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37.04 KB
- 文档页数:2
附录一:电力系统概述一、电力系统1.电力系统简介英文:power system电力系统图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
由于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
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
据此,电力系统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型电力系统不仅便于电能生产与消费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分配,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动力设施投资,且有利于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电力系统建设往往是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发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
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电力系统发展简况在电能应用的初期,由小容量发电机单独向灯塔、轮船、车间等的照明供电系统,可看作是简单的住户式供电系统。
白炽灯发明后,出现了中心电站式供电系统,如1882年T.A.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纽约主持建造的珍珠街电站。
它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总容量约670千瓦),用110伏电压供1300盏电灯照明。
19世纪90年代,三相交流输电系统研制成功,并很快取代了直流输电,成为电力系统大发展的里程碑。
一、电力系统知识介绍(一)电力系统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组成:电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二次能源,它能方便、经济地从蕴藏于自然界中的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核燃料、风能等)转换而来,并且可以转换为其它能量供人们使用。
电能是由发电厂生产的,大容量发电厂往往建在燃料,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而用户往往远离发电厂需要建设较长的输电线路进行输电,建设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进行变电,通过配电线路向各类用户配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连接成的统一整体。
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庞杂的工程系统之一。
电力网——其中输电、变电、配电所组成的部分。
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的输电线路。
它的任务就是把远处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输送到负荷中心,同时还联系区域电力网行程跨省,跨地区的大电力系统,如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和南方等电力网,就属于这种类型。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例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
电力系统示意图2、电力系统的组成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升压及降压变电设备、电力网及电能用户(用电设备)组成的系统统称为电力系统。
(1)发电厂:生产电能。
(2)电力网: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
输电网:是以高压甚至超高电压将发电厂、变电所或变电所之间连接起来的输电网络,所以又称为电力网中的主网架。
配电网:直接将电能送到用户的网络。
它的作用是将电能分配给各类不同的用户,变换电压、传送电能。
配电网的电压因用户的需要而定,因此,配电网中又分为:高压配电网:110KV及以上电压、中压配电网:(35KV)10KV、6KV、3KV低压配电网:220V、380V。
(3)电力用户:高压用户额定电压在1kV以上,低压用户额定电压在1kV以下。
(4)用电设备:消耗电能。
3、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网电压是有等级的,电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等因素,经全面分析论证,由国家统一制定和颁布的。
电力系统概述(一)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特征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用电设备和相应的辅助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测量、调度自动化和通信等装置),按规定的技术和经济要求组成的整体。
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和核电厂发出的电力,按其容量的不同和所需输送距离的不同,分别接入110、220kV和500kV交流电力网以及高压电流输电线路。
在电力网的构成中,不同电压的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通过相应电压等级的变电所相互连接,在配电网的低压侧接有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等各种用电设备,这就形成了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在内的统一的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电力系统频率、电力网结构和电力系统流量等。
1、电力系统频率电力系统频率是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的同步发电机所产生的交流正弦基波电压的频率。
频率质量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稳态运行的条件下,各发电机同步运行,整个电力系统的频率是相等的。
它是电力系统一致的运行参数。
世界上,电力系统采用的额定频率有50Hz和60Hz 两种。
我国和世界多数国家均采用50Hz电力系统;只有美国、加拿大、古巴、朝鲜等少数国家采用60Hz电力系统;日本的东部地区为50Hz电力系统,中部和西部地区为60Hz电力系统,两种不同频率的电力系统与直流变频站互联。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和用电设备,都是按照额定频率设计和制造的,只有在额定频率附近运行时,才能发挥最好的功能。
只有当电力系统中所有发电设备发出的有功功率之总和与电力网中电力负荷吸收和消耗的有功功率相等时,系统频率才能保持不变。
2、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电压等级是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级别系列,额定电压是指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规定的正常工作电压。
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实际运行电压容许在一定程度上偏离额定电压。
在上述容许偏离的电压范围内,各种电力设备和整个电力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为分3、6、10、35、 63、110、220、330、500、750 kV。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将电能传输到
用户终端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和运行方式等
方面进行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定义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设施和用户终端组成的
一套供电网络。
其主要功能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输电、变电和
配电过程分配到用户终端,以满足各种用电需求。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
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主要通过燃煤、水力、核能、风力等方式转换其他形式的能源为电能,并输入到电力系统中。
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通过变电站进
行升压、降压和分配,然后经由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地区的变电站。
3. 变电系统:变电系统起到升压、降压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将输电
线路输入的高压电能逐级降压,然后通过配电线路分配到用户终端。
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变电站输送过来的低压电能分配到各个用
户终端,通过配电线路和变压器实现对电能的进一步调整和分配。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1. 并联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多个发电厂以及输电、变电和配电设备可以进行并联运行。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供电容量的增加、设备备份和网络可靠性的提高。
2. 平衡运行:电力系统需要保持供需平衡,发电厂实时调整发电量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通过自动化监控和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
3. 运行调度: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控制,通过对发电厂和输变电设备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4. 保障措施: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设置各种保障措施,如备用电源、事故应急预案和设备检修计划等,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保障用户的供电需求。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供电网络,由发电厂、输电、变电和配电设施以及用户终端组成。
通过并联运行、平衡运行、运行调度和保障措施来保证电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供应。
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