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单元认识时间知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二年级认识时钟知识点
1、【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2、【认识时钟】
一个小时60分,半点也叫30分。
看完时针找分针,指针长短仔细分。
分针走路停不住,走了一步又一步。
分针半圈走到6,拉着时针迈半步。
时针半步不计数,还念半步前的数。
分针每次踩住6,就是半点请记住。
3、【指针兄弟来赛跑】
指针兄弟来赛跑,顶端12是起点。
大哥时针慢吞吞,分针腿长跑得快。
分针跑了一大圈,大哥慢慢挪一步。
4、【小表盘】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
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
时针长长指12,短针指几就几时。
分针长长指向6,短针刚刚过几就几时半。
认识时间一、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人们在生活中需要经常使用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和计划。
时间的概念包括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单位,而在数学中,我们学习的主要是小时、分钟和秒。
二、认识钟表1. 钟表的外观钟表通常包括表盘和指针两部分,表盘上有12个数字,分别代表1点到12点,指针则分为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用来表示时、分和秒。
2. 读写时间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读写时间的方法。
当分针指向12的位置,时针指向3的位置时,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时间是3点。
而当分针指向6的位置,时针指向9的位置时,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时间是9点半。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时间表示方法,比如“上午”、“下午”、“凌晨”、“中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认识时间时需要了解的内容。
三、时间的计算1. 小时和分钟的关系在日常计算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已知的时间来计算未知的时间。
如果现在是3点,那么再过2个小时是几点呢?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时间的计算。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一小时等于60分钟,然后再根据这个规律来进行计算。
2. 分钟和秒的关系另外,在进行时间计算时,我们还会经常遇到分钟和秒的关系。
如果一个活动持续了45分钟,那么它持续了多少秒呢?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
四、练习题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时间知识的巩固和考查是非常有效的。
在练习题中,可以设计一些涉及到时间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小明早上7点起床,早饭用了20分钟,然后步行到学校用了15分钟,问他几点到达学校?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时间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时间概念和时间计算能力。
五、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包括时间的概念、读写时间的方法、时间的计算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时间相关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使时间得到更好地利用。
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讲解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根底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根底。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根底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1. 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第一课时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二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认识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钟面上的知识。
知道1时=60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5分5分地读取时间,能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概念。
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教学法。
学法:游戏、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用钟面模型、纸制的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上课铃响)(2)导入新课。
板书:认识时间二、直观演示、探究新知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认识时间(1)认识时。
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以过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小结: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经过几小格时间就是几分。
(3)感受1分钟。
(4)认识时、分的关系。
引出:1时=60分。
(5)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例2第一个钟面。
三、巩固练习(1)游戏:贴分针。
(2)用投影仪教学练习二十三第1题。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三第2题。
四、总结提升刚才我们是几点几分上的课,还记得吗?时间过得真快,很快40分钟就过去了,在这40分钟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板书设计认识时间1时=60分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几时多,多多少分,再看分针从12走过了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课后反思时间的认识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直接的经验作基础,因此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编进一步认识时间和日期时间和日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时间和日期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
本篇文章将逐步介绍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关于时间和日期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和日期,并提供一些实用技巧。
一、认识钟表和时间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首次接触到钟表和时间的概念。
钟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由时针、分针和秒针组成。
通过钟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又包含60秒钟。
学生在课堂上会学习如何读取钟表上的时间,了解各指针的作用和指示的含义。
例如,当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3,秒针指向60时,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位置判断时间为“3点整”。
此外,课程还将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计算时间差的能力,比如计算从早晨8点到下午4点一共经过了多少个小时,或者计算某个活动持续了多长时间等。
二、学习日历的使用除了认识钟表和时间,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使用日历来了解日期。
日历是一种记录日期的工具,通常由月份和日期构成。
在课程中,学生将了解到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不同的天数,不同月份的命名以及重要的节假日。
通过日历的使用,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技巧,比如计算某个日期之前或之后的日期,计算某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等。
这些技巧对于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约会和活动安排非常有帮助。
三、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日期应用数学课程中的时间和日期知识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和理论层面,老师还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学习如何根据时间表和日历安排活动。
此外,在数学游戏和练习中,教师会设计一些与时间和日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计算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走的步数之和,或者解决某个事件发生在星期几的问题等。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时间和日期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年级上册时间知识点
一、认识钟面。
1.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
-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2. 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
二、时与分的关系。
1. 1时 = 60分。
- 例如,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小格,就是30分钟;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也就是60分钟。
三、读、写时间。
1. 读时间。
- 先看时针,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 例如,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指向6,就是7时30分。
2. 写时间。
- 两种表示方法:
- 文字表示法,如7时30分。
- 电子表表示法,如7:30。
四、时间的计算。
