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52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6.1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一、知识点概括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生活中的比,具体内容如下:1.了解什么是比2.了解比的性质3.掌握比的意义和读法4.掌握比的基本运算二、知识点详解1. 了解什么是比比是指两个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其中,用来比较的两个数叫做比较数,用来比较的关系叫做比。
2. 了解比的性质在比的定义中,比较数的顺序不能交换,否则比的结果将不同。
例如,3比2大,但2比3小。
3. 掌握比的意义和读法比表示的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的读法一般是“冒号”左边的数除以右边的数。
例如,8比6可以表示为:8:6读作:八比六。
4. 掌握比的基本运算(1)相等的比如果两个比是相等的,即两个比较数的比值相等,那么它们就是相等的比。
例如,4:2与8:4是相等的比,因为它们的比值都是2。
(2)同类比的比较同类比是比较两个同类物品(如长方体和长方体、三角形和三角形等)之间的大小关系。
对于同类比,两个比较数应该是相同的单位,并且应该代表相同的性质。
例如,两个长方体的比是长的比宽的,因此单位应该是长度,比较数应该代表长和宽。
(3)不同类比的比较不同类比是比较两个不同类别的物品(如长方形和三角形、三角形和圆形等)之间的大小关系。
对于不同类比,两个比较数的单位是不同的,应该选择一个相同的比较基准,并把一个物品的数据换算成与基准相同的单位。
5. 生活中的比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到比的场合,例如:1.身高的比较:比较不同人的身高,看谁更高。
2.体重的比较:比较不同人的体重,看谁更重。
3.面积的比较:比较不同房间的面积大小,看哪个更大。
4.距离的比较:比较不同路段的长度,看哪一个更长。
三、学习方法1.多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比的基本读法和运算方法,理解同类比和不同类比的比较规则;3.针对练习题,加强对于比的意义和运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对于比的应用能力。
四、学习反思通过学习本章,我明白了比是用来描述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概念。
六年级语文六上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课题《盼》(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备课组审核六年级语文组级部审核学生姓名教师寄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目标2.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学习重点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方法。
学法提示以问促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品味深情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二、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斗篷.()应和.()痱.子()浸.湿()烤.干()嘟囔..( ) 腥.味()喧.闹()2.重要词语。
(1)嘟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窸窸窣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学常识:《盼》作者是,1957年生河北赵县,代著名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玫瑰门》《》,短篇小说《》。
三、合作探究1.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
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我”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不已。
2.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我”。
第二部分(3自然段):讲“我”开始着雨天,可是一连好多天,天空都是的。
第三部分(4—17自然段):讲一天放学后,果然掉了雨点儿,“我”找了许多借口想穿上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四部分(18—21自然段):第二天早晨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不已。
3.雨衣样子的介绍: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新雨衣。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数学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导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下册数学知识点。
2. 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导学内容:1. 分数- 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 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 进行分数的换算,如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等。
2. 百分数-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 学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 掌握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平均数-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 学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简单方程- 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意义。
-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 进行简单方程的应用。
导学步骤:1. 让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小数、图表等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教师利用白板或屏幕分享分数的四则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分数具体的意义进行计算,并进行口算练习。
4. 学生通过看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计算。
5.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进行反复练习。
6. 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了解简单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练习和应用。
7.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为下节课的铺垫。
导学反思:通过导学活动,学生回顾和巩固了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并提前预习了下节课的内容。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加深了对分数、百分数、平均数和简单方程的理解。
此外,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建议教师在导学活动后,设计一定的巩固练习和提高拓展的任务,以便学生在课下能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六年级安全教育导学案-预防和应对洪水中自救一、教学目标1.了解洪水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2.掌握预防洪水的知识和方法。
3.学会在发生洪水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4.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洪水的防御方法和自救方法。
