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技术-摄影构图的概念和目的
- 格式:pdf
- 大小:18.23 MB
- 文档页数:90
摄影构图的意义摄影构图的意义摄影技术上的完美所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人们能接受的清晰度、能营造出的合适氛围或色彩逼真的准确曝光等。
但是另一方面,仅仅在技术上达到完美是不够的,影像通常还必须透过某种形式的画面规划来传递所需要表达的特定信息,这就是构图的意义所在。
何为构图构图一词出自拉丁语,原意有组成、结构和联结等含义。
借用到摄影艺术中来,广义而言是指从选材、构思到造型所体现的完整创作过程,即思维过程和组织过程。
狭义而言是指一张照片的布局和组成,即把要表现的对象根据主题和内容的要求,有意识地安排在片幅之内,以达到表达摄影者意图的目的。
具体包括一幅照片给人的总体视觉感受,主体与陪体、环境的处理,被摄对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空间关系处理,影像的虚实控制以及光线、影调、色调的配置,气氛的渲染等等。
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更好地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
主体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如本页所示的两幅图片,不同的形状和点、线、面在画面中都有着微妙的作用,这些元素的巧妙构成就是构图。
光圈:F5.6 曝光时间:1/200s ISO:400 焦距:35mm。
引人入胜的影像可以仅仅由线条、形状、色彩的有趣布局形成。
画面中教堂顶部的线条构成足以吸引观者的视线。
光圈:F8 曝光时间:1/2000s ISO:400 焦距:50mm。
这幅作品表现了点、线、面的有效结合:门作为面,花坛和文字作为点,椅子和墙上的纹理作为线,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构图唤起的影像魅力无论是将摄影当作一个严肃认真的嗜好,或者是在摄影领域工作的专业摄影师,都希望创作出让观赏者感到愉悦的作品。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上的完美显然是不够的,这样的照片还必须是优美的、独特的、令人兴奋的。
也就是说,它们必须拥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让观赏者受到启发,使他们记住这幅影像并唤起他们想一再观赏它的欲望。
构图是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即用一种最简单、最清晰而又最有效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观赏者,如下面这两幅图,透过不同的取景,得到的画面效果截然不同,这就是构图的重要性。
摄影构图的⽬的⾸先,作为⼀名摄影爱好者,要相信对任何事物⽽⾔,⽆论它是平淡或宏伟、重⼤或普通、华丽或朴素等,都包含着其独特的视觉美点,⽽我们就是要发现并使⽤⼿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个美点。
构图是摄影创作的⾻架,其决定着摄影作品的成败。
任何拍摄题材,都可以从被摄物的形态、线条、质感、明暗、颜⾊及光线等⽅⾯进⾏观察,并结合各种造型⼿段,在画⾯中⽣动、鲜明地将上述特点表现出来,使之符合⼈们的视觉规律。
如著名摄影⼤师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美。
”具体⽽⾔,构图的⽬的就是强调并突出拍摄对象,舍弃那些⼀般的、表⾯的、烦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的表现⽐现实⽣活更完美、更有冲击⼒、更具艺术效果,从⽽将⼀个拍摄者的思想情感传递给观者。
这幅作品中隐藏着多种构图⽅式,细细品味,每种构图⽅式都使画⾯更有韵味(焦距:8mm┆光圈:F5.6┆快门速度:1/125s┆感光度:ISO100)在摄影中,构图操作存在以下3种情况。
第⼀种是相机不同,通过移动被拍摄对象来得到满意的构图,例如拍摄静物,这就是所谓的摆拍。
在这种条件下进⾏拍摄时,相机有时甚⾄可以处于静⽌状态,⽽拍摄者则需要依靠构图的知识,改变拍摄对象的位置,从⽽拍摄出拥有漂亮构图的作品。
拍的便利之处就在于可以随时移动静物,可灵活控制光源与静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焦距:50mm┆光圈:F1.8┆快门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第⼆种情况较为常见,即被摄对象⽆法移动,因此摄影师必须要通过调整焦距或相机上、下、左、右的位置,来改变拍摄视⾓,从⽽改变构图,例如拍摄风光、建筑等题材。
在这种拍摄的条件下,应该灵活运⽤各种摄影构图知识,使画⾯具有最佳美感。
拍摄风光时,应该多⾓度尝试,以便找到更好的构图效果(焦距:17mm┆光圈:F7.1┆快门速度:1/25s┆感光度:ISO200)第三种情况也较常见,即被拍摄对象⾼速移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此时对拍摄者的构图功底就提出了更⾼的要求,例如运动场中的运动员、飞起或落下的鸟、舞台上的舞蹈演员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一、摄影构图的概念摄影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
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总之,摄影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二、摄影构图的意义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
概括地说,摄影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因而构图的意义便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这些真切地表达了摄影构图的意义。
三、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1、突出主体画面简洁,画面要有主次之分,不能杂乱无章。
突出主体方法很多,如明暗对比法即主体亮背景暗,或相反;色彩冷暖对比、大小对比等等。
2、画面平衡处理,这是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所谓均衡是指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左右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
均衡构图会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
