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SQL Server关系模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26
常见关系型数据库一、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关系模型由一组表格(表)组成,每个表格由行和列组成,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操作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主键和外键进行定义和维护。
关系型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化数据存储:关系型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表格中,每个表格由行和列组成,表格中的数据具有结构性,可以通过行和列的组合快速检索和查询数据。
2.数据一致性:关系型数据库使用事务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特性,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数据完整性:关系型数据库支持定义关系之间的完整性约束,如主键、外键、唯一性约束、默认值约束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查询功能强大:关系型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操作和查询,支持复杂的数据查询、统计和排序等功能,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灵活的操作和分析。
二、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2.1 MySQLMySQL是一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之一。
MySQL具有以下特点:•开源免费:MySQL以其开源和免费的特性,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
•高性能:MySQL通过优化的数据库引擎和查询优化器实现了高性能的数据访问速度,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并发访问。
•安全性:MySQL提供了完善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可以对用户和角色进行细粒度的权限控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2 OracleOracle是一款全球知名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美国Oracle公司开发。
Oracle具有以下特点:•企业级数据库:Oracle适用于大型企业级应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能够处理高并发的数据访问需求。
•数据安全性:Oracle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安全性功能,包括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加密、审计等,保护数据不被非法用户访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概述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采用了表格化的数据结构,将数据存储在行和列中。
它具有结构化、高可靠性、易于维护等优点,在企业级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
MySQL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
它支持多线程处理、事务处理和存储过程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Web应用程序开发领域。
MySQL具有易安装、易使用、运行速度快等特点。
OracleOracle是一个商业性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美国甲骨文公司开发。
它支持分布式处理、事务处理和多用户访问等功能,在大型企业级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Oracle具有高度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等特点。
SQL Server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商业性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支持大规模数据存储和高并发访问,并且可以与其他微软产品无缝集成。
SQL Server具有易于安装、易于使用和强大的管理工具等特点。
PostgreSQLPostgre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PostgreSQL Global Development Group开发。
它支持事务处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功能,在大型企业级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PostgreSQL具有高度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等特点。
SQLiteSQLite是一个轻量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D. Richard Hipp开发。
它支持事务处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功能,适合于嵌入式设备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SQLite具有易于使用、无需服务器和高度可移植等特点。
MariaDBMariaDB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MySQL的创始人Michael Widenius创建。
它与MySQL兼容,并且添加了一些新特性,如虚拟列、窗口函数和JSON支持等。
MariaDB具有高度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等特点。
sql server201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案例教程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12具备强大的功能和性能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SQL Server2012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案例教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数据库系统并学习如何利用其进行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内容目标和重点。
以下是各部分的简要介绍:第二部分:SQL Server201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案例教程- 介绍数据库原理的基础知识,并重点介绍SQL Server2012的概述,包括其特点、体系结构等。
- 着重讲解数据库设计与建模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案例中演示如何进行数据建模。
第三部分:SQL Server2012的基本操作与语法- 深入探讨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方法,并给出实际操作演示。
- 详细介绍SELECT语句查询数据的使用方式和技巧。
- 提供更新和删除数据(DML)操作指南及相应的案例讲解。
第四部分:SQL Server2012的高级功能与技巧- 着重介绍索引和性能优化技巧,帮助读者提高数据库查询和修改的效率。
- 提供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应用案例,展示其在实际业务中的作用。
