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42.60 KB
- 文档页数:13
湖南省益阳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修葺缥渺肯綮不省所怙B . 联袂舟楫孽生钩心斗角C . 瀛洲褥暑坼裂垣墙周庭D . 勖勉羽觞贿赂宵衣旰食2. (2分) (2016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个时期以来,叙利亚政府军加大了对反政府武装的攻击力度,在霍姆斯地区甚至动用了坦克等重武器,在政府军的强力打击下,反政府武装弃甲曳兵、溃不成军,纷纷撤出了占据的地区。
B . 至于说房地产没有交通领域腐败,那就更是五十步笑百步了,近些年,房地产行业被揭露的腐败现象日益增多,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的高官因此落马。
C . 农村医保、低保的实施,使这些孤寡老人打消了“养生丧死”的忧虑,他们生活得平静、幸福,无不感激党和政府的关爱。
D . 榕树就是这样,它把自己的生命种植在生命难以存在的山岩石壁上,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树,让自己成长为伟大的生命。
3. (2分) (2017高二上·辽源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商家尽管在“禁令卡”影响下遭遇销售冷门,但这一禁令多数市民持支持态度,认为公款应该用在正地方,无需浪费,应提倡节约。
B . 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成员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 . 《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D . 党的事业需要的不是一堆“泥菩萨”,而是一大批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好干部。
4. (2分) (2019高二上·南靖期中)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踌躇.(chú)洗涤.(dié)赁.屋(lìn)浸渍.(zì)B.漫溯.(sù)执拗.(ào)作揖.(yī)悲怆.(chuàng)C.瞩.目(zhǔ)蜷.缩(quán)叱咤.(zhà)怯.懦(qiè)D.窒.息(zhì)沾襟.(jīng)修葺.(qì)创.伤(chuāng)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廖廓颓圮斑斓图穷匕见B.忸怩喋血愠怒舐犊情深C.凌侮赊欠伛褛涕泗交流D.诘难桀獒箜篌绿草如茵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冬天老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缺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微笑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⑥⑤①④③②B.⑥⑤①②④③C.①②④③⑥⑤D.②①③④⑥⑤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主,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 栈道/饯行粗犷/旷达伺候/伺机B . 嫉妒/忌恨储存/处方傍晚/滂沱C . 阡陌/忏悔百舸/沉疴诲人不倦/韬光养晦D . 荟萃/市侩烙印/奶酪间不容发/挑拨离间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蕴藉参议院融会贯通陈词烂调B . 渲泄炒尤鱼各行其事民生凋蔽C . 坐阵捅漏子声名鹊起珠光宝气D . 辑拿候车室大有稗益独挡一面3. (2分)下列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哪B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授:付出C .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平生:一辈子D . 无莫也,义之与比比:并列4. (2分) (2020高一下·铜川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 . 读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后,你感慨:真是环肥燕瘦,精彩万分!B . 进入高中后,白飞交了一位好友,你说:真羡慕你们这样的竹马之交!C . 侄子考上了大学,作为叔辈的你对他说:小可须更加努力,不负时光!D . 吴小刚十六岁了,你对他说:你已是弱冠之年,应有男子汉的责任感!5.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两位日本大学生在聆听了重庆大轰炸幸存者控诉后,心情沉重地说:“这次在重庆耳濡目染了日本对重庆大轰炸的历史真相,深感日本年轻一代也有责任反省。
”B . 雨后山村的旖旎风光令诗人怡然自得,于是创作了那首出神入化的《山居秋暝》。
C . 有一个异想天开的孩子,给委内瑞拉总统查尔斯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因为每天早晨要起大早上学,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早晨的太阳了,他最大的梦想是让早晨的时间停下半小时。
D . 对于这样一个初出道的青年学者,我们当然不能苛刻要求了,不能一言以蔽之,抓住他很多言论中的一句不十分正确的话就否认了他的主要方面。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
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
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吧!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2.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18道小题,共8页。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基础部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鱼凫.(fù)贾.(jiǎ)人铮.(zhēng)铮恬.(tián)然B.飞湍.(tuān)迁谪.(zhé)饿莩..(piǎo)嘲哳.(zhā)C.逡.(quān)巡钿(..tiàn)头迸.(bèng)裂扪.(mén)参历井D.数罟.(gū)暮霭.(ǎi)教坊.(fáng)崤.(yáo)函2、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痒序之教侧身西望长资嗟B.转轴拔弦坐中泣下谁最多C.良将劲驽故不积跬步D.虽有稿暴度长契大比权量力3、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①铁骑突出..自安..刀枪鸣②暮去朝来颜色..故③恬然④曲终收拨当心..画⑤整顿衣裳....起敛容⑥曲罢悯然⑦相逢何必....嫁作商人妇⑨今漂沦憔悴..曾相识⑧老大A.①③④⑦B.②⑤⑥⑧ C.③⑥⑦⑨ D.④⑤⑦⑧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B.只有一次,我在游泳的时候一脚踩在一条海鳐鱼上面,脚后跟给它刺了一下,当时我的小腿就麻木了,痛得忍无可忍。
.....C.它们甚至不去紧跟着鱼的气味,就并驾齐驱....地直朝着小船扑来。
D.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感同身受。
2019-202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
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
到了唐代,驿传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树立起新的制度典范,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唐诗》中有大量与驿传相关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探析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特点。
②唐王朝“东西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宽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卷三八)。
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现有效统治,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及各级交通组织,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
较之于前代,唐代驿馆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扩充。
韩愈在《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中写道“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
”用“鱼鳞”来形容唐代驿站的数目繁多,可谓确切而形象。
此外,从王周《路次覆盆驿》“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云外盘”中可以知道,唐代在最为偏远的地区也设置有驿道和驿站。
就诗中所提到的驿站驿馆名称而言,我们很容易发现唐代关于水驿、陆驿、水陆兼办驿的驿传设置。
例如,韩琮的《题商山店》,商山驿是为陆驿;王建的《汴路水驿》提到的是为水驿;而武元衡《题嘉陵驿》写道:“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濠雨似烟。
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
”可以看出,嘉陵驿属于水陆兼办驿。
