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63.27 KB
- 文档页数:2
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摘要:现如今,国家的建筑水平随着社会发展进展快速,在设计建筑方面也有了创新。
在高层建筑及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也有相应的更改措施。
暖通系统是建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的功能性系统,随着时代发展,节约的建筑设计理念推广于各种建筑中。
在暖通设计中,更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文章对于现如今的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措施改进。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人防地下室前言:不论在高层建筑还是人防地下室中,暖通设计都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够丰富并完善建筑的功能。
然而,目前这方面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1 当前我国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中的缺陷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缺陷1.1 图纸设计问题在图纸的设计方面,高层建筑及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有2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设计建筑图中无法结合相关规定进行执行,一些编号尺寸建筑定位等问题无法明确标注;第二,在设计中的平面系统设计图的剖面图中有明显的差异。
在设计的图纸当中规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相关内容说明清楚。
而且,计算书内容必须完整。
有一些编写人员计算出的内容不完整,所以导致后期建筑建造设计过于简单化,平面图质量不过关。
在设计图中规定要一致性,否则会导致影响施工进程等问题的发生。
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图如果不够完善合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
施工人员在看图纸时,如果设计参数同实际内容之间存在问题,也会导致施工难度的增加,从而影响施工完成期,最后一定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效果有较大影响。
1.2 通风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在通风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未使用相关通风设备。
正常情况下,大约70%的暖通设计人员通常会选用铝箔玻璃棉来当做保温方面的材料。
尽管用这种材料可以给风管带来良好的保暖效果,然而,却无法给冷冻水管与立管带来良好的保温效果;其次,在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之中,在很多防火墙与变形缝中进行风管穿越时,都没有进行防火阀的布设;再者,在目前情况下暖通设计者需运用指标数据来限制通风仪器的符合程度进行数据计算。
建筑设计304 2015年21期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姜倩倩1班丽静21.青岛市人防设计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612.青岛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摘要: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非就是暖通设计。
暖通可分为供暖、通风以及空气调节等三个方面。
一直以来随着我国的发展暖通技术也取得令人惊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为了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当然在暖通设计中害存在着许多不同问题,本文将主要从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的空调负荷计算误差、通风空调设计系统与材料使用的不合理以及立管、支管配置不完善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住宅;附属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中图分类号:TU83;TU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1-0304-011 高层住宅的采暖系统设计采暖系统的选择是采暖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高层建筑的采暖系统应满足:1.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供热;2.一个垂直单管系统所供层数,不宜大于12层。
此外,由于高度所致,高层建筑采暖系统内的静水压力较大,在选择采暖方式时,还需考虑散热器的适用条件。
1.1 外网系统的选择目前,城市的住宅建筑大多采用集中供暖,即采用由市政热网或区域锅炉房提供的热水来作为热源,住户室内采用散热器或辐射地板来采暖。
在热源方面,由于高层建筑的住户多、密度高,常常会出现热网的供热能力无法满足要求,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区域内增设锅炉房,对城市热网提供的热水进行二次加压,然后再输送到各住户家中。
对于供热区域的不同性质,热网形式也有所不同。
对于在已有热网区域进行改造,由于只能采用原有单一压力的方式来供热,可在单体建筑内增加加压设备来实现对高区的供热。
对于新建区域,可设高压和低压两套供热系统,新建锅炉房内设高压循环泵、低压循环泵。
DOI:10.12203/j.xclxzs.1671-9344.202105040作者简介:蒋晓宇(1994—),男,汉族,安徽滁州人,助理工程师,学士。
研究方向:暖通工程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迅速发展,土地资源愈发宝贵,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建筑设计当中,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需求因高层住宅的特殊性,其暖通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因建筑内人口密度大,对于建筑的制冷、供热、除湿及除尘等有关于居住环境的功能要求就更高,涉及的暖通专业中的防排烟系统也相对复杂。
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都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安全和稳定,因此暖通系统设计逐渐受到国家及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重视。
(1)高层住宅暖通设计需求。
要想让高层住宅的暖通设计满足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且消防安全防护工作到位能保障居民安全,高层住宅的暖通设计人员要考虑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了解建筑暖通的位置、周边布线、供电及供暖等设施的管道,准确计算建筑的日照、风力等因素对建筑负荷的影响,掌握建筑整体结构,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第二,重视暖通系统的可调节性。
暖通系统的容量通常根据全年最恶劣的环境因素确定,以适应全年的建筑负荷变化,帮助建筑内居民应对空气质量下降和气温剧烈变化等问题,为实现这一功能,暖通系统需要可以根据气候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通常,调节性好的暖通系统在前期投资较高,但系统消耗能源更少,设计人员需要做出权衡。
第三,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往往能源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节能对于促进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暖通能耗占全年总能耗约65%,而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30%以上。