- 分享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并提供相关案例与经验分享。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 总结回顾本文的重点内容,概括SQL Server201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案例教程的主要收获。
- 对SQL Server2012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与思考,探讨其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系统化的学习教程,使其熟悉SQL Server2012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基本操作以及高级功能与技巧。
通过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和实际案例演示,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SQL Server2012,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关系数据库的分类关系数据库的分类关系数据库可以根据其数据模型、功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关系数据库分类方式:按照数据模型分类:关系数据库(RDBMS):采用关系模型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非关系数据库:不采用传统的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如NoSQL 数据库(MongoDB、Redis等)和NewSQL数据库。
按照功能分类:OLTP数据库(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库):用于处理日常业务操作的数据库系统,通常具有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等特点。
OLAP数据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库):用于支持决策分析、数据挖掘等复杂查询和分析的数据库系统,通常具有大容量、高性能等特点。
按照应用范围分类:企业级数据库:用于企业内部各类信息管理的数据库系统,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互联网数据库:用于互联网应用的数据库系统,通常需要支持高并发、大容量等特点,如电子商务平台、社交网络等。
按照部署方式分类:本地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直接安装在用户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上,如个人电脑上的MySQL数据库。
云数据库:数据库系统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和使用,如Amazon RDS、Azure SQL Database等。
按照数据处理能力分类: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通过SQL语言进行数据管理和查询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等。
新SQL数据库:结合了传统关系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的特点,既支持关系型数据模型,又具有NoSQL数据库的高可伸缩性和高性能。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关系数据库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系统。
《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大四第一学期总学时:36(讲课:18,实训18)总学分:2考核方式:平时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期末大作业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Python语言与数据分析》适用专业: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功能强大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作为平台,全面系统地介绍SQL Server 的管理操作和应用开发,将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主要内容有数据库系统概论、MySQL安装和操作、创建数据库和创建表、表数据操作、数据查询、视图和索引、数据完整性、T-SQL程序设计、存储过程、触发器、系统安全管理、备份和恢复、事务和锁定。
本课程主要通过理论授课加实训的方式完成教学,理论授课24学时,实训12学时。
考核方式由平时考勤、实训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大作业构成。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有较深刻的理解,掌握SQL语言查询和编程的基本技术,掌握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具备管理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数据库概述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系统1.数据与信息2.数据存储单元—服务器3.数据库系统的构成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第二节数据库类型1.数据库模型2.关系型数据库3.非关系型数据库第三节关系型数据库MySQL1.为什么使用MySQL2.MySQL的发展简史3.MySQL的版本分类与发展4.企业如何选择MySQL版本第四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了解与数据库相关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及各自的特点3.理解MySQL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1.数据库类型2.关系型数据库MySQL教学难点:1.数据库类型2.关系型数据库MySQL第二章环境的安装与基本配置教学内容:第一节虚拟化平台1.系统虚拟化2.搭建实验平台3.虚拟平台的基本使用第二节CentOS系统的部署1.CentOS系统2.系统下载3.最小化安装CentOs第三节MySQL的安装与配置1.MySQL安装方式2.Yum方式安装3.源码编译方式安装4.初始化数据库第四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MySQL的安装与基本配置方法2.掌握VMware Workstation中搭建虚拟化环境的方法3.了解MySQL的配置参数4.熟悉MySQL安装过程中的报错和相应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CentOS系统的部署2.MySQL的安装与配置教学难点:1.CentOS系统的部署2.MySQL的安装与配置;第三章MySQL数据操作教学内容:第一节SQL语句1.SQL简介2.SQL分类第二节数据类型1.数值类型2.字符串类型3.日期和时间类型第三节存储引擎1.MySQL的存储引擎2.常用引擎MyISAM和InnoDB的区别3.存储引擎的选择第四节库与表的基础操作1.库操作2.表操作第五节表的高级操作1.数据的插入2.修改数据表3.删除表内容4.更新数据第六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了解SQL语句的基本分类2.掌握使用结构化查询语句进行数据操作的方法3.掌握数据库不同存储引擎的差异4.掌握常见的数值类型并学会合理运用教学重点:1.数据类型2.存储引擎3.库与表对的基本操作4.表的高级操作教学难点:1.数据类型2.存储引擎3.库与表对的基本操作4.表的高级操作第四章数据库表单查询教学内容:第一节基础查询1.创建基本的数据表环境2.查询所有字段3.查询指定字段第二节条件查询1.关系运算符2.多条件查询第三节高级查询1.排序查询2.聚合函数3.分组查询4.HAVING字句5.LIMIT分页第四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掌握使用SQL语句进行基础查询的方法2.掌握SQL语句中不同条件的表达方法3.熟练使用高级的查询方式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教学重点:1.基础查询2.条件查询3.高级查询教学难点:1.基础查询2.条件查询3.高级查询;第五章数据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第一节实体完整性1.