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十三行博物馆游记作文8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2.89 KB
- 文档页数:2
收获满满的博物馆之旅作文800字收获满满的博物馆之旅作文800字(通用34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收获满满的博物馆之旅作文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收获满满的博物馆之旅作文800字篇1出了梅,天气突然就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有一个地方,既可以避暑,又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好地方就是博物馆。
上好英语课,妈妈带我到城北沿着大运河,依次参观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没想到,炎炎夏日,博物馆里好不热闹,参观的大人、小孩络绎不绝。
通过参观,我了解了伞的起源、制作工艺,欣赏了亚洲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伞。
在扇博物馆,我有幸现场欣赏了一位技艺高超的阿姨,几分钟功夫,就把一把精美的纸扇做好了,真是一绝啊!还有大师正聚精会神地制作精美的风筝。
展台和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风筝,颜色鲜艳,形象逼真。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篆刻区域。
有位爷爷正专注地雕刻着知了,一块石头经过打磨,变得如此活灵活现,旁边一位叔叔看我惊讶的样子,说:“小朋友,有没有兴趣?你姓什么,选一块你喜欢的石头,自己刻一颗章带回家,很有意义的。
”我说我姓“崔”。
于是,叔叔(后来我知道是潘老师)帮我挑了一个小篆的“崔”字作为样子参考。
潘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先把印章要刻的一面在铁丝网上来回磨,直到磨平为止。
然后,根据这个字的结构,用黑笔在刻面上大致划一下位置。
然后,再把“崔”字反着,一笔一笔画在刻面上。
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篆刻了。
潘老师让我左手戴上保护手指的手套,右手拿小号刻刀。
大姆指和食指握住刀头,中指紧紧地抵住刀头的另一面,在刻面上,由下往上,由里往外,根据画好的线用力一点一点刻下去。
真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啊。
我一不小心,就把刀头划了出去,还好手没弄破,不过刻面被破坏了。
潘老师耐心地和我说:“没关系,刚开始学是这样的,你再把刻面稍微磨平一点,然后用刻刀再补一下,刚才的划痕就会没有的”。
去十三行博物馆的介绍与感受博物馆是文化的宝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各具特色,其中十三行博物馆更是一处不可错过的地方。
本文将介绍十三行博物馆的历史、收藏品和文化价值,并分享个人的参观感受。
十三行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老城区,是一座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博物馆。
其建筑风格兼具古典和现代元素,展示了中国南方城市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分为不同的展馆,包括历史文化展览、艺术收藏展览、民俗文化展览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南方地区的丰富历史和文化。
在十三行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展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博大精深。
展览中,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广州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我看到了古代的陶器、青铜器,以及各个朝代的文物和建筑。
通过这些展品,我仿佛穿越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和变迁。
除了历史文化展览,十三行博物馆还有丰富的艺术收藏展览。
这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包括国画、书法、雕塑等。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清代名家的山水画,画风清新脱俗,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此外,还有一批宋代青瓷器的收藏,色彩素雅,工艺精湛,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的精髓。
在参观十三行博物馆的民俗文化展览时,我对广州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里展出了广州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如陶瓷、漆器、丝绸等。
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手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传承了千百年的技艺,展现了广州人民勤劳智慧的一面。
