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醉酒驾驶属于什么行为
- 格式:doc
- 大小:17.36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酒驾是指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酒驾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不断增加,酒驾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刑法对酒驾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酒驾案件的剖析,对酒驾的法律进行分析。
二、案情简介2019年5月1日凌晨,被告人张某饮酒后驾驶一辆小型轿车行驶至某市某路段,因超速行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经鉴定,张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81mg/100ml,已达到醉酒驾驶标准。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三、酒驾的法律分析1.酒驾的法律依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该条款明确规定了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行为。
2.酒驾的认定标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酒驾的刑事责任本案中,被告人张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法院依法对张某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4.酒驾的行政处罚除了刑事责任外,酒驾行为还会受到行政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四、酒驾案件的启示1.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酒驾酒驾行为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醉驾标准及处罚规定醉驾是指驾驶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醉驾不仅危害驾驶员自身的安全,更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各国对醉驾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及处罚规定,以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
一、醉驾标准。
醉驾标准是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标准时被认定为醉驾。
不同国家对于醉驾标准的设定有所不同,但普遍采用的标准是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
一些国家还对初次犯罪和多次犯罪分别设定了不同的酒精含量标准,以加重多次犯罪者的处罚。
二、处罚规定。
针对醉驾行为,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一般来说,处罚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以及刑事处罚等。
在一些国家,醉驾者可能会被判处监禁,尤其是在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或伤亡的情况下。
此外,一些国家还会对醉驾者进行强制戒酒治疗,以防止其再次犯罪。
三、对醉驾的态度。
对于醉驾行为,社会应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醉驾不仅是对法律的挑衅,更是对生命安全的威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抵制酒后驾车的行为,同时也要积极举报身边的醉驾行为,以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
四、预防醉驾的措施。
为了预防醉驾行为的发生,除了法律的处罚外,社会应该加强对酒驾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
此外,酒驾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也是预防醉驾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酒驾检测,可以有效减少醉驾行为的发生。
总之,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于醉驾行为,社会应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各国应该加强对醉驾的处罚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醉驾行为的发生,让道路更加安全、畅通。
醉酒驾驶的处罚规定1、饮酒驾车饮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当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
按照新交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记6分。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厉:饮酒后驾车,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记12分。
2、醉酒驾车醉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吹气检测不纳入醉驾鉴定。
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
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新修订的刑法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危险驾驶”入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明显加大了对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惩罚力度。
202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的醉驾案件进行调研,并酝酿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3、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
司机醉酒驾车同车乘客该不该受罚2011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八》的施实新规1:醉驾等行为纳入刑法处罚范围构成交通肇事犯罪,量刑提高为3年~7年有期徒刑新规2: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在《征求意见稿》中也有所改变,将提高财产处罚和驾驶资格处罚力度,对多次违法的加重处罚;对醉酒驾驶的,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增加吊销驾驶证的处罚、延长再次申请的时限和多次违法者将终身禁驾的内容。
新规3.: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中,《征求意见稿》还首次列入“与醉驾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的内容,规定对酒后驾驶不劝阻、不制止的同乘者设定罚款处罚。
醉驾入刑基于其行为的社会危险性,刑法理论上属于“行为犯”,“有为”就“有罪”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
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
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触觉能力降低。
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疲劳。
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喝酒后运动反射神经也会变得迟钝,慢了一两秒。
