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砌筑抹灰施工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37 KB
- 文档页数:3
二次结构抹灰工程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次结构抹灰是指在建筑物的墙体、顶板、地面等表面进行抹灰处理的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结合某项目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该项目的抹灰工程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 材料准备首先要做的是准备抹灰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砂浆、防水剂、粘结剂等。
其中,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砂浆应采用标号为M5的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剂和粘结剂应选用品质可靠的产品。
2. 设备准备其次是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包括搅拌机、抹灰工具、抹灰机等。
这些设备应经过严格的检测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3.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必须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和考核合格才能进行抹灰工程的施工。
三、施工流程1. 对墙体表面进行处理首先,要对墙体表面进行处理,包括清扫、修补、打磨等工作。
确保墙体表面光滑、无裂缝、无灰尘和脏物,以便于后续抹灰施工。
2. 抹灰工艺(1) 加湿处理在进行墙体抹灰之前,应将墙体表面喷水加湿处理,以提高墙体表面的附着力。
(2) 抹灰基层首先进行底层抹灰,使用标号为M5的普通水泥砂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抹灰,保证抹灰层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 中层抹灰底层抹灰完成后,进行中层抹灰,采用M5的水泥砂浆进行抹灰,同样要求保证抹灰层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4) 面层抹灰中层抹灰完成后,进行面层抹灰,采用细砂水泥浆进行抹灰,要求抹灰层的平整度和细腻度,确保表面的光洁度和美观度。
3. 预防措施在抹灰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材料、设备和人员的管理,特别注意防水剂和粘结剂的使用,保证抹灰层的防水性和粘结性。
四、验收标准1. 墙体表面无裂缝、无空鼓、无漏抹、无起灰。
2. 抹灰层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抹灰层的粘结性和防水性符合施工规范。
五、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恶劣天气对抹灰质量的影响。
二次结构、抹灰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 13J10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1448-2017);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修订版)》(QGD-005-2015);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项施工方案一、图纸、设计要求:1、砌筑工程的主要部位为外墙、内隔墙等。
±0.000以下墙体采用实心混凝土砖,强度等级为MU20,M10.0水泥砂浆砌筑。
2、所有墙体均在首层地面标高下-0.05处设20厚防水砂浆(1:2.5水泥砂浆内掺3~5%防水剂)防潮层。
当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地面标高高侧墙身的侧面做防潮层。
3、±0.000以上墙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大等于A5.0,Mb7.5混合砂浆砌筑。
内墙除特殊标注外均采用200厚强度等级大等于A5.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Mb7.5混合砂浆砌筑;4、砌筑墙壁预留洞见建施和设备图,300x300以下的留洞, 本图均不表示, 应配合其他专业图纸施工;5、凡不同墙体材质搭接处在粉刷前应加做抗碱玻璃纤维自粘嵌缝带(厚度0.25mm,宽度200)后再施工基层及面层。
6、在门窗洞边200内砌体应选用实心砌块或砂浆填实的轻质混凝土砌块。
所有穿墙管道缝隙均以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7、屋面以上外墙砌筑时先浇筑与墙体等厚度C15混凝土圈梁500高后再砌筑墙体或按结施。
8、构造柱做法及设置详见结施,符合构造做法13J10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
9、门窗洞口内墙阳角做2米高1:2水泥砂浆暗护角两边宽60。
二、施工部署及准备1、施工方案的编制由项目部统一完成,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员做好现场砌筑质量的控制。
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施工准备..................................................................................................................................................... - 1 -3.1、施工场地准备...................................................................................................................................... - 1 -3.2、技术准备.............................................................................................................................................. - 1 -3.3、组织准备.............................................................................................................................................. - 1 -3.4、机械配置.............................................................................................................................................. - 1 -四、工期筹划....................................................................................................................................................... - 