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 格式:doc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15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中的图形,只是用来表达零件的形状,而零件各部分的真实大小及相对位置,则靠标注尺寸来确定。
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尺寸不但要满足设计要求,还应满足生产要求。
零件图上的尺寸要标注得完整、清晰、符合国标规定等要求。
一、尺寸基准度量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
要把尺寸注得合理,就是要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
在选择尺寸基准时,必须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加工方法、测量方法等情况来确定。
尺寸基准有两种:1、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2、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测量要求所选定的基准。
每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上都应有一个主要基准。
标注尺寸时,既要考虑设计要求,又要考虑工艺要求。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主要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直接标注主要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直接标注常用基准要素:点、轴线、对称面、端面和底面。
一般尺寸应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一般尺寸的标注应考虑加工工艺要求对于零件上的一般尺寸,其设计基准的选择应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即从更于加工,测量、装配等为出发点,把设计基准定在工艺基准上,即设计基准服从工艺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如上图所示减速器低速轴的部分尺寸,其中长度方向(轴向)尺寸均为未注公差的一般尺寸,这些尺寸的设计基准的确定和尺寸注法应从便于加工的工艺要求来确定,即从符合车削加工工序、便于车削加工要求来确定,见下图。
不重要尺寸作为尺寸链的封闭环,不注尺寸不重要尺寸作为尺寸链的封闭环,不注尺寸下图a所示的轴承座中,高度方向尺寸A,B和C构成一个封闭的链状,这种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合称为尺寸链。
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
其中在加工过程(或装配过程)最后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而其余各环则称为组成环。
显然,任一组成环的尺寸变动必然引起封闭环尺寸的变动,且封闭环的尺寸误差为各组成环的尺寸误差之和。
图中尺寸A士a为重要尺寸应直接注出;与此同时,还需注出一般尺寸B;而尺寸C为不重要尺寸应作为尺寸链的封闭环,不注尺寸,见下图b,让其在加工最后自然形成(加工出尺寸A和B后,即可得到尺寸C)以累积各组成环(尺寸A和B)的误差,对零件的质量并无影响。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中的尺寸是零件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零件加工制造的主要依据。
标注尺寸必须满足正确、齐全、清晰的要求。
在零件图中标注尺寸,除了这三方面要求外,还需满足较为合理的要求。
所谓尺寸标注合理,是指所注的尺寸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满足加工、测量和检验等制造工艺要求。
为了能做到尺寸标注合理,必须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形体分析和工艺分析,据此确定尺寸基准,选择合理的标注形式,结合零件的具体情况标注尺寸。
一、设计基准与工艺基础零件的尺寸基准是指导零件装配到机器上或在加工、装夹、测量和检验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一些面、线或点。
因此,根据基准的作用,一般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一)设计基准根据机器的结构和设计要求,用以确定零件的机器中位置的一些面、线、点,称为设计基准。
如图1a所示,依据轴线及右轴肩确定齿轮轴在机器中的位置(标注尺寸A),因此该轴线和右轴肩端平面分别为齿轮轴的径向和轴向的设计基准。
(二)工艺基准根据零件加工制造、测量和检测等工艺要求所选定的一些面、线、点,称为工艺基准。
如图1b所示的齿轮轴,加工、测量时是以轴线和左右端面分别作为径向和轴向的基准,因此该零件的轴线和左右端面为工艺基准。
(三)基准的选择任何一个零件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或轴向、径向两方向)的尺寸,每个尺寸都有基准,因此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