同时,博物馆还展示了广州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俗,如春节、端午节等,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在参观十三行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不仅对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博物馆内的文物和展品无一不是对历史的见证,它们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具体和生动的认识。
同时,这次参观也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使我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的领悟。
博物馆游记作文博物馆游记作文(精选72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博物馆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博物馆游记作文篇1今天,我们早早的来到来绿园。
因为,我们班的家长要带着我们去殷墟博物馆,参观古代商朝的遗址。
以及汉字的来源。
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商朝的文物。
我们刚走进博物馆,就不津张大了嘴巴,里面全是商朝的生活用品,有各种各铜器,例如:锅,盆子……我目不转晴的上自着,仔细地看着,根本看不过来。
我还知道了,最初,是仓颉造的字。
在那里,我还看到了古代人的生活,以及纸是怎么来的。
每一样都十分有趣。
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许许多多的鼎了,它们有三足的也有四足的。
在古代,这些鼎大部分都用来做祭祀品。
少数用来当锅。
看着这些老的发青的鼎,我不禁感叹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不先进的情况下,竟然能做出这么大的鼎,我真为作为他们的后代而感到骄傲。
这就是殷墟博物馆,这次殷墟之旅,我十分开心!我来到这里,学习到了好多知识,充实了自己的认识。
还觉得十分快乐,让自己没有那么无聊,让我的心情比原来更好。
真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这次殷墟之旅真是不虚此行。
博物馆游记作文篇2下了车,沿着一条石板小路,穿过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茶园,我们来到了中国茶叶博物馆。
一进大门,一股凉意迎面扑来,让我神清气爽。
我们来到茶史厅门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大大的“茶”字。
走进茶史厅,我们的目光一下就被展板吸引住了,上面详细介绍了茶的文化和茶的历史知识。
比如,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南糯山栽培型茶树是最古老的茶树,有5.5米高;文成公主出嫁时把茶叶带到了西藏,也把茶文化传播到西域。
展板下方的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茶壶,这些茶壶有大有小,形态各异,有泊釉横把壶、越窑釉横把壶等。
从茶史厅出来,顺着走廊,我们就来到了茶萃厅。
这里最吸引我的是五颜六色的茶叶了,它们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2024年秋游参观博物馆日记三年级参观博物馆游记800字(精彩26篇)博物馆观后感200字1放假前老师对我们说:“放假十天里至少要去两个博物馆参观,还要把这件事说出来,让爸爸妈妈记录下来。
”放假第二天的中午,我和外婆参观了四个博物馆,有运河博物馆、扇子博物馆、雨伞博物馆和美术工艺馆。
我最喜欢雨伞博物馆,因为我们一走进去,就看见了很多闪着红色亮光的雨伞挂在半空中,好像天上有很多蘑菇,感觉就像一幅漂亮的画。
我还看见一个神童雕塑拿着一把荷叶做的。
伞,很像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T”。
今天下午我虽然走了四个博物馆,很累,但我觉得很兴奋,因为我以前去过这些博物馆但都没像今天下午这么仔细观察了博物馆里展出的东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以后还想去更多的博物馆。
博物馆观后感2今天,风和日丽,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出色的作品。
因为我是第一次参加学校的组织参观,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异常的兴奋。
我们和老师一起走出校门,就租了一辆车,开往博物馆。
很快就到了,我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这里的风景是如此美丽,一片绿色了“海洋”出现在我的眼前,“海洋”的中间广阔的湖,我们在四周转了转,一起拍了几张照片留念。
那里的树木多,竹子更多,并且空气也非常清新。
当我知道博物馆里有一位凤凰名人作品时,我就感到非常的自豪。
进入这个博物馆之后,有五彩缤纷的画、书法、雕塑,还有一前留下来的东西,都很有价值,有意义。
我进去看见的第一样东西是衣服大型的图画,他的长大约4米,宽至少也有2米,里面的东西都印在我脑海里,里面画有几多荷花,栩栩如生,看见那幅画就感觉身临奇境,里面有水,但是水就像要往外涌,这幅画的作者,也太出神入画了。
博物馆里的所有,我唯一看上的是一颗古树,树上刻有“谁说我憨睡至今,吮吸历史的乳汁,一万五千年,是另一种生存方式,爱的方式。
”它只有高大的树干,但是要3个大人才能环抱它,它的里部早已是空荡荡的了,这颗树有着那么悠久的历史,它的皮比铁还硬,它也就像睡美人,睡了一万多年,也许这样就是另一种生存方式,它几千年不死。
十三行的作文
《十三行的那些事儿》
哎呀呀,提起十三行,我可就有得唠啦!