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正方:公安部近日给全国交管部门下发《关于修改酒后驾驶有关法律规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将醉酒驾车等行为纳入刑法处罚范围,并首次提出“与醉驾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的内容,规定对酒后驾驶不劝阻、不制止的同乘者设定罚款处罚我方认为,应从乘客的乘车行为有没有社会危害性,以及乘车行为与醉驾行为有无密切关系,这种乘车行为能否归入违法范畴等角度来分析和判断。
醉驾处罚标准2013引言酒驾(醉酒驾驶)是指驾驶员饮酒后仍然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为了加强对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醉驾处罚标准。
1. 酒驾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酒驾是指醉酒后仍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既包括饮酒后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规定限值,也包括已超过自己耐受能力而出现明显醉酒症状的情况。
2. 醉驾处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公安部的通知,针对醉驾行为,我国于2013年制定了以下的处罚标准:2.1 酒驾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酒驾属于刑事犯罪行为,将面临以下处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2.2 酒驾行政处罚除了刑事处罚外,酒驾还将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政处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记分:驾驶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将被记分,根据情节轻重,一般记3分;•罚款:根据酒驾的情节严重程度,处以罚款,一般最低500元,最高可达2000元;•暂扣驾驶证:对于醉驾行为,警方有权暂扣驾驶证,暂扣期限根据酒驾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最长可达六个月;•停驶机动车:警方有权扣留醉驾者的机动车,并进行停驶处理,停驶时间根据酒驾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
2.3 其他惩罚措施除了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外,醉驾行为还可能导致以下其他后果:•拘留期间尚未到期的,该期间不履行但不计算为假释中途推出的刑期;•被醉驾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驾驶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对酒驾行为严重的,相关部门还可能采取吊销驾驶证等措施。
3. 对酒驾处罚标准的调整2013年发布的酒驾处罚标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在之后的几年里对酒驾处罚标准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修订。
醉酒驾处罚标准
醉酒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
生命安全,也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根据我国《刑法》和《道路
交通安全法》,对于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是非常明确的。
首先,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的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
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因醉酒驾驶导致交通事故,不
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等刑罚。
因此,醉酒驾驶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严厉的法律制裁是必要的。
其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于醉酒驾驶的处罚标
准也是非常清晰的。
一旦被查处醉酒驾驶,驾驶员将被吊销驾驶证,吊销期限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最长可以达到终身吊销。
同时,还将
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醉酒驾驶的乘客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行政拘留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醉酒驾驶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一
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酒后驾车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我们呼吁每一位驾
驶员都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杜绝酒后驾车的行为,以保障自己和
他人的生命安全。
总之,醉酒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更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危害。
希望每一位驾驶员都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后驾车的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酒驾醉驾认识和看法酒驾和醉驾是指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危险行为。
在我国,酒驾和醉驾是非常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
对于酒驾和醉驾,我们应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并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惩处力度。
酒驾和醉驾对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酒后驾驶机动车辆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酒后驾驶会导致驾车失控、违章超速、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不仅会对驾驶员自身造成伤害,还会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据统计,酒驾和醉驾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
酒驾和醉驾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酒后驾驶不仅会危及人身安全,还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酒驾和醉驾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给公共道路交通秩序带来破坏,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恐慌感。
此外,酒驾和醉驾往往伴随着其他违法行为,如拒绝接受酒精测试、伪造驾驶证等,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法治环境。
针对酒驾和醉驾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遏制。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酒驾和醉驾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酒驾和醉驾的危害性,告诫人们不要酒后驾驶。