3、注意用光,摄影是光画艺术,必须选择适合主体表现的光线,用光的笔触画出最美的图画。
4、多样统一,又称和谐,是一切艺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也是画面构图的总规律。
它在构图中的运用,具体地讲就是把众多零散的表现对象,按照突出主体的原则把各个对象合理地安排在画面里,进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多样统一。
突出主体有直接突出和环境烘托两种方法。
直接突出就是给被摄主体以突出的位置、最大的面积和照明条件来引人注目。
传统“九宫格”构图法,将主体安排在四个交叉点之中的某一个视觉中心,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什么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底片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的过程。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摄影构图的目的,希望能帮到你。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什么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亍⒚靼怠⒀丈?⒂霉夂土⑻逦锏慕岷咸濉Mü?阌罢咴擞酶髦衷煨褪侄危?诨?嫔仙??⑾拭鞯乇硐殖霰簧阄锏男巫础⑸?省⒅矢小⒘⑻甯小⒍?泻涂占涔叵担?怪??先嗣堑氖泳豕媛桑??凵驼咚?媲懈惺苁保?拍苋〉寐?獾氖泳跣Ч?视觉美点。
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
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渤视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是画面上而已。
但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突出主题也是摄影构图的主要目的。
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有一个主题或者是趣味中心。
那么如何让这个趣味中心更吸引人呢?我们可以把主体强调、突出,舍弃一些与趣味中心无关的东西,并适当地安排一些东西来烘托趣味中心,使画面更具吸引力,让观赏者一看就知道这张照片想表现的是什么。
这一切都是通过构图来达到这个目的。
传达摄影者的思想感情,也是摄影构图的目的。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视觉语言”,视觉语言和我们所说的语言一样,都是为了传递信息。
在摄影艺术中,运用视觉语言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看懂这张照片说的是什么,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这个目的,也要靠构图这个手段来表达出来。
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构图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构图”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
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
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构图还需讲究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在我国传统艺术里叫"意匠"。
意匠的精拙,直接关系到一幅作品意境的高低。
构图属于立形的重要一环,但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上。
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
概括地说,所谓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构图的目的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摄影构图的目的第一篇:摄影构图的目的摄影构图的目的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了解摄影构图与其他造型艺术构图的关联和差异,了解在摄影构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艺术规律,了解评价画面优劣的一般标准,了解不同形式的画幅对于摄影构图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关于摄影构图的基本美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摄影画面的特点(重点)2、摄影创作与其他艺术的关系(难点)三、教学手段1、观摩优秀摄影作品2、多媒体教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提问相结合五、思考练习题1、摄影画面的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认识和再现生活是摄影画面的本质?3、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有哪些?4、摄影艺术与绘画、文学、音乐艺术的关系是什么?摄影创作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有哪些?5、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六、参考资料《摄影构图艺术》第一章摄影的本源与艺术特征七、授课内容与教学设计摄影构图,就是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一、构图要具有审美性。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作为一个摄影者,需要善于用眼睛观察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是画面上。
即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让观赏者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
二、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别人,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第二篇:2018电视摄影构图电视摄影构图一、填空题1.与边框直接相关,形成了三种最常见的画幅形式,即、、。
