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54.02 KB
- 文档页数:4
1 绪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但是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短缺日益严重,空调行业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的能耗之一,其节能性和经济性已越来越受相关机构和人士的重视;另一方面,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在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同时节省空调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是很多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使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利用排风中的冷热量来对新风进行预处理,就可以在节能的同时增加室内的新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这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举措。
1.1 排风热回收装置产生的背景1.1.1 节能与经济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也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系统及其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成为人们舒适生活、正常生产的重要保证。
空调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的能耗之一(可高达总能耗的40%),其节能性和经济性已越来越受相关机构和人士的重视。
在一些欧美国家,建筑能耗中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30%,在我国也达到20%左右,高级民用建筑的中央空调耗能可以达到建筑总耗能的30%一60%[1]。
而且随着我国住宅业的快速发展及空调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势必造成空调用电和能耗的迅速增加[2]。
由于空调具有使用时间集中、季节性负荷大的特点,更加重了峰谷电量差距的矛盾,电网负荷率下降,造成电力设施的资源浪费。
因此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耗能、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物的空调负荷中,新风负荷一般要占到空调总负荷的30%甚至更多[3]。
在常规空调中,排风不经过处理直接排至室外,未免造成其中的冷热量能量的浪费,如果能将这一部风能量加以回收利用则可以大大节省能源。
用排风中的余冷余热来预处理新风,不仅可以减少处理新风所需的能量,还可以降低机组负荷,提高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当把空调房间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时,既造成城市的热污染,又白白的浪费了能量。
卷烟厂排风热回收用于空调新风预热设计分析作者:张琦郭珂妮翁思娟杜雪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本文以某卷烟厂为例,针对卷烟厂工艺排风特点,研究了卷烟厂联合工房内工艺排风和空调排风的回收利用价值;确定了回收利用方式与可参与热回收的系统,设计最佳热回收方案。
本项目应用了全热回收系统,结合异味处理装置,实现了同时对排潮井出来的高温、高异味气体进行除尘除异味处理和能量回收。
相比分别设置异味处理装置和热回收装置的系统,其成本降低了20%左右,同时也减少了运行费用和占地面积。
运行数据表明,该系统平均热回收效率为40.3%左右。
除异味之后,该套系统的异味排放浓度为309~549个味道单位。
关键词:卷烟厂;异味处理;余热回收;能量回收中图分类号:U262.23+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卷烟厂具有空调面积大、全年保持恒温恒湿、车间内工艺设备发热量大等特点,空调能耗占卷烟厂建筑总能耗相当大的比重。
利用排风中的热量预热/预冷新风,可以减少处理新风所需的能量,同时降低机组负荷,有效减少系统的初投资,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
制丝车间和卷接包车间是联合工房中两个主要生产车间,有大量的工艺设备排风,尤其是制丝车间的工艺设备排风温度高,含湿量大。
这部分热量可作为冬季新风的预处理,为新风加热加湿,减小锅炉负荷,是非常好的废热利用途径。
将这部分热量进行热回收,不仅可以降低锅炉负荷,节约能源,还减少了废热的排放,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热污染。
卷烟厂废气在排放前需进行异味处理的同时,其所排放热量也具有一定回收价值。
而通过研究目前卷烟厂常用的除尘异味处理的流程,发现在异味处理前均设置喷淋段以除去废气中的粉尘,喷淋水与工艺排风在此进行热湿交换后温度升高,这个过程与双塔式全热回收系统的热湿交换原理一样。
本文以某卷烟厂“十一五”易地技术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分析卷烟具有热回收价值的工艺废气来源,卷烟厂联合工房内工艺排风和空调排风回收利用价值,定义了应参与热回收的系统,设计了可行方案;并将热回收系统与主要异味处理相结合,对工艺废气的异味处理及余热利用方案进行优化,使得系统同时具备异味处理和热回收的功能。
关于空调系统中排风热回收的探讨摘要:制冷空调系统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热湿环境。
本文笔者在对热回收在空调系统中的使用原理的认识基础上,论述空调系统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和使用特点,同时提出在各种方法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空调系统热回收热交换器节能1 热回收在空调系统中的使用原理空调系统的排风热回收是利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中的冷(热)量达到节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空调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
(1) 送风量≥3000m3/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8℃;(2) 设计新风量≥4000m3/h的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8℃;(3) 设有独立新风或排风系统;排风热回收装置是利用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来回收排风中的冷(热)能对新风进行预处理。
图1是一个简单的带排风热回收装置的空调系统图。
从空调房间出来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与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对其进行预处理。
换热后的排风排到室外,经过预处理的新风和回风混合后再经辅助盘管处理后送进室内。
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管和排风管均应设有1个旁通管道,以便在过渡季节等不需要进行排风热回收的时候打开,直接通入新风,同时减少风机能耗。