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酒驾和醉驾行为。
警方会加大巡逻力度,加强酒驾和醉驾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震慑其他潜在违法者。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采取了技术手段,如安装酒精检测仪、智能监控等,来提高执法效率。
对于酒驾和醉驾的认识和看法,我认为应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
酒驾和醉驾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危险行为,不仅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
作为驾驶员,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酒后驾驶。
作为社会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酒驾和醉驾的宣传教育中,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自觉性。
同时,对于那些违法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酒驾和醉驾行为,应该依法予以严惩,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稳定。
醉酒驾驶的规定条例近年来,醉酒驾驶成为了我国交通安全领域一个严重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定,以限制和打击醉酒驾驶行为。
本文将介绍有关醉酒驾驶的规定条例,并详细解析其内容。
一、醉酒驾驶的定义与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醉酒驾驶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我国对于醉酒驾驶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将其纳入了刑法的范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之规定,醉酒驾驶者将面临吊销驾驶证、罚款以及处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处罚。
二、酒精浓度标准目前,我国对于醉酒驾驶的酒精浓度标准有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之规定,已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一年以上,驾驶营运机动车,以及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驾驶员,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一旦达到每百毫升血液含酒精80毫克就构成醉酒驾驶。
三、醉酒驾驶的惩罚措施针对醉酒驾驶违法行为,我国法律实施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
目前,我国的法规对于醉酒驾驶者的处罚包括拘留、罚款、有期徒刑以及吊销驾驶证等。
具体的惩罚力度将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但都力求通过严厉的处罚来起到惩戒作用,以维护道路交通的秩序和公共安全。
四、醉酒驾驶的危害与社会意义醉酒驾驶不仅对个人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导致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和资源浪费。
每年因醉酒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不可估计,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沉重的伤痛和经济损失。
因此,制定和执行醉酒驾驶的规定条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五、醉酒驾驶的预防与监管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醉酒驾驶,我国不断加强监管和管理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手段。
例如,加强对酒驾的巡逻和检查力度,加大对违法驾驶员的处罚力度,推行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引入酒精检测仪等设备,提高了醉酒驾驶的查处效率和精度。
此外,也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共同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醉酒驾驶的反击行动中来。
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的定性分析作者:赵广锋刘铁军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2012年第12期[案情]2012年1月19日15时许,被告人刘某某酒后(午饭时饮用白酒经检验,刘某某血样中定性检出乙醇,含量为108mg/100ml。
)无证驾驶无牌二轮摩托车且逆向行驶,沿东阿县牛角店镇老供电站到牛角店西外环公路由西向北向东南行驶到该路中间位置时,致对行由孙某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及由尹某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损坏,尹某某受伤。
经过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证实:该车系无证二轮摩托车,事故是刘某某醉酒后无证驾驶无牌机动车且逆行造成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交警部门确定刘某某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
对本案中刘某某行为的定性存在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属民法调整的一般性的道路交通事故。
理由是:本案中,刘某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事故,但没有造成死亡或重伤的后果,故不构成犯罪,应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某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立法时的普遍意见和法条文字的平常含义,只要达到醉酒标准后有驾驶机动车行为的即构成危险驾驶罪。
[速解]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理由如下:“危险驾驶罪”这一罪名从定义和条文规定来看,就包含了两种行为,其一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飙车”行为;其二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就是通常所说的“醉驾”行为。
从其行为的特征来讲它的共同点是:主观上都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又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主体上都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当然这其中也包括非机动车驾驶员驾驶机动车的情形;客体上都是危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醉驾处罚2022最新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醉驾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醉驾行为进行处罚。
本文将介绍醉驾处罚2022最新标准,以促进行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醉驾罪的起诉标准醉驾罪是指在饮酒、服用其他毒品或是处于疲劳、状态不佳等情况下驾驶机动车辆,危及公共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