2.一般情况下,有三个因素影响到主体在画面当中的突出程度,它们分别是主体的自身条件、主体在画面当中的、主体在画面中的。
1.摄影构图的含义:狭义的摄影构图是指单纯的摄影画面内的处理,是摄影师凭借摄影的表现方法,将被摄主体有机地“安排”在一幅画面中,并使之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从而将拍摄者的表达意图充分传达出来的一种造型手段。
广义的摄影构图就等于摄影创作本身,包含了摄影的一切。
目的:不是为了构图本身,而是为了更充分、更有效、更有力地传达摄影师的表达意图,也就是为了表明某一个主题、某一种思想、某一种情感或某一时刻的感觉。
即为表达而造型,为内容而形式。
2.摄影构图的内容:①建立总的视觉印象。
②确立被摄主体及其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
③确立画幅的范围以及长宽的比例。
④区分各个被摄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⑤控制透视与空间深度。
⑥点线面的运用。
⑦影像清晰与模糊的配置。
⑧画面节奏的控制和情绪气氛的渲染。
3.认识的误区:构图=画面+位置4.摄影构图(特点)与绘画构图的区别:①用光来描绘。
②瞬间性。
③镜头特征。
④现场性。
⑤构图的随机性。
⑥摄影画面的色彩还原。
⑦影调的再现与表现。
⑧写真纪实性。
⑨虚实感觉。
⑩取舍方式。
5.摄影营造空间的方式有:线条透视、影调透视和色彩透视。
摄影画面表示空间存在的方式有:运动、指示、视线、明暗等。
前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担当着画面空间位置的比例尺的作用,可以是画面空间环境的某一部分,可以是较为重要的陪体,也可以是主体本身。
时间表:可以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表,也可以是一种充当时间量表达的某类形象特征。
因为时效性是新闻的命脉,在画面之中有意识地选取一个准确标明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时间进程的“时间表”,就能以一种正确的姿态对此事件公正地加以报道。
6.如何理解摄影构图总是处在动态的生成之中的这一事实①构图远非等于画面形式加上主体位置的安排那么简单。
摄影构图受到具体的摄影工具及手段的制约,许多构图方案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摄影师经常会有超经验的发挥。
②摄影构图并不存在什么经典与神话,从严格意义上说,摄影构图是随机产生的,是“活性的”,是动态的,因此,不存在一种现成的参照标准。
一.摄影构图的概念和目的摄影者在学习摄影构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拍摄过程中使用摄影构图的目的和作用。
简单地说,摄影构图就是把画面中各部分元素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从而得到一幅艺术性较高的作品。
摄影构图跟绘画大致相同,都是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并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每个题材,不论它宏伟还是平淡,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感。
在观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比如人物、动物、花朵、树木等,此时,摄影者就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事物的属性或者本身的特征上,而应该去发现除事物本身以外,其他具有美感的东西,比如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等。
通过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体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并给人一种真实的美感。
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
其实“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作为摄影者,要善于用眼睛去发现各种不同事物的美丽,并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去对这种美加以表现。
二.摄影构图元素的表达要想对画面进行美妙的构图,则摄影画面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元素,并且摄影者还要对这些画面元素进行正确的区分、主次定位和表达,这样画面的整体构图才会更有力度。
1.重点突出主体一幅摄影作品的画面大体可以分为4个部分:主体、陪体、环境和留白。
主体是摄影者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画面结构的中心,也是画面的趣味点所在,应占据显著位置。
它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可以说,没有主体的画面是不能被称为一幅完整的摄影作品的。
一般来说,突出主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主体,让被摄主体充满画面,使其处于突出的置上,再配合适当的光线和拍摄手法,使之更为引人注目;另一种是间接表现主体,就是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主体,这时的主体不一定要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但会占据比较显要的位置。
摄影常识和构图方法一、关于摄影(一)摄影是什么?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静态图片摄影,静态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
而摄影机(摄像放像机)则可以动态摄影(录像),例如电视、电影。
目前部分数码相机、数位摄影机,同时具有静态摄影与动态摄影的两种功能。
在摄影中,通常使用照相机或者照相暗盒作为照相设备,利用光学胶卷或者数码存储卡作为记录介质。
但也有例外。
多数照相是用一系列的透镜组成的镜头,将光线折射聚焦后在胶片或者光学感应介质,胶片本身也是储存介质,以化学变化储存讯号。
而则会将光转换为电子讯号后,以数码存储卡(闪存卡。
CF、SM、MMC、SD、TF卡和MS—记忆棒等)储存。
储存的讯号可透过某些方式,还原成光学信息后,用相片或显示器观赏。
除了透镜构成的镜头,少数镜头是用反射镜或反射镜搭配透镜所构成。
照相进行完成后,介质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须通过转换而再度为人眼所读取。
具体方法依赖于感光手段和介质特性。
