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行分离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95.50 KB
- 文档页数:77
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4、沪瑞国道主干线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K8+650~K16+100)招、投标文件及补遗书、XX隧道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
5、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6、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
第二节工程概况本隧道为上下行合建的四车道高速公路连拱隧道,是本标段的重点、难点工程。
一、隧道概况该隧道位于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内。
隧道起止桩号K9+290~K9+710,全长420m,进口设计高程1298.833m;出口设计高程1296.523m。
隧道进出口均为削竹式洞门。
隧道最大埋深约为77米,进口较长地段地形偏斜严重。
隧道平面线形为曲线,曲线半径为R=2160米(右偏),路面超高横坡为3%。
纵面线型为人字坡,进口纵坡i1=+1.5%,出口纵坡i2=-2.6%,变坡点桩号K9+500,竖曲线半径R=15000米。
二、技术标准隧道净宽: 2*(0.75+0.5+0.75+2*3.75+0.75+0.5)+2.0=23.5m隧道净高: 5.0m计算行车速度:120km/h三、地形地貌隧道处于剥蚀、溶蚀丘陵地貌类型,隧道垂直穿越一脊向南北的丘体,丘顶标高1387m,丘地标高1280m,相对高差约107m。
山体东坡面较陡,坡角局部达40°,西坡面较缓,约20°,山体植被较稀疏。
四、隧道地质1、区域地质隧道处于红枫湖背斜西南端,该背斜轴向呈南西向展布,在隧道部位,轴线转折呈南北向,且分叉倾伏。
隧道进出口段,山坡坡角部位为上二叠统(P2)一套碎屑岩系(煤系地层),岩性为薄层硅质岩、砂页岩、泥岩夹煤层互层,岩层产状120°-130°∠30°-40°,其间岩层两组节理(350°∠75°、250°∠70°)发育,山顶及两坡部位为下二叠统(P1)巨厚层状灰岩,岩层走向30°左右,倾角近似直立。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施工组织安排 .......................................................................... - 2 -四、施工主要人员配备................................................................... - 2 -五、施工主要机械配备................................................................... - 3 -六、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 3 -七、质量保证措施 ........................................................................ - 14 -八、安全保证措施 ........................................................................ - 15 -九、雨季施工措施 ........................................................................ - 17 -十、环境保护................................................................................ - 18 -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编制说明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说明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考虑我项目部的技术、装备、特长、管理水平,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施工方案。
太行山高速公路平山至赞皇段中建六分部北芦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地质条件 (2)1.3 气象条件 (3)1.4 隧道工程 (3)2 施工安排 (3)2.1 施工顺序 (3)2.2 施工进度计划 (4)3 施工准备 (4)3.1 技术准备 (4)3.2 人员配置 (5)3.3 设备配置 (5)3.4 材料准备 (6)4 施工过程 (6)4.1 南王庄1号隧道出口不良地质处理 (6)4.2 截、排水系统的施工 (11)4.3 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施工 (11)4.4 大管棚施工 (12)5 质量保证措施 (19)5.1 质量目标 (19)5.2 质量保证体系 (20)5.3 质量保证措施 (20)6 安全保证措施 (21)6.1 安全目标 (21)6.2 项目安全保证体系 (21)6.3 安全保证措施 (21)7 环保保证体系 (22)7.1 环境保护保障体系 (22)7.2 环境保护措施 (23)1 编制范围及依据1.1 编制依据1、《平山至赞皇高速工程工程(中建六分部)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6、我单位现场调查情况、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我单位为完成本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1.2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K29+739~K30+272(ZK29+698~ZK30+350)段的北芦庄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机械配置,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方法,安全、质量、消防、环保、水土保持及隧道施工应急预案等技术管理措施的编制。
对工程的施工与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每道施工工序,使工程顺利进行,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一、总则(一)编制依据:⒈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招标文件、图纸、参考资料、补遗书等相关资料。
⒉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⒊通过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得的相关资料。
⒋我公司拥有的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及多年来的经验和各种施工统计资料。