根据《刑法》的规定,醉驾罪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罪行,对于醉驾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
醉驾罪的起诉标准如下:1. 血液乙醇浓度在80mg/100ml以上的;2. 呼气乙醇浓度在160mg/L以上,血液乙醇浓度在40mg/100ml以上的;3. 未达到前两种情况但是已经出现驾驶技能衰退、认知能力下降等明显的饮酒后反应的。
如果被发现存在以上任一情况,就可以被认定为醉驾。
二、醉驾处罚标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于机动车驾驶人的饮酒后驾驶行为,有以下处罚标准:1. 乙醇含量0.02%~0.05%:暂扣驾驶证3个月,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2. 乙醇含量超过0.05%:吊销驾驶证,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终身禁止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3. 乘坐摩托车或者进行危险驾驶的,处拘留,并处以上两种情况的罚款;4. 参加机动车驾驶人员继续教育,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在处罚醉驾时,警察在现场会进行血液或呼气酒精测试。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酒精含量超过了法定标准,警察会立即采取暂扣驾驶证等相应的处罚。
同时,醉驾造成的交通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造成了人员财产损失,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对醉驾的预防和惩罚醉驾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轻视,同时也需要加强预防和惩罚。
1、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醉驾行为的发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酒驾危害性的宣传,同时餐饮场所也需自觉禁止过量饮酒及提供酒后服务,对买酒者进行教育引导,减少酒驾行为的发生。
醉酒驾驶在道路上⾏驶会受到什么处罚世界卫⽣组织曾做过这样⼀个调查:在⼀半以上的交通事故中,都是因为酒驾造成的,⽽酒驾也成为了车祸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每年酒驾撞死⼈占所有致⼈死亡的交通事故的50%。
如此令⼈惊恐的数字,不能不让⼈思考。
今天店铺⼩编带⼤家看⼀下酒驾怎么处罚吧。
⼀、醉酒驾驶的处罚⼤部分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如何处罚?刑法修正案(⼋)⼆⼗⼆、在刑法第⼀百三⼗三条后增加⼀条,作为第⼀百三⼗三条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
“有前款⾏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酒驾驶的影响⼈们在喝酒过后,对驾驶车辆有六项很重要的影响:(⼀)视觉障碍:⼀般⼈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8%。
,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具备驾驶能⼒。
⾄于醉酒的驾驶员,甚⾄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部分。
(⼆)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两秒。
如车速为60km/h,⼀秒钟车⼦就已经跑了16.67⽶,必然会产⽣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醉作⽤,⼈的⼿、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向盘。
(四)是判断能⼒和操作能⼒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五)是⼼理变态。
酒精刺激下,⼈有时会过⾼估计⾃⼰,对周围⼈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不从⼼的事。
(六)易疲劳。
饮酒后由酒精的作⽤,80%⼈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为⽽引发交通事故。
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之前,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开车上路。
就算没有交警查,不酒驾也应该是⼀个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命的主动意识。
遇到交通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酒驾和醉驾的区别以及相应的处罚(一)酒驾和醉驾的区别酒驾: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即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20毫克但不足80毫克)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驾驶(是酒后驾驶的一种),俗称酒驾。
醉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即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驶(是另一种酒后驾驶),简称醉驾。
酒驾和醉驾的联系表现为:两者都属于酒后驾驶行为,都是违法的,因此,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因两者的违法程度不同,所以受到处罚也不相同。
(二)酒驾和醉驾的处罚酒驾:1、酒驾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驾驶证6个月;再次酒驾拘留10日和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吊销驾驶证且两年内禁驾。
2、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以交通肇事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3、酒驾营运机动车,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驶证且5年内禁驾。
醉驾:1、醉驾一律吊销驾驶证且5年内禁驾,并以危险驾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醉驾营运机动车的,吊销驾驶证且10年内禁驾,并以危险驾驶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以交通肇事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秦景敏律师提示:所谓禁驾,绝非禁止驾驶的简称,而是不得重新领取驾驶证的俗称。
相关法律规定:2017年4月22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处罚标准2015
醉驾是指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己
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违反了交通法规。
为了严厉打击醉驾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国对醉驾的处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
机动车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醉驾行为,我国法律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标准,从行政处罚到刑事处罚,都
体现了对醉驾行为的严厉打击。
这也提醒广大驾驶人,绝不能酒后驾车,一旦被查处,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作为文档创作者,我们应当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广大驾驶人的法律意识和
交通安全意识,呼吁大家珍爱生命,杜绝酒后驾车的行为。