2 节能分析排风热回收的节能性主要是在于他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处理,系统只需将空气从预处理后的温度处理到送风温度即可,这样就降低了系统处理空气的负荷量及运行时的能耗。
用于评价热回收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热的回收效率。
显热回收设备只有显热回收效率。
全热型回收设备则可有显热回收效率、潜热回收效率和全热回收效率之分。
3 热交换器的实际使用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是排风热回收系统的核心。
根据回收热量的形式,主要可分为显热回收和全热回收。
典型的热交换器有热管式热交换器、中间热媒式热回收器、板式热交换器及转轮式热交换器等几种。
其中热管式和中间热媒式传递的是显热,其他2种既可传递显热,又可传递全热。
建筑物供暖、通风和空调 (HVAC) 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摘要:对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它们作为建筑物的呼吸系统在发展和传播各种微生物污染和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在全球能源消耗方面的巨大份额,迫使研究人员、行业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改善HVAC系统的可持续性。
了解和考虑与HVAC系统的可持续性有关的各种参数,对于为各种类型的建筑提供健康、节能和经济的选择至关重要。
关键词:HVAC;可持续性;IAQ;暖通空调系统人口增长、现代技术和生活方式是各种类型的建筑必须使用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的原因之一。
同时,HVAC系统对室内空气质量(IAQ)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系统占建筑能耗的40-60%或世界总能耗的15%[1]。
这些事实反映出研究人员、行业和政策制定者考虑HVAC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暖通空调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是必要的,以便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显著的、健康的、富有成效的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成本。
为提高HVAC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用来更好的完善HVAC。
1能源建筑物中HVAC系统的高能源消耗,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和成本,加快研究与减少能源消耗也是当前的必要工作。
可再生能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改善HVAC系统的可持续性。
考虑到气候和地理条件,在建筑的HVAC系统中使用各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加热和冷却技术是改善可持续性的非常重要的选择。
干燥剂加热、冷却和通风;蒸发式被动冷却;太阳能加热和冷却系统;地热加热和冷却系统;以及生物质加热和冷却技术是可再生技术的例子,这些都被用于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
各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HVAC系统设计已经被开发和探索[2]。
Ma等人研究了在美国开发的太阳能十项全能住宅中的HVAC系统。
他们发现,其中大多数使用热泵进行空间加热和冷却。
2005年后,超过一半的房屋利用能源/热回收通风器来改善HVAC性能。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效益概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
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目前各个国家面临的问题,绿色建筑的推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绿色建筑能够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为居民提供实用、高效以及健康的居住和使用空间,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不仅是物质上的创造,还是精神和文化上的交流。
绿色建筑以全寿命周期能源消耗最低为目标,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一、绿色建筑的特点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可以在最大限度内节约能源,科技含量高。
传统建筑对资源的依赖较强,不仅会导致大气污染,还会造成能源紧张。
与传统建筑不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要求在建筑的设计、建造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必须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处置和使用。
要尽量减少采暖设备和空调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设备,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总体布局以及平面形式。
其次,在建筑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得到可再生利用,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到人居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除此之外,为了在最大限度内实现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普遍采用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科技含量高。
二、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全寿命周期过程是指,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将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得以综合规划和优化的一种设计理论。
全寿命周期设计意味着,不仅要设计产品的功能和结构,而且要设计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利用的全寿命周期过程。
三、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指的是工程项目前期的决策、设计、投标、招标、施工、工程验收直到建筑的拆除阶段等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成本,即建筑的研发费用、设备的安装费用、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以及拆除安置费用。