2.学会在危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策。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洪水的形成原因和危害(20分钟)教学内容:1.洪水的定义和特点。
2.洪水的形成原因。
3.洪水造成的危害。
教学过程:1.引入:借助媒体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境内外因洪灾造成的危害情况。
2.讲解:“洪水”这一名词的来源,引导学生认识洪水的基本特点。
3.授课:讲解洪水的形成原因,通过动画或模型形式绘制洪水的生成过程及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动过程。
4.明确洪水的危害:洪水的侵袭,灾害性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社会生活、行业以及经济发展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 预防洪水的知识和方法(20分钟)教学内容:1.预防措施:公共设施设备完善、加强生态保护、加强监测预测、合理规划建设等。
2.个人防护措施:了解天气变化、关注信息预警、加强围堤防护等。
教学过程:1.发挥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防洪、为什么要防洪、防洪的措施是什么、如何预测防洪等知识。
2.借助视频材料,进行防洪措施及其实施效果介绍,引导学生认识每种防洪措施的作用,以及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规避洪灾。
3. 自救和互救方法(20分钟)教学内容:1.自救知识:选择逃生路线、找到逃生工具、掌握逃生技巧等。
2.互救方法:请救、信号救援、抢救群众等。
教学过程:1.通过“自救、互救”、“顽强生命”等主题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
2.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逃生方法、工具使用技巧,要求他们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必要的措施。
3.介绍“请救”、“信号救援”、“群众抢救”等互救方法,让学生有意识、有技能、有能力在灾难中扮演生命的主角。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圆规、尺子、剪刀、绳、钉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的谈话直接引出课题,简洁明了,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圆是平面图形”这一知识点;学生对圆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主题图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圆,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圆的兴趣。
(二)利用素材,尝试画圆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教师:如果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你会怎样画?预设:(1)利用圆形的实物模型的外框画圆;(2)用线绕钉子旋转画圆;(3)用三角尺;(4)用圆规……2.运用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帮助学生认识圆规。
圆规的组成:一只“带有针尖的脚”,一只“装有铅笔的脚”。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及课后反思-5.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丨苏教版一、导学目标1.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特殊口诀;2.掌握分数乘法及除法的计算方法;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二、课前预习1.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分数加减的口诀以及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2.练习判断分数大小和化简分数;3.自主寻找实际问题,尝试进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1.分数加法的口诀:“相加无需变,通分为先。
分子和起来,化简成真”;2.分数减法的口诀:“相减无需变,通分为先。
分子差起来,化简成真”;3.分数乘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4.分数除法,将除数倒数并乘以被除数。
2. 分组学习1.小组讨论并展示实际问题,探究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问题中的应用;2.每组组长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思考。
3. 课堂练习1.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目;2.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题目;3.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四、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有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2.自主寻找实际问题,进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写出解题思路。
五、课后反思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老师的讲解下和小组的讨论中,我对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练习中,我发现分数加减法的口诀能够很好地辅助我的计算,在乘除法的计算中也需要注意分母通分的问题。
通过课堂上的实际问题解答,我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一步理解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在课后作业中,我将会进一步加强自己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1 生活中的比 | 北师大版一、前置知识在学习本节课前,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了解比的定义。
2.理解比的性质和比的大小关系。
3.了解百分数。
二、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比的含义和使用。
2.能够运用比及其性质进行数值计算。
3.能够进行百分数和百分数的计算。
三、学习重点1.生活中比的运用。
2.比的性质和大小关系。
四、学习难点1.用百分数进行计算。
五、学习内容1. 生活中的比1.1 常见的比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
比如在超市里,我们会看到有些商品上标注“多少比一”,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比的含义了。
例如:“4元钱一斤的苹果,3元钱一斤的梨,哪种水果价格更便宜呢?”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出比:4:3(读作4比3),表示苹果的价格比梨的价格贵。
又比如,小明比小红还要高10厘米,可以表示为:小明的身高与小红的身高的比为10:1。
1.2 比的性质和大小关系比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1.比具有“对称性”,即如果A比B大,则B比A小。
2.比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比B大,B比C大,则A比C大。
3.比的第二项不为0。
同时,我们还需要理解比的大小关系。
在学习比的大小关系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比的第一项相同时,比的大小关系与第二项的大小有关。
比的第二项越大,比就越大。
2.比的第一项不同时,需要将比转化为同类比较,即将第二项化为相同单位进行比较。
这里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2. 百分数2.1 常见的百分数百分数指以100为基数的分数。
例如:“小明考试得了80分,班级平均分是70分,小明的成绩比平均分高多少?”这里就可得出百分数,即小明的成绩是班级平均分的114.3%。