③不少唐代诗人初仕阶段都曾担任县级职官,主持驿传,并留诗以纪。
“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
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
”(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中看来,驿中生活十分清闲,甚至可谓百无聊赖。
但这只是对于驿长而言,下层驿使的工作与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
驿使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迎接使客;二是管理驿厅,安顿食宿;三是传送文书。
其中最为艰辛的必是舟车劳苦传送文书。
蒋吉的《大庚驿有怀》中,“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几字道尽驿使工作之艰辛。
④“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
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
”(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传递文书是驿传最重要的任务。
有时,驿使也会传递往来信件。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边愁》)是崔湜客居他乡凭书传讯的无奈;“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逢归信偶寄》)是李益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
除此之外,驿使还会递送一些物品,作为边塞战士与家人沟通的桥梁。
⑤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
中晚唐邮驿普遍衰落,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驿站都已荒芜。
刘禹锡的《杂曲歌辞•宜城歌》“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直观地反映出中晚唐驿馆衰败的荒凉景象。
⑥驿站为文人迁客等提供食宿,驿传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繁荣。
驿传制度的存在丰富了唐诗的发展,也成为唐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王云庆、郭熠程《从<全唐诗>看唐代驿传制度》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唐代驿馆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种类齐全,既巩固了统治,也丰富了唐诗的内容。
B.驿传发挥的传递文书、往来信件,提供食宿的功能,体现了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
C.驿传制度到了唐代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可见唐朝国家政治、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D.唐诗“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所写内容应属唐代驿使的职责范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后介绍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特点、驿使的职责和驿传制度的衰落,条理清晰。
B.从唐诗中可窥见唐朝驿传制度发展状况,这折射出文学具有反映社会风貌的功用。
C.文章分析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繁盛与衰落,印证了驿传的发展与国势盛衰息息相关。
D.文章引唐诗作品为证,阐释了唐朝驿传制度与馆驿诗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证充分。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为一种命令上传下达机制,唐王朝驿传机制诸多任务的重中之重是传递文书。
B.唐代较为完整的文书驿传网的形成与疆域的广大及加强疆域控制的需求相关。
C.许多唐朝诗人曾经主持过驿传,虽然官阶不高,但其工作清闲,可诗酒怡情。
D.随着唐代驿传的衰落,中晚唐的国势也日渐衰落,在《宜城歌》中就有反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
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
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
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
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
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
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
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
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
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
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
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
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
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
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
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
有的同学竞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
”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
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
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
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
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
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
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
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
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
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
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
……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
“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
”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
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
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
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⑪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4.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
B.“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
C.第⑦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追思。
D.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5.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6分)6.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地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6分)二、古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犀首①立五王①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②。
齐谓赵、魏曰:“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
”中山闻之,大恐,召张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齐谓赵、魏曰,羞与寡人并为王,而欲伐寡人。
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
”②登对曰:“君为臣多车重币,臣请见田婴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