就在几个月前,我和朋友专门跑了一趟十三行想去淘点好货。
那家伙,一到地方,哇塞,真的是热闹非凡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那场面可壮观了。
我们就顺着街道一家一家逛起来。
你还别说,这里的东西真的是五花八门啥都有。
走进一家卖女装的店,那一件件漂亮的衣服看得我眼睛都直了。
我摸着一件连衣裙,那布料摸着可舒服啦,款式也特别好看。
我就开始和老板砍价,老板一开始还不太乐意呢,不过我凭着我那三寸不烂之舌,软磨硬泡的,最后还真让我砍下了不少价,哈哈。
接着逛着逛着,看到一家卖饰品的店,那些小饰品精美得很嘞!我看中了一对耳环,上面的小珠子闪闪发光,我想象着戴在自己耳朵上的样子,肯定美极了。
我毫不犹豫就掏钱买了下来。
等我们逛得差不多了,已经累得不行啦,但心里却特别满足。
这十三行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能让人在里面逛一整天都不会觉得腻。
以后啊,我肯定还会再来十三行,继续寻找那些让我心动的宝贝!这不就是十三行带给我的独特体验嘛。
哈哈,这就是我和十三行的故事,大家觉得有趣不?。
广州十三行历史作文广州十三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商业街区,也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它位于广州市西关的珠江西路一带,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广州十三行的兴起始于明代,当时广州作为重要的海港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贾和海外贸易商至此贸易。
十三行作为当时的商业集聚地,各类商品齐聚于此,包括纺织品、药材、玩具、陶瓷等。
十三行也成为了商贾们进行商品交易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时间推移,广州十三行逐渐发展壮大。
在清代,商贾们纷纷在此建造了豪华的商业门面和店铺。
成片的商业建筑矗立在珠江西路两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街景。
这些店铺风格各异,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最为典型。
其中,一些店铺还配备了欧式的古典立面和独特的装饰,彰显了那个时代的商业繁荣和文化底蕴。
广州十三行的鼎盛时期在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
当时,广州十三行不仅是商贾们争相开设店铺的热门地段,还聚集了许多文化艺术活动和名人,如文化名人陈独秀和黄炎培曾在此开办杂志刊物,吸引着大量的读者和文化界人士前来交流和观摩。
然而,广州十三行的繁荣也在20世纪后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导致了商业格局的转变,加上城市规划的调整,十三行的商业地位逐渐式微。
如今,广州十三行虽然不再是繁荣的商业中心,但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成为广州市的一处重要的历史风貌街区。
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曾经的商业繁荣和文化氛围,也可以在这里品味传统的广府美食和寻找一些独特的小商品。
广州十三行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广州商业发展的历史记忆。
它不仅是一个商业街区,更是一个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节点。
博物馆游记作文800字博物馆游记作文800字(通用28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博物馆游记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博物馆游记作文800字篇1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内心的喜悦。
因为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博物馆一游。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一眼望见的是一座巨大的牌坊。
它如同巨人一样巍然屹立在大厅的正中央。
上面写着四个金灿灿的大字:会元状元。
我问妈妈,什么是会元状元?妈妈笑着说:“就是祝福人们能够事业有成,学习进步,成为各行各业的状元呀!”我十分高兴,一蹦一跳地跑上去与它合了个影。
这时,我抬头向左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字:故宫珍藏紫砂壶返乡展览。
还别说,对于博大精深的宜兴紫砂壶工艺,我还是有着一定的兴趣。
我十分喜爱紫砂壶,也十分敬佩一些古代的紫砂名家,如:邵友兰、杨彭年、惠孟臣等等。
其中,我最为佩服的还是邵友兰先生。
他善于仿古制茶,是清光绪年间较出名的紫砂大师。
啊,看着这一个个精美的紫砂壶,融入了多少人的心血!这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汗水与心血缔造的传奇!我在心中默默地感叹着,思索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我的目光又停留在了一个巧夺天工的紫砂工艺品上。
这是一只亭亭玉立的大公鸡,它的羽毛鲜艳极了。
只见它通体金黄,有些古色古香。
背上托着一尊紫砂宝瓶,此宝瓶撤口、束颈、溜肩、孤腹。
沙泥呈深紫色,腹部饰金彩绘祥和寿字。
这真是件鬼斧神工的大作!鸡尊旁,有一幅巨大的画作,是一位父亲正在教两个孩子识字。
父亲眉头微皱,聚精会神的教着;而两个孩子则满不在乎,只见他们一脸欢笑,好像在回味某件童年趣事呢?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个画面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啧啧赞叹。
游览者无不停下脚步,细细观察这精妙绝伦的画作。
之后,我又参观了古诗、画的展览厅,同样令我赞叹不已。
去十三行博物馆的介绍与感受在进入博物馆的瞬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代的繁华都市。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古朴典雅,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
走廊之间点缀着精美的石雕和木雕,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匠心独运。
古老的建筑为博物馆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厚重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乡野之中。
博物馆内的藏品更是丰富多彩,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和智慧。
从青铜器、玉器到陶瓷、书画,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尤其是以十三行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展示了这片古老城市的繁荣和辉煌。
在这里,我仿佛看见了古代商贾来往的繁忙景象,想象着当时的社会风貌。
除了文物展览,十三行博物馆还设有多个互动体验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参与手工制作和传统技艺的体验活动,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在这里,我不仅仅是一个观众,更是一个参与者和体验者,真正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
在游览了十三行博物馆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和宝贵。
历史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但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这样的文化场所,走近历史,了解历史,感受历史。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它记录着人类的奋斗和智慧,传承着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只有尊重历史,才能珍惜现在,更好地迎接未来。
走出十三行博物馆的大门,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仿佛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我经历了一场关于历史与文化的奇妙之旅。