2 -五、施工总体部署............................................................................................................................................... - 2 -六、主要施工工艺............................................................................................................................................... - 2 -6.1、抹灰工程.............................................................................................................................................. - 2 -七、测量控制....................................................................................................................................................... - 4 -八、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4 -8.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4 -8.2 建立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 6 -九、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 7 -9.1 环境保护措施........................................................................................................................................ - 7 -9.2 文明施工措施........................................................................................................................................ - 7 -十、安全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8 -一、编制依据1.1 主体建筑设计图纸。
二次结构砌筑及抹灰方案设计一、背景和目的在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砌筑及抹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合理的方案设计可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美观度。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合理的二次结构砌筑及抹灰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
二、设计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要求。
2.考虑墙体的承重及不同结构载荷的分布情况。
3.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4.设计方案要注重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顺利进行。
三、砌筑方案设计1.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确定不同墙体结构的类型和材料。
常用的墙体结构类型有砖墙结构、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等。
根据墙体的实际载荷情况和承重要求,选择合适的墙体结构类型。
2. 在确定了墙体结构类型后,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墙体的宽度和高度。
一般情况下,墙体的宽度为150mm至300mm,高度根据需要确定。
3.根据墙体的结构类型和要求,确定墙体的砌筑方法和施工工艺。
常用的砌筑方法有砖砌、石砌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4.在墙体砌筑完成后,进行墙体水平度、垂直度等检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1. 根据实际要求,确定墙体的抹灰厚度和材料。
常用的抹灰厚度为10mm至20mm,根据墙体的设计要求确定。
2.选择合适的抹灰材料,如砂浆等,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配比。
3.将抹灰材料均匀地涂抹在墙面上,注意保持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采用逐层抹灰的方法,确保抹灰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4.抹灰完成后,进行表面处理,如打磨、刷涂面漆等,使墙面达到要求的光滑度和美观度。
五、施工工艺1.在施工前,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安全措施,如设置临时围挡、坠落防护等。
2.施工过程中,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要求,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3.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周期和工程进度,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顺利进行。
六、施工质量控制1.在施工前,对相关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编制依据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混凝土小型空心砖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3.《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06SG614-1)4.《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02SG614)5.本工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6.本工程《二次结构深化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2.2.砌筑概况1.外墙:地下室外墙砌筑详见《地下室钢板挡土墙外侧砌筑施工方案》,地上部分外墙采用90、19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2. 内墙:地下室及裙房内墙采用19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厚度为200。
防火墙采用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墙体厚度为200。