(二)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合同文件要求和设计意图,贯彻执行现行公路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力创本工程质量全优。
2、采用网络计划管理技术,安排施工进度,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施工工期。
3、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采用和工程相适应、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于生产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
5、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经验,实行样板引路、实验先行、全过程监控施工。
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保既有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营畅通,尽量减少对施工运输及居民的干扰影响,文明规范施工,搞好环保,保证施工安全。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隧道位于境内,分为左右分离式隧道,设超高曲线。
隧址区属于构造侵蚀中山区,轴线走向进口端54°出口端32°,山脊走向进口端为90°,出口段为170°。
左线最大埋深121米,左线隧道长669米,进口端桩号ZK195+863,出口端桩号ZK196+532。
主要围岩类型为Ⅲ、Ⅳ类。
(二)主要技术指标如下:a.洞内路面设计荷载:汽-超20;挂车-120;b.地震基本烈度:路线所经过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结构不做设防。
c.隧道建筑限界:净宽:9.75m,净高5.0m;d.隧道路面横坡:2%的单面坡e.通风方式:自然通风;f.通风卫生标准:CO设计浓度δ:300ppm;浓烟设计浓度K:0.007m-1;g.公路等级:山岭重丘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道路计算行车速度:80km/h;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第1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至**段高速公路工程第*合同段,里程桩号K16+000~K20+000,路线全长4km。
公路等级: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公里;净空高度:5米;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路面标准轴载:BZZ—100;隧道建筑界限:双车道限界净宽10.25米。
主要控制性工程为xx隧道。
xx隧道采用上下行分离的独立双洞形式,隧道轴线间距11.3~23.0m。
左线隧道长3215m(ZK18+365~ZK21+580),本合同段为ZK18+365~ZK20+000,长1635m;右线隧道长3276m(K18+364~K21+640),本合同段为K18+364~K20+000,长1636m,属特长隧道。
进洞口为端墙式。
1.2基本地质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强、弱、微风化灰岩、页岩。
测区构造的主体是北北东、北东向褶皱及其伴生断层,构造应力场的方向为北西西与南东东或北西与南东,属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
地层走向以北北东、北东向为主,倾角20~40o,局部较陡。
xx隧道左线隧道穿越Ⅴ(长203m, 占12.4%)、Ⅳ(长209m, 占12.5%)、Ⅲ(长787.5m, 占48.2%)、Ⅱ(长435.5m, 占26.9%)级围岩;右线隧道穿越Ⅴ(长203m, 占12.4%)、Ⅳ(长236m, 占14.4%)、Ⅲ(长737m, 占45.0%)、Ⅱ(长460m, 占28.2%)级围岩。
1.3不良地质调查隧道穿越的主要不良地质为岩溶和岩溶水:主要分布于隧道所经灰岩地层,岩溶受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控制,分布成带状,与岩层走向近一致。
隧道开挖时可能新出现的如涌突水、地下水、溶洞软弱充填物等不良地质将请监理工程师核实后进行相应处理。
隧道通过这些地段时,应预防产生岩溶水,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地质工作,采取以排为主,封堵为辅的防治方案。
1.4气象条件沿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降雨量980~1340mm,年最大降雨量1534.8mm,日最大降雨量212.7mm,雨季降雨(5~8月)约为全年降雨量的70%;年均雾日30~40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气温18 o C,极端最低气温-3.3 o C,极端最高气温44.1 o C,温差大。
一、隧道工程概况XXX隧道是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隧道,隧道山体最高海拔高程约为1580m,谷底最低海拔高程为1320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226m,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ZK35+240~ZK36+790,隧道长1550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ZK35+246~ZK36+842,隧道长1596m,隧道进口为削竹式洞门,出口为端墙式洞门,边仰坡采用圆角法开挖,边仰坡临时开挖边坡坡率可采用1:0.25,回填完成后再按设计线刷边仰坡。
隧道洞顶截水沟用M3.15浆砌片石砌筑。
隧道位于曲线上。
隧道净空为10.5m×5.0m(宽×高)。
隧道单线Ⅱ类围岩295m,Ⅲ类围岩565m,Ⅳ类围岩2286m。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5米,净高5.0米,在隧道检修道下设置尺寸为0.8×0.65m电缆沟,在隧道右侧检修道下设置尺寸为0.80×65m电缆及消防沟,路面下两侧设Φ30cm的侧排水沟排除围岩渗水,在路面底侧设置一Φ20cm预留边水沟排除路面清洗水。
根据隧道埋深及荷载类型的不同共设计了七种衬砌形式:明洞衬砌:S1;复合衬砌:S2a、S2b、S3a、S3b、S4、STa。
明洞衬砌用于进出口明挖段,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复合衬砌参数首先根据围岩类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及埋置深度,结构跨度及施工方法等确定,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围岩监控量测。
复合衬砌参数见下表。
复合衬砌支护参数表二、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XXX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按照“新奥法”的施工技术,开挖作业宜采用对围岩扰动较少的控制爆破技术和较少的开挖步骤,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稳定,开挖应尽量利用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护作用。
