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婴员中级理论知识提纲
- 格式:pdf
- 大小:440.02 KB
- 文档页数:44
中级育婴师教学大纲导言:中级育婴师教学大纲是为了指导中级育婴师培训课程而编写的全面规划。
本大纲旨在为培养合格的育婴师提供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婴幼儿护理、健康管理和早期教育等方面的职责。
本大纲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一、婴幼儿发展和需求1. 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的认知2. 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和喂养方法3. 婴幼儿的睡眠和安全需求4. 婴幼儿的社会性和情感需求5.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和应对二、婴幼儿护理1. 新生儿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2. 婴幼儿的日常洗护和换尿布技巧3. 维持和促进婴幼儿健康的基本护理措施4. 婴幼儿疾病的护理和康复5. 婴幼儿口腔卫生和牙齿发育保健三、婴幼儿健康管理1. 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生长发育评估2.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识别和预防3. 婴幼儿的疫苗接种和健康档案管理4. 婴幼儿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5.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管理和危机干预四、早期教育和游戏活动1. 婴幼儿早期认知和感知发展的特点2. 婴幼儿早期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3. 婴幼儿早期运动和协调能力的促进4. 婴幼儿早期社交和情感发展的支持5. 婴幼儿早期学习和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五、安全管理和卫生措施1. 婴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环境的评估2. 婴幼儿事故和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3.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控制和防护4. 婴幼儿日常卫生管理的规范和指导5. 婴幼儿食品安全和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六、育婴服务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1. 育婴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职责范围2. 育婴师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技巧3. 育婴师工作中的专业标准和技能要求4. 育婴师在培训过程中的规则和评估体系5. 育婴师自我管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结语:中级育婴师教学大纲旨在为培养合格的育婴师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指导。
本大纲内容涵盖婴幼儿发展和需求、婴幼儿护理、婴幼儿健康管理、早期教育和游戏活动、安全管理和卫生措施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遵循本大纲的要求,培训机构能够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帮助育婴师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育婴员中级操作技能复习提纲一、婴儿生理特点1.新生儿生理特点-婴儿皮肤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婴儿头发和头皮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婴儿眼睛和耳朵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婴儿口腔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婴儿鼻子的特点和护理方法2.婴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婴儿喂养方法和时机-婴儿吐奶、反胃和便秘等问题的处理方法-婴儿辅食添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婴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婴儿正常呼吸频率和呼吸方式-婴儿打嗝和呼吸困难等问题的处理方法-婴儿护理时的体位和呼吸辅助技巧4.婴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婴儿活动时的肢体支持方法-婴儿体位调整和翻身的辅助技巧-婴儿睡姿和睡前前准备的注意事项二、婴儿心理特点和发展1.婴儿心理特点-婴儿出生后的心理适应过程-婴儿情绪的表达方式和联想法-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和分离焦虑的处理方法-婴儿情绪调节和安抚的技巧2.婴儿发展-婴儿基本生活技能的发展过程和提升方法-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促进方法-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方法-婴儿社交能力的培养和支持方法三、婴儿卫生与健康护理1.婴儿洗澡和护理-婴儿洗澡的频率和水温控制-婴儿洗澡前后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婴儿皮肤保湿和防晒的技巧-婴儿头发和头皮的洗护方法2.婴儿口腔卫生护理-婴儿乳牙的护理和清洁技巧-婴儿口腔、嘴唇和牙龈的检查方法-婴儿口腔卫生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婴儿异常口腔症状的处理方法3.婴儿床上用品和环境卫生护理-婴儿床上用品的选择和定期更换方法-婴儿睡眠环境的卫生保障和安全注意事项-婴儿常见皮肤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婴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四、婴儿常见疾病的护理1.