地下室楼梯间与一层楼梯间的分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部分卫生间及风井、管道井等竖井墙体采用90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办公层部分卫生间及管井墙体材料用90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3.内墙所用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M5.0水泥砂浆砌筑,容重≥650KG/M3,强度等级≥3.5,地上部分外墙采用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M5.0混合砂浆砌筑,砌块容重≥650KG/M3,强度等级≥5.0;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密度不应大于 800kg/m3。
4.防火墙耐火极限应为≥3小时,地下室楼梯间与一层楼梯间的分隔墙耐火极限应为≥2小时。
卫生间、淋浴间、盥洗室、厨房、垃圾间等凡是设有地漏、地沟或集水坑的房间,均在砌块墙底部设高于楼面200的C20现浇混凝土带。
5.外装饰幕墙的外围护墙体砌筑应在幕墙饰面安装结构确定后方可进行。
3.施工安排3.1.主要材料要求1.砌块:本工程填充墙主要为90、190mm的尺寸规格,在使用砌块时,所用砌块必须是经过严格筛选出来的优质的产品,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合格证书中需注明厂名、证书字号、发证日期、砖等级、耐久性实验是否符合要求及签章等。
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非承重内隔墙、外围护墙全部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填充墙的厚度有250mm、200mm等规格,其中250mm厚填充墙为外围护墙,200mm厚填充墙为内隔墙。
填充墙依据图集砌筑,砌筑砂浆为M5水泥砂浆,砌块强度等级为MU3。
5,密度≤600kg/m3,砌体底部及顶部斜砌使用的烧结页岩砖强度等级为MU10,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配筋带、抱框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二、施工部署1. 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二次结构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各分项工程合格率100%.2. 施工顺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二次结构整体施工先后顺序为:从上向下,首先是五层砌筑,之后是四至一层砌筑.二次结构砌筑前先做样板墙及样板间,经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3.施工准备工作任务划分4.劳动力配置劳动力均衡需求量如下:5.机械配置6.材料进场及存放A. 所有材料按计划进场,材料股负责及时供应.材料进场后由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同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有复试要求的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于工程中.B。
水泥、砂、石、轻集料砌块等材料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堆放。
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二次结构施工时应根据现场重新按照装修施工需要进行布置,但尽量利用现有的水、电、消防等设施及现场硬化路面。
在主楼西侧中间位置设置一部物料提升架.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工作A. 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对于图纸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与设计联系解决。
B. 编制主要材料及机具的需用计划,物资设备部门按计划分批按时组织进场。
C。
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并及时向工长及施工人员进行图纸及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E。
外管部门做好劳动力计划,并组织评审及选择工作。
2.施工准备工作A。
现场临时用电由甲方提供的变压器接入的现场总配电箱位于现场北侧,本工程采用TN~S三项五线制供电系统,各施工楼层设流动箱,以满足装修用电。
为了保证物料提升机的正常使用,物料提升机用电采用独立电源供电。
西安市雁塔区西尧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1#、2#、3#、4#楼二次结构墙体抹灰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雁塔区西尧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部2022年7月19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准备 (3)四、工艺方法及流程 (4)五、质量标准 (10)六、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0)七、成品保护 (11)八、安全文明施工 (12)一、编制依据序号类别编号名称备注1《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图纸》3《本工程的设计变更、图纸会审》4主要规范GB50203-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GB50924-201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6GB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7GB50210-20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8GB50203-2019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JGJ46-2005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0主要规程JGJ/T14-201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11JGJ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2CECS289:201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技术规范13JGJ145-201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14JG/T340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15主要标准图集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61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17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8其它ISO14101OHSAS18001《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19《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程序文件》二、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西安市雁塔区西尧头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昆明路以北阿房路以西,由1#、2#、3#、4#、5#、6#、7#楼及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3.69万平米。