在暖通设计中融入节能理念可以为减少我国能源消耗做出巨大贡献,在北方高层住宅供暖中的节能作用尤其突出,因为北方地区温度较低,建筑供暖能耗也随之上升,优化供暖设计法案不但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避免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
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方淑君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对土地资源的使用也日益增多,而在建筑一些高层的住宅中,对于地下室的暖通设计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对于高层建筑中附属人防地下室里暖通的设计,旨在提高住宅楼及地下室暖通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层住宅;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前言目前在我国的高层建筑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上,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在把人防地下室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也体现了对现代建筑物的建造理念,为了提高住宅楼及其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施,就要深入的了解人防地下室的通风排烟的设计,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结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现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也有了全新的发展市场。
发展新型的高层建筑是对土地提高利用率的表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住宅楼其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进行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要不断的提高对高层建筑及其附属的人防地下商场的建设,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一、在高层住宅楼的及其附属的人防地下室再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在对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过程中与电气、整体框架。
排水系统、排烟系统等等上进行考虑,在施工前应当对各项专业工种进行严格的审核,严格的审核对高层建筑中暖通的设计方案。
(一)在空调的控制系统中出现的计算失误就目前而言,在空调的主机容量普遍比空调的负荷计算大,影响空调负荷的计算因素主要有1.外界热量,太阳传递的显热;2.围护结构传递的热量;3.由渗透空气带来的负荷;4.由新风量带来的负荷;5.由照明系统及其后续的余热所传递的热量;6.其他的因素所传递的热量。
所以建筑师在对高层建筑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进行设计时,除了考虑上述6点以外,在根据民用调节空气与暖通设计基础上进行设计,仍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误差,一方面是设计师在进行负荷计算时担心错算漏算,担心后续不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计算的过程中选择一些大的数据,从而造成误差的出现。
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王振摘要:在进行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时,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可靠性,还要综合的考虑到设计方面的节能和经济性,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保证人们生活方面的品质,从而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安全和环保方面的美誉度。
关键词:高层住宅;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1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 空调负荷及空气参数的计算误差大在目前建筑暖通的设计之中空调主机容量普遍偏大源于其空调负荷的计算存在着误差,建筑物空调负荷计算的相关因素有如下几个:一是外窗传递的太阳辐射热量;二是围护结构传递的温度;三是新风量以及渗透空气所带来的负荷;四是室内照明及其余热源的散热量;五是其它的负荷。
建筑暖通设计师在进行空调负荷计算时一般会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而行,然而空调负荷计算的误差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一方面的原因是暖通设计师在负荷计算时过于担心错项、漏项的出现而无法实现使用目的,因此保守地选择较大的参数。
笔者则认为在暖通设计中留有合理的调节余地十分重要,但却不能滥用保守数据,而应该将建筑相关参数加以考虑从而避免空调负荷计算的误差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建筑相关参数与暖通设计师空调负荷计算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例如,在暖通设计初期时,建筑施工相关人员并未给暖通设计者提供准确的门窗材料与尺寸数据、外墙及屋面保温材料的种类也模糊不清,或者是在提供了相关数据之后于后期做出调整而未另行通知。
除此之外,冬季建筑的空气参数需遵循的规范要求有厕所温度不小于13℃、浴室温度至少超过 26℃等,并且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需将门窗传递的冷空气参数加入到计算范围之内,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暖通设计师为了降低成本及减少工作量而忽略这部分的热负荷能量,致使其计算的空气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影响了建筑暖通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2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不完善目前我国在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中仍存在较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通风空调设计时忽略结构梁与吊顶各参数的标高配合,将风管的标高盲目压低进而导致吊顶标高也被迫降低,对于建筑的舒适度及美观造成了较大影响;二是通风空调管道与给排水、电气管线布置所起的冲突问题屡见不鲜;三是空调风口的位置被随意调动,甚至在空调主干管的变径及弯头等处也存在设置送风口的情况,导致气流的加速变化而产生噪声。
高层及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探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层建筑建筑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防地下室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其暖通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主要有两个设计内容:供暖和通风的设计。
在实际情况下,暖通设计与建筑能耗以及功能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关于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工作高层住宅建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建筑地极相当坚固、内部设施运转良好,才能保证住宅居民正常生活。
