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变化规律整理和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40.58 KB
- 文档页数:4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前两位<除数时,商是一位数,
被除数前两位≧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3、商的变化规律:
(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
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要除
以(或乘以)相同的数。
(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
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要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简便记法:除数与商的变化方向相反,被
除数与商的变化相同。
(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这叫做“商不变规律”(或商不变性质)。
商的变化规律哎呀,说起这商的变化规律,那可真是数学世界里一个特别有趣又实用的玩意儿!咱们先从最简单的例子说起。
比如说,你和小伙伴一起去买糖果,一包糖果 10 块钱,你有 20 块钱,能买到 2 包糖果,这时候商就是 2。
但要是糖果突然打五折,一包只要 5 块钱,那 20 块钱能买到 4 包糖果,商就变成了 4。
瞧,价格变了,能买到的糖果数量也就跟着变啦,这就是商的变化规律在生活中的小体现。
在咱们的数学教材里啊,商的变化规律主要有这么几条。
首先是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化引起商的变化。
就像刚才说的买糖果,被除数 20 块钱不变,除数从 10 变成 5,商就从 2 变成了 4。
除数变小,商反而变大。
然后是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化引起商的变化。
还是拿买糖果举例,如果一包糖果还是 10 块钱,你一开始有 20 块钱能买 2 包,后来你又多了 30 块钱,一共 50 块钱,那就能买 5 包了。
被除数变大,商也跟着变大。
还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的情况。
比如说被除数乘以 2,除数乘以 3,那商就会变小。
这就好比原本你有 20 块钱能买 2 包 10 块钱的糖果,现在你有 40 块钱,但是糖果变成一包 15 块钱了,那你能买到的糖果就少啦。
我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如果120÷30=4,那(120×2)÷(30×2)等于多少?”孩子们都开始埋头苦算,有个小家伙特别机灵,一下子就喊出来:“老师,还是 4 !”我问他怎么这么快就想出来了,他一脸骄傲地说:“您刚讲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一个数,商不变呀!”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这孩子把知识学活啦!在实际解题的时候,掌握了商的变化规律可太有用啦。
比如说计算560÷70,我们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 10,变成 56÷7,一下子就能算出商是 8 。
总之啊,商的变化规律就像是数学世界里的一把神奇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很多难题的大门。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商的变化规律嘿,咱们今天来好好聊聊“商的变化规律”这个有趣的事儿!还记得我之前教过的一个班,有个叫小明的孩子。
那时候我们刚开始接触商的变化规律,这孩子一脸迷茫,小眼睛里充满了困惑。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商的变化规律。
简单来讲,就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会引起商的相应变化。
比如说,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就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就拿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吧。
假设咱们有 60 ÷ 20 = 3 这个式子。
如果被除数 60 扩大 2 倍变成 120,除数 20 不变,商就从 3 变成 6 啦,是不是很神奇?再比如说,如果被除数不变还是 60,除数 20 扩大 2 倍变成 40,那商就从 3 变成 15 咯。
回到小明身上,刚开始他怎么都理解不了。
我就给他举了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说:“小明啊,你想想,假如你有 10 个苹果要分给 2 个小朋友,那每人能分到 5 个。
可要是小朋友的数量不变,苹果变成 20 个,那每人不就能分到10 个啦。
但要是苹果还是10 个,小朋友变成4 个,那每人是不是就只能分到 25 个啦?”小明听完,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好像一下子就开窍了。
在实际的数学计算中,掌握商的变化规律那可是大有用处。
比如说,当我们计算 900 ÷ 25 时,如果直接算可能有点麻烦。
但我们知道 25×4= 100,那我们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 4,式子就变成 3600 ÷100 = 36,这样一下子就简单多了。
还有啊,在解决一些应用题的时候,商的变化规律也能帮我们快速找到解题的思路。
比如有一道题说:工厂原来生产一个零件需要 8 小时,技术改进后,生产时间缩短为 4 小时。
原来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能生产 360 个零件,现在能生产多少个?这时候就得用到商的变化规律啦。
原来一天工作的时间是 8×30 = 240 小时,现在一天工作 4×30= 120 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半,那生产的零件数量就会翻倍,所以现在能生产 360×2 = 720 个零件。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回忆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汇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教材安排了解决实际问习题,使学生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意图识。
这局部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第⑴2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 1习题,用于回忆整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笔算方法。
教材用情境图、统计表、文字表述三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小丽家居民楼3个单元的住户十月份用水情况的信息和数学问习题。
在问习题下面,由小精灵聪聪提出:“解决上面的问习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教材的设计,把计算方法的回忆整理与解决实际问习题严密联络在一起,体现了改革的理念。
课前,把第1习题制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呈现第1习题的同时,请学生注意观察,并相互说一说习题意。
吸引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认识剖析、解决问习题。
接着,请学生独立把统计表填完整,并解决第(2)习题的实际问习题。
然后,请学生展示解决问习题的方法和结果。
让学生在展示活动中再次相熟解决问习题的方法,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习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中,注意借助学生展示方法中的笔算、口算,引导学生回忆整理相应的计算方法。
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笔算、口算式习题,让学生完成计算,并讨论总结归纳计算方法,提升学生对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注意,不要要求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总结归纳成法则,学生表达的意思正确就可以了。
第2习题,完成竖式计算。
用于复习商的变化规律。
教材给出两个不完整的除法竖式,请学生“接着往下算”。
竖式旁边小精灵明明提出:“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呈现方式新颖,思考性强。
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时,可以先请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竖式计算,再思考答复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习题。
也可以请学生先观察2个不完整的竖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第一个竖式除数、被除数末尾同时去掉一个0,第二个竖式除数、被除数末尾同时去掉2个0),再思考答复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习题。
2022-2023学年小学四年级思维拓展举一反三精编讲义专题10 商的变化规律典例分析【典例分析01】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8,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有什么变化?分析与解答:被减数减少8,假如减数不变,差也减少8;现在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增加12-8=4。
【典例分析02】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
所以商是8,余数是20×10=200。
【典例分析03】两数相乘,积是48。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那么积是多少?分析与解答: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缩小3倍。
所以最后的积是48×2÷3=32。
【典例分析04】小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写成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错误地写成8,所得的和是1996。
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被写成了7,这样错写一个加数比原来增加了6;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写成8,增加了50。
这样,所得的结果就比原来增加了6+50=56。
所以,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1996-(6+56)=1940。
【典例分析01】王霞在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得差是189。
正确的差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5,因此增加了2;十位上的6写成0,因此减少60。
这样错写的被减数比原来减少了60-2=58。
因为减数不变,根据差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差要比错误的差多50。
正确的差是:189+58=247。
真题百分练一.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1.(2分)(2022秋•沈丘县期末)123除以5的商是24,余数是3,当除数、被除数同时乘7时,余数()A.不变B.除以7 C.乘7【思路引导】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所以,123除以5的商是24,余数是3,当除数、被除数同时乘7时,商仍然是24;但是余数变了,余数与被除数和除数一样,也乘7,据此解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