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虫
- 格式:doc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1
蛞蝓蛞蝓- 生物蛞蝓编辑词条蛞蝓,又称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
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扑杀方法。
蛞蝓是腹足纲(Gastropoda)中壳退化的软体动物。
壳可退化为一体内片状结构,成一列颗粒,或完全消失。
有的危害园林。
肺螺亚纲(Pulmonata)俗称蛞蝓,其体软,有黏液,生活在潮湿的场所(淡水产者仅知一种)。
温带地区常见的阿勇蛞蝓科(Arionidae)、蛞蝓科(Limacidae)和嗜黏液蛞蝓科(Philomycidae)的种类取食真菌和腐叶。
吃植物的婆婆纳蛞蝓科(Veronicellidae)见于热带。
吃其他螺和蚯蚓的肉食性蛞蝓包括欧洲的小壳螺科(Testacellidae)。
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的海生的腹足类有时可称为sea slug。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蛞蝓别称土蜗蜒蚰界动物界门软体动物门纲腹足纲亚纲直腹足亚纲目异鳃总目亚目有肺目种蛞蝓二名法Limaxmaximus 扩展阅读本草纲目-蛞蝓更多>> 「释名」陵蠡(音螺。
《本经》)、附蜗蜒蚰螺(详下文)。
「集解」《别录》曰∶蛞蝓生太山池泽及阴地沙石垣下。
八月取之。
弘景曰∶蛞蝓无壳,不应有蜗名。
附蜗,即蜗牛也。
岂以其头形似蜗牛,故亦名蜗欤保升曰∶蛞蝓即蜗牛也,而《别录》复有蜗牛一条。
虽数字不同,而主疗无别,是后人误出。
正如草部有鸡肠,而复出繁缕也。
按∶《尔雅》云∶ 蠃,蝓。
郭注云∶蜗牛也。
《玉篇》亦云∶ 蝓,行则角出,惊之则缩,首尾俱能藏入壳中。
苏恭以蛞蝓为无壳蜗牛,非矣。
今《本经》一名陵蠡,《别录》又有土蜗之名,蜗蠡皆螺壳之属,不应无壳也。
今下湿处有一种虫,大于蜗牛,无壳而有角者,云是蜗牛之老者也。
宗曰∶蛞蝓、蜗牛,二物也。
蛞蝓二角,身肉止一段。
蜗牛四角,背上别有肉,以负壳行。
鼻涕虫对人有没有危害?
文章导读
也许很多城里人不知道鼻涕虫,但如果长时间生活在农村的话,平时在菜地里
就经常能够看到鼻涕虫,这是一种软体动物,这种虫的表面经常会有鼻涕一样的粘液,所
以因此而得名,有些人看到鼻涕虫之后会非常恶心,那么这种虫对人体有没有坏处呢?
鼻涕虫对人有没有危害?
鼻涕虫的危害:
1、蛞蝓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其果实,影响商品价值,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
较大的有害动物。
遇见时可将食盐或白砂糖洒在蛞蝓身上,数分钟之后会因身体大量脱
水而导致死亡。
2、由于没有天敌,仅存在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死火山的巨大粉红蛞蝓,最大可长
到20厘米长。
然而这种生物却日益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或因山上的气温过高而灭绝。
鼻涕虫的驱虫方法:
1、把生姜粉撒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鼻涕虫对生姜的气味非常敏感,会走开。
2、往鼻涕虫出没的地方或是鼻涕虫的身上撒盐,因为鼻涕虫的水份含量很高,若鼻涕
虫没有水的话就会死,盐有脱水的作用,当洒在鼻涕虫身上时,鼻涕虫身上的水就会进行
脱水。
3、用硫酸铝撒于鼻涕虫出没的地方。
硫酸铝对其它软体动物也有效。
4、用米糠或豆饼加入2%砷酸钙或砷酸铝制成毒饵诱杀。
对室外的阴沟、下水道等地方进行消毒,可用6%的灭达进行处理。
鼻涕虫的用途:
鼻涕虫又叫蛞蝓、蜒蚰,一种软体动物,和蜗牛很像,只是没有壳,身上爬满了黏液,人们以为是毒液,其实是错的,鼻涕虫是无毒。
蛞蝓也称鼻涕虫。
近年来在我地区有发生危害,仅2010年秋季调查发现危害面积达200亩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蛞蝓是软体动物,成虫如同无壳的蜗牛,体长约6厘米左右,体宽1.5厘米左右,长棱型,褐色或黄白色,爬行过后留下鼻涕状黏液,干后成白色。
经调查发现,我地区蛞蝓一年发生一代,春季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秋季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发生危害,成体或幼体在土壤或寄主上越冬。