同一方向上有多个基准时,其中必定有一个基准是主要的,称为主要基准;其余的其基准则为辅助基准。
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应有尺寸联系。
主要基准应为设计基准,同时也为工艺基准;辅助基准可为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尺寸,能反映设计要求,保证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性能;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尺寸,能把尺寸标注与零件加工制造联系起来,保证工艺要求,方便加工和测量。
因此,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将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统一起来,如上例齿轮轴的轴线既是径向设计基准,也是径向工艺基准,即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是重合的,称之为“基准生命原则”。
这样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工艺要求。
一般情况下,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是可以做到统一的,当两者不能统一起来,要按设计要求标注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为求满足工艺要求。
可作为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的面、线、点主要有:对称平面、主要加工面、结合面、底平面、端面、轴肩平面;回转面母线、轴线、对称中心线;球心等。
应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结合零件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尺寸基准。
二、尺寸标注的形式(一)链状式零件同一方向的几个尺寸依次首尾相接,后一尺寸以它邻接的前一个尺寸的终点为起点(基准),注写成链状,称为链状式,如图2a所示。
链状式可保证所注各段尺寸的精度要求,但由于基准依次推移,使各段尺寸的位置误差累加。
因此,当阶梯状零件对总长精度要求不高而对各段度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或零件中各孔中心距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适于采用链状式尺寸注法。
图1 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二)坐标式零件同一方向的几个尺寸由同一基准出发进行标注,称为坐标式,如图2b所示。
坐标式所主各段尺寸其精度只取决于本段尺寸加工误差,这样既可保证所注各段尺寸的精度要求,又因各段尺寸精度互不影响,故又不产生位置累加。
因此,当需要从同一基准定出一组精确的尺寸时,适于采用这种尺寸注法。
(三)综合式零件同一方向的多个尺寸,既有链状式又有坐标式,是这两种形式的]综合,称为综合式,如图2c所示。
综合式具有链状式和坐标式的优点,既能保证一些精确尺寸,又能减少阶梯状零件中尺寸误差积累。
因此,综合式注法应用较多,如图3所示主动齿轮轴中的尺寸注法。
图2 尺寸标注样式三、合理标注尺寸应注意的事项(一)按设计要求注尺寸1.功能尺寸应从设计基准出发直接注出零件的功能尺寸(重要尺寸),是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装配精度及互换性的尺寸。
如图1中的尺寸A,图4中的尺寸H和A。
为保证设计要求,对零件的功能尺寸应从基准出发直接注出。
在一个零件的尺寸中,功能尺寸的数量较少,约占尺寸总数的10%~20%,其余是非功能尺寸(一般尺寸)。
一般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可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图3 综合式标注样式图4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功能尺寸2.不能注成封闭的尺寸链封闭的尺寸链是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圈一组尺寸。
图2a中,已汪出各段尺寸a、b、c,如再注出总长e,这四个尺寸就构成了封闭尺寸链,每个尺寸为尺寸链中的组成环。
根据尺寸标注形式对尺寸误差的分析,尺寸链中任一环的尺寸误差,都等于其他各环的尺寸误差之和。
因此,如注成封闭尺寸链,欲同时满足各组成环的尺寸精度是办不到的。
因此,标注尺寸时应在尺寸链中选一个不重要的环不注尺寸,该环称为开口环,如图2、图3中长度方向的未注尺寸段。
开口环的尺寸误差等于其他各环尺寸误差之和,因为它不重要,在加工中最后形成,使误差积累到这个开口环上去(加工时不测量),该环尺寸精度不予保证对零件设计要求没有影响,从面保证了其他各组成环的尺寸精度。
图5所示的小轴,其长度方向尺寸一般注法如图a所示。
但出于某种需要有时也可注出开口环尺寸,但必须括号,称为参考尺寸,加工时不作测量和检验,如图b中的(N)。
3.联系尺寸应注出,相关尺寸应一致为保证设计要求,零件同一方向上主要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确定位置的定位尺寸之间,都必须直接注出尺寸(联系尺寸),将其联系起来。