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总之,醉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
违反了交通法规。
我国对醉驾的处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行政处罚到刑事处罚,都体现了对醉驾行为的严厉打击。
作为文档创作者,我们应当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广大驾驶人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呼吁大家珍爱生命,杜绝酒后驾车的行为。
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酒驾醉驾常识10条
1. 酒驾和醉驾是严重违法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酒驾是指驾驶人在血液酒精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辆。
3. 醉驾是指驾驶人受酒精或者其他麻醉药品影响,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4. 酒后驾驶会导致反应迟钝,判断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5. 严禁酒后驾驶,无论饮酒量多少,只要超过规定的酒精含量标准就构成酒驾。
6. 酒驾和醉驾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一经查处将受到法律制裁。
7. 酒驾和醉驾被认定后将吊销驾驶证,处以罚款并可能面临刑
事处罚。
8. 严重的酒驾和醉驾行为可能导致长期甚至终身的驾驶资格被吊销。
9. 酒后驾驶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10. 为了避免酒驾和醉驾带来的严重后果,应该自觉抵制酒后驾驶,选择安全的出行方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
酒驾和醉驾是指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这种违法行为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应当受到严厉制裁。
以下是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
1. 严重危害交通安全:酒后驾驶会影响驾驶者的判断力、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酒后驾驶者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不仅可能伤害自己,还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2. 违法犯罪行为:酒驾和醉驾是违法行为,同时也是犯罪行为。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酒驾醉驾可能会导致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甚至监禁等处罚。
3. 社会舆论警告:酒驾和醉驾行为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愤慨和谴责,可能会被媒体曝光,对个人形象和社会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4. 法律法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禁止酒后驾驶,实施严格的执法措施。
一旦被查获,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5. 高额经济损失:酒驾和醉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包括医疗费用、车辆修理费用、赔偿费用等。
个人因为醉驾而面临的法律和经济责任都非常沉重。
在认识到酒驾和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我们应该积极宣
传交通安全知识,倡导文明驾驶,不酒后驾驶,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并为创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广东中山醉酒驾驶两百毫克摩托车可以缓刑案例
(最新版)
目录
1.案例背景:广东中山醉酒驾驶摩托车案例
2.案例详情: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达到 200 毫克/100 毫升
3.判决结果:驾驶员被判刑,但获缓刑
4.案例意义:对醉酒驾驶的惩罚和对公共安全的保护
正文
1.案例背景:广东中山醉酒驾驶摩托车案例
在广东省中山市,一起醉酒驾驶摩托车的案例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被交警拦下,经过酒精测试后发现其血液酒精含量高达200 毫克/100 毫升,远超醉驾标准。
2.案例详情: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达到 200 毫克/100 毫升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时,血液酒精含量不得超过 80 毫克/100 毫升。
而在这起案例中,驾驶员的血液酒精含量竟
然达到了 200 毫克/100 毫升,属于严重醉酒驾驶行为。
3.判决结果:驾驶员被判刑,但获缓刑
尽管驾驶员的醉酒驾驶行为严重违法,但在经过审理后,法院对其作出了有期徒刑并缓刑的判决。
这意味着驾驶员在一定时间内无需入狱服刑,但需接受社区矫正。
4.案例意义:对醉酒驾驶的惩罚和对公共安全的保护
这起案例表明,我国对于醉酒驾驶行为的打击力度并未减轻。
虽然驾驶员被判缓刑,但这也是对其行为的惩罚,同时提醒了广大民众,醉酒驾驶不仅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对公共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通过这起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法律对于醉酒驾驶的严厉态度,以及对公共安全的重视。
2024最新规定的酒驾醉驾处罚标准随着交通事故频发以及酒驾醉驾案件层出不穷,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对酒驾醉驾问题的处罚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修订。
为了更好地保护道路安全和公众利益,2024年最新的酒驾醉驾处罚标准出台。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这一最新标准。
一、违法行为与刑事责任根据2024年最新规定,酒驾、醉驾被认定为违法行为,涉及以下两种情形:1. 酒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2. 醉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出现酒后失控、昏厥等明显醉酒症状。
对于酒驾、醉驾违法行为,依法将追究刑事责任,并处以相应的法律制裁。
二、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根据新规定,酒驾、醉驾的处罚标准如下:1. 刑事处罚:酒驾违法行为:依据刑警法规定,酒驾行为将面临以下刑事处罚:(1)轻度酒驾: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80mg/100ml但不超过120mg/100ml的,将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2)中度酒驾: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120mg/100ml但不超过150mg/100ml的,将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3)重度酒驾: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150mg/100ml的,将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将面临刑事拘役,并处以罚金。
醉驾违法行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20mg/100ml,出现醉后失控、昏厥等明显醉酒症状的,也将受到刑事处罚。