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人防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的功能是在战争来临时,给人们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
人防地下室不仅有效地掩蔽了人员和物资,还为长期反侵略战争提供了致胜的保障,这是普通地下室所不具备的功能。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民的要求,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实际成为建筑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暖通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施工是否严谨,直接关系到地下室的正常运作。
对于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要满足超过50米的高层建筑的暖通需求,一般采取竖向供暖通风方式。
而现在多数采取地暖方式来进行暖通设计,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以及暖通相关工作。
二、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要点1.联合工作,合理设计暖通系统是建筑行业的基础系统,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平战之间功能差异较大,对通风系统的要求也不同,对设计的难度要求也相对较大。
因而,在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要与暖通专业人员共同合作,经常交流,进行合理设计,使转换的工程量相对较低。
目前,常用的转化设计有三种:(1)战时,风井上部加盖板,并进行密封处理。
(2)平时,风井井筒周围安装穿墙管道,战时将其拆除,并用钢板进行密封连接。
(3)加设集气室,并在两侧安装两道阀门,战时将其关闭。
2.车库的设计在建筑设计时,地下车库的上部都会安装喷水系统。
试析高层住宅及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摘要:当前,高层建筑数量逐渐增多,此类建筑及其人防地下室的建设对于城市土地资源节约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层住宅建筑及其地下室功能多样且结构复杂,进行暖通设计时,如若处理不当,将影响暖通系统功能和用户的居住体验,为此实际设计过程中,应着重控制各设计要点,完善建筑暖通系统功能,确保其高效运行。
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高层住宅建筑和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附属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一、高层住宅暖通设计要点分析1、通风设计进行高层住宅通风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充分重视自然资源的利用,在设计中通过对住宅建筑门窗构件安装点位的科学调整,实现建筑自然通风口的合理设置。
设计人员应配置机械式辅助通风装置,并结合建筑内外环境,组织形成穿堂风,在机械排风的辅助下以及风压、热压等的多重作用之下,令住宅室外的清新空气顺利流入到室内,同时将室内浑浊的空气排放出去,这种通风设计在满足室内通风的整体要求,还可以减少系统运行时间,减少能耗。
此外,设计人员在通风设计中应优先使用新型的风机盘管装置和空调,设置间歇机械通风形式,此种方法适用范围广,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通风要求,令住宅内空气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对于住宅内厨卫等特殊的功能空间,进行通风设计时,设计人员应配置相应数量的排气扇装置,并配置安装变压式的排气管装置,借助住宅内竖井将室内浑浊气体排放到室外。
与此同时,可以在系统上安装止回阀装置,避免外部有害气体等倒流进入室内。
2、供暖形式与采暖设备的选择当前,高层住宅建筑中存在几种不同的供暖形式,其实际采暖效果以及适用的条件有所不同。
常见的供暖形式有热水供暖形式、燃气供暖形式、电采暖形式、燃油采暖形式等等。
为保证达到理想的采暖效果,设计人员需全面勘察高层住宅建筑内外环境,并掌握详细的工程资料,结合上述内容综合判断住宅对于采暖的实际需求,明确住宅建筑暖通系统的实际运行负荷,尽量缩小实际供热采暖负荷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差距。
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6T04:49:25.673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1年5期作者:祝晓铜[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住宅的建设无论是在数量及其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为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土地价格上涨等现实情况,一些城市加大了高层住宅的建设,但是对于高层住宅在各方面的要求都较高。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建设意义,重点探讨高层住宅及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工作。
祝晓铜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城市住宅的建设无论是在数量及其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为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土地价格上涨等现实情况,一些城市加大了高层住宅的建设,但是对于高层住宅在各方面的要求都较高。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建设意义,重点探讨高层住宅及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工作。
关键词:高层住宅;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一、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高层建筑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建设工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等现实问题,还能提高城市规化和建设水平。
通过赋予人防地下室更多功能,体现现代建筑物建设和设计理念,以满足用户的多元要求。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建筑行业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而住宅楼其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为更好满足用户的需要。
提高住宅及其人防地下室暖通设施的设计工作,需要相关暖通设计人员了解高层建筑及人防地下室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高层住宅楼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设计暖通设计方案(一)通风系统的设计在进行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多是地下一层采取机械通风方式及机械通风系统。
浅析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住宅越来越普遍。
在高层住宅中,暖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涉及到住宅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还关乎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在高层住宅中配备人防地下室也是必不可少的,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也同样要得到重视。
首先,高层住宅的暖通设计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
在选用暖通设备和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户型、户内装修等方面的要求。
