感受前辈百年探索与进步的节奏,领悟探索者凝聚在建筑中的丰富内涵。
本世纪的建筑潮流,是从摆脱希腊——罗马式和哥特式束缚开始的,被称为建筑的革命。
事实上,不论你对这些建筑做出何种评价,都无法否认20世纪是建筑艺术上最丰富多彩的100年,尽管其中不乏丑陋、怪诞、无聊甚至一无可取的糟粕,但无法掩饰的是,本世纪的世界建筑群星璀璨,绚丽多姿。
因为我们看到,在20世纪的100年里,古典复兴派、新理性主义、当代乡土派、后现代派、简洁派、前卫派、新表现派、解构派、高技派、生态派、仿生派,以及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行为建筑学等等学派与理论不断出现。
他们留下的林林总总的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仿生建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建筑奇迹,更看到了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新时代中逐渐成长。
建筑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成熟及扩展。
尤应指出的是,20世纪有一批倡导改革的建筑师,屹立起无数建筑经典。
所以我们认为,创新与发展是20世纪建筑创作的主旋律,也应成为人类应特别把握并借鉴的建筑经典。
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它往往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及艺术品质,无论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好的,还是或科学或艺术的单体杰作,都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本书都作了遴选。
限于篇幅及选取原则的非权威性,本书举例的仅仅是一种探索及示范,未被收录的肯定是绝大多数,不妥之处,还请同行指正。
下面以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在《回顾20世纪的建筑》一文中用32个字所作的描述作为对本世纪建筑辉煌的概括:“推陈创新,全面跃进,百花争妍,百家争鸣;曲折演变,持续出新,同而求异,多而流行。
从思澄堂看西方建筑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前言:基督教传人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35年,而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的战败,签署了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包括承担保护传士,教堂等义务。
至此,基督教才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大范围的传播开来,随之而来的是教堂等西方建筑在中国大地上生长蔓延。
在那个年代,杭州作为近代边缘城市,由于基督传教士的能力所限,无法请正规的西方建筑师来设计教堂,因此一个中国民间工匠主导的思澄堂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思澄堂正因为它独特的建造背景,使他成为了风格独特,融合中国古典元素的独特,复杂的近现代作品。
也正由于这种中西文化的交融,引起了我对其浓厚的兴趣。
1 杭州基督教思澄堂建筑的建造背景杭州基督教思澄堂建筑是杭州市历史上最早,最大的教堂,位于杭州解放路丰乐桥东,迄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
当时美国北长老会的中国传道张成斋、金麟友与信徒龚坤荛、王孝丰从宁波来杭寓于紫阳山庄王庙内剪刀巷开始布道。
数月以后,英、美、法三国与我国发生冲突,传教士离杭返甬,宣教事业因而停顿。
1864年11月美传教士葛宁与张澄斋由宁波来杭暂住马所巷圣公会,l2月租皮市巷五开间楼房一座作为礼拜堂。
1868年(清同治七年)12月教友推举张澄斋为牧师,来自杭州、新市、瓶窑等地信徒402人,在皮市巷礼拜堂举行了按牧典礼,成为本堂第一任牧师。
1872年美传教士来恩赐来杭,与张澄斋购得丰乐桥直街三官巷口三开间大厅,作为礼拜堂及牧师住宅。
1921年由于信徒人数增加,众人议再建新堂。
为纪念张澄斋牧师,张家有意建造礼拜堂。
当时张澄斋的儿子张宝庆医生带头奉献一万银元,在国内募集两万银元,向国外募得三万元,共六万元,在思澄堂现址建造。
从1924年动工到1927年建成,为了成全张家的意愿,起名“思澄堂”寓意纪念张澄斋牧师。
2.思澄堂建造概况思澄堂因为其身处建筑边缘城市的特点,造成了其作为西方教堂,而又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塔塔、屋顶、牌坊、垂花门等建筑形式构成要素,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塔楼、穹顶、柱式、拱券、玫瑰窗、十字架等建筑形式要素随意组合,形成中西混杂的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