2.2 百分数的计算在处理百分数的计算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1% = 0.01,100% = 1;2.换百分数为小数:将百分号去掉,将数值除以100;3.换小数为百分数:将小数乘以100,加上百分号。
3. 练习题1.“小明比小红还要高10厘米”,这里的比是多少?2.“4元钱一斤的苹果,3元钱一斤的梨,哪种水果价格更便宜呢?”用比的形式表示出来。
1.山中访友(第1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主备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读写课文中生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走进大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4.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本课将进山观赏景物比作山中访友的新奇构想。
2.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巧妙之处,体会访友的心情。
三、知识梳理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四、学法指导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
(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
2.教师设问(1)作者到山中拜访的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他们?(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好心情。
3.小组讨论对疑难问题组进行讨论交流。
(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1、展示汇报教师设计的问题1、2。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汩汩.( ) 嗅.到( )犬吠....( )..蕴藏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爽( )依然( )宁静( )蕴藏( )陡峭( )热切( )奥秘( )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③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好,陡峭的山崖!你好,悠悠的白云!( )(查一查、评一评)1.山中访友(第2课时)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主备人:王春莲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2.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3.读重点句子体会感情.并引导学生品析句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山中访友》导学案课型:自主探究学习课课时: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内容导航】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知识链接】李汉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散文家【自主学习】1、生字词我会填yāo qǐng pù bù dǒu qiào shēn qū() ( ) ( ) ( )jīn jīn lè dào fǔ shēn níng wàng( ) (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唱和 (hè hé) 树冠 (ɡuān ɡuàn) 旋转(zhuàn zhuǎn)扎进(zā zhā)细数(shǔ shù)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①你弓着腰,()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我的名字,露珠与我()③喂,()的云雀,()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④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胳膊变成(),血液变成树的(),在年轮里()、()前三个句子把都当做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相机教学“咆哮、狞笑、揪、瞪”等重点词语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师板书:小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请你们也去读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提个醒,你可以抓时间、主要人物、事件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反馈2-3人,(评:概括能力不错,概括得很准确)师随机板书:老汉村民师点拨:你们说的是故事感人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汉为了让村民顺利过桥,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板书:人物)3.那么,故事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呢?(板书:环境)三、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1、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2、交流:出示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分句读句子,正音,适机引导朗读。
(评:找得真准)第1句:这雨下得很大呀,声音响点,读的“这雨很大很大的样子出来。
”第2句:咆哮一般指什么?(人暴怒喊叫。
)这里什么在咆哮,洪水好像受惊的野马在咆哮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感觉到洪水的——(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学生读这句,分析后再让他读。
(六年级上册教案)Uint1 Feeling sick(The first period)一、教学内容1.V ocabulary: headache, toothache, cold, fever, stomachache, take some medicine, see thedentist, stay in bed, earache, sore throat2. Sentences:(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stom achache.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2)What’s wrong with you? I hurt my foot. Be careful next time.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 熟悉并掌握单词和语音,能正确拼读和书写。
2. 能运用会话中的句型,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扩展性的情景会话。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大小事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扩展性的情景会话。