大部分高层住宅采用集中供暖系统,通过地下管网进行供暖,因此在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夏季制冷的需求。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和新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其次,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同样要得到重视。
人防地下室通常位于地下一层,由于地下室地面温度相对较低,导致地下室内温度偏低,加上地下室主要是用于防空和应急救援,因此还需要考虑房间内的通风换气和空气清新,空气不应该混杂有任何异味和有害气体,可以采用小型的中央空调、新风机组的方式实现。
另外,在人防地下室的降温方面,也可以在设计时加入地暖系统或者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提高室内温度。
在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能源利用和环保问题。
高层住宅的能源消耗量大,如果暖通设备使用不当,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注重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保问题。
采用节能型的暖通设备、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设备管理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应加强对于暖通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周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
同时,定期对人防地下室进行通风换气、消毒和检修,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空气环境。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课题,需要结合建筑属性、室内环境和能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保障居民舒适度和生命安全,同时兼顾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问题。
只有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进行有效维护,才能实现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备的最优化。
高层建筑及地下室人防暖通设计研究摘要:高层住宅是高层建筑的主要类别,也是我国经济快速腾飞后大规模建设的住宅类别。
高层建筑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建设,缓解了我国因城市化进程过快造成的城市土地稀缺的压力,特别是高层建筑的人防地下室,有停车、人防、超市等多种功能,很好的满足了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及地下室人防暖通设计的论述,给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高层建筑及地下室人防暖通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工程我国经济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跨越式的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面对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价格飞速上涨等因素,高层建筑及高层住宅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地基的坚固性要求极高,只有各种设施运行良好下能实现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
高层建筑中的人防地下室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疏散建筑内的人群,为建筑内的人们流出一条安全通道,保护其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及地下室人防的暖通设计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高层建筑及地下室人防的暖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人员须在满足高层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环境的同时,使用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成本,设计出功能齐备、高效运行的暖通系统。
一、具体案例现场考察我们选取了一个高层建筑小区的人防地下室进行考察研究。
该人防地下室上面有四栋高层建筑,占地总面积将近12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3.4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约占建筑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地下室分为两层,地下一层为储藏室及设备间,二层为人防地下室,地上建筑29层,总高度接近100米。
二、暖通设计分析2.1、设计规定、标准高层建筑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符合我国的相关的设计规范及建筑标准,还需遵守建筑所在区域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对高层建筑的进行暖通设计时,对于50米以上建筑的通暖,主要采用竖向通风的方式。
防烟楼梯间送风余压值大于50Pa,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余压值大于25Pa。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室人防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确保地下室人防工程在战时和平时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方案针对地下室人防工程的暖通系统进行专项设计。
二、设计原则1.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地下室人防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2.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 考虑地下室人防工程战时和平时两种使用需求,实现平战转换;4. 注重系统美观,便于维护。
三、暖通系统设计1. 通风系统(1)战时通风:采用防爆波活门和扩散室进风,设置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
进风系统由防爆波活门、滤尘器、手动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电动脚踏两用风机等组成。
(2)平时通风:结合防火分区设置,按防护单元分别独立设置。
2. 给排水系统(1)战时给水:采用地下水源或备用水源,确保战时供水需求。
(2)战时排水:采用重力排水,设置防爆地漏,防止战时地下水倒灌。
(3)平时给排水:采用市政给排水系统,确保平时生活、消防用水需求。
3. 暖通设备选型(1)通风设备:选用防爆风机、手动密闭阀门、电动脚踏两用风机等。
(2)给排水设备:选用防爆水泵、防爆地漏、防爆阀门等。
四、施工要求1. 预留预埋:人防区内各专业预留预埋线管和套管,确保系统安装顺利进行。
2. 施工顺序:先进行通风系统施工,再进行给排水系统施工。
3.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五、结语本地下室人防暖通专项方案针对战时和平时两种使用需求,综合考虑了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确保地下室人防工程暖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城市经济的发展,突出体现在城市中住宅数量的增加上。
城市中的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建筑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城市中土地资源紧张的现状。
高层建筑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土地资源的压力,尤其是建筑物中的人防地下室,集很多功能于一身,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建筑理念。