2. 交通行政处罚:除了刑事处罚外,酒驾、醉驾的违法行为还将受到交通行政处罚。
具体处罚细则如下:(1)吊销驾驶证:酒驾、醉驾的驾驶人将面临长期吊销驾驶证的处罚,吊销期限由法律规定,并须在吊销期满后重新参加驾照考试。
(2)拘留:对于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除刑事处罚外,还将受到拘留处罚。
(3)罚款:根据具体违法情节和血液中酒精含量等因素,将对酒驾、醉驾的驾驶人进行罚款,罚款金额根据法律规定执行。
三、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酒驾、醉驾问题,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2024年所做的修改不仅仅涉及处罚标准的提高,更着重于完善法律制度,加强预防和打击力度。
醉驾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醉驾人员在办理出国签证、报考国家公务员和参加司法考试等是有局限性的,并且入党将受影响,已是党员将被开除党籍;不得入伍;不得担任新闻记者;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以及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
▲一、醉驾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醉驾人员在办理出国签证、报考国家公务员和参加司法考试等是有局限性的,并且入党将受影响,已是党员将被开除党籍;不得入伍;不得担任新闻记者;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以及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
1、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属于故意犯罪;
2、不得担任律师、公证员、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已担任将被吊证或者开除公职;
3、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已经录用将被开除公职;
4、入党将受影响,已是党员将被开除党籍;
5、不得入伍;
6、不得担任新闻记者;
7、影响就业,已经就业将面临失业;
8、承担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
9、面临经济惩罚;
10、面临定期禁驾,甚至终身禁驾;
11、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12、办理移民、出国签证、留学等事宜时,也会遭遇麻烦,一些国家对于有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往往会被外国使领馆拒签。
驾驶员醉酒驾驶警示教育醉酒驾驶是一种危险行为,不仅对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警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醉酒驾驶的危害以及相关警示教育加以探讨。
首先,醉酒驾驶对驾驶员本人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酒精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使驾驶员无法灵敏地应对突发情况,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据统计,醉酒驾驶是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醉酒驾驶不仅会给驾驶员本人带来伤害,还可能会影响其家庭的生活稳定。
其次,醉酒驾驶不仅危及驾驶员本人的安全,也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道路上,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公交车等各类车辆时时刻刻都在与车辆相互交往。
如果驾驶员醉酒驾驶,他无法灵活地驾驶车辆,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潜在的威胁。
有些交通事故是因为驾驶员醉酒而导致,而给其他无辜人员造成伤害。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是预防醉酒驾驶的一个重要环节。
警示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对于惯于酒后驾车的驾驶员,可以通过宣传广告、网上警示信息、交通广播等方式向他们普及酒后驾驶的危害和法律后果。
还可以举办一些反酒驾主题的活动,让人们亲自见证由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增强警示效果。
此外,加强执法力度,对醉酒驾驶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也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总之,醉酒驾驶是一种危险行为,不仅对驾驶员本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至关重要,而警示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的加强,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减少醉酒驾驶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一般的处罚是拘役并处罚罚金;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
如果发现驾驶员有饮酒嫌疑,交警可使用呼吸式酒精检测仪现场检验,由检测仪打印出结果,被检人当场签字。
如被检人拒绝签字,只要有两名交警在场,检验结果便可生效。
酒后驾车扣12分,并处暂扣驾照6个月,罚款1000元至2000元.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驾照。
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员醉酒驾驶属于什么行为
醉驾属于犯罪行为,刑法中醉酒驾驶的罪名是危险驾驶罪,驾驶员因此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是拘役并处罚金,而驾驶员血液当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都会被依法判刑的。
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醉驾的行政处罚是依法吊销驾驶证5到10年不等,最严厉的终身禁驾。
一、驾驶员醉酒驾驶属于什么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此时需要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
因此,只要是机动车驾驶人体内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
80mg/100ml,并且开车上路的,那么就能够依法判刑。
二、2018年醉驾怎样处罚?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处罚
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2)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5)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
行为的;
(6)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8)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3、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
5、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
对于醉酒驾驶可能存在这种危险性条件当事人不可能不知道,多的还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其实,醉酒驾驶没有发生交通事故而被交警部门及时拦下来的这种情况当事人都应该感到庆幸。
否则,万一真的发生了交通事故,自己要承担刑事及民事赔偿事小,其他家庭因此要承受的后果是自己没法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