热回收技术在排风系统中的应用摘要:探讨了热回收技术在空调排风系统中的应用,以工程实例介绍了施工要点,分析了热回收技术的经济效益,为热回收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空调系统液体循环式热回收系统经济效益分析0 前言目前,我国能源形势非常严峻,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增长迅猛。
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用能量的1/4,其中空调能耗已达建筑总能耗的60%以上。
另外,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重视,对新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据调查,空调工程中对新风处理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达40%。
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尤其降低空调能耗,是缓解国家能源紧张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空调节能中,新风、排风空气热回收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使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1 背景1.1热回收技术的形成过程有关空气品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用通风的方法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空调系统的出现,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空调环境。
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使空调系统这一能源消耗大户面临严峻的考验,节能降耗成为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
节能措施之一就是减少入室新风量,但是这一措施引起了室内空气环境恶化,再加上现代建筑中密闭空间的增多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使用,出现了“病态建筑综合症”。
80年代以来,空调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标志之一就是由舒适性空调向健康空调的变革。
新排风热回收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在市场上逐渐普及开来。
1.2热回收技术的优势传统的新风系统,新风负荷占空调总负荷的30%甚至更多。
把空调房间里的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造成了城市的热污染,又白白浪费了热能。
而加入热回收技术的新风系统则有效利用了排风中的余冷余热来预处理新风,减少了处理新风的能量,降低了机组的负荷,提高了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图1:新排风热回收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从空调房间出来的空气一部分经过热回收装置与新风进行换热,从而对新风进行预处理,换热后的排风以废气的形式排出,经过预处理的新风与回风混合后再被处理到送风状态送人室内。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是以产品或服务输入输出物质和能量的1.前言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是以产品或服务输入输出物质和能量的平稳原理为基础,对产品或服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时期的人体健康阻碍,资源、能源消耗和向环境排放情形进行数据量化分析,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等生命周期时期以一定的方式(如检测等)猎取相应的信息,建立生命周期信息清单。
本通则介绍了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方法,它的国际标准依据为ISO 14040+ISO 14041+ISO/FDIS 14043,同时借鉴国内外案例,提出了在进行清单分析时应考虑的要紧环境指标。
通过对与这些环境指标相关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评判,可获得产品或服务系统的环境表现差不多情形,以进行有目的的改进。
本通则由中国商品学会环境标志产品进展部提出。
本通则由中国商品学会负责说明。
本通则起草单位:中国华兴集团生态工业研究院绿兰德(北京)科技进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环佳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进展中心目次前言 (I)1 目的 (1)2 适用范畴 (1)3 术语和定义 (1)4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1)4.1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方法 (1)4.1.1 绘制生命周期流程图 (2)4.1.2 明确各时期环境指标 (3)4.1.3 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4)4.1.3.1 环境指标确定 (4)4.1.3.2 数据信息来源 (5)4.1.3.3 数据信息收集 (6)4.1.3.4 数据信息整理 (6)4.1.3.5 数据信息确认 (6)4.2 形成生命周期分析清单 (7)附录A 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8)附录B 环境阻碍类型及涉及到的环境指标信息 (9)1 目的为规范产品或服务环境标志和声明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制定本通则;2 适用范畴本通则适用于对任何产品或服务进行生命周期环境指标信息清单分析;3 术语和定义本通则使用ISO14020、ISO14040系列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1)生命周期清单:是指对产品或服务、工艺或活动在其整个生命周期时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向环境排放(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其它环境开释物)进行数据量化分析,其结果表现为以产品或服务功能单位表达的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清单。
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中央空调系统在商业和居民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能源消耗,因此,如何优化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实现节能目标,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央空调;自动控制设计;节能设计;系统1 引言中央空调系统在许多大型建筑和设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对能源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常常面临着能源消耗大、控制精度低等问题,这使得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研究,以及为其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设计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空调系统的运行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污染。