如图6a泵体中确定螺孔、销孔位置和图6b泵滚珠轴盖中对应确定沉孔、销孔位置的定位尺寸R27、30与现两图中确定齿轮位置的中心距35±0.02,都必须对应一致,注法不能矛盾,而R27就是30与35±0.02间的联系尺寸,应直接注出。
对部件中有配合、连接、传动等关系(如轴和轴孔、键和键槽、销和乐孔、内螺纹和外螺纹、两零件的结合面等)的相关零件,在标注它们的零件图尺寸时,应尽可能做到尺寸基准、尺寸标注形式及其内容等协调一致,以利于装配、满足设计要求。
图5 封闭尺寸不标注(或标为参考尺寸)图6 零件间相关尺寸的注法(二)按工艺要求注尺寸i. 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符合加工过程,方便加工和测量,从而易于保证工艺要求。
轴套类零件的一般尺寸或阶梯孔等都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根据齿轮轴在车床上的加工顺序,车削加工后还要铣削轴上键槽和加工轮齿。
从加工顺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图7对该齿轮轴的尺寸注法是符合加工要求的。
图中除了轮齿宽度这一功能尺寸从设计基准直接注出之外,其余轴向尺寸因结构上没有特殊要求,都按加工顺序标注。
图7 齿轮轴的尺寸注法ii. 不同工种加工的尺寸应尽量分开标注如图7齿轮轴上的键槽是在铣床上加工的,标注键槽尺寸应与其他的车削加工尺寸分配,有得看图。
图中将键槽长度尺寸及其定位尺寸注在主视图上方,车削加工的各段长度尺寸注在下方,键槽的宽度和浓度集中标注在断面图上,这样配置尺寸,清晰易找,加工时看图方便。
iii. 标注尺寸应尽量方便测量在没有结构图上或其他重要的要求时,标注尺寸应尽量考虑测量方便。
如图8a所示的一些图例是由设计基准注出的中心至某面的尺寸,但不易测量;考虑到对设计要求影响不大,按图8b所示的注法则便于测量。
在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所注尺寸应尽量做到使用普通量具就能测量,以减少专用量具的设计和制造。
iv. 铸件尺寸按形体分析法标注铸件制造过程是先制作木模及芯盒,再造出砂型并浇注金属液而铸成。
木模是由基本形体接合(堆叠)成的,因此对铸件尺寸应按形体分析法标注基本形体的定型尺寸和定位尺寸,图8 标注尺寸要便于测量这样,既反映出设计意图,又方便制作木模。
图b是木模形体分析的轴测分解图,按图9a标注尺寸,直接给出了各基本形体的定型尺寸和定位尺寸,是符合制作木模工艺要求的。
图9 铸件的尺寸注法v. 加工面与不加工面只能有一个尺寸相联系因为铸件、锻件的不加工面(毛坯面)的尺寸精度只能由铸造、锻造时来保证,如果同一加工面与多个不加工面都有尺寸联系,既以同一加工耐烦基准来同时保证这些不加工面尺寸的保证的,(只有开始加工第一个加工面时,非以毛坯面为基准不可,以后的加工面都必须以另外加工面为基准)。
所以零件在同一方向上的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一般只能有一个尺寸(称过度尺寸)相联系(凸台、凹槽和沉孔等除外),而其他不加工面只能与别名步加工面发生尺寸联系。
这样,不仅加工面的尺寸精度要求容易保证,而且不加工面的尺寸精度也能从工艺上保证设计要求。
如图10a中,同一加工面(底面)同时与不加工面A、B、C有尺寸10、28、34相联系,故不合理;图10b中该方向加工面(底面)无联系,故合理。
‘图10 毛面与加工面的尺寸注法’6.标注尺寸应考虑加工方法和特点如图11a所示轴承兽的关圆柱孔,是与轴承卒的半圆柱孔全在一起之后加工出来的,以保证装配后的同轴度。
因此,应注直径不注半径,以方便加工和测量。
又如图11b所示轴上的键槽,是用盘铣刀加工出来的,除应注出键槽的有关尺寸之外,由刀具保证的尺寸,即铣刀直径也应注出(铣刀用又双点画线画出),以便选用刀具。
标注尺寸有时还要考虑检不测方法上的某些需要。
图11 考虑加工特点注尺寸7.零件上各处常见孔的尺寸注法图12表示阶梯孔和不通孔(盲孔)的加工方法、画法和尺寸注法(简化前)。
由于通常是用钻头加工,而钻头的端部是一个接近120o的锥角,所以当钻阶梯孔或通孔时,在孔的阶台处或孔的末端应画成120o 的锥台或锥坑。
图13为螺栓连接用的沉孔的加工方法、画法和尺寸注法(简化前);图14为螺钉连接用的沉孔的画法和尺寸注法(简化前)。
图12 阶梯孔和不通孔图13 螺栓联接用鱼眼坑图14 螺纹联接用的沉孔尺寸注法各种孔的尺寸注法(简化前后)。
国家标准GB/T16675.1—1996中规定,各类孔可采用旁注和符号相结合的方法标注。
vi. 零件标准结构调整素尺寸标注零件标准结构图要素尺寸,应取标准值,并按规定形式标注。
四、零件尺寸标注的步骤及举例[例1] 参照齿轮泵的轴测装配图(图1)和它的主动齿轮轴零件图(图2),试分析该零件尺寸的标注步骤。
如图15,其尺寸标步骤如下:(1)分析零件按照题给的几个相关图,分析该主动齿轮轴的结构形状和作用,弄清它与其他他零件之间的联系及其加工方法。
(2)选择基准如图15a, 图中处设计基准,B和为工艺基准。
(3)标注功能尺寸如图15b,,将认定的功能尺寸优先注出(4)标注其余尺寸如图15c,将其余的非功能尺寸注全。
图15 主动齿轮轴的标注步骤[例2] 参照齿轮泵的轴测装配图和泵体表达方案),试分析泵体零件尺寸的标注步骤。
如图16,其尺寸标注步骤如下:(1)分析零件泵体是容纳传动零件(主、从动齿轮轴等)的箱体零件,泵体在主动齿轮轴的伸出端有填料盒,用压盖紧;另一端有泵盖等零件。
泵体结构由内部空腔(啮合腔)、进出油口、支承及填表料盒、底板等腰三角形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