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2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设计】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2)滚滚长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识记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省市区和地形区及上中下游的特征。
3.理解长江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长江在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
4.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并根据河流落差分析水能丰富的河段;学会在地图上查找长江干支流;学会绘制长江干流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1.利用查找地图熟悉的地理事物,建立空间概念;2.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及河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加强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长江源流概况难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展示第五套人民币10元背面风景,询问知不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学生会回答长江。
进一步询问知不知道这是长江的哪个景点?学生基本都会说三峡。
教师再进一步询问这是三峡的哪个峡?这时学生一般都不知道了,进而揭晓谜底——瞿塘峡的夔门。
)教师:生活处处是学问,希望同学们能多留心生活中的事物。
而对于长江三峡,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峡水利枢纽了(同时多媒体展示三峡水利枢纽图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长江。
板书:滚滚长江二、讲授新课1、读图2-32“长江水系”(1)、在图2-32中找出长江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2)、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看他们分别属哪一个省区?(3)、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
(4)、对照图2-9,找出长江的主要地形区。
(5)、长江流域重要的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读图观察后汇报:由小组合作归纳小结长江源流概况基本信息,通过小组互助关注每一个学生。
2、学习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1)分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中国的河流2(黄河)知识点1:黄河(1)黄河概况1发源于________山北麓,全长________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________。
2流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9个省区。
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5上、中、下游的划分:①、上游:_________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实行梯级开发。
如: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_______到________(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③、下游:桃花峪以下(“地上河”形成原因)(2)凌汛: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
发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河段:下游与上游部分(3)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华北平原,流速变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人们不断加固大堤,形成地上河。
(4)黄河的开发水能:上中游利用水能发电(水能资源丰富),著名水电站和水利枢纽: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地区(5)黄河各河段水量与含沙量变化:典例解析1.读图22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A 是_______________,读图23 该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可知M 、N 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并解释M 汛期形成的原因。
河段水量含沙量变化原因 变化 原因青铜峡——河口河口——桃花峪桃花峪——入海口A三江平原三江源三江并流图2214710 0200 400 600 800流量(立方米/秒)MN(月)图23(1)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______________(河流)的发源地,其源头水源补给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1、能够列举出我国主要内流河和湖泊,并从地图中指出。
2、能够说出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主要内流河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景观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外流河、内流河的含义是什么?(2)外流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有什么不同?〔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又有什么样的水文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出示中国水系图。
〔启发提问〕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那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教师总结〕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那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河水主要来自哪里呢?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大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内流河的水主要来源?(2)内流河的水量变化有什么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内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内流河水量年变化大,水位高差悬殊。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多,河流水量较为丰富;夏季过后,气温降低,冰雪融水量减少,山地减少减少,河流的水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无冰雪融水,河水甚至断流。
因此,大部分内流河是季节性河流。
在地图上,季节性河流用虚线表示。
出示中国水系图,让学生找出两条季节性河流。
〔教师总结〕塔里木河、弱水以及孔雀河、和田河的某些河段都是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板书〕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出示塔里木河景观图、中国地形图。
〔启发提问〕(1)塔里木河所在的地形区是什么盆地?(2)塔里木河水主要来自哪里?〔教师总结〕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三条支流汇集而成,全长2179千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
出示内流河、外流河示意图。
〔启发提问〕到此为止,我们学习了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出示表5:内流河、外流河比较表。
中国的河流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A. 加固下游河堤B. 上游地区开荒种地C. 修建水利工程D. 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2.如图景观描述的是我国的()A. 黄河的上游B. 长江的中游C. 黄河的下游D. 塔里木河的下游3.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A. 额尔齐斯河B. 澜沧江C. 黑龙江D. 长江4.下列关于黄河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发源于第一级阶梯,流经高原气候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 长江与黄河的中游都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水土流失严重C. 长江与黄河的上游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D. 长江与黄河的下游河面开阔,均是中国的“黄金水道”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 上游乱砍滥伐B.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 下游华北平原水资源污染严重D. 上游流经沙漠地区6.下列各组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A. 珠江、长江B. 黄河、松花江C. 珠江、黑龙江D. 长江、塔里木河7.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下列对母亲河的“奉献”叙述不正确的是()A. 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B. 为流经地区提供灌溉水源C. 流经黄土高原,在中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有利于水土保持D. 上游水能丰富,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答问题.图中半岛地区河流众多,其具有的共同水文特征是()A. 落差大,水流急B. 含沙量大C. 水流平缓,便于通航D. 汛期集中在冬季第 1 页9.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回答问题.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A. 上游修建水库B. 下游加固大堤C. 中游水土保持D. 上游植树造林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B. 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C. 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D. 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11.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B. 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C. 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D. 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2.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一、河流1、太平洋流域:黑龙江(包括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淮河、长江、澜沧江、珠江2、印度洋流域:雅鲁藏布江、怒江3、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二、湖泊1、东部平原湖区△我国五大淡水湖(1)鄱阳湖(赣):我国第一大淡水湖(2)洞庭湖(湘)(3)太湖(苏)(4)洪泽湖(苏)(5)巢湖(皖)2、青藏高原湖区(1)青海湖:我国第一大湖、我国第一大咸水湖(2)纳木错3、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1)围湖造田(2)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三、长江(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世界第三长河)1、源流概况(1)发源地:唐古拉山(2)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3)注入海洋:东海(4)长度:6300千米2、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3、上、中、下游河段划分及各河段特征△自四川省宜宾以下始称为长江。