婴儿感冒和发热的护理方法-婴儿感冒的症状和护理措施-婴儿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婴儿感冒和发热时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注意事项2.婴儿肠道疾病的护理方法-婴儿腹泻的症状和护理方法-婴儿呕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婴儿肠绞痛的护理技巧-婴儿肠道疾病时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注意事项3.婴儿皮肤问题的护理方法-婴儿湿疹和尿疹的护理方法-婴儿痱子和红屁股的处理方法-婴儿蚊虫叮咬和疱疹的护理措施总结:以上为育婴员中级操作技能复习提纲,涵盖了婴儿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与发展、卫生与健康护理以及常见疾病的护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育婴员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水平,更好地照顾和帮助婴儿的成长和发展。
中级育婴员教学大纲和计划中级育婴员教学大纲和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婴幼儿护理需求的增加,育婴员的职业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育婴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制定一份中级育婴员教学大纲和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中级育婴员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教学大纲的内容中级育婴员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婴幼儿发展心理学:介绍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帮助育婴员了解婴幼儿的成长规律和需求,为提供科学的护理和教育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2. 婴幼儿护理:包括喂养、睡眠、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育婴员需要学习正确的喂养方法、睡眠管理技巧以及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 婴幼儿早期教育:介绍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育婴员需要了解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需求,学习如何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方式促进婴幼儿的智力、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4. 家庭沟通与合作:培养育婴员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力,了解家庭的期望和需求,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制定中级育婴员教学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计划应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理论课程主要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则通过模拟和实际操作让学员更好地掌握护理和教育技巧。
2. 分阶段教学:根据学员的基础和能力,将教学内容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逐步提升学员的专业水平。
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
3. 实践实习:教学计划应包括实践实习环节,让学员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实习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中级育婴员教学大纲和计划的重要性中级育婴员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定对于提高育婴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教学大纲和计划可以统一教学内容和标准,确保育婴员接受的培训质量和水平。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员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育婴师(中级)复习资料第一节0~3岁因而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1、大小的变化2、比例的变化3、旧特征的消失4、新特征的获得比例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的1/8.发展的任务:1、学习走路2、学习食用固体长物3、学习说话4、学习控制排泄机能5、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7、学习判断是非8、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9、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年龄阶段的划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位0~18岁。
根据我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二、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年龄越小,心律及血流速度也越快。
口腔:新生儿出生时以具有吸吮和吞咽反射,生后即可开奶。
乳牙的分类(出牙的顺序):中切牙、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骨骼柔软易弯曲:婴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容易出现变形、弯曲。
关节发育不全:婴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臼。