为了完善高层住宅及其附属的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施,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高层住宅及其附属的人防地下室的通风排烟设施设计,考察这种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情况,并结合施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给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方案。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具体方案中图分类号: tu9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高层建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建筑物的地基应当坚固,建筑物内各种设施应当运转良好,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内居民的正常生活。
高层住宅中一般设有附属的人防地下室,其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建筑物内的居民,为住宅留出一条安全通道,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设计建造人防地下室的具体实践中,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施设计。
暖通设施的设计方案是否科学,施工过程是否严谨,直接关系到暖通设施功能的发挥,以及人防地下室的正常运作。
在设计中,相关人员要在符合安全标准并满足居民对舒适生活环境需求的前提下,用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成本,设计出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人防地下室暖通设备,方便高层住宅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一、暖通设计具体案例我们对一项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工程进行了考察。
这项工程包括6栋建筑物,其中前两栋楼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占地约为1800平方米,地下室的面积占到了两栋建筑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余为地上的住宅部分。
建筑物在地下有两层,在地上有29层,总高度约为90米,其中地下的两层分别为设备间和人防地下室。
分析高层住宅及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对于提高高层住宅以及人防地下室的使用性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于高层住宅而言,暖通设计的相关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相对而言,其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的内容也相对较多。
因此,在进行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的相关工作时,应确保各个系统能够协调的进行工作。
保证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能够符合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
一、关于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工作的解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需求逐渐增多。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需求,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
在进行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工作中,采暖系统的选择往往是决定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工作的关键问题。
在《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中,对高层住宅的暖通设计工作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高层建筑的采暖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 m时,宜竖向分区供暖。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住宅采暖方式基本都是地暖,以确保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关于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的分析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关于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的工作,在不断的实践探究中得到了一定的完善。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对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水平必须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逐步得到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结合关于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的具体工作。
利用专业的建筑理论以及先进的设备,提高关于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的水平,使关于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发展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21T10:29:43.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陈晨[导读] 摘要:现如今,国家的建筑水平随着社会发展进展快速,在设计建筑方面也有了创新。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现如今,国家的建筑水平随着社会发展进展快速,在设计建筑方面也有了创新。
在高层建筑及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也有相应的更改措施。
暖通系统是建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的功能性系统,随着时代发展,节约的建筑设计理念推广于各种建筑中。
在暖通设计中,更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文章对于现如今的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措施改进。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人防地下室前言:不论在高层建筑还是人防地下室中,暖通设计都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够丰富并完善建筑的功能。
然而,目前这方面的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1 当前我国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中的缺陷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缺陷 1.1 图纸设计问题在图纸的设计方面,高层建筑及人防地下室暖通设计有2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设计建筑图中无法结合相关规定进行执行,一些编号尺寸建筑定位等问题无法明确标注;第二,在设计中的平面系统设计图的剖面图中有明显的差异。