对于胶片照相机,会有定影,显影,放大等化学过程。
对于数码照相机,则需要处理器(读卡器)对数据进行计算,再通过电子设备输出。
数码后期,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使用,使用电脑图片软件处理拍摄好的数码文件,并进行二次创作,得到作者想要的图像,数码技术的发展,给摄影带来了质的飞跃。
一一记录(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
一一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成像原理是一模一样的,同样原光学系统,部分胶片相机,直接把后背换成数码的,就要以共用成像部分了。
但是两者的成像,还是有差异的。
但胶片依然未消亡有它的不可替代性,至少在现代数码工艺上还无法做到于光学化学变化相媲美。
(二)几点摄影知识对初学摄影者来说,面对很多的相机参数设置以及拍摄模式的选择,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
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学习摄影的体会,对前期拍摄应该了解的几点基础知识,和大家一起交流,供初学者参考。
1、摄影三要素光圈、快门、ISO(常称感光度),这三个要素可以说是摄影里的重中之重。
短剧制作中的摄影与摄像技巧在短剧制作中的摄影与摄像技巧摄影和摄像是短剧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
优秀的摄影师和摄像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短剧的质量和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在短剧制作中常用的摄影与摄像技巧。
一、构图与镜头运动构图是摄影与摄像的重要基础,合理的构图能够增加画面的吸引力和表达力。
在短剧制作中,常用的构图手法有对角线构图、三分法构图、层次构图等。
通过运用这些构图手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提升观赏性。
镜头运动也是摄影与摄像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合适的镜头运动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剧作效果。
在拍摄追逐场景时,可以使用跟焦技术和快速推进等手法来呈现紧张感。
而在展现思考、静心场景时,则可运用缓慢推进和慢镜头等手法来凸显情感内核。
二、光线运用与氛围营造光线对于短剧制作至关重要,在不同的场景中,采用不同的光线运用方式,可以帮助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在拍摄室内场景时,可以利用窗外的自然光、灯光的温暖效果来表现舒适和温馨。
而在拍摄夜晚或悬疑场景时,可以运用明暗对比、使用背光等手法来增加神秘感和紧张感。
此外,在短剧制作中,灯光的位置和角度也需要合理考虑。
灯光的放置可以根据所希望表现的重点,在画面中照亮关键区域或者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灯光的角度也能够通过阴影的营造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三、镜头选择与焦距运用镜头的选择和焦距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呈现效果和观感。
在拍摄短剧时,我们常用到的镜头有大角度镜头、中焦镜头和长焦镜头等。
大角度镜头可以呈现宽广的画面,适合表现人物的环境关系和空间感。
中焦镜头可以凸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使观众更容易接近人物并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而长焦镜头则可以帮助观众聚焦在关键细节上,突出人物或物体的重要性。
焦距的运用也能够通过调整景深,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观感。
浅景深可以使画面中的某个区域突出,让观众集中注意力;而深景深则可以展现整个画面的细腻和层次。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概念:1. 构图是指在取景器内界定拍摄范围,进行视觉组合和布局,达到画面呈现的一种方式。
2. 构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平面构图、点构图等。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 主题:构图要突出主题,让主题在画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2. 简洁:简洁的构图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图片的吸引力。
3. 对比: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张力,更好地表现主题。
4. 节奏:构图的节奏感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具有动态。
5. 剪裁:合理的剪裁可以去除多余的杂物,使画面更干净利落。
三、构图的基本要素:1. 画面边界:画面边界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2. 前景、中景和远景:合理使用前景、中景和远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3. 对角线:对角线是构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感。
4.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的黄金法则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
5. 对称和不对称构图:对称和不对称都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四、构图的实践技巧:1. 视角的选择:合理选择拍摄的视角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
2. 光线的运用: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更丰富多彩。
3. 色彩的运用: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制造画面的氛围。
4. 焦距的选择:不同焦距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5. 镜头的选择:不同镜头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具有个性。
