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飙升的原因_影响及国内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43.93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中图分类号:f124.6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047-01摘要国际油价再次突破100美元大关,本文从历史上三次较大的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入手。
分析本次油价上涨原因,全球流动性;经济复苏稳健,国际石油市场需求稳定;地缘政治对石油供给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
并着重分析了本次油价上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造成物价指数上涨。
另一方面导致和石油相关的行业盈利能力下降。
并就如何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进行浅析。
关键词油价上涨中国影响对策一、国际油价再次突破100美元大关由于持续恶化的北非和中东局势,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每桶100美元,截至到3月4日,4月份交付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3美分,达到100.26美元,北海布伦特原油4月份期货交付价格上涨70美分,达到116.12美元。
国际轻质原油曾于上周首次超过自2008年以来的每桶100美元。
原油价格上涨毫无疑问受阿拉伯国家局势影响,投资者担心该地区主要产油国产量下降,将严重影响世界原油供应。
二、回顾历史上几次大的石油价格上涨,都造成了危机第一次是1973-1974年,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
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是1979-1980年,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
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是1990年爆发了海湾战争。
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
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
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油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发布日期:2008/7/29 9:39:11 来源:[本站] 作者:[王幼樵] 浏览:[ 3333] 评论:[ 0] 字体:大中小摘要:目前国际市场油价上涨,世界经济已出现滞胀的明显迹象。
对于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和对策人们众说纷纭。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世界的难题,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油价上涨主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石油的供不应求造成的。
以及它所带来的对经济危害性。
而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方法,就是让价格反映真实的供需状况,运用市场的机制来最终平抑油价,使世界经济恢复长期而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油价;原因;影响;对策Abstracts: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oil price has rising, th e world economics presented the obvious sign in stagflation. Have wide divi ded opinions regarding the oil price rise´s primary cause and the counterme asure people. To these questions, has the extremely disadvantageous influen ce to the economy.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uzzle world difficult problem, t hrough analysis comparison, proposed that the oil price rise main basic rea son is the petroleum falls short of demand creates, as well as it brings to economical hazardous nature. And to solve this question’s efficacious devi ce, lets the price reflection real 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 holds down the oil price finally using the market mechanism, makes the world economics to resume long-term and the stable growth.Key words: oil price; reason;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飚升,截止到2008年7月初石油期货价格已超过每桶140美元。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的影响分析作者:王金辉张敏敏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8期一、当前国际油价上涨情况及未来预测1.国际油价上涨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国际原油市场供求紧张,油价大幅攀升。
国际原油价格从2007年年初为49.9美元/桶,到2008年年初突破100美元/桶大关。
进入2008年,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到5月下旬,国际油价直逼每桶130美元,创历史新高。
2.国际油价波动的主要原因分析油价波动取决于上游成本、市场供需平衡状况和未来期望。
国际油价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长和需求变化情况、石油库存变化情况、欧佩克产量政策变化情况、国际游资的投机交易等。
(1)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于原油和成品油的需求保持稳定,构成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基本支撑从需求面来看,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趋缓。
2008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特别是中国、印度、东盟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会持续高速增长。
近期,国际能源机构、欧佩克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等纷纷下调了2008年石油需求预测。
各机构对2008年的需求增长预测大多在100万桶/日~120万桶/日之间。
(2)世界石油供应基本保持稳定增长,使得国际油价不致出现大幅涨跌从供给面看,供需平衡趋于紧张,原油产量增长越来越依赖海上油田和非常规油田的开发。
现有资料显示,欧佩克今年将维持产量不变或减产,如果欧佩克按照需求的季节性特点进行适当的产量调节,市场平衡就可达到。
2007年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反弹创1984年以来最大增幅。
以上情况说明,最近油价的涨跌不会特别离谱。
(3)国际游资在国际期货和现货市场上进行投机交易从人为因素看,投机交易人为地放大了国际油价的波动,此次上涨与美国发生次债危机关系密切;美元贬值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国际油价。
2008年以来国际原油几轮飙升,国际炒家在期货市场的投机作用越来越明显。
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统计,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基金已由前几年的4000-5000家,增加到8500多家,其中不乏JP摩根、美林等大型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
石油价格的宏观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石油价格的波动与走势对于全球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制定者应对的策略。
1. 石油价格的宏观经济影响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家和全球经济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能源成本的增加,这会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