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如春白菜、秋白菜、秋萝卜等。
当田间植株密度高,湿度大,气候潮湿,气温在15~18℃左右,特别是在阴雨连绵,多湿的季节里更易发生。
蛞蝓昼伏夜出,主要在早晨、傍晚和夜间活动危害,白天中午停止活动,躲避在叶背或地表土块下隐藏,并具有趋湿、避光、迁移性。
经过蛞蝓危害过的白菜,叶片上呈一个个小长孔状,以幼苗,嫩叶受害为重,并留有黏液,严重植株叶片如同筛底,不可食用。
危害萝卜则是将萝卜裸露在地表部分,舔食成一条条渠道,严重降低产品质量。
防治方法:1、轮作倒茬。
十字花科作物与其它作物轮作倒茬,以减少寄主,减轻危害。
2、清理田间残体,以减少越冬成虫体基数。
3、合理密植,不要过密。
防止徒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土壤湿润。
4、适量灌溉,减少田间水分,降低湿度。
5、在田间撒施石灰,使虫体内水分外渗,而杀死成虫。
6、成虫危害初期进行药物防治,于下午喷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速灭杀丁800倍液,也可用70%杀螺胶粉剂35克/亩喷洒,直接杀死成虫。
蛞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朱常宝(辽宁省凌源市和坎子农业技术推广站122514)氮素肥料不仅对马铃薯生长有重要作用,而且还有调节生长的作用。
氮是作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部分,如蛋白质、叶绿素、生物碱和一些激素等都含有氮。
氮素营养充足时,能促使马铃薯茎叶生长,枝叶繁茂,叶色浓绿,同化面积大,延长叶片功能期,光合作用旺盛,净光合生产率提高,利于养分的积累,以提高块茎的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
鼻涕虫的作文
《鼻涕虫》
哎呀呀,说起鼻涕虫,我可太有印象啦!
记得有一次在老家,下过雨之后我去院子里玩儿。
正走着呢,突然看到石板路上有一条黏糊糊、软塌塌的东西在慢慢往前爬。
凑近一看,好家伙,可不就是一只鼻涕虫嘛!它那没有骨头似的身子,就那么一点点地挪动着,身后还留下一道亮晶晶的痕迹,真不知道它这是要爬到哪里去。
我就蹲在那儿,好奇地看着它。
它的身体是那种灰扑扑的颜色,上面还有一些小小的斑点,看着还有点丑萌丑萌的。
它的触角一伸一缩的,好像在探索着周围的环境。
看着它努力爬行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家伙还挺有意思的呀。
虽然它不是什么让人惊艳的小动物,甚至还有点让人嫌弃,可它也有着自己的生活和小目标呀,就那么执着地向前爬着。
这就是我和鼻涕虫的一次相遇,虽然很平常,但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呢。
我想,这就是生活中那些小小的惊喜和发现吧,连鼻涕虫都能给我留下这么特别的记忆。
以后每次看到鼻涕虫,我可能都会想起那次在院子里的有趣观察呢。
灵芝虫害:蛞蝓文章摘要:蛞蝓(SLuge)别名水蜒蚰、鼻涕虫等。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为害食用菌的种类有野蛞蝓(Agrioli-naxagrestisLinnaeus)、双线嗜黏蛞蝓(PhiolomycusbilimeatusBenson)、黄蛞蝓(LimaxflavusLinnaeus)。
1.形态和习性(1)野蛞蝓体柔软无外�...蛞蝓(SLuge)别名水蜒蚰、鼻涕虫等。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为害食用菌的种类有野蛞蝓(Agrioli-naxagrestisLinnaeus)、双线嗜黏蛞蝓(PhiolomycusbilimeatusBenson)、黄蛞蝓(LimaxflavusLinnaeus)。
1.形态和习性(1)野蛞蝓体柔软无外壳,暗灰色、黄白色或灰黄红色,少数有明显的暗带或斑点。
触角2对,黑色。
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内有一退化的贝壳盾板,分泌黏液无色。
伸展时体长30-40毫米,宽4-6毫米。
(2)双线嗜黏液蛞蝓外套膜覆盖全背部,仅露出足的尖端。
体灰色或淡黄褐色,背中及两侧各有一条黑色斑点组成的纵带。
体前端较宽、后端狭长。
尾部有脊状突起。
触角蓝褐色。
?足肉白色。
黏液乳白色。
呼吸孔圆形,位于触角3毫米处。
伸展时体长达120毫米,宽12毫米。
(3)黄蛞蝓体裸露,柔软,无外壳。
深橙色或黄褐色,有零星的浅黄色或白色斑点。
?足为淡黄色。