在设计的图纸当中规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相关内容说明清楚。
而且,计算书内容必须完整。
有一些编写人员计算出的内容不完整,所以导致后期建筑建造设计过于简单化,平面图质量不过关。
在设计图中规定要一致性,否则会导致影响施工进程等问题的发生。
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图如果不够完善合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
施工人员在看图纸时,如果设计参数同实际内容之间存在问题,也会导致施工难度的增加,从而影响施工完成期,最后一定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效果有较大影响。
1.2 通风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在通风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未使用相关通风设备。
正常情况下,大约70%的暖通设计人员通常会选用铝箔玻璃棉来当做保温方面的材料。
尽管用这种材料可以给风管带来良好的保暖效果,然而,却无法给冷冻水管与立管带来良好的保温效果;其次,在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之中,在很多防火墙与变形缝中进行风管穿越时,都没有进行防火阀的布设;再者,在目前情况下暖通设计者需运用指标数据来限制通风仪器的符合程度进行数据计算。
在暖通建筑设计空气方面,冬季时进行高层建筑及人防地下室内空气计算参数数据统计中。
但是在实际的高层建筑管理中,在进行空气计算统计数剧中一定要确保室内的温度供暖程度,通过供暖系统中超负荷时,务必要对通过门窗的冷空气参数进行计算,加载统计后,对暖通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有重要作用。
1.3 供暖入口与楼梯间设计冲突目前,由于供暖结构的设置数过多,这不利于室内的调节。
在其他的建筑工程方面,设计暖通时,采用了双侧连接法。
一面链接隔壁房间散热器,另一面连接楼梯转换器。
这种做法明显是错误的,一旦发生故障,隔壁房间的供热程度会受到影响。
相关的规定显示在楼梯间和危险地带散热器的设立应该单独安置;其次,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应做好供暖入口方面的相关设计,并连接室外的管线。
而且在走廊的楼梯间散热器的立管和侧管道都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中,应该在建筑楼梯加设散热器等设备。
2 当前我国人防地下及室高层住宅暖通设计措施 2.1 加强暖通设计的适应经济型暖通设计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化因素和合理性因素,这些因素可直接影响到暖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所以,审核工作人员在图纸方案的选择方面应尽量合理,并且结合各类暖通设备的产品特点、类型与构架,选用最为合适的暖通设备。
加强设计的经济与合理性是建筑建造的关键[1]。
管理的到位程度也决定了暖通设计的因素。
另外,由于节能是现阶段高层建筑行业发展行业中的热门热点,所以,一些设计者在进行暖通设计工作时会尽量考虑成本最低、最节省环保材料的方式,进一步注重了暖通施工时节能环保的要求,使用各种资源能源和各种行业的互补性建筑架构,加强暖通设计中的操作性和合理化调节性;其次为了适应全球超负荷的情况,设计者不仅要综合考虑暖通设备的实际情况选择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而且对于大多数的建筑办公企业来说暖通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夜间不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减少操作管理的工作量;最后,希望在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的同时,最大程度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
2.2 加强暖通设计的监督管理流程加强暖通设计的监理过程是建立一个秩序井然的高层建筑企业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信誉的重要措施,所以设计工作者应该尽早地到达并且深入到施工现场。
在暖通设计监管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记下并向上级反映,一定不要错过建造建筑的最佳时期。
在一项建筑工程中很容易一拖十十拖百,最终把这项工程中的错误问题忽视掉,正确的监督过程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施工环境以及现场人员的调动或是人员的技术交流活动等,结合了一些实际情况做好暖通设计等备注工作,对于暖通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监督人员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建筑的细节管理方面[3]。
无论在哪一项建筑工程中,监督管理都是工作重中之重的一项,定期合理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建筑业的发展。
尤其要注重分析重要的暖通设备,并排查一切不合理的布置,将原有的懒散创新为现如今的科技发展[4]。
同时,要加强对暖通施工前、施工后甚至是施工前的施工现场的布置等工作都存在隐患。
如果发现了技术不过关、涉及违法违规等,应该第一时间上报各单位,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料,并及时按照要求上报,逐级建立施工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
2.3 重视地下车库和物资库之间的转化在战时,其使用的通风系统同平常使用的在大体上相同[5]。
在设计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的时候,平常使用的风机在战时也能够将其当作送风机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战时通风管道安装的数量,进而使得转换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节省了转换消耗的时间。
2.4 重视医疗工程的转换在医疗工程转换设计过程中,难度相对是比较大的。
在设计不同分区的时候,还需要使所使用的空调系统能够具备制冷功能[6]。
所以,在这个设计过程中,进风口数量相对较多,设计系统应当通过大图形式来加以表明,并且详细地标注各个系统管道,防止保障设计不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也不断完善。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高层建筑质量问题以及使用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暖通进行合理的设计达到使用性能。
然而,就目前来说,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还存在很大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筑的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案会不断创新,为暖通工作进一步发展创造出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磊.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J].民营科技,2014(07):182.
[2]史宏毅.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刍议[J].城市建筑,2013(20):61.
[3]余以敏.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5(07):234+274.
[4]刘雪莲.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刍议[J].科技与企业,2015(15):155.
[5]蒲海燕.高层住宅及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J].门窗,2013(06):211+214.
[6]高冬英.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防排烟通风设计[A].福建省制冷学会.2015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制冷学会:,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