五、构图的实例分析:1.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
2. 人物摄影:人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突出主题的个性。
3. 静物摄影:静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静物的美感。
4. 动态摄影:动态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动态的美感。
六、构图的审美标准:1. 美感:构图要让人看后有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
2. 艺术性:构图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使人有审美的激情。
3. 创意:构图要有一定的创意,使人有新的感受。
七、构图的思考:1. 主题:拍摄前要明确主题,以便更好地构图。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基础,带你打造优秀的视觉效果摄影构图是指将照片中的主题、元素、颜色、空间等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思路进行布置和排列,从而达到突出主题,增强画面感染力,提高视觉吸引力的目的。
在摄影艺术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的构图可以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享受。
因此,学习好摄影构图基础是进行高质量摄影创作的必经之路。
一、构图要素构图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背景、空间和明暗。
主体是构图的灵魂,构图的核心,是照片的主题和焦点所在。
背景是指主体周围的其他元素,可以分为助主和独立两种。
助主是指与主体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元素,可以起到衬托主体,营造氛围的作用;独立是指与主体无关的其他元素,如果没有必要则应尽量减少。
空间是指由画面元素所构成的空间感,可以分为前景、主景和背景三个层次。
前景是指最靠近摄影者的部分,主景是指构图的重心部分,背景是指最远离摄影者的部分。
明暗是指画面的亮度和暗度的平衡和对比。
通过明暗的处理,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明暗的运用不仅可以渲染画面,而且可以表达出主题的情感,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二、构图方法构图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对称构图、平衡构图、规律构图、对角线构图、三分法构图等。
1、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沿着垂直或水平对称轴对画面中的内容进行平衡分布,从而营造出稳定、平静的视觉效果。
对称构图适用于强调简单、明快、平衡的主题和场景。
2、平衡构图平衡构图是指通过把画面中的内容分成两个平衡部分,营造出平衡的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以呼吸顺畅、舒适的感觉。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人物、景物等比较均称的画面。
3、规律构图规律构图是指把重复出现的画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从而形成一个规律性明显的画面。
规律构图适用于构图主体具有重复性质的情况,比如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树林中的树木、人群中的人物等。
4、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把画面分为两个等分的对角线上布置主体,从而形成较为动感的视觉效果。
对角线构图适用于角度比较倾斜、有动感的主体,比如斜着飞行的飞鸟、飞机等。
摄影构图的特点以及目的是什么构图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含义最为复杂的问题。
构图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它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摄影构图的特点以及目的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摄影构图的特点摄影构图由于其特殊性,概括的说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摄影的特性使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客观对象的限制较绘画要严得多,摄影构图更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要在受限的条件下进行构图艺术创作。
二、摄影构图是通过照相机镜头进行的,受设备影响,画面会产生景深、空间透视变形及空间挤压等特殊的效果。
三、瞬间性是摄影创作特有的特性,摄影者的构图工作要在一瞬间完成。
摄影构图的目的摄影构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同时使画面在形式上呈现出一定的美感。
构图原理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但节奏和平衡是构图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两种形式要素。
在广义上,节奏是指画面上由景物错落有致的分布或者色调、影调的强弱相间而产成的一种有规则的律动感;狭义上来说,节奏指的是相似的构图元素有规律的交替。
在摄影构图中,节奏是指画面形式富有节奏感,在观众心理中产生一种律动的反应,然后形成优美的审美感受。
日常生活中,可能我们每个人对于什么是条理性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我们都很自然地、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条理性的结果:“秩序”,如果我们对生活的某一方面感觉到很难控制的话,容易产生不稳定感,导致心情很郁闷、沮丧,因此,人们都努力追求有秩序的生活。
艺术工作者体会到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在创作的时候,赋予作品条理感和和谐感,用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节奏,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大自然不仅给人提供可以感受的物质形态,而且将美的组合形式呈现给人们,这种美的组合形式就是节奏。