十三行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文化的场所,更是一座启迪心灵的灿烂明珠。
我深深感激这个让我感受到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地方,也期待着未来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历史的魅力,珍惜文化的遗产。
愿每一个走进十三行博物馆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让历史文化的火炬在我们心中燃烧永远。
博物馆游记700字作文_记事作文篇一:博物馆游记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
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
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
”一个沉沉的声音。
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
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
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
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
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
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
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
”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
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参观博物馆感悟作文800字5篇参观博物馆,有时并不是特意为了藏品而前往,而是对宁静气氛的向往,于是博物馆陈列所营造的环境,也成为了它们的特色。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参观博物馆感悟作文8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参观博物馆有感1今天下午不上课,我们班部分同学去参观博物馆,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
总的来说,这次的博物馆之行很愉快。
在我的心中,“博物馆”这三个字,它的本身就是很庄严得了。
何谓博物馆,就是浓缩了历史的地方,就是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交流的桥梁。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天津的美无处不在。
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天津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天津的精神文明之美天津卫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是开国大典的情形热闹而喜庆,也洋溢着中华民族的喜庆;原汁原味的天津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那和睦相处的天津民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天津卫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天津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部分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不禁感慨天津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天津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津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名人居住于此,天津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当自己看到清朝官员在和洋人添《天津条约》时,心中的愤怒顿时而出,此时已真正明白落后就要挨打。
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观后感简介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博物馆,展示了广州历史上繁荣的商业街区——十三行的风貌和传统行业。
本文将介绍我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观后感,并分享其中令人难忘的经历和印象。
第一印象进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我首先被迎面而来的古老建筑所吸引。
这些建筑保留了古代商业街区的传统风貌,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宏伟的门楼和精致的砖雕,展现了广州的历史底蕴和商业发展的繁荣。
博物馆内部展示博物馆内部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展品,展示了广州十三行历史上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传承。
以下是我对几个展厅的观后感:十三行历史展厅这个展厅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详细介绍了广州十三行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以及对广州商业的重要影响。
展品中尤为吸引我眼球的是一份关于十三行的珍贵文献,展示了商贾们生活和交易的场景,使我仿佛置身于历史中。
工艺品展厅在这个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传统工艺品,如陶瓷、木雕和织锦等。
这些工艺品不仅精美绝伦,更体现了广州在商业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我被其中一幅巨大的木雕画深深吸引,画面栩栩如生,展现了广州商贸繁荣时期的盛况。
广州特产展厅广州十三行以其独特的商业地位而闻名,这个展厅展示了广州的特产,如荔枝、古玩、工艺品、旗袍等。
我看到了许多我熟悉的特产,不禁引发了我的回忆和对广州独特魅力的思考。
互动体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些互动体验,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广州商业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我参与其中的几个互动项目:传统手工艺体验在博物馆的一个角落,设有一个手工艺体验区域。
在这里,我亲自尝试了制作陶瓷和木雕的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和辛勤。
商贸游戏互动博物馆设有一个商贸游戏互动区,参观者可以扮演商贾的角色,体验传统商业交易的过程。
我在这个游戏中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展开激烈的角逐,增强了对广州商贸发展的理解。
总结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广州商贸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佩服广州商业发展的智慧和勇气。
广州十三行作文
8月20日,我和妈妈来到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和沙面,随着历史和展品重游了一遍广州海上丝绸之路。
古时候,由于中国跟很强大,别的的国家都想来买中国的东西。
中国卖出去丝绸、瓷器、茶叶、棉布、中药材等,那么别的国家也卖给我们东西,有毛皮、毛织品、木材、胡椒、西洋参等。
这样,买卖东西需要船,因此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也专门有人给他们做买卖,同时还需要一个大商店,就有当时的“十三行”。
参观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后,我与和妈妈就看到了沙面,这个有着浓厚异国风情的地方,承载了一段段的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两国以“十三行被毁,须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胁迫清政府把沙面划为租界,随后又迫使两广总督签订租约,使得沙面成为英法租界。
