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人声分类与演唱形式_课件1
- 格式:pptx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4
人声分类与演唱形式-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引入
1.本节课程主要围绕人声的分类与演唱形式展开。
2.大家都喜欢听歌,但你是否注意过每首歌曲中人声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呢?
3.本节课程通过学习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并结合实例欣赏,让同学们了解和感受人声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人声的分类
1.女声:有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三种类型,通常是女性演唱者演唱。
2.男声:有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三种类型,通常是男性演唱者演唱。
3.儿童声:儿童声的音色比较清澈、纯净,通常由儿童演唱。
4.混声:混声要求演唱者的音色相似程度高,不同类型的演唱者混合在一起则需要精心安排。
三、人声的演唱形式
1.独唱:一位演唱者用自己的声音独自演唱。
2.协唱:两位以上演唱者用自己的声音分别演唱不同的部分。
3.合唱:三位或三位以上演唱者用自己的声音一起演唱。
四、实例欣赏与活动策划
1.实例欣赏:通过播放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让同学们听出人声的不同表现形式。
2.活动策划:可以让同学自己分组,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尝试不同形式的表现。
五、总结
1.我们通过学习人声的分类与演唱形式,深入了解了人声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
2.通过实例欣赏和活动策划,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3.本节课程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听、识、评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3.授课时间: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三、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针对我所教授的七年级一班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对于音乐的学习也正处于一个探索和兴趣培养的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点,制定出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计划。
首先,从学生的知识层面来看,他们大多数对简谱的认识还比较基础,对于简谱的音阶、节奏等方面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步引导他们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
其次,从学生的能力层面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对于新的知识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
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从学生的素质层面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渐增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引导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从学生的行为习惯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有时候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电子琴、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2. 课程平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3. 信息化资源:网络音乐教学视频、音乐软件等。
4. 教学手段: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7.2人声分类与演唱形式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我的音乐网页人声分类与演唱形式一、教学内容(一)人声分类;(二)常见的演唱形式。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启发学生舒适恰当的声音和演唱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分析、表演、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人声的分类以及常见的演唱形式。
(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声的分类,以及音色特点;2.了解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合唱、领唱、轮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声的分类以及常见的演唱形式。
难点:准确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各种演唱形式,以及不同音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要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音乐大师课片段《父亲》,引出“童声”的概念。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赏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父亲》,想一想这首歌曲在声音上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1.人声的分类由于人的性别与年龄的差异,人声可分为童声、女声和男声。
根据人声的音域和音色特点,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
播放歌曲《春天的芭蕾》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在音色上有什么特点?属于哪个音区?通过分析:让学生总结高音区的特点:比较明亮、高亢、轻巧。
播放歌曲《我们的时光》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在音色上有什么特点?属于哪个音区?通过分析:让学生总结中音区的特点:比较结实、饱满、深情。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在音色上有什么特点?属于哪个音区?通过分析:让学生总结低音区的特点:则低沉浑厚。
少年儿童在变声期前,声音明亮,音质较单薄,男、女童声差别不大,音色和女声相似。
通过分析以上三个例子及导入时用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听辨,分析男声、女生、以及童声在音色及音域上的差异。
2.常见的演唱形式(1)播放歌曲《稻香》视频,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出常见的演唱形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演唱形式,它是歌曲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