肌肉发育顺序:婴儿先学会抬头、坐、立、行、跑、跳等大动作,手部的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
神经髓鞘化:刚出生时婴儿的神经细胞缺乏髓鞘,因此婴儿在做许多动作时不精确。
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婴儿大脑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很容易兴奋。
体温调节能力差:婴儿皮肤的散热和保温能力都不及成人,容易受凉或中暑。
耳的发育特点:1、咽管短、平2、对噪音敏感第二节0~3岁婴儿心里发展特点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实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
感觉能力的发展: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
中级育婴师知识点一、婴儿生理发展1.幼儿的身体发展:重量、身高、头围等标准指标2.幼儿的大脑发育:大脑皮层的不断发育,神经元的形成和连接,影响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3.骨骼发育:幼儿骨骼的生长和骨密度的增加,骨骼的发育对于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姿势的形成非常重要4.幼儿的运动发展:运动能力的依次发展,从抬头、翻身、爬行、坐立、站立、行走、跑跳等阶段5.幼儿的语言发展:从咿呀学语到掌握基本词汇、语法规则和语义理解能力的建立二、喂养1.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区别和技巧:如何正确哺乳、如何储存和处理母乳、人工喂养的具体操作步骤等2.幼儿的喂养频率和时间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喂养次数和间隔时间3.幼儿的辅食添加:从何时开始添加辅食、添加的食物种类和顺序、如何选择、准备和混合辅食等4.幼儿饮水:适合幼儿的饮水方式和饮水量5.幼儿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如拒绝吃奶、吃得过多或过少、嗝气、呃逆、吐奶等三、睡眠1.幼儿的睡眠需求: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睡眠时长和睡眠规律2.幼儿的睡眠环境:安全、舒适、有助于入睡的睡眠环境的组织和建立3.幼儿的入睡和入睡困难:对于幼儿入睡的要求和技巧,以及入睡困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4.幼儿的夜间喂养和夜间醒来:夜间喂养、夜间醒来和夜奶断奶的具体操作和技巧5.幼儿的白天小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小睡需求和小睡时间表四、安全1.幼儿安全意识教育:如何教育幼儿防止危险行为和认知危险因素2.家庭和幼儿园的安全环境建设:如何调整环境,防止幼儿受伤3.幼儿的交通安全:如何教育幼儿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4.幼儿疾病预防:常见儿童疾病及其预防知识5.幼儿的急救知识:常见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等五、卫生1.幼儿的个人卫生:洗手、洗澡、剪指甲、清洁牙齿、耳朵和鼻子等2.幼儿衣物的清洁和消毒:幼儿衣物的洗涤和消毒要求3.幼儿居住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幼儿生活区域的清洁,如床铺、玩具、餐具等4.幼儿疾病的传染预防:如何预防儿童传染病的传播,如手足口病、流感等5.幼儿疫苗接种:常规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和注意事项六、情感发展1.幼儿的情感需求: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培养安全感和亲子关系的建立2.幼儿的情绪管理:帮助幼儿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3.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幼儿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如与同龄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4.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5.幼儿的独立性培养: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培养自理能力以上是关于中级育婴师知识点的提纲,具体的知识点还包括更多的细节和实际操作技巧。
育婴员中级操作技能考核复习提纲试题1、为20个月婴幼儿做按时独自入睡的训练【P143婴幼儿按时独自入睡的训练(1)-(9)及注意事项(1)-(5)】答:1)创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居室安静,光线柔和,室温控制在25度左右。
根据季节变化,给婴幼儿选择厚薄适宜的盖被。
2)睡前将婴幼儿的脸、脚和臀部洗净或睡前可给婴幼儿洗澡、按摩,都有助于婴幼儿更好入睡。
3)睡前换上宽松的、柔软的睡衣,冬天可给婴幼儿使用睡袋,既保暖又舒适,又不容易着凉。
4)睡前排一次尿。
5)睡前可利用固定乐曲催眠入睡。
6)睡前不拍、不摇、不抱,更不可用喂哺催眠。
7)睡前要避免过度兴奋。
8)对于1岁前的婴儿不会刷牙,睡前可用清水或淡茶水漱口,以保护牙齿。
9)每次到了睡觉时间,要把婴幼儿放在小床上,培养他独自睡觉。
如果暂时没有睡着,不要去逗他,婴幼儿不久自然就会入睡。
注意事项:1)按婴幼儿的月龄,合理安排婴幼儿睡眠的时间和每日次数。
在婴幼儿出生后可开始训练,新生儿日间除了吃奶、清洁卫生外均为睡眠时间,夜间则要任期熟睡,不要因喂奶而将其弄醒。
2)让婴幼儿按时入睡,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按照每天固定的时间上床和起床。
睡前不做剧烈的活动,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可怕的故事,不宜玩新的玩具。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被褥干净舒适,无噪音等。
4)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养成不蒙头、不含奶头、不咬被角、不吮吸手指的睡眠习惯。