1. 计算经过的时间。
- 可以用数格的方法。
例如,从8:10到8:30,分针从2走到6,走了4大格,一大格是5分钟,所以经过了20分钟。
- 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如9时 - 8时30分,9时相当于8时60分,8时60分 - 8时30分 = 30分。
认识时间教学内容:认识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知道1时=60分。
3.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重点:1. 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2.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 慨括认识时间的方法;2. 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师:你认识这个时间吗?(课件出示8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12,时针指8就是8时。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
师:如果分针继续转动,指向5(课件出示6时5分)这个时间呢?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师:象这样的时间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设计意图:例1呈现了学生熟悉的上课起立图,由8:05的钟面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复习整时,引发新知分针指5是什么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课件出示钟面,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在小组内交流。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
)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
)你能推测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动态演示验证: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然后四人一组探索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时间的读写方法(掌握)
问题导入 从4时开始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材91页例2)
过程讲解
1.观察钟面,确定时间
观察发现三个钟面上的时针都处在4和5之间,可以确定它们都表示4时多。
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4时多少分。
第一个钟面上,分针指向刻度1,走了5个小格,对应的是5分,所以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是4时5分。
第二个钟面上,分针指向刻度6,走了30个小格,对应的是30分,所以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是4时30分。
第三个钟面上,分针指向刻度9,走了45个小格,对应的是45分,所以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是4时45分。
2.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时间有两种表示方法,可以用“几时几分”来表示,也可以用电子表的形式来表示。
归纳总结
1.读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确定。
先看时针的位置来确定“时”,再看分针的位置来确定“分”,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当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2.书写时间时,可以采用几时几分的写法,也可以采用电子表形式的写法。
看钟面:时针短分针长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1时=60分所以分针跑1圈,时针只走1大格
半小时=30分一刻=15分三刻=45分
看时间方法: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连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时间的书写方法:数字表示法8:058:30 8:45
汉字表示法8时5分8时30分8时45分
看钟面:时针短分针长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1时=60分所以分针跑1圈,时针只走1大格
半小时=30分一刻=15分三刻=45分
看时间方法: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连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时间的书写方法:数字表示法8:058:30 8:45
汉字表示法8时5分8时30分8时45分
看钟面:时针短分针长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1时=60分所以分针跑1圈,时针只走1大格
半小时=30分一刻=15分三刻=45分
看时间方法: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连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时间的书写方法:数字表示法8:058:30 8:45
汉字表示法8时5分8时30分8时45分。
认识时间一、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时间来安排生活和工作。
时间可以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的长短,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时间的单位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有很多的单位,最基本的单位是“秒”。
一分钟有60秒,一小时有60分钟,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一个月有30或31天,一年有365天。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2.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时间单位有: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季节和年。
这些时间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用它们来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三、认识钟表1. 时钟的概念时钟是一种用来显示时间的仪器,它通常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时钟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当前的时间,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时钟的读法时钟有两种读法,一种是数字读法,一种是指针读法。
数字读法就是直接读出时钟上所指的数字,指针读法则是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推算时间。
当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时,就是12点半。
四、认识日历1. 日历的概念日历是一种用来记录日期的工具,它通常包括一年中所有的日期,以及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和纪念日。
日历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日期,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日历的结构日历通常由月份、星期和日期组成。
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而星期则是一周中的某一天。
日期则是用来标记具体的某一天。
五、时间的运用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用时间来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我们需要用时间来安排上课时间、睡觉时间和吃饭时间;我们也需要用时间来记录生日、节假日和纪念日。
认识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认识了时间,我们才能更好地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六、总结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需要用时间来安排和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探索并发现1时=60分,通过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教学的。
考虑到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很少需要精确到秒,因此这部分内容只安排时、分的认识和研究看钟面上的时刻。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研究经验迁移到后续研究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一研究难点。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1.知道1时=60分。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知识。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已有知识的认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00就是指12时”,而对于为什么是这样,学生并不理解。
等学生研究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1.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晓得1时=60分,能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出钟面上的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
例如,学生上学时先看一看钟面上的时刻、老师的作息时间、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2.让学生经由过程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
例如,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这几个问题,1时=60分的关系的发觉等。
3.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
教材把认识几时几分单列一课时,并充分利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经验。
先呈现表示整时和半时的钟面,引导学生先判断大约是几时,再过渡到判断具体是几时几分。
此外,教材还注意用色块清楚地标明分针从12起已走的部分,以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等。
第7讲认识时间知识点一:认识时和分1.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1时= 60分。