根据这一原则,尽量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欠挖或减少超挖,也可采取预留光面爆破层的控制爆破办法,尽量使隧道开挖断面周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应力集中造成坍方。
其基本原则扼要地概括为:少扰动、早支护、勤量测、紧封闭。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T 梁施工 / 公路隧道施工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T 梁施工 /公路隧道施工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 80公路 / 小时,路基宽度 24.5m。
项目起自毕节市龙滩边,接在建遵义至毕节高速公路,止于六盘水市都格,接云南省在建的普立至宣威高速公路,全场 139.468 公里本标段为本项目的第T1 合同段起点桩号 K79+000,终点桩号 K86+050,全长6.965km。
2、主要工程数量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有:总挖方 1308003立方米,总填方 691136立方米,防护及排水 28138.3 立方米。
共设大桥 1785.3m/6 座,中小桥 98m/1座,涵洞及通道 8座,分离式隧道 1座,其中左线长 1145m、右线长 1410m。
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工期、质量标准及质量目标( 1)工期承诺本合同工程计划工期为730 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 年 12 月 21 日,计划交工日期为2013 年 12 月 20 日。
我项目将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周密计划、合理调度,严格控制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确保合同工期内完工。
(2)质量承诺保证本标段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质量评定达到:优良。
2、施工组织机构及现场临时设施建设( 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为了对本合同项目进行全面高效的施工组织管理,拟成立精干高效、运转自如的“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路基、桥隧施工第T1 施工标段项目经理部” ,全面履行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技术科、质量检验科、计划统计科、工地试验室、安全环保科、办公室、财务科、材供科、机械设备科及 2 个路基综合施工队、 2 个桥梁施工队和 2 个隧道施工队。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
四车道⾼速公路隧道施⼯组织设计第⼀章:编制依据1、《xxxx隧道施⼯图设计》、《C9标段两阶段施⼯图设计》;2、xxxxxxxxxxxxxxxxx;3、现⾏有关公路隧道的设计、施⼯有关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锚杆喷射砼⽀护技术规范》等。
4、我公司现有技术⽔平和机械装备能⼒。
5、xxxx隧道停⼯后现场实际状况。
第⼆章:⼯程概况2.1、概况本标段位于⼴东省惠东县⽩花镇,全长1.76Km,包括青⼭隧道、约1.3Km路基及盖板涵。
青⼭隧道位于惠东县⽩花镇新民村南约500⽶的⼭体中,为上下⾏分离式的四车道⾼速公路隧道,最⼤埋深约80⽶。
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ZK146+525~ZK146+980;全长455m,设计纵坡为-0.5%的单向坡。
⼩⾦⼝端洞⼝设计⾼程71.477⽶,凌坑端洞⼝设计⾼程69.327⽶;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YK146+535~ZK146+995;全长460m,设计纵坡为-0.5%的单向坡。
⼩⾦⼝端洞⼝设计⾼程71.047⽶,凌坑端洞⼝设计⾼程68.747⽶。
左、右线隧道均位于平曲线上,左线平曲线半径为5000⽶,右线平曲线半径为6800⽶,路线横坡为2%。
青⼭隧道前⼀施⼯单位为长⼤四公司,由于质量等⽅⾯的原因于2001年4⽉底停⼯,停⼯时⼩⾦⼝端左线上台阶已进尺29.973m,下台阶进尺约2m;⼩⾦⼝端右线上下台阶均进尺51.482m。
凌坑端左线上台阶进尺26.969m,下台阶未跟进;右线只完成了长管棚的施⼯,长管棚套拱未按要求施⼯完成。
已开的三个洞⼝均未进⾏仰拱开挖施⼯。
进出⼝端洞顶截⽔沟均未施⼯完成,由于截⽔沟渗⽔,两端边坡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出⼝端右线边坡坍塌尤其严重。
本标段路基为分离式路基,半幅路基宽13.0⽶,全长1.76Km,有钢筋砼盖板暗涵8道。
前⼀施⼯单位停⼯时已完成路基挖⽅约4万⽅,填⽅约3万⽅及涵洞的部份⼯程。
⾄我公司进场施⼯时本⼯程已停⼯半年多,路基填⼟已被严重冲毁,边坡开挖与图纸不符,已多处坍塌。
四车道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公路I级/分离式路基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施工承包合同书;(2)《施工招标文件》;(3)施工图设计(2009年11月11日);(4)现行的国家、行业、及交通部有关公路施工、测试技术规范、规程等;(5)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气象、水文、交通、通讯及资源情况;(6)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
2 工程概况某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是陕西省“2637”高速公路规划中7条东西横向线之一的延水关至吴起高速公路(延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某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是完善陕西高速公路网、优化某市路网结构的共同需要;是发挥县域经济,促进区域扶贫开发的迫切要求;是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区域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
某安塞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起点与建成通车的包茂高速衔接,终点位于吴起县走马台,路线全长110km。
该项目主线采用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24.5米,分离式路基宽12.25米;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1/100;地震烈度:VI级。