其中1#-4#楼为住宅楼,剪力墙结构,1#、4#楼为33层,2#、3#楼为26层;5#楼为5层商业,框架结构;6#楼为27层公寓楼;7#楼为22层公寓楼;6#7#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各楼均为2层地下室。
贵阳市富源同坐.学府黔城观光电梯二次结构砌筑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2)1.1土建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 (2)1.2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2)2、工程概况 (2)3、施工安排 (3)3.1施工工期 (3)3.2施工组织及职责分工 (3)4、施工准备 (4)4.1技术准备 (4)4.2材料、机具、劳动力准备 (4)5、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7)5.1构造要求 (7)5.3施工方法 (10)5.3质量要求 (11)5.5材料二次转运措施 (12)5.6成品保护措施 (13)5.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3)5.8质量控制及通病预防措施 (14)1、编制依据1.1土建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1.2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2、工程概况2.1 工程名称:贵阳市富源同坐.学府黔城观光电梯;建设单位:贵州英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设计的主要范围和内容: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土建,给排水,电气,防雷;室外环境设计和室内外装饰不在本设计范围内。
2.2 工程总建筑面积:220m2;属于观光电梯。
2.3 建筑层数:地上5层;正负零标高为1116.50;屋顶标高: 1143.80 ;详见建筑施工图剖面。
2.4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为乙类,并按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物防火设计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执行。
3、施工安排3.1施工工期该工程二次砌筑施工工期: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4月3日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测量放线:由项目部测量员依据施工图,在楼面放出二次结构墙体的轴线、边线、控制线、构造柱及门洞口位置线,并经项目质检员和监理验线合格。
(2)根据各层层高和不同部位,事先画出各面墙体的砌块排布图,并据此和进场的砌块实际尺寸用30×40的木方制作皮数杆,皮数杆上要标出每皮砌块高度、水平灰缝厚度、洞口标高、过梁高度等相关尺寸。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各种砌筑材料,如加气块、多孔砖、煤矸石砖、混凝土砖等,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 工具准备:准备好砌筑工具,如砌砖锤、水平尺、线锤、水平仪、墨斗等。
3.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高效。
二、施工工序1. 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在主体结构上放出砌筑控制线,包括轴线、边线等。
确保控制线准确无误。
2. 设立皮数杆:在控制线上设立皮数杆,用于控制墙体厚度和高度。
3. 底部找平或混凝土反坎:在砌筑前,对底部进行找平处理,或浇筑混凝土反坎,确保墙体底部平整。
4. 砌筑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墙体砌筑。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构造柱砌筑:按照设计要求,在墙体上砌筑构造柱,确保柱体垂直、尺寸准确。
(2)圈梁、过梁等构造施工:在墙体上砌筑圈梁、过梁等构造,确保结构稳定性。
(3)墙体砌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墙体砌筑,包括填充墙、隔墙等。
5. 砌体沉实:墙体砌筑完成后,进行砌体沉实,确保墙体密实。
6. 塞缝验收:在墙体砌筑完成后,进行塞缝处理,确保墙体美观。
同时,对墙体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7. 防水施工:在墙体砌筑完成后,进行防水施工,确保墙体防水性能。
8. 墙面抹灰:在墙体砌筑和防水施工完成后,进行墙面抹灰,确保墙体平整、美观。
9. 线管定位:根据水电图纸和入户接口要求,设置线管定位线,确保线管位置准确。
三、施工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安全。
2. 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墙体厚度、高度、垂直度等符合要求。
3. 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进度。
5. 做好施工记录,便于后期管理和维护。
总之,工程二次结构施工工序是确保建筑物功能性、美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第2篇在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施工是对主体结构的完善和补充,它主要包括构造柱、圈梁、止水反坎、过梁、压顶、填充墙、隔墙、散水、台阶等非承重结构的施工。
太行国际新城B区6号住宅楼二次结构及内墙抹灰施工工艺一、工程概况太行国际新城B区6号住宅楼位于阳泉市赛鱼路南侧,桃河以北处,东临三矿医院,西侧是阳煤集团规划的安置区。
B区住宅楼为框架(裙房)框支剪力墙(主楼)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局部十九层)。
地下为车库,一至三层为商铺,四层以上为住户标准层。
本工程由山西国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山西诚正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现场监理。