(1)上游(湖北宜昌以上):流速快,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中游(宜昌-江西湖口):流速变慢,河道变宽,河道蜿蜒△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3)下游(湖口-入海口):流速更缓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4、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5、水能开发及利用(1)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2)水利枢纽工程①葛洲坝②三峡(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旅游)6、航运——黄金水道(1)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2)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7、长江之最(1)最长的支流:汉江(2)流域内面积最大的湖泊:鄱阳湖(3)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4)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占全国总量的1/3(5)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千米四、黄河(我国第二长河)1、源流概况(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2)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3)注入海洋:渤海(4)长度:5464千米(5)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2、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3、上、中、下游河段划分及各河段特征(1)上游(内蒙古河口以上):流速较快,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龙羊峡至青铜峡,为峡谷和川地相间分布的地形。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能力目标:1、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2、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长江是世界著名大河及其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加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积极性;2、通过讲述长江解放后的巨大变化,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教育;3、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1、各段的水文特征;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时教具一课时●教学过程n引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这是一首什么歌?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边放CAI封面课题)学法指导:(老师边放课件:“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边启发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河流概况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支流、分段、名称上游河流特征中游下游开发利用人河关系治理保护学习新课:下边我们首先通过课本及地图册来了解母亲河的概况,进入长江五部曲之远观长江一、长江五部曲之远观长江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在课本46页“长江水系图”中完成以下问题①用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②对照课本23页的“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百度文库1§2.2中国的河流——长江、黄河【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和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
【重点难点】1、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重点)。
2、根据长江和黄河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长江和黄河各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难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阅读图2-46、2-53及课本50--59文字,完成下面表格问题。
合作探究画图(长江、黄河图自画,然后填出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支流、分段点、主要水电站名称,并熟记所有内容)1)长江项目——河流长江黄河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简称)流经的地形区水能丰富的集中河段目前的主要水电工程容易发生水灾的河段、原因及治理措施河段原因治理措施上、中、下游的分段点及主要支流上、中游段中、下游段主要支流装订线编号:编写:审核:班级:组别:姓名:一评:二评:百度文库2)黄河达标测评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B.流域广C.无湖泊调节洪水D.河道特别弯曲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哪条河流()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长江下游D.黄河下游3.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 )A.造林种草B.加固大堤C.修筑梯田D.修建水库2。
学习内容:中国的河流备课人:董秀美序号:2
八年级科目地理第 5 周日期:2012-9-24
【目标定向】
知识要求:
1、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能力要求:
1、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的水系水文特征,是由于处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植被等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鲜明的对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制约和依存的辩证关系;
2、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得河流水文特征的初步能力。
【学生先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是指流域内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泽、地下暗河等组成的水流系统。
2、地表和地下水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其分布的区域,称为。
相反,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其分布的区域,称为。
3、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的河流较少。
4、以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水量丰富,汛期,含水量,冬季河流不结冰。
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或,水量不大,汛期,含水量,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5、我国的内流河多分布在,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
内流河大部分属于河流。
6、我国有众多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和。
、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
(二)新课学习
一、长江源流概况
1. 在图2-32中找出长江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2. 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看看它们分别属哪一个省区。
3. 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和汉江。
4. 对照图2-9,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5.说出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及地位。
二、长江的水能开发
1. 读图2-37,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哪一段?
2. 玲玲说:“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就丰富。
”这句话对吗?
三、黄金水道——长江
1、就航运价值来说长江又叫“”,为什么?
2、谈谈长江之最。
【合作探究】
1.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2. 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长江三峡。
这里正在兴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对照图2-9,从地形的角度,谈一谈在三峡修建大型水坝的好处。
3.长江水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拓展】
长江流域为什么多洪涝灾害?怎样治理?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90%集中在
A.宜宾至宜昌 B.源头至宜宾 C.宜宾至湖口 D.三峡地段
2.位于长江干、支流交汇处的省会城市是A.成都 B.武汉 C.长沙 D.南京
3.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是
A.青海、西藏 B.青海、四川 C.青海、甘肃 D.青海、云南
二、综合题
1、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级行政区①②③
河流:④⑤⑥⑦
⑧⑨湖泊:A B
城市:C D E F
(2)长江发源于;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最后注入。
(3)①省区所在的地形区是;②省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4)③省区中在建的大型水利枢纽是;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是。
(5)请用三个方面的指标,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6)长江中下游洪水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以上的干支流;二为水系;三为水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防洪方面重点治理的河段是河段。
2、绘出长江水系图
【反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