因此,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和节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自动控制设计,可以实现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精细化调节,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1]。
3 中央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1)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在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出现过度波动和失控现象。
一旦系统失去稳定性,不仅会影响到空调效果,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稳定性原则,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高效性原则:在自动控制设计中,我们应将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作为首要目标。
这意味着要尽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以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和算法,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海上风电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在绿色发展和海上风电项目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海上风电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值得关注。
已有研究多关注陆上风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而鲜有研究对海上风电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
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法,对浙江象山海上风电场(一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3.169万吨,与同等发电量的传统燃煤电厂相比,运营阶段海上风电系统每年少排放温室气体143.039万吨,具有一定的净减排效应;设备生产阶段为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7%,体现了在生产阶段管控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优化节能减排的制造工艺的必要性。
标签:海上风电;生命周期分析;温室气体一、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传统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风电的发展对于我国绿色发展以及能源体系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海上风电具有风力资源丰富、不占用陆地、能通过水路运输大型风机且临近沿海发达地区便于消纳等优势(文锋,2016),被认为是未来风电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得到瞩目。
2018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器容量为4.5 GW,其中中国就贡献了近40%的增量(IRENA,2019)。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快速扩张,海上风电系统的环境影响值得关注。
风电系统在风机制造、原材料制造、运输等环节也会排放一些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需要对其进行核算与评估。
生命周期分析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充分考虑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投入、产出、能量消耗和环境影响(ISO14044,2006),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风电系统的环境排放评估。
海上风电系统生命周期相关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国外学者的实践(Hondo,2005;Ardente 等,2008;Gomaa等,2019)。
不少学者得出海上、陆上风电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差异。
Noori等(2015)发现相同功率的海上风力涡轮和陆上风力涡轮生命周期环境与能量绩效存在差异,海上风力发电机每千瓦时发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陆上风力发电机相比减少48%。
排风热回收系统工程应用分析摘要:阐述了排风热回收系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热回收设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分析来说明排风热回收的经济性,并且比较了各种热回收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节能热回收排风经济性1. 前言目前空调耗能已经达到建筑能耗的60%以上,空调系统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已超过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能耗必将对我国的能源消耗造成长期的、巨大的影响。
为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空调节能起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 排风热回收的重要意义所谓热回收系统既是回收建筑物内外的余热(冷)或废热(冷)并把回收的热(冷)量作为供热(冷)或其他加热设备的热源而加以利用的系统。
据调查,空调工程中处理新风的能耗大致要占到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高达40%[2]。
可见,空调处理新风所消耗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
而空调房间排风中所含的能量更是相当可观,若加以回收利用可以取得很好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尤其是冬季采用,效益更为明显。
但在实际工程中,业主及业内人士往往单纯地从经济效益方面来权衡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与否,而忽略了热回收装置带来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