路基桥涵隧道工程第LJ-3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11+000~K19+200,全长约8.2公里。
本合同段工程规模主要有大桥4座,中桥5座,涵洞11道,通道8座。
路基挖方为24.9万方,路基填方为81.4万方,石灰改良土15.7万方。
合同总造价1.8亿,总工期16个月。
2.1.2 主要工程数量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2-1):(列举,可根据工程实际增减内容)2.1.3 工期要求本项目计划2009年11月开工,工期16个月。
2.1.4 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地形类别:黄土高原。
✧设计行车速度: 80公里/小时。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宽24.5米,分离式路基宽12.25米。
XXX 隧道 C2 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XXX》工程队2012 年 4 月 13 日审核:XXX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 年 4 月批准:XXX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 年 4 月目录表 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3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原则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 ··············································5 第三章 施工组织方案 ········································8 第四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6 第五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9第六章 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 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58 第八章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63 第九章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65 第十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74 表 2 施工总平面布置 ············································80 表 3 施工工艺框图 ···············································83 表 4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93 表 5 组织机构图 ··················································94 表 6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实验仪器清单 ··············95表 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XXX 县至 XXX 高速公路 XXX 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及相关辅助资料。
2、我国现行的相关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安全规范等。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公司既有的先进工法和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本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等条件。
二、编制原则 以满足业主期望为目标,在深刻理解 XXX 隧道工程施工的 特点、重点及难点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领先、方案可靠、 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当”的指导思想,并遵循下列 原则编制本实施性施组。
(1)质量保证原则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明确工程质量方 针、目标,结合本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有效 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 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技术可靠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吸收以前工程的科研成果以及国内外 类似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选择 方法可行、措施可靠、风险可控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
(3)经济合理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 选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 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4)环保原则 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施工紧密结合环境保 护进行。
文明施工,减少废气、振动、噪声、扬尘污染,杜绝随意排放污水、乱弃垃圾等对环境的污染。
施工过程建 立环境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进行环境管理。
建设“绿色工 地”,实施“环保施工”。
(5)以人为本施工原则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体系,以人为本, 维护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施工过程建立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 和安全。
(6)风险可控原则 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积极借鉴隧道施工经验,利用类比法对工程的风险进行辨 识,并进行分析评估,对风险进行管理控制,减小风险发生 的概率,对等级较高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减小风险发生时 造成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