生产企业的成本上升会导致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高油价还会影响交通成本,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
其次,高石油价格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石油是许多产业的重要原材料,高油价会推高成本,阻碍产业发展。
此外,高油价还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增加了物价水平的不稳定性,给经济带来压力。
另外,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国际贸易和汇率产生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与其对石油的需求和进口量相关。
当石油价格上涨时,进口石油的费用增加,贸易逆差可能会扩大,对国家经济形成负担。
此外,石油价格的波动还可能导致汇率的波动,影响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2. 政策应对策略面对石油价格的波动,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来缓解其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能源战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例如,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开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石油的需求。
其次,政府可以制定适当的政策来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补贴或减免税收的方式,减轻企业石油成本的压力,促进产业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交通补贴等方式,减轻个人负担。
此外,政策制定者还可以采取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
通过适当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降低金融市场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减少经济的波动性。
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采取刺激性措施,缓解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重要手段。
各国可以开展合作,共同制定政策,通过加强监管和信息沟通,降低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 背景石油是全球经济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而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近一个月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国际基准原油布伦特油价已经突破每桶70美元,且预计价格将在未来继续攀升。
这一走势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有哪些对策可以应对?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石油市场走势及其影响2.1 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近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经济复苏推动石油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迷。
经济复苏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使得供求关系变紧张,石油价格上涨。
•生产减产导致石油供给不足。
俄罗斯、沙特等石油主产国的减产协议以及美国原油产量下降也导致了石油供给不足,从而促使石油价格上涨。
•地缘政治风险升高。
伊拉克、伊朗、也门等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使得市场对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推动了石油价格上涨。
2.2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将产生以下影响:•石油进口成本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石油价格上涨将显著增加我国进口成本,同时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
•石油化工成本上涨。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石油和天然气,石油价格上涨将导致石化企业成本上涨,降低整个产业的盈利能力。
•能源结构转型面临压力。
我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石油价格上涨将会加大转型难度和压力。
•通胀压力增加。
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石化行业成本上升,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成本,从而对物价上涨产生影响,进而推动通货膨胀。
3. 对策分析3.1 减少进口量我国可以通过降低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度来抵御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
具体来说,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发展本土石油产业。
加快本土石油勘探和开发,增加本土石油产量,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能够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使进口石油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加强节能减排。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影响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影响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石油价格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由于各经济部门对石油的依赖性不断加强,石油需求量呈现高速增长状态。
因此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不断加重,甚至可能引发能源危机。
通过节约石油资源,开发新能源;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提高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国内油品定价市场化步伐;加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等对策建议,以有效增强应对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各部门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石油价格;石油需求;能源危机;对策建议一、引言21世纪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由于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全球经济的萎靡,使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幅度不断加大,其波动的趋势将更加难以预测,因此必须要明确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并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最终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促进各经济部门的健康发展。