为了真正意义的节能,我国在2005年4月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设计在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排风能量的热回收,并强制规定了一些必须采用热回收装置的系统。
3. 各种热回收设备常见的热回收设备有转轮式和板翅式全热换热器以及热管式和中间冷媒式显热换热器。
所谓全热换热器是用具有吸湿作用的材料制作的,它既能传热又能传湿,可同时回收显热和潜热。
显热换热器用没有含吸湿作用的材料制作,只有传热,没有传湿能力,只能回收显热。
3. 全热回收装置3.1.1转轮换热器转轮式换热器是通过排风与新风交替逆向流过转轮来传递热量的。
转轮中的转芯是用喷涂氯化锂溶液的铝箔或浸渍过氯化锂溶液的特殊纸张或合成纤维制作而成的。
排风由转轮一侧的入口吸入,将所含的部分冷量(或热量)传递给转轮;而新风从的另一侧吸入,转轮以15~20r/min的速度旋转,将积蓄在转轮上的冷量(或热量)传递给新风。
空调热回收原理
空调热回收原理是指利用空调系统中的废热,将其回收并再利用的过程。
在传统的空调系统中,制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废热通常会通过散热器排出室外,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通过热回收技术,这些废热可以被回收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具体来说,空调热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空气热回收和蒸发热回收。
空气热回收是利用空调系统中的室内排出的废气热量进行回收。
在传统的空调系统中,室内排出的冷气通常含有一定的温度热量,通过回收系统,可以将这部分热量再利用。
回收系统中通常包括换热器和热交换器,通过这些装置,将废气热量传导到热交换介质上,再利用于供暖或热水等方面。
蒸发热回收是通过利用制冷循环中的废热来加热水。
在传统空调系统中,制冷循环过程中的排出热量通常会通过散热器来散发到空气中。
而通过蒸发热回收技术,这部分废热可以被回收用于加热水。
具体实现方式是将废热通过换热器传导给水,从而加热水温,实现节约能源的效果。
总之,空调热回收原理通过回收利用空调系统中产生的废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通过适当的回收装置和技术,可以将废热合理利用,满足室内供暖、热水等需求,从而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2024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每套分集水器环路(自分水器总进水管控制阀起,至集水器总出水管控制阀止)的总压力损失不宜超过( )kPa。
A.20B.10C.30D.40【答案】 C2、下列选项中,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中对管材的技术要求是错误的是( )。
A.埋设在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B.埋地热水塑料加热管材应按使用条件为4级选择C.塑料加热管的厚度不得小于1.8mmD.铜管的下游管段不宜使用钢管【答案】 C3、当墙体为砖砌结构时,围护结构最小热阻可比按式(2-1-2)计算所得值( )。
A.小3%B.小5%C.大1%D.大4%【答案】 B4、过渡季使用大量新风的空调系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满足新风量变化的排风B.单风机系统C.独立的新风系统D.VAV系统【答案】 A5、下列对公用厨房通风设计的要求错误的是( )。
A.对发热量大且散发大量油烟和蒸汽的厨房设备应采用局部机械排风B.与机械排风对应的补风量不宜小于机械排风量的60%~80%C.排油烟风道不应兼作防火排烟风道D.厨房区相对其他区域应维持负压【答案】 B6、生活饮用水管道的配水件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应( )。
A.满足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淹没的要求B.等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C.大于等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D.小于等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答案】 C7、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置局部排风罩时首选( )。
A.密闭罩B.吹吸式排风C.外部吸气罩D.接受式排风罩【答案】 A8、地源热泵的地理管系统的水压试验次数为下列哪一项?A.1次B.2次C.3次D.4次【答案】 D9、某食品车间长40m、宽10m、层高6m,车间内生产(含电热)设备总功率为215kW,有150名操作工,身着薄棉质工作服坐在流水线旁操作,设计采用全面造风形式消除室内余热并对进风进行两级净化处理(初效和中效过滤)。
成都地区空调排风全热回收工程应用及碳排放分析【摘要】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成为重点关注方向,空调排风热回收作为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节能效果应进行动态分析。
本文以成都某办公楼为例,分别以冬季、夏季全热回收系统为分析对象,进行全年动态计算。
结果显示较不采用空气热回收而言,全年可实现碳减排2.957(kg·CO2e/㎡·a),节能量折算等效电后为9.26(kWh/㎡·a),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可在类似的夏热冬冷气候区进行推广。
在室内外焓差较小时,热回收装置无法实现节能,需设置旁通装置并实现切换控制。
【关键词】排风热回收;碳减排引言在工程设计中,空调排风热回收系统较多的应用于办公、酒店等设有集中排风的建筑中。
空调排风热回收,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情况究竟如何,本次作者以某办公楼为例,对全年排风热回收机组进行全年动态计算分析,为热回收机组在成都设计使用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办公楼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该办公楼为超高层建筑(158.55米),共38层,其15、27层为避难层,办公建筑楼层总面积约为5.3万平方米。
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室内设计参数Table 1 interior design parameters2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及设计选型2.1 通过逐时计算,冬、夏季空调负荷,见表2。
表2 工程负荷统计Table 2 engineering load statistics通过冬夏季负荷构成分析,夏季新风负荷为34.4W/㎡,占总空调负荷的28.2%;冬季新风负荷为31.4W/㎡,占总空调负荷的62.0%。
根据成都地区,逐时室外气象参数计算室外空气焓值,并根据室内设计参数,计算室内空气焓值,得出空调季室外,室内空气月平均焓值对比,见图1。
图1 空调季节室内外焓值Figure 1 indoor and outdoor enthalpy in air conditioning season 从上图可知,冬季空调供暖季室内外焓差较大,夏季空调供冷季,6月、7月、8月三个月室内外焓差较大,而5月、9月室内外焓差不大,因此本文以空调供暖季1月、2月、12月,空调供冷季7月、8月、9月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