生活中,节奏比比皆是,心脏的跳动,四季的循环交替,日出日落等等均以自己的节奏让我们感觉非常的协调,一旦有稍许的偏离,我们就会感觉很不适应。
在摄影构图上,人们也希望体会到规律节奏所带来的愉快感觉。
所以说,节奏是摄影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图不可缺少的。
( 1)什么是“摄像构图” ?对摄像构图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摄像师从选材、构思到造型体现的创作过程,概括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部组合。
狭义:即指画面的布局与构成。
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筛选对象、组织对象、处理好对象的方位、运动方向,以及线条、色调等造型因素。
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摄像构图的根本意义在于积极主动地调度观众的视线,引导观众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
所以摄像构图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组织好各种画面的构成,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 2)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要素A.特点电视画面构图中要求画面构图一次完成;任何一个电视节目中的画面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整个作品结构中的一个元素,一部电视片的整体性体现在若干镜头的有机组合中,所以画面构图还必须考虑到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接关系;电视画面的构图要有固定的横幅格式;画面的视点可变;电视的画面形式是运动的;电视画面中还要参入有时间因素(节奏等)的构图;前后镜头的内容和拍摄技法要和谐统一。
B.画面构图要素a线条任何画面都离不开线条,它是最主要的构图因素。
在生活实践中,线条组合形成了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空间位置、朝向、运动轨迹以及同一事物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不同的线条结构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线条结构可包括横线结构、垂直线结构、斜线结构、曲线结构。
(a)横线结构给人们广阔、寂静和安定的感觉。
例如地平线就是很明显的横线条。
(b)垂直结构经常代表生命永恒和权利,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
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
(c) 斜线结构给人以运动和不安定的感觉。
例如比萨斜塔,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d)曲线结构给人们柔和、优美的感觉。
例如卷曲熟睡的孩童,让人感觉甜蜜温馨。
b形状大自然中的物体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形状是可以把握的物体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画面构图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
单个物体形状的不同效果或几个物体形状微妙地相互作用,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上,使观众得到不同的感受。
摄影构图的用途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对画面元素的安排和组合方式。
它在摄影艺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合理运用构图技巧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力地传递信息,增加观赏性,引导观众的目光,突出主题,表达情感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讨论摄影构图的用途。
首先,构图能够将主题突出。
在摄影中,往往需要通过清晰地突出主题来引起观众的注意。
通过恰当的构图,可以将主题放置在画面上的重要位置,运用明暗、色彩、对比等元素来强化主题的存在感,使得观众的目光不会轻易离开主题。
同时,构图还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背景和景深来强调主题,以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其次,构图可以营造平衡和动态感。
平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稳定、和谐、舒适。
通过平衡的构图可以避免画面的杂乱和混乱,使得观众的目光不会漫无目的地流转。
而动态感则能够增加画面的活力和生动性。
通过巧妙运用线条、形状、视角等元素,可以创造出具有动感的构图,使得照片充满了动态和活力。
再者,构图可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摄影有时候不仅是一种记录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通过构图可以运用视角、光线、颜色等元素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
比如,运用对角线构图可以表达紧张和冲突的情感;运用曲线构图可以表达柔和和流畅的情感。
此外,不同的构图技巧也可以帮助摄影师传递特定的信息。
比如,运用前景构图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画面的重要部分;运用平面构图可以突出主题的扁平感,表达特定的意义。
此外,构图还可以平衡画面的尺寸与比例。
通过构图,摄影师可以合理安排和组织画面上的元素,使得画面的尺寸和比例看起来协调和谐。
没有经过构图处理的照片可能会让人感到单调、混乱或者不舒服。
通过构图可以控制照片的尺寸与比例,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使得照片更加美观。
最后,构图可以帮助摄影师训练观察力和提高创造力。
摄影是一项需要细致观察的艺术。
通过构图,摄影师需要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元素、景物和光线等,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