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3)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70三、施工工艺(一)、砌筑工程(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图纸各开间、门窗洞口尺寸,窗台及过梁标高,掌握预留洞口、构造柱留设位置,确保正确。
校核轴线、建筑50线。
施工前编制出专项施工技术交底,并交底到每个操作人员手中。
M5水泥砂浆、M5混合砂浆配合比已出正式报告,并在现场操作时有标识。
2、材料准备:32.5水泥、白灰膏、黄砂、220厚及160厚加气块、植筋专用胶、石棉纤维或膨胀剂加防水粉等。
3、机具准备:砂浆搅拌机、磅称、靠尺4、施工条件:主体结构的飘窗、栏板需施工完毕。
(2)、施工要求1、构造柱墙压筋设置:砌体填充墙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的连接:沿框架柱或抗震墙高度每隔500mm或砌块皮数,预留2Φ6钢筋,用于拉接砌体填充墙,拉接筋的长度为通长或至洞口边,伸入柱或抗震墙中200mm。
外墙装饰线墙和外墙窗户墙体采用每皮砖压一层墙压筋。
当填充墙高度大于4m时,在1/2墙高或门窗洞口上皮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拉梁,拉梁高度180mm,与墙同厚,配筋为:主筋为4Φ12,箍筋为Φ6@200,砼C20;当墙长大于5m时,墙顶部与梁有可靠连接。
当墙长长度大于5m时和宽度≥2.1m的大洞口两侧的需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断面200*300(300 墙),200*200(200墙),200*250,200*350,主筋4Φ12,箍筋为Φ6@200.上下加密500㎜。
第一章施工工艺与技术1.1植筋施工1.1.1施工工艺流程放线定位→打孔→清孔→灌注植筋胶→植入钢筋→养护检测。
1.1.2主要施工方法1.放线:根据图纸,将所要植筋的钢筋位置在剪力墙上弹出钢筋的位置。
并标记清晰准确,并用不同的标记表示不同的钢筋直径。
2.钻孔:根据标出拉结筋、过梁、构造柱等钢筋的位置,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应大于钢筋直径4mm,钻孔深度≥100mm。
3.清孔:钻孔后用吹风机吹除孔内碎屑、粉尘,保证孔洞内无灰尘,以保证粘结剂粘结牢固。
4.灌注植筋胶:将植筋胶与固化剂按15:1拌和均匀,每次拌合的植筋胶在半小时内用完、将植筋胶填充在孔洞内,保证粘结剂均匀饱满。
5.植筋:植筋所用钢筋规格为直径为6mm的HPB钢筋。
要求钢筋下料准确,植筋时将钢筋蘸胶后慢慢插入孔内,并旋转360度左右。
6.养护:养护温度宜在20℃~40℃之间,所植钢筋的固化时间不少于24小时,严禁在此期间内扰动所植钢筋。
1.1.3主要构造措施1.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间距500mm设2φ6拉结筋,拉结筋沿墙全长贯通,墙体水平拉结筋与植筋连接构造详图如下:以下S数值参照图集12G614-1P9页,本项目主要涉及普通砖S为500mm,正压加气块S为600mm。
2.框架柱相邻两面只有一面与砌体墙相接,植筋构造详图如下(图集3φ4采用3φ6钢筋):3.框架柱相邻两面与砌体墙相接,植筋构造详图如下(图集3φ4采用3φ6钢筋):4.框架柱相邻三面与砌体墙相接,植筋构造详图如下(图集3A4采用3A6钢筋):1.1.4植筋试验检测1.植筋拉拔实验,同规格、同型号、相同部位组成一个检验批,具体抽样应符合以下规定:2.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测值应为6.0kN。
抽检钢筋在检验值的作用下,基材应无裂缝,钢筋无滑移和宏观裂损;持荷2min期间荷载降低不应大于5%。
3.植筋一般在植筋72小时后,可采用拉力计(千斤顶)对所植钢筋进行拉拔试验,加载方式见下图:1.2砌筑工程1.2.1施工工艺流程基面清理→定位放线→设置皮杆数→植筋→墙体砌筑→过梁浇筑→顶砖砌筑→构造柱浇筑→养护。
1 建筑二次结构砌筑抹灰施工工艺1.1干混砂浆1.1.1应用技术1.1.1.1一般要求1、干混砂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受潮。
普通砌筑砂浆、普通抹灰砂浆、普通地面砂浆、自流平地面砂浆、无收缩灌浆砂浆保存不应超过3个月,其它干混砂浆保存不应超过6个月。
2、露天施工时环境温度与基层温度均不得低于5℃,所使用的材料温度也应在5℃以上,施工现场风力不应大于5级,雨天室外不得施工。
3、干混砂浆所使用的基层应平整、坚固、洁净;前道工序留下的沟槽、孔洞应整修完毕;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决定是否对基层进行洇湿处理。
如基层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可用适宜砂浆找平,找平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拌合用水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 63《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有关规定。
施工时,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用水量拌合,不得随意增减用水量。
5、干混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
若使用手持式搅拌器,应先按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拌合水倒入适当容器中,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将干混砂浆缓缓倒入,将物料搅拌至均匀、无结块状态,静置约5min,让砂浆熟化后再次搅拌即可使用。
一次搅拌量应适中,应在可操作时间内将拌合好的砂浆用完。
如采用连续式混浆机,应调整用水量使砂浆符合适宜稠度。
6、施工完成后应按产品使用说明要求进行必要养护。
7、施工中应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污染环境。
1.1.1.2普通砌筑砂浆、普通抹灰砂浆和普通地面砂浆1、普通砌筑砂浆适用于砌筑灰缝不小于8mm,且符合GB 502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砌筑工程;普通抹灰砂浆适用于一次性抹灰厚度在10mm内的混凝土和砌体的抹灰工程;普通地面砂浆适用于地面工程及屋面找平工程。
2、普通砌筑砂浆、普通抹灰砂浆和普通地面砂浆施工技术要点:(1)应根据基面材料的吸水率不同选择相应保水率的砌筑、抹灰砂浆。
加气混凝土制品应使用高保水砌筑、抹灰砂浆;烧结砖、轻集料空心砌块、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应使用中保水砌筑、抹灰砂浆;灰砂砖和现浇混凝土应使用低保水砌筑、抹灰砂浆。
二次结构施工方案第一小节、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第一条、施工要点:在基础平面或楼面需砌筑加气混凝土砌体墙部位处对基层清理和找平,并弹出墙体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口位置。
目的是:为了保证砌体的位置正确。
并由上而下计算好皮数(含水平灰缝高度、斜块砌筑空间预留)。
在底皮砌块高度不规则时可采用水泥砖或素混凝土和特制规格的砌块砌筑。
在砌筑第一皮砌块前,按设计排块的要求进行试摆,目的是:为了更好发挥砌体的力学性能,上下皮砌块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在“L”、“T”、“十”型接头处砌筑时咬砌,以保证砌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试摆能确定采用哪几种型号规格,尽量减少非型号规格的用量,达到减少锯砖的目的;通过试摆,可以校正皮数杆上的尺寸是否有误。
