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诊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患者来院就诊
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
感染科门诊医师排查
非传染病患者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普通门诊就诊住院或门诊(居家)隔离治疗
及时报告县疾控中心
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门诊部预检分诊站
(门诊大堂测体温处)
询问发热病史及症状体征
发热病人
预检分诊点询问发热病史、有无外出或接触史
体温38℃以下 38℃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普通门诊为病人及陪人戴口罩
护士护送病人到急诊科诊治进行交接班
做好预检分诊处环境的消毒、清洁。
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图
拭消毒,并更换口罩。
在就诊前,患者及陪同人员需要经过预检分诊处(测体温)扫健康码。
对于非发热患者和健康码正常的发热患者
(T≧37.3℃),工作人员会嘱其正确佩戴口罩,然后进行快
速手消毒,并询问并登记流行病调查。
如果患者健康码异常,工作人员会发放口罩并嘱其正确佩戴口罩。
如果患者有外来人员密切接触史及疫区史,工作人员会对预检分诊进行警戒线隔离,并立即通知院长并报区疾控中心,等待疾控中心人员到来。
同时,工作人员会嘱患者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并告知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待患者离开后,工作人员会立即对工作区域喷洒和擦拭消毒,并更换口罩。
以上是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图的具体内容。
在疫情期间,预检分诊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筛查出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自身安全。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概述:传染病预检分诊是指在疫情期间,为了快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感染传染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治疗方案,而进行的一系列预先规定的流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以便医务人员参考和操作。
1:患者到达医院:- 患者到达医院前,医院在门口设置消毒站,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和手部消毒。
- 患者进入医院后,被引导至指定区域等待进一步诊断。
2:初步筛查:- 医务人员进行首次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症状和旅行史。
- 如果患者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或有近期疫情地区旅行史,被标记为“高风险”患者。
3:分流:- 高风险患者被引导至专门的传染病隔离区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隔离。
- 低风险患者则被引导至普通诊所进行常规检查。
4:确认诊断:- 高风险患者在传染病隔离区域接受医疗团队进一步检查。
- 医疗团队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传染病。
5:隔离和治疗:- 如果患者被确诊感染传染病,将立即进行传染病隔离措施,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 隔离期间,医务人员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文件作为参考:- 1:传染病预检分诊表格- 2:传染病通报制度法律名词及注释:- 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等。
- 2:隔离措施:指对已知或可疑感染传染病患者进行的隔离,目的是防止疾病在人群中传播。
- 3:个人防护装备: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在内的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品。
- 4:传染病通报制度:指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后,根据法律要求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