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成立。
沙面可以说是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现,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博物馆介绍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博物馆》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是一座展示十三行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该博物馆以十三行为主题,展示着这片地区的历史、人文和传统手艺,是了解广州老城区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十三行是广州历史悠久的老街之一,以古朴的建筑和传统手艺闻名。
这里曾是广州著名的手工业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而荔湾区十三行博物馆则是将这一片区域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诠释。
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照片、文物、手工艺品等,通过这些展品可以让游客了解到十三行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手艺的魅力。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许多互动游戏和展览,让游客能够更加生动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参观的趣味性和趣味性。
博物馆内的馆藏品种类繁多,包括陶瓷、纺织品、木雕、古建筑等,这些展品展示着十三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十三行博物馆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广州市的文化地标之一。
它展示了广州老城区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通过参观十三行博物馆,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到这片地区的魅力,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广州市的历史和人文。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并了解这座美丽古老城市的历史和传统。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介绍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广州市内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大道,是一座以展示和研究广州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建立于1988年,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十三行红楼会馆合作共建的。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整体设计融合了传统的西关建筑风格,宛如一座古老的宅院,给人一种回到历史的感觉。
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广州历史文化展览,二是红楼文化展览。
广州历史文化展览主要介绍广州的历史沿革、城市发展和文化特色,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向观众展示了广州自古以来的辉煌历史和繁荣景象。
红楼文化展览则主要展示了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沿革、红楼的建筑风格和红楼活动的特色,通过实物和场景再现,让观众了解十三行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广州历史上的名人文物、古代生活用品、传统工艺品等。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展品,了解到广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
此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主题展览和学术讲座,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参观者可以通过自助导览或者跟随导游的方式参观。
博物馆提供了多种语言的导览设施,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参观。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咨询台和休息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参观环境。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为成人30元,学生和老年人半价优惠。
同时,博物馆也提供团体参观和学术研究的服务,为广大观众和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参观和研究机会。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和精心设计的场景,向观众展示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和红楼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广州的居民还是外地的游客,来到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都能够感受到广州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希望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能够继续丰富展览内容,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为广大观众和学者提供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精选50篇)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篇1早闻位于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宝众多,今年暑假终于有幸去看一看。
步入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1区。
进入1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蓝田猿人头骨及其同期的生活物品。
顺着该区走廊一直往前走,就会看到一些史前时期的陶器和石制工具,其中一个红色的陶罐最为珍贵,不仅是因为它是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演变为父系氏族的一个象征,更是因为它的烧制难度极高,难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怎么完成的。
从1区出来向左转后再走一小会儿,就看到了2区。
2区展示的主要是秦汉时期的文物,其中大多是汉代的俑人,他们有的左手持盾,右手握剑,好像在宣誓为保卫汉朝江山做殊死拼搏,有的张弓,好像准备随时射杀敌人。
坐电梯来到博物馆二层,右手边是3区,左手边是4区,正前方是珍宝馆。
进入3区,显眼位置摆放着一尊漂亮的青花瓷器,据说是中国瓷都景德镇进献给当时大唐皇帝的贡品,皇帝一直爱不释手,后来作为陪葬品尘封了。
4区以汉唐时期的各种钱币为主,有各式各样的铜钱。
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开元通宝,它是盛唐时期的铜钱,做工非常精致,观赏性比其他铜钱要高很多,十分珍贵。
珍宝区里面主要是唐代的各种奇珍异宝。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镶金兽首玛瑙杯,形状是牛头羊角,牛嘴处是纯金镶制的,牛脖子是杯口。
它是一个盛酒器,一看就知道是达官贵人用的,造型、工艺都巧夺天工,漂亮极了。
据说这个酒器可以直接从牛脖子部位的杯口处饮酒,也可以把镶金部位卸下来从牛嘴处饮酒。
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结束了本次博物馆之旅,里面的珍宝实在太多了,没办法一一道来,希望你有机会的话亲自去细细参观游赏。