试摆后在砌筑第一皮砌块前,先用水润湿基面,再用砂浆铺砌,砌块的垂直灰缝披刮粘结剂(如果采用普通砂浆施工的,在垂直灰缝处披刮普通砂浆),并注意校正砌块的水平和垂直度,待第一皮砌块的水平灰缝的砌筑砂浆初凝后方可进行上皮砌块的砌筑。
常温下,砌块的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内。
对于所需的非规格尺寸砌块采用手提式电锯或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切割成规则长方体,严禁刀劈斧砍。
砌筑施工时,在每皮砌块砌筑前,要用毛刷清理砌块表面浮砂,处理干净后再铺水平、垂直灰缝处的粘结剂、混合砂浆。
每皮砌块砌筑时,注意校正水平、垂直位置,并做到上下皮砌块错缝搭接、表面平整、水平灰缝基本平直。
上下搭接长度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大于两皮。
采用混合砂浆砌筑时,将砂浆铺设于下皮砌块表面及待砌砌块的端面。
砌筑墙面平整干净、灰缝处无溢出的砂浆。
砌上墙的砌块不任意移动或撞击,不得用敲打的方法来校正墙面,如有不平整,用钢齿磨砂板磨平,使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于有很大偏差值的墙体,拆除重新进行铺浆砌筑。
墙体水平配筋时预先在砌块的水平灰缝面开设通长的凹槽,置入钢筋后,用M5水泥砂浆填实至槽的上口平。
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柱交接处,在柱内预留拉结钢筋进行拉结或L 型铁件连接。
墙面抹灰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年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前安排 (2)4、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12)6、质量控制要点 (17)7、成品保护措施 (18)8、安全环保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2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3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 《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7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范》JGJ/T2238 《预拌砂浆》GB/T25181-2010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尚义县“空心村”治理项目南壕堑安置区富民苑设计-采购-施工(E PC)总承包一标段图纸2、工程概况编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2 建设单位3 设计单位4 监理单位5 施工单位6 建筑面积7 工程位置8 资金来源9 开工日期10竣工日期11工期要求12质量标准3、施工前安排3.1作业人员抹灰工人进场时必须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并对工人进行安全质量技术再教育。
3.2主要材料(1)预拌砂浆:有出厂合格证、备案证和试验报告单,若出场超过三个月重新复式。
(2)采用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在使用前应根据使用要求过筛,筛好后保持洁净。
(3)石灰膏:现场设置灰膏池,采用成品石灰膏。
灰膏加工方法如下: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经不大于3m m×3m m 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
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灰时,不应少于30d。
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它杂质。
二次结构砌筑抹灰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
1.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按照施工图纸和工程规定,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3.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清洁,无杂物。
4.结合施工图纸和工程要求,确定施工所需的施工材料和工具设备,并进行采购和租赁。
二、墙体砌筑施工工序
1.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墙体砌筑的起点和基准线。
2.按照要求,将外墙铺设至墙角,并进行垂直、水平检测,确保墙体垂直、水平。
3. 采用悬臂砌墙法进行墙体砌筑,墙砖铺设要求每块砖之间留缝,缝宽为10-15mm。
4.砌筑过程中,对墙体砌筑进行检查,确保墙体垂直度、水平度和强度符合要求。
5.在墙体砌筑过程中,设置木模板,用于墙体安装门窗洞口。
6.完成墙体砌筑后,进行砌筑的交接验收,确保墙体砌筑质量。
三、抹灰施工工序
1.在墙砖铺设完成后,清理墙体表面的灰尘和碎屑。
2. 在墙体表面涂刷一层预留水分的底层灰浆,厚度约为5mm。
3.等底层灰浆稍干后,使用抹灰工具将中层灰浆抹在墙体表面,厚度约为10-15mm。
4. 中层灰浆稍干后,使用抹灰工具将表面灰浆抹在墙体表面,厚度约为2-3mm。
5.将抹灰后的墙体进行养护,保湿保温,以防止裂缝和开裂。
6.每天对已完成的抹灰墙体进行验收,确保表面平整、无裂缝。
四、检查与验收
1.检查已完成的墙体砌筑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强度是否符合要求,修复和整改不合格部分。
2.检查已完成的抹灰墙体表面平整度、无裂缝和砂眼,修复和整改不合格部分。
3.进行墙体砌筑和抹灰的交接验收,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
4.完成验收后,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清理施工区域。
五、安全措施
1.施工过程中,穿着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服装和安全帽,佩戴好安全防护手套,保护好眼睛。
2.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防范。
3.施工现场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堆积与蓄积。
4.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防止工人滑倒或受伤。
5.严格遵守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施工人员培训。
六、总结
本工程的二次结构砌筑抹灰施工方案,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严控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落实好安全措施,保障工人的安全施工。
最后,对施工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