2.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知识点二:认识几时几分认识时间的一般方法:读钟面上的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共同确定。
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个格,根据对应的分钟数来确定几分。
知识点三:解决问题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要先弄清题意,找准时间的先后顺序,看清经过的时间长短,再联系实际正确推理。
考点一:钟面上的时刻【例1】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
1.写出下面钟表上的时间。
2.3.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考点二:钟面上的时间【例2】填一填,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时间。
3.写出下面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一.选择题(共5小题)1.钟面上,分针指在12和1之间,时针接近6,此时()A.快到6时B.刚过12时C.刚过6时2.时针指向7和8之间,分针正好指向5,这时的时刻是()。
A.7:05B.7:25C.8:253.秒针从5到9,经过了()秒。
A.4B.20C.304.下面第_____个钟面的读数不对。
()A.3时B.12时C.7时5.分针走一圈,时针走()A.1小格B.1大格C.6大格二.填空题(共5小题)6.钟面上,时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5”,经过小时;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5”,经过分钟。
7.找规律。
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应该指向,分针应该指向。
8.时针指着10,分钟指着12,这是时,一小时后是时,这时,时针指着。
9.体育课上进行50米赛跑,三人的成绩分别是7.5秒、9.2秒、8.4秒。
三人中最好的成绩是秒,比第二名领先秒。
10.图中,指针从“9”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90°后指向数字“”,指针从“6”绕中心点时针旋转°后指向数字“3”。
三.判断题(共5小题)11.6时半,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重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钟点、分钟数、小时数;能够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时间概念,提高学生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养成遵守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认识钟点、分钟数、小时数。
2.四则运算中的时间问题。
三、教学难点1.用钟点、分钟数、小时数解决实际问题。
2.时间单位的转换。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A. 时间的认识1.认识钟点、分钟数、小时数。
2.巧解时间问题。
B. 时间计算1.掌握时间的加减乘除。
2.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时间计算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1.图表展示法:通过钟表、时间轴等图表来展示时间概念。
2.实物演示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场景,例如早上起床、吃早饭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时间的流逝。
3.游戏互动法:设计时间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展示时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时间的概念。
2.讲述:向学生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等知识点。
3.实例讲解:通过实际例题演示时间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4.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并及时纠正。
5.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与技能。
七、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背诵时间的相关知识点。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示范解题时应更加清晰明了。
同时,学生在时间计算中容易出现粗心错误,需要引导他们培养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
以上是本节课《认识时间》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导语】时间(Time)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
时间是⼈类⽤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过程的⼀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知识点、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知识点 1、认识时间 (1)钟⾯上有时针和分针,⾛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上有12个⼤格,60个⼩格,1个⼤格有5个⼩格。
时针⾛1⼤格是1⼩时,分针⾛1⼤格是5分钟。
(3)时针⾛1⼤格分针要⾛⼀圈,所以1时=60分; (4)半⼩时=30分,⼀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分钟后是⼏时,先要读出现在是⼏时,再推算过⼏分钟后是⼏时⼏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篇⼆】⼩学⼆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说课稿 ⼀、说教材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学数学⼆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课,是常见量教学。
这节课教学是在⼀年级上册认识钟⾯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进⼀步认识⼏时⼏分与⼏时半,同时也为学⽣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的认知⽔平,我拟定以下教学⽬标: 1、知识与能⼒: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时⼏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时⼏分。
人教二上认识时间课堂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学生们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初步的时间概念,如钟面的特点、钟面读时和整点钟数等。
在这节课上,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初步认识时间,为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老师会通过教具来帮助学生们认识钟面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钟面一般由12个数字组成,代表1至12点,钟面上还有指针,分为小时指针和分钟指针,小时指针比分钟指针短。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感受,能够初步理解钟面的布局和功能。
接着,老师会教导学生如何读时和整点钟数。
学生们在学习时,需要注意小时指针和分钟指针所指的位置,通过指针的位置来确定当前的时间。
学生们还要学会读整点钟数,比如指针指向12点时,就是整点,要说出“现在是几点整”。
除了以上内容,老师还会通过各种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们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早上7点是起床时间,中午12点是午饭时间,晚上7点是吃晚饭时间等。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时间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引导学生们学习时间。
设置一个钟面模型,让学生们通过指针位置来判断具体的时间,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种方式既能够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他们对时间概念的把握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认识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点,对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们可以逐渐建立起时间概念,为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时间知识于实际生活中。
【2000字】第二篇示例:《人教二上认识时间课堂笔记》时间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我们每天都在占用着时间,却很少仔细思考时间的实质和意义。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开始认识时间这一概念,学习如何去读懂时间,如何计算时间等知识内容。
看钟面:时针短分针长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1时=60分所以分针跑1圈,时针只走1大格
半小时=30分一刻=15分三刻=45分
看时间方法: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连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时间的书写方法:数字表示法8:05 8:30 8:45
汉字表示法8时5分 8时30分 8时45分
看钟面:时针短分针长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1时=60分所以分针跑1圈,时针只走1大格
半小时=30分一刻=15分三刻=45分
看时间方法: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连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时间的书写方法:数字表示法8:05 8:30 8:45
汉字表示法8时5分 8时30分 8时45分
看钟面:时针短分针长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1时=60分所以分针跑1圈,时针只走1大格
半小时=30分一刻=15分三刻=45分
看时间方法:
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连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时间的书写方法:数字表示法8:05 8:30 8:45
汉字表示法8时5分 8时30分 8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