博物馆游记作文600字篇2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畅游了古代历史长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心得
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心得
在团日活动中,我们前往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参观。
搭乘地铁,过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
从大门进去,墙壁上写着引导词,在科普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浏览路线。
首先是前言,简短地介绍了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坐落在三百多年前的十三行遗址上。
十三行是一个地名,十三行是一片商馆区,十三行是一个商人群体,十三行是一种贸易体制。
17至19世纪随着欧美经济发展和世界各地来华航线开辟,以及欧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广州这个传统海上贸易中心,自然地成为各国商船首选的黄金口岸。
从1757年至1842年,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的对欧美通商特区。
伴随着广州十三行贸易的繁荣,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件在这里频频发生,很多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十三行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浏览路线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贸易、中西汇流、走向近代。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广州码头港口的模型。
商铺林立,街上行人如织。
戏园排练,文化生活丰富。
衙门是中西结合的建筑,很具有那个时代的美感。
河上船只来往,贸易发达。
可谓“各安耕获,乐其生业”。
结束时看到墙壁上的结束语,历史造就了十三行,十三行也创造了历史。
历史的浪潮奔腾向前,观者更应当汲古鉴今。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游后感作文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一座专题性历史博物馆,向游客们展现了十三行的辉煌历史,同学们游览后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一起来看看作文《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游后感》。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游后感一天,我去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那里让我印象很深刻。
先介绍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吧。
它是专题性历史博物馆,以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辉煌历史。
其中一楼是“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陈列共分为“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等六个部份,系统地展示了十三行辉煌历史以及对外贸易,商人群体,历史事件等。
二楼是“王恒、冯杰伉俪捐赠文物专室陈列展”。
这批文物共一千五百多套,其中上百件从康熙到现代的广彩瓷器,种类齐全,内容丰富。
在这次参观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楼“广彩”展示区的广彩人物纹镶小天使铜座大碗。
这个大碗被一棵金色的植物承托着,植物两旁坐着两个小童。
一个小童沿着植物正往上爬,好像想拿这个漂亮的大碗。
另一个小童捧着一个茶壶放在自己耳边听,十分有艺术性!通过这次游览参观,我再次认识了我国古代的辉煌和文明历史。
我体会到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勤奋。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我要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我要努力地学习各种本领,将来能为社会多作贡献!我喜欢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游后感我走出家门,看到小树在风中跳舞,感受到风的.清凉;看到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感受到阳光的灿烂。
今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我十分开心,因为要去广州游玩。
我们带上愉快的心情,坐上大巴车,向广州出发。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有着无限的遐想,广州会是怎样的?我们透过车窗,向外望去,风光无限好,只是经常塞车,塞车就塞车吧,反正我们坐在车上十分快乐,无一人抱怨,笑声依旧。
我们来到博物馆的所在地,羊城广州,这里环境十分优美,没有垃圾丢在地上,这里的人也很文明,讲礼貌,给我留下十分好的印象。
博物馆是一个像魔方一样的正方体,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共有四屋,在这里,我见到了上古神器,各种刀剑,陶器,龙船,邮票,化石……各式各样的宝物,在这里都有展出。
参观十三行博物馆游记作文800字
我们的同学们在一个美丽的下午里参观了十三行博物馆,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历史知识呢?一起来欣赏作文《参观十三行博物馆游记》。
周四下午,我们四年级集体来到十三行博物馆参观。
听着讲解员姐姐的详细讲解,看着玻璃橱窗里的文物和场景,仿如身临其“古”境,使我更加了解十三行的历史。
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就是现在的文化公园里。
馆内设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十三行时期文物陈
列展”和“王恒、冯杰夫妇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三个展览。
从大门进去,就是“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
这个展览分为“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中西汇流”
和“走向近代”六部分,丰富的文献史料、文物,展示了十三行从
辉煌到终结的历史,同时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商人群体、东
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等历史事件,展示了粤商敢为人先、包容务实、
锐意进取的精神。
参观完“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紧接着就是“十三行时期文物陈列展”。
这个展览展示了中外热心人士从世界各地收集并捐赠
给博物馆的十三行历史时期的相关文物。
其中,最能体现十三行时
期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艺的是“广彩洋人远航图大碗”。
这大碗器形
精美,为外国商船抵达广州后,专门订制的纪念品。
大碗中心有“1757”的标识,以纪念此次船只航行的年份。
碗内侧有英文书写“Elizabethdarling”,瓷器上描绘了船员和亲人相见的情形。
还有
模拟古代十三行的店铺场景,但最有特色的还是陶瓷店场景,铺里
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陶瓷工艺品,使我想到了:如果
没有十三行的出现,没有与外商的交流,我国怎么会繁荣昌盛呢?我
们的祖国也称不上“Thecountryofceramics”!
最后是“王恒、冯杰夫妇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
展内有1500多件珍贵文物,涵盖了清代广州的主要外销工艺品。
这次参观博物馆使我深入地了解到十三行的历史!我要继续深入了解荔湾,热爱我们的荔湾。
作者:苏芳琦
班级:西华路小学敏行班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