四、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具准备图画卡片,洋娃娃,录音带,录音机,头饰,六、教学步骤Step 1.Warm up and review.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Glad to meet you.Review (4minutes)1. Lead-in(展示洋娃娃,复习身体部位)T: I’m Mary. Hello, every one.Ss: Hello, Mary.T: Now, see, tell me, what’s this?Ss: This is a ……. (nose, mouth, teeth, head, stomach, feet, ears)2. Mary is unhappy today.(摆出布娃娃不高兴的样子)Do you know why? Because shefeel sick today.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he has a headache.Step 2 Presentation:Teaching words (10 minutes)1.电教(图片导入)headacheT: Headache, read after me, repeat. 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Ss: Headache, headache, h-e-a-d-a-c-h-e, headache.T: Show me a headache.(手抱头作头痛状)[学生模仿动作]Ss: Yes, I did.2. Let some of students do the actions, and others say the words.For exemple:S1 shows a headache, and others say the word as quickly as possible.(要求学生动作夸张)3. cold, fever, sore throat(1)coldT:I have a cold. (接着教师拿出纸巾捏一下鼻子)(电教)cold, read after me, repeat.Ss: cold, cold, c-o-l-d, cold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T: Show me a cold.(手捏鼻子)[学生模仿动作]T: Did you have a cold?(2)fever,sore throat(图片教学)4. review the words (5 minutes)Let some of students do the actions, and others say the words.For exemple:S1 shows a headache, and others say the word as quickly as possible.(要求学生动作夸张)Step 3Practice (8 minutes)1.One student show a fever, then teacher asked: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fever.T: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S: I have a fever.2.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T: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him?S1:She/He has …….3. pair work: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B:I have…….Step 4 Sum up (11 minutes)1. Performence: One student act a doctor, the other act a patient.2. Listen to the tape twice.Step 5 Homework(1 minutes)教学反思:__Uint1 Feeling sick(The second period)一、教学内容1. review t he vocabulary: headache, toothache, cold, fever, stomachache…2.review the sentences:(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stomachache.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2)What’s wrong with you? I hurt my foot. Be careful next time.3.Learn the story.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 熟悉并掌握单词和语音,能正确拼读和书写。
2. 能运用会话中的句型,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扩展性的情景会话。
3. 能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学习,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大小事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扩展性的情景会话。
四、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具准备图画卡片,洋娃娃,录音带,录音机,头饰,六、教学步骤Step 1.Warm up and review (10 minutes)1. Show the pictures and review the words: headache, toothache, cold, fever, stomachache,earache, sore throat2.Review the sentence:T:What’s the matter with Gogo?S:He has a …….Step 2. Presentation (10 minutes)1. T: What’s the matter with y ou?T: If I want to help you, I can say, “you should see the doctor.” or “you should stay in bed.”repeat. “you should.”Ss: You should_______________.2.Call one student show a stomachache,T: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S1:I have a stomachache.T: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板书)3.Call one student show a cold,T: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1:I have a cold.T:You should stay in bed.(板书)4.导入Gogo 图片T:What’s the matter with Gogo?S1:He hurt his foot.T: So, “Be careful next time. Let’s listen to the story. What happen to Gogo?.5. Let’s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rasla the story in Chinese. And read the story by yourself.6.Ask some students act out the story.Step 3 Practice (19 minutes)1. Listen to the tape: P310 Practice1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2. Do the exercise: workbook P1 practice2.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3.listen to the tape: conversation, vocabulary, targetStep 4 Sum up (1 minute)Step 5 Homework: use the target to make new sentence.教学反思:__Uint1 Feeling sick(The third period)一、教学内容1. review the vocabulary: headache, toothache, cold, fever, stomachache…2.review the sentences:(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stomachache.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2)What’s wrong with you? I hurt my foot. Be careful next time.3. Learn the sounds and words: red, mess, head, bed, dress, bread.4.Learn 《reading and writing》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 复习单词和语音,能正确拼读和书写。
2. 能运用会话中的句型,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扩展性的情景会话。
3. 能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学习,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大小事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生活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扩展性的情景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