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一)石油生产方面的原因国际石油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地域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这就使得国际石油在生产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在开采之后,从生产者传到消费者途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同时,在供给方面,国际原油组织和全球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会对石油的供给造成一定的制约,进而使得石油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这是从生产层面而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石油消费需求方面的原因消费需求的变化是引起石油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产业部门正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任何经济部门的发展都离不开石油及其副产品,因此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部门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这是目前我国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石油价格波动分析原因趋势和应对策略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分析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趋势,并探讨应对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一、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1. 供需因素石油价格波动关键因素之一是供需关系。
当全球经济繁荣、工业生产增长和交通需求旺盛时,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增加,导致价格上涨。
相反,经济衰退、产能过剩和替代能源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需求下降,从而引发价格下跌。
2. 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石油生产国的政治稳定与否对石油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地缘政治事件(例如战争、恐怖袭击、政变等)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引发价格上涨。
石油生产国间的合作或紧张关系也会影响全球市场供应与价格。
3. 货币汇率影响石油定价通常使用美元,因此,全球货币汇率变动将直接影响石油价格。
当美元贬值,其他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购买石油的成本增加,价格可能上涨。
二、石油价格的趋势1. 长期上升趋势长期来看,石油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持续推动对石油的需求增长,从而推高价格。
2. 短期波动性增加然而,石油价格在短期内也会出现波动,这与经济周期、政治事件和市场情绪有关。
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政策变化和国际冲突等因素将影响市场供需关系,从而产生短期价格波动。
三、应对策略1. 多元化能源结构为了减轻对石油价格波动的依赖,国家和企业应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替代能源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发展绿色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替代品,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和环境污染。
2.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石油价格波动对全球市场和经济造成广泛影响,因此,国际合作与协调不可或缺。
加强国际石油组织的功能,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稳定石油市场,减少价格波动性。
3. 建立储备机制建立石油储备机制是缓解石油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手段。
通过建立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国家可以减少对石油市场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缓冲价格波动。
PRICE:THEORY&PRACTICE国际油价飙升的原因、影响及国内对策马义飞内容提要:面对当前国际油价持续飙升,本文试图论述其主要原因、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国内应对措施。
通过产业结构和能耗的分析,说明高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我们必须积极慎重应对。
关键词:石油经济石油价格政策国际油价原油成本200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2006年65美元/桶,2007年达到95美元/桶,2008年初冲破100美元/桶,2008年6月达到140美元/桶。
某金融炒家和某石油投资家甚至预言油价将接近200美元/桶。
现在看来,国际原油价格年内有可能冲破150美元/桶。
显然,高油价对石油输出国有利,对石油进口国不利。
近两年我国石油进口已接近50%,如何应对高油价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是每个国人考虑的问题。
本文试图重温国际油价飙升的原因,论述高油价产生的影响,研究国内应对高油价的对策。
一、国际油价飙升的原因在谈论高油价之前,先来看一下油价多少是比较合理的。
根据中天期货提供的2003年的数据,原油生产成本是:俄罗斯11.92美元/桶,英国挪威10.95美元/桶,巴西8.48美元/桶,中欧里海7.92美元/桶,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东2.90美元/桶,OPEC北非3.96美元/桶,OPEC其他地区4.93美元/桶。
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同期,中国大庆原油生产成本最低在10美元/桶上下,其他油田在13-15美元/桶之间。
现在原材料成本上升,按加倍计算,国外原油成本不超过20美元/桶,我国不超过25美元/桶。
加上50%的利润,油价在30-50美元/桶是比较合理的。
具体分析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供求关系影响根据IEA(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2007年世界平均日产原油84.90百万桶,日需原油84.40百万桶,供需仅有0.6%缺口。
就此数据而言,可认为供需基本平衡。
然而一些专家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这是石油供求紧张的信号。
石油峰值研究会主席、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凯尔阿利克利特(KjellAlek-lett)预言,2020之前石油峰值将会到来,之后世界石油产量就会下降。
他还预言美国将增加进口原油9百万桶/天,中国原油进口量也将增加,世界总进口需求要增加30百万桶/天。
当然,需求是刚性的,而供给却掌握在OPEC国家和强势大国手中。
石油输出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理由故意造成一点供不应求,从而导致原油价格的上升。
当然,需求增长也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利益集团用来提高油价的有力武器。
据IEA数据,2008年原油需求预计将达到86.00百万桶/天,增幅达1.89%。
就现实的石油储量和生产能力而言,如果美国等大国和OPEC国家主观上想达到供需平衡,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但遗憾的是他们并不希望如此。
这就是利益集团的作用。
(二)利益集团的作用OPEC国家和其他石油输出大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愿增产,从而造成供求的缺口。
虽然缺口并不大,但是,加上炒作因素,放大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OPEC国家和其他石油输出国企图是维持高油价容易理解,可是美国作为石油进口大国为什么不维护自己的利益呢?近年,美国一直通过武力控制中东国家,同时也通过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大石油公司控制石油资源。
如果美国控制石油价格应该是有能力的。
分析家普遍认为,现在美国不想担负这个责任。
主要原因是:高油价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严重,美国经济中高能耗产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7%以下,并且,其大部分工厂也已经转移到国外。
而投资银行、金融炒家大部分在美国,他们在推高油价中获利。
另外,石油公司在高油价中获利颇多,世界排名前10位的石油公司,美国拥有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石油三家。
只埃克森美孚一家就有4.18百万桶油当量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原油贸易量的1/10。
总体来说,美国在高油价中获利多于负面影响。
(三)投资炒作石油期货市场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允许适度投机。
现在石油期货市场显然已经被炒家所控制,使得石油价格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
