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一至三星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X,推动可延续开展,标准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爱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完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爱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纳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 18 :00 之间的气温差异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猎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含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含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参加物质的屡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根本规定3.1 根本要求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操纵。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了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如办公建筑、商场和宾馆等。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同时,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术语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热岛强度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基本规定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
绿色建筑等级划分分数是根据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来确定的。
该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评分要求。
以下是各等级的评分要求:
1. 一星级绿色建筑:总得分不低于40分。
其中,基本项得分不低于10分,提高项得分不低于30分。
2. 二星级绿色建筑:总得分不低于50分。
其中,基本项得分不低于15分,提高项得分不低于35分。
3. 三星级绿色建筑:总得分不低于60分。
其中,基本项得分不低于20分,提高项得分不低于40分。
在评分过程中,会根据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方法可以参考《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绿色建筑三星噪音标准要求
绿色建筑三星噪音标准要求指的是在绿色建筑设计与建设中需
要遵守的噪音控制标准。
绿色建筑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
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为目标,而噪音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根据绿色建筑三星噪音标准要求,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噪音水
平都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内部环境中,绿色建筑应该提供
一个相对安静的工作和居住空间,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
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考虑以下
要求:
1. 建筑工程的结构和隔音措施:使用噪音吸收材料和隔音构造
设计,确保对外界噪音的适当隔离。
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地板
使用隔音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来自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其他环
境噪音的传递。
2. 机械系统的设计:绿色建筑应考虑噪音产生设备的合理布置
与隔音措施。
例如,使用低噪音空调、通风和供暖系统,有效降
低噪音水平。
此外,优化设备的运行方式和位置,以降低噪音对
建筑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噪音评估和监测:在绿色建筑项目中,需要进行噪音评估和
监测,以确保建筑符合噪音控制标准要求。
通过对噪音源进行定
位和分析,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噪音控制方案,保障建筑的噪音环
境达到三星标准。
总体而言,绿色建筑三星噪音标准要求提倡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宜居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通过结构设计、机械系统优化和噪音评估监测,绿色建筑能够控制噪音污染,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
需求。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18 :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本购房合同(以下简称“合同”)以下简称甲方(购房人)与乙方(开发商)就甲方购买乙方开发的位于______项目的______(房屋坐落位置)房屋事宜,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一、绿色建筑星级标准1. 本项目房屋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规定,评定为______星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绿色建筑。
2. 甲方购买的本房屋应满足以下绿色建筑星级标准:(1)节能与能源利用:建筑物的节能性能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如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保温隔热性能、供暖空调系统节能性能等。
(2)节地与室外环境:建筑用地合理规划,室外环境绿化、景观、照明等设施满足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建筑用水合理利用,节水设施、设备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建筑材料选择合理,建筑结构设计合理,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
(5)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空气质量、噪声、照明、通风等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
二、绿色建筑星级认证1. 乙方负责将本项目房屋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规定进行绿色建筑星级认证。
2.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提供绿色建筑星级认证证书,并有权对乙方提供的绿色建筑星级认证证书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三、违约责任1.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退还已支付的全部房款;(2)支付相当于已支付房款_____%的违约金;(3)甲方要求乙方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2.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绿色建筑星级标准,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支付相当于已支付房款_____%的违约金;(2)甲方要求乙方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四、其他约定1.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绿色三星建筑标准
一、节能性能
绿色三星建筑的首要标准是节能性能。
这意味着建筑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通过高效的隔热材料、高性能的窗户、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手段,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二、节水性能
绿色三星建筑要求具备出色的节水性能。
这包括使用高效的节水设备、进行雨水收集和再利用、以及采用水管理系统,从而减少对公共供水系统的依赖,同时保护水资源。
三、材料使用
绿色三星建筑强调使用环保、可持续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
这类材料应具备长寿命、低维护需求和高能源效率等特点,从而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四、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三星建筑强调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质量。
这包括良好的空气质量、无害的装修材料、充足的自然光线和声学舒适性等。
通过这些措施,绿色三星建筑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健康和生产力。
五、节能舒适的建筑体系设计
绿色三星建筑要求采用节能舒适的建筑体系设计。
这包括使用高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进行热能优化和自然通风设计等,从而确保建筑在节能的同时,仍能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六、节约资源、环保的土壤、水资源利用
绿色三星建筑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节约资源,并采用环保的土壤和水资
源利用方式。
这包括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
七、营造健康环境
绿色三星建筑强调营造健康的环境。
这包括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室内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以及进行必要的健康和安全防护等。
通过这些措施,绿色三星建筑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 :00 ~18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1.0.5 基本要求2.0.7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2.0.8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2.0.9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一、建筑规划设计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2.考虑当地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确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注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建筑建造
1.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木材等。
2.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实施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再利用。
3.优化建筑设计,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推广使用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减少现场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建筑材料使用
1.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环保涂料和装饰材料。
2.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循环利用或可降解的建筑材料。
3.开展材料性能优化和绿色性能评价,确保材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最
小化。
四、建筑运行管理
1.实施能源监测和管理,建立节能管理制度,降低建筑运行能耗。
2.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维护和更换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3.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4.建立完善的建筑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建筑长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五、室内环境质量
1.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装饰材料和家具。
2.控制室内噪声和振动,确保声环境舒适度符合标准要求。
3.采用环保型建材和家具,避免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
4.提高室内采光和通风效果,采用自然光照明和通风换气设备。
六、建筑节能与资源利用
1.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门窗等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2.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器具和高效的给排水系统。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18 :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标准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是一种针对建筑设计的环保标准,旨在评估和认证建筑在环保、节能、舒适等方面的性能。
本认证标准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节能建筑体系设计、资源节约与环保、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
1. 节能建筑体系设计绿色三星建筑认证要求建筑必须采用高效的节能建筑体系设计。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设计应遵循气候适应性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性能。
* 建筑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和高性能的门窗,以减少能源损失和冷热桥效应。
* 建筑应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降低能源消耗。
2. 资源节约与环保绿色三星建筑认证要求建筑必须采用资源节约和环保的设计原则。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材料应选择可再生、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 建筑应考虑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冲刷卫生间、浇灌植物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建筑应考虑采用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绿色三星建筑认证要求建筑必须保证室内环境质量良好,并提供可持续的运营管理。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避免装修材料和家具等释放有害气体。
* 建筑应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装饰材料和家具,以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 建筑应提供可持续的运营管理,包括能源管理、设备维护、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以保持建筑的环保性能和经济效益。
以上是绿色三星建筑认证标准的简要介绍。
该认证标准旨在推动建筑设计向更加环保、节能、舒适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