5)对睡眠不安的婴幼儿要找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本题分值:40分(2)考核时间:10min(3)考核形式:笔试(4)具体考核要求:按照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睡前准备的要求为20个月婴幼儿做按时独自入睡的训练。
(5)否定项说明: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则应及时终止其考试,考生该试题成绩记为零分。
试题2、制作土豆泥【P133---土豆泥,还需熟悉其他蔬菜汁、点心等做法】(1)本题分值:40分(2)考核时间:10min(3)考核形式:实操(4)具体考核要求:按照要求为6个月婴儿制作土豆泥。
育婴员中级操作技能考核复习提纲(带部分答案)---最新-(2)育婴员中级操作技能考核复习提纲试题1、为20个月婴幼儿做按时独自入睡的训练【P143婴幼儿按时独自入睡的训练(1)-(9)及注意事项(1)-(5)】答:1)创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居室安静,光线柔和,室温控制在25度左右。
根据季节变化,给婴幼儿选择厚薄适宜的盖被。
2)睡前将婴幼儿的脸、脚和臀部洗净或睡前可给婴幼儿洗澡、按摩,都有助于婴幼儿更好入睡。
3)睡前换上宽松的、柔软的睡衣,冬天可给婴幼儿使用睡袋,既保暖又舒适,又不容易着凉。
4)睡前排一次尿。
5)睡前可利用固定乐曲催眠入睡。
6)睡前不拍、不摇、不抱,更不可用喂哺催眠。
7)睡前要避免过度兴奋。
8)对于1岁前的婴儿不会刷牙,睡前可用清水或淡茶水漱口,以保护牙齿。
9)每次到了睡觉时间,要把婴幼儿放在小床上,培养他独自睡觉。
如果暂时没有睡着,不要去逗他,婴幼儿不久自然就会入睡。
注意事项:1)按婴幼儿的月龄,合理安排婴幼儿睡眠的时间和每日次数。
在婴幼儿出生后可开始训练,新生儿日间除了吃奶、清洁卫生外均为睡眠时间,夜间则要任期熟睡,不要因喂奶而将其弄醒。
2)让婴幼儿按时入睡,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按照每天固定的时间上床和起床。
睡前不做剧烈的活动,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可怕的故事,不宜玩新的玩具。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被褥干净舒适,无噪音等。
4)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养成不蒙头、不含奶头、不咬被角、不吮吸手指的睡眠习惯。
5)对睡眠不安的婴幼儿要找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本题分值:40分(2)考核时间:10min(3)考核形式:笔试(4)具体考核要求:按照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睡前准备的要求为20个月婴幼儿做按时独自入睡的训练。
(5)否定项说明: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则应及时终止其考试,考生该试题成绩记为零分。
试题2、制作土豆泥【P133---土豆泥,还需熟悉其他蔬菜汁、点心等做法】(1)本题分值:40分(2)考核时间:10min(3)考核形式:实操(4)具体考核要求:按照要求为6个月婴儿制作土豆泥。
育婴师(中级)复习资料第一节0~3岁因而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1、大小的变化2、比例的变化3、旧特征的消失4、新特征的获得比例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的1/8.发展的任务:1、学习走路2、学习食用固体长物3、学习说话4、学习控制排泄机能5、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7、学习判断是非8、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9、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年龄阶段的划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位0~18岁。
根据我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二、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年龄越小,心律及血流速度也越快。
口腔:新生儿出生时以具有吸吮和吞咽反射,生后即可开奶。
乳牙的分类(出牙的顺序):中切牙、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骨骼柔软易弯曲:婴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容易出现变形、弯曲。
关节发育不全:婴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臼。
肌肉发育顺序:婴儿先学会抬头、坐、立、行、跑、跳等大动作,手部的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
神经髓鞘化:刚出生时婴儿的神经细胞缺乏髓鞘,因此婴儿在做许多动作时不精确。
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婴儿大脑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很容易兴奋。
体温调节能力差:婴儿皮肤的散热和保温能力都不及成人,容易受凉或中暑。
耳的发育特点:1、咽管短、平2、对噪音敏感第二节0~3岁婴儿心里发展特点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实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
感觉能力的发展: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