主键与主键约束2.唯一约束3.自动增长列第二节域完整性1.非空约束2.默认值约束第三节引用完整性1.外键与外键约束2.删除外键约束第四节索引1.普通索引2.唯一索引3.索引过多引发的问题第五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了解数据对的约束原则2.掌握主键、外键约束的用法3.掌握索引的实际应用方法4.掌握常见的约束原则教学重点:1.域完整性2.引用完整性3.索引教学难点:1.域完整性2.引用完整性3.索引第六章数据库多表查询教学内容:第一节表与表之间的关系1.一对一关系2.一对多关系3.多对一关系4.多对多关系第二节多表查询1.合并结果集2.关于笛卡尔积3.内连接4.外连接5.自然连接6.嵌套查询第三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了解数据表之间的关系2.掌握多表数据的查询方法3.理解多表查询中的连接规则和笛卡儿积4.熟悉数据表之间的嵌套查询教学重点:1.表与表之间的关系2.多表查询教学难点:1.表与表之间的关系2.多表查询第七章权限与账户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权限表第二节账户管理1.登录和退出数据库2.创建和删除用户3.修改账户密码4.删除与修改用户名第三节权限管理1.MySQL的权限2.授予权限3.查看权限4.收回权限第四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了解什么是权限表2.掌握数据库用户权限的设置方法3.熟悉数据库配置文件的基本设置4.掌握MySQL访问控制的方法教学重点:1.权限表2.账户管理3.权限管理教学难点:1.权限表2.账户管理3.权限管理第八章存储过程与触发器教学内容:第一节存储过程1.存储过程概述2.存储过程优缺点3.创建存储过程4.查看存储过程5.删除存储过程第二节触发器1.触发器概述2.创建触发器3.查看触发器4.删除触发器第三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了解什么是存储过程2.掌握存储过程的相关操作方法3.熟悉触发器的基本概念4.掌握触发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教学重点:1.存储过程2.触发器教学难点:1.存储过程2.触发器第九章数据库事务和锁机制教学内容:第一节事务管理1.事务的概念2.事务的创建和回滚3.并发与并行4.事件的ACID特性5.事件的隔离级别6.隔离级别的选取第二节锁机制1.MySQL锁定机制简介2.InnoDB锁类型3.锁监控与优化第三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理解事务的基本概念2.熟悉事务的四个特性3.掌握事务的相关操作方法和隔离级别4.掌握锁机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教学重点:1.事务管理2.锁机制教学难点:1.事务管理2.锁机制第十章 MySQL数据备份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备份概述1.数据备份原则2.备份类型的划分第二节物理备份1.Tar打包备份2.LVM快照备份3.Xtrabackup备份第三节逻辑备份第四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了解什么是数据库备份2.掌握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3.掌握数据迁移的操作流程4.掌握数据库的导入和导出方法教学重点:1.物理备份2.逻辑备份教学难点:1.物理备份2.逻辑备份第十一章日志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日志的分类1.错误日志2.二进制日志3.慢查询日志4.中继日志5.Redo日志和Undo日志6.查询日志第二节日志应用第三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了解数据库中常见的日志种类2.掌握二进制日志的操作方法3.掌握错误日志的操作方法4.熟悉慢查询等其他日志应用教学重点:1.日志分类2.日志应用教学难点:1.日志分类2.日志应用第十二章主从复制教学内容:第一节主从复制原理1.复制过程2.基本架构3.复制模式第二节一主一从复制1.基于位点的主从复制2.基于GRID的主从复制第三节多主从复制1.双主双从搭建流程2.关于keepalived第四节复制延迟与死机处理第五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了解MySQL主从复制的原理2.掌握配置一主一从集群的基本流程3.掌握向集群添加从服务器的方法4.熟悉多主多从集群的配置参数和配置流程教学重点:1.一主一从复制2.多主多从复制3.复制延迟与死机处理教学难点:1.一主一从复制2.多主多从复制3.复制延迟与死机处理第十三章 MySQL读写分离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代理1.基本原理2.常见的数据库中间件第二节Mycat实现读写分离1.基本环境2.配置流程第三节本章小结学生学习期望成果:1.掌握数据库代理的基本原理2.熟悉企业中常用的数据库中间件3.掌握Mycat实现读写分离的配置流程4.掌握读写分离配置中使用到的关键参数教学重点:1.数据库代理2.Mycat实现读写分离教学难点:1.数据库代理2.Mycat实现读写分离四、建议教学安排五、课程成绩评定基本考核方法:通过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评定学生平时成绩(占50%),通过期末大作业评定学生理论成绩(期末大作业占50%)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与NewSQL数据库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为企业、机构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和检索的能力,逐渐成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基础,包括关系型、面向对象、文档型、键值型等多种类型,不同的数据模型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存储、操作和检索需求。
最新的NewSQL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技术的一次革新,它既继承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一致性等优点,同时又具备了在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场景下的高性能、高扩展性等优势。
一、数据库的数据模型1. 关系型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模型是现代数据库系统中的主流,它以二维表的形式存储数据,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代表产品包括Oracle、MySQL、SQL Server等,它们使用SQL语言来管理和检索数据,具有数据一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优点。
缺点是在处理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大规模数据并发、高性能数据检索等场景下存在不足。
2.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针对面向对象编程而设计的数据模型,它将数据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对象作为数据存储单位。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主要代表产品包括MongoDB、Couchbase、Redis等,它们通常使用JSON或BSON等格式存储数据。
优点是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大规模数据分析、高性能数据检索等场景,缺点是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兼容性不高。
3. 文档型数据模型文档型数据模型是一种以文档为单位进行数据存储和检索的数据模型,它支持嵌套结构和动态模式。
文档型数据库的主要代表产品包括CouchDB、MongoDB等,它们使用JSON格式或BSON格式存储数据,支持MapReduce等复杂查询操作。
优点是适用于半结构化数据、高灵活性、高扩展性需求,缺点是查询效率不如关系型数据库。
4. 键值型数据模型键值型数据模型是一种将键值对作为数据存储单位的数据模型,它使用基于键的哈希表来存储数据,在非结构化数据和缓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