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0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高效、便捷、环保等优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过程中,也存在着危险源。
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源,保障运营的安全。
危险源识别设计建设阶段在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阶段,需要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主要的危险源包括:•设计不合理:缺乏应急通道、没有消防设备等;•施工不规范:使用劣质材料、施工质量不合格;•设备故障:如信号故障、制动故障等;•天气因素:如强降雨、大雪、台风等。
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加强设计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规范,并设置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运营开通阶段在轨道交通运营开通阶段,也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识别。
主要的危险源包括:•乘客安全:如乘客拥挤、扶梯坍塌等;•线路设备故障:如轨道开裂、上电线燃烧等;•自然灾害:如地震、雷电等;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加强乘客管控,加强设备维护检修,以及做好应急预案。
危险源控制设计建设阶段在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阶段,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危险源。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标准:制定安全标准,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规范;•强化交通管制:建立专门的交通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管理;•加强检测防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测,加强安全防范。
运营开通阶段在轨道交通运营开通阶段,需要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控制危险源。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设备检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强化安全防范: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保障乘客的安全;•制定安全规范:建立运营安全规范,完善培训机制,提高运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保障运营安全的关键。
在设计建设和运营开通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加强安全防范,并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控制所有危险源。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轨道交通客运危险源控制措施
1.安全信号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必须配备完善的信号系统,
包括红绿灯、信号标志等,以确保列车和行人之间的合理交通
调度。
2.高度监控系统:轨道交通客运站点、车辆和轨道线路应安
装视频监控系统,以监测运行情况,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3.紧急停车设备:轨道交通列车需要配备紧急停车设备,在
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车,减小事故的发生概率。
4.防火措施:轨道交通站点和车辆应设置灭火器和自动喷水
装置,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5.安全防护设施:站点和车辆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防护栏
杆等设施,规范乘客的行为,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定期检修和维护:轨道交通设备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
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减少故障的发生。
7.人员培训和管理:轨道交通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加强人员
的管理,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8.系统预警系统:轨道交通系统还应建立预警系统,及时检
测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
的发生。
9.紧急应急预案:轨道交通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交通科技与管理123工程技术0 引言 随着目前我国城市中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和建设体系逐渐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中轨道已成为交通建设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如果想要顺利地完成施工,那么便需要各个参建单位和管理部门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单位可以顺利完成轨道交通施工。
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特点1.1 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 大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需要很高的成本,这将大大增加政府的资金压力。
项目的建设者和当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缩短建设和调试周期,最大化其经济收益,并促进整个线网联动机制的发展。
因此,必须有非常专业的施工技术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施工进度。
1.2 难以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主要在城市主干道和城市中心地区进行。
场地较小,施工线路较长,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涉及很多工作,如交通疏散,管道搬迁,生态迁移,征地拆迁工作等。
在此过程中,涉及许多单位和任务,因此,每个部门都必须积极配合。
不仅如此,在主要的土建工程施工之后,还应协调设备安装、装修、电气通信管道安装等施工内容,以确保项目的有效发展。
1.3 施工方法复杂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通常在大中型城镇中进行。
大中型城市人口众多,施工线长,线路复杂,经常经过人口稠密的地区,给建筑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并且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长,规模大,涉及机电、信号、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复杂程度高;同时,施工还包括锚索的处理、桩基坑的加固、房屋和地下通道的加固等特殊的施工方法,难度较大。
2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2.1 引入安全隐患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安全隐患的管理,安全隐患管理的内容包括隐患排查和隐患整改。
安全隐患的外在表现是人的危险行为、管理的缺失和物的不稳定状态。
从上述三种表现形式上看,安全隐患具有长期存在的属性,因此,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依据判断其危险性,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及管控措施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文章就地铁安全管理的思想、内容和安全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以保证施工安全。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风险;风险管控1.安全风险管理总体思路在风险管理中,必须包括风险的界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隐患排查、隐患治理等[2]。
在管控过程中,要坚持全主体参与、全要素识别、全过程管控、全岗位排查、全阶段衔接工作原则,建立安全风险常态化自辨自控、事故隐患常态化自查自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1.1全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单位应建立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等级控制和风险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考核,并可以委托咨询机构开展工程建设各阶段安全风险评估、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监控管理服务和信息系统建设服务等工作。
勘测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地质环境调查报告提供真实、可信的地质资料,分析地质风险和周边环境风险,并对所提供的结果负连带责任。
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按照要求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制定相关的设计方案,并对整个项目进行风险追踪。
根据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进行了深入的识别、分析和动态控制,对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处理,消除隐患。
监理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控制、隐患排查治理,并承担相应的监督职责。
1.2全因素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识别必须按照全要素识别,全面识别工程自身、周边环境、不良地质、自然灾害、施工作业等,对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辨识,并制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和安全隐患排查清单。
1.3全过程管控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要贯穿于施工前期、全过程,对各工程项目,按规范、图纸、方案等技术文件、规范、图纸、方案等技术资料,对现场进行核查,完成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风险提示与隐患告知,并利用监测、巡视及监控等手段进行安全状况评价,及时预警并制定应急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