育婴员中级培训计划及大纲第一节:育儿基础知识1. 1 导论- 介绍育婴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和职责- 讲述育婴员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引导育婴员了解自己的职业愿景和目标1. 2 婴儿基本生理和心理发展- 了解婴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分析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掌握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儿的照顾和教育方法1. 3 婴儿喂养与营养- 学习婴儿喂养的基本知识- 分析不同喂养方式的适用场合和注意事项- 了解婴儿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搭配1. 4 婴儿护理- 掌握婴儿日常护理技巧- 了解婴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学习应对突发状况的紧急救护知识第二节:育婴员的专业素养2. 1 育婴员的职业操守- 强调职业操守对育婴员工作的重要性- 学习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 了解育婴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行为准则2. 2 婴儿心理与情感疏导- 分析婴儿的情感发展特点- 学习应对婴儿情感问题的疏导方法- 培养育婴员的耐心和细心2. 3 家庭与婴儿的沟通与互动- 学习在家庭中与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掌握促进婴儿健康成长的家庭互动技巧- 了解家庭与婴儿成长的互动关系2. 4 家庭卫生与环境营造- 学习家庭环境卫生与婴儿健康成长的关系- 掌握家庭卫生知识与环境营造技巧- 了解婴儿居室设计与环境培养第三节:育婴员的综合技能培训3. 1 手工、美术、音乐- 学习开展手工、美术、音乐活动对婴儿的影响- 掌握手工、美术、音乐活动的组织原则和方法- 了解手工、美术、音乐活动的实施和应用3. 2 游戏和早教- 介绍婴儿游戏和早教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学习开展游戏和早教活动的技巧和策略- 了解游戏和早教活动的设计和实施3. 3 安全防护和突发事件处理- 学习常见安全隐患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方法- 了解婴儿安全防护和紧急救护的技能3. 4 儿童情绪管理与行为引导- 了解儿童行为心理学相关知识- 掌握儿童情绪管理和行为引导的方法- 学习应对儿童情绪问题的疏导技巧第四节:实践技能培训4. 1 亲子辅导- 学习在家庭中进行亲子辅导的基本技巧- 掌握亲子辅导的原则和方法- 培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4. 2 早期教育- 了解早期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学习早期教育的实施和应用- 了解婴儿早期教育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4. 3 照护记录和报告- 学习婴儿照护记录和报告的编写规范和流程- 掌握照护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了解照护记录和报告对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4. 4 评估和监督- 分析婴儿成长发育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学习评估和监督的原则和流程- 了解评估和监督对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第五节:毕业实习与总结5. 1 毕业实习- 安排学员到相关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实习期间对学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学员完成实习报告并进行总结5. 2 结业考核- 安排学员进行结业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育婴员中级培训学员将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日后从事育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育婴师(中级)教案一、基本要求(一)鉴定要求与育婴师初级相同(二)复习重点难点1.与育婴师初级相同2.基础知识(1)婴儿发展生理方面的大小变化。
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等。
(2)婴儿发展心理方面的变化。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断提高。
(3)婴儿发展中新特征获得的表现。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步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等。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二是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
三是婴儿时期要完成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5)儿童生长速度与年龄的关系。
婴儿期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极端的。
新生儿以天为单位计算,1-3个月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6)我国对儿童期限的阶段划分。
一般把从出生到成熟之间(0-18岁)的发展过程,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前、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7)心脏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而变化的情况。
婴儿时期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新生儿心脏重约20-23克,占体重的0.8%;1-2岁达60克,较新生儿时期增加两倍多,占体重的0.5%。
出生第一年心脏重量增加最快,7-9岁及青春期时增长速度再次加快。
(8)人体的食物加工厂。
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
(9)婴儿生理性流涎的原因。
?婴儿唾液腺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干燥。
出生后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显著增多,由于口底浅,故常发生流涎,称为生理性流涎。
(10)婴儿出牙的时间。
婴儿4-10个月时开始出牙。
(11)婴儿乳牙全部出齐的时间。
2岁左右乳牙长齐。
(12)形成龋齿的原因。
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容易被腐蚀形成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