金融炒家掌握着至少1300亿美元的巨额对冲基金,完全掌控了期货市场。
据专家分析,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使得四大投资银行损失惨重,他们纷纷将钱投入能源板块。
与金融炒家乔治・索罗斯、能源投资家皮肯斯一起,狂炒油市,推高油价。
皮肯斯率领旗下的BP资金公司呼风唤雨,搏击油市,从2004年起,皮肯斯一直看高油价,是期货市场上典型的“做多派”。
参与炒作的还有退休基金和保险基金,炒作获利已经非常明显。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卡尔・拉文曾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表示,油价突破100美元没有正当理由,商品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投机的天堂、贪欲的狂欢节。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局长盖尔・鲁索也认为,从供求状况分析,油价每桶90美元比较合理,超过90美元,都是过分投机行为的结果。
二、高油价产生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了全球的经济衰退。
2003-2004年人们也担忧高油价带来又一次的经济衰退,幸运的是历史并没有重演,而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热点聚焦・22已经不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依赖石油资源。
但是,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系统还是有较大的风险。
下面具体分析。
(一)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高油价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高油价的结果首先是石油化工产品的涨价,接着带来能源的全面涨价,而后是能源消耗较多的工业领域成本上升。
事实上,高油价使我们生活所有方面的成本都有所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所有行业都提高了成本。
随后,高油价推动一轮又一轮通货膨胀的出现。
开始,石油开采者可能在高油价中获益,随着钢材、人工成本上升之后,石油开采的利润空间也在减少,而全面的通货膨胀是实实在在的。
资本主义初期自由的市场经济,分散的个人决策会造成整体市场的过剩或短缺,频繁产生经济危机,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政府出面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危机。
但是,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解决。
实践证明,通货膨胀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物价上涨,工资收入随之上涨,不引起人们的恐慌和抢购风潮,经济体会照常运行。
(二)对国民经济相关产业造成影响显然,高油价会刺激石油开采投资,煤制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会激励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高油价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努力利用核能、风能、太阳能,可燃冰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受到直接冲击的是钢铁、制造业、汽车产业,还有交通运输业,间接影响较大的有农业,其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机用油;二是化肥。
(三)对石油进口国影响较大高油价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高油价使得石油出口国获利,进口国受害。
各石油净进口国由于产业结构、富裕程度的不同,受到的伤害却是不同的。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08年平均进口原油9.234百万桶/天,成品油9.416百万桶/天,合计18.65百万桶/天。
日本紧跟其后,我国第三,原油进口量大约是3.81百万桶/天左右。
美国生产原油约6.88百万桶/天,对外依存度为73%;我国原油生产约3.74百万桶/天,对外依存度为48%。
从目前的对外依存度看,我国比美国和日本要好一些。
但是,我国经济增长会带来石油需求的增长,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原油消费量约为9180万吨,同比增长8%。
假定国内原油生产增幅可满足2%,余下的6%都需要靠进口来解决。
从产业结构上看,美国官方统计信息中得到(表1),2002年(没有更新的统计,2007年的实体产业的比重一定低于2002年)能耗较多的实体产业有制造业18%、建筑业6%、运输仓储2%、采矿1%,总共27%,其他73%的GDP来自于能耗很少的商贸、保险、各种服务业。
就制造业而言,技术含量高的能耗就低。
我国的情况刚好将这个百分比倒过来,以实体产业为主,服务业不足30%。
因此,我国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要远远大于美国。
以2007年美国的GDP13.98万亿美元,我国3.36万亿美元,和美国日耗原油20.70百万桶,我国日耗原油7.86百万桶计,核算下来,美国单位油耗5.4桶/万美元,我国单位油耗8.543桶/万美元,我国是美国的1.6倍。
而我国的能耗总量和美国差不多,是日本的4倍。
从经济总量上看,美国是中国的4.16倍。
从富裕程度看,美国2007年人均GDP是18000美元,我国是1200美元,美国是我国的15倍。
这说明美国居民比我国居民有更大的承受高油价的能力。
(四)可能造成经济衰退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都带来经济衰退。
在这次国际油价飙升,对于许多学者已经做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但是否会造成经济衰退方面存在的争议。
旧金山联储银行总裁弗尔纳德(JohnFernald2005)研究认为,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高油价起的是次要作用,美国的货币政策起主要作用。
贺茉莉(2008)研究认为,高油价的冲击会有短期经济衰退。
如果配以前瞻性的货币调节政策,经济体会很快调整到长期均衡状态。
高油价只要不影响实体生产运行,不会导致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的原因是由于个别企业或部门承受不起高油价,影响了实体生产运作。
如果调节得好,各行各业照常运转,经济就不会衰退。
三、国内应对措施面对高油价,我国已经采取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节能减排。
今后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保证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
为实现这一目标,一要积极组织进口和相应的进口免税政策等,鼓励石油公司对外合作开发石油天然气;二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节能减排,加大力度开发新能源;三要鼓励石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组织货源,稳定市场供应;四要将对农业、交通运输业的补贴落到实处。
2.努力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控制因石油价格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
继续坚持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要有紧有松,适度限制固定资产投资,防止经济过热,对能耗过高的项目坚决叫停,而对进口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石油炼制、石油管道建设、油库建设要加大支持力度。
3.解决能耗和经济发展的矛盾。
从长远来看,只能是产业结构转型,像发达国家那样,将高能耗的基础产业降到较低的比重。
但是,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高能耗的阶段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阶段只能慎重应对,克服困难。
4.继续将成品油价格列入宏观调控范围内。
原油、成品油总的价格取向是和国际接轨。
但是,绝不能放任不管。
至少应该过滤掉国际油价的波动,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有序地调节国内成品油价格,并相应采取补贴政策,使得农业、交通运输业顺利运转。
参考文献:[1]贺茉莉,孙玉妮.国际石油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国内油价滞后调整框架下的研究[J].南方经济,2008(2):41-53[2]JohnFernald,BharatTrehan.WhyHasn’ttheJumpinOilPriceLedtoaRecession.FederalReserveBankofSanFranciscoEconomicLETTER.November18,2005(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分析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