分泌淡黄色黏液。
触角淡蓝色。
体背前1/3处有一椭圆形外套膜。
伸展时可达120毫米,宽12毫米。
无论哪一种蛞蝓其共同的生活习性是,白天躲藏在阴暗潮湿的草丛、枝叶、石块等下面,夜晚外出活动和为害。
食性杂。
一年繁殖1代。
最适活动温度为15-25℃。
2.为害情况取食菌蕾和子实体幼嫩部分,使之成缺刻或锯齿状,失去商品价值。
经蛞蝓爬行过的子实体,常留下一条白色黏质带痕,影响产品质量。
3.防治方法(1)清除栽培场及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石块等,使蛞蝓无藏身之地。
鼻涕虫怎么消灭?鼻涕虫这种生物一般在北方似乎见不到,在南方则非常常见。
虽然它们并不算带有毒性的虫子,但是它们大面积的存在尤其是爬进屋子里、爬到衣服上,让人的生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彻底清除鼻涕虫呢?下面就来教大家一些驱除鼻涕虫的小妙招。
★驱除鼻涕虫方法1. 把生姜粉撒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鼻涕虫对生姜的气味非常敏感,会远远走开. 当鼻涕虫危害你心爱的植物的时候,在你植物的根部缠上一圈细细的铜丝也有同样的效果(鼻涕虫不喜欢铜丝散发出来的微弱的电磁场).2. 有种恶心的方法,效果很不错. 把捉到的鼻涕虫放在搅拌机里加水打成液体,加酸橙汁,或柠檬汁更好用喷壶喷鼻涕虫出没的地方,几个月之内看不到一只鼻涕虫的.3. 晚上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放一个装满啤酒的盆子,第二天就会看到喝的胖呼呼的鼻涕虫。
4. 往鼻涕虫上撒盐:如果往鼻涕虫上撒盐,它会“融化”像水一样的的东西和一层皮。
原因它体内是含水量很高,造成体内盐度很低,水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转移。
因此,它就越来越小了,给人的错觉是化成水了。
5. 用硫酸铝撒于鼻涕虫出没的地方。
硫酸铝对其它软体动物也有效。
6.杀死蛞蝓(鼻涕虫)的另外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浓盐水喷洒地面驱除成虫,一种是用米糠或豆饼加入2%砷酸钙或砷酸铝制成毒饵诱杀。
对室外的阴沟、下水道等地方进行消毒,可用6%的灭达进行处理。
用石灰试试看吧,彻底消灭那是不可能,这种虫子也有个季节性,避免这个季节入侵就不错啦。
措施:1,查看他是从哪个方向来的;2,在来源方向设防侵沟;3,沟可以筑成小土沟或预埋剖开的PVC管,管的两端用PVC 管节封闭;4不管是土沟还是PVC管沟,沟的前缘略低,后缘略高。
里面注入适量的盐水或石灰水使虫子能够掉入沟中不能爬出。
希望有所帮助。
我发现了鼻涕虫作文
哎呀,你们知道吗?我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它的名字叫鼻涕虫!
有一天,我在花园里玩耍,突然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它的身体长长的,软软的,就像一条鼻涕一样。
它的颜色是白色的,上面还有一些
黑色的斑点。
它的头上有两个触角,就像两根天线一样。
我觉得很好奇,就用手去摸了摸它。
哎呀,它的身体黏糊糊的,就像胶水一样。
我还发现,它的身体会分泌出一种白色的液体,就像鼻涕一样。
我问了妈妈,妈妈告诉我,这种虫子叫鼻涕虫,它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它的身体很柔软,可以弯曲和伸展。
它的触角可以帮助它感知周
围的环境。
哈哈,我发现了鼻涕虫,真的很开心!我觉得大自然真的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
鼻涕虫
某日我在外婆家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小虫,听大人说,这虫叫做“鼻涕虫”俗名“蜒蚰”,由蜗牛转变而来。
于是我便对这鼻涕虫有了浓厚的兴趣。
听说鼻涕虫最怕盐和光,只要遇到盐就
会成一滩水,遇到光会焦躁不安。
为了证
实这一切,我决定做一个实验。
准备材料
是:四只鼻涕虫、盐、灯泡、太阳光。
我找到一块大石块,从袋子拿出两条一大一小的鼻涕虫放在石头上,再撒上盐,不一会儿,鼻涕虫开始扭动,大约十五分钟左右,那小鼻涕虫便化成一滩水。
我又将目光放在那条大鼻涕虫身上,大约二十分钟左右,也成了一滩水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暂时放下疑问,进行下一个实验。
我又将一只鼻涕虫放太阳光下,只见它拼命蠕动想躲避太阳光,最后,躲不过被活活地晒了。
然后我又拿了个100瓦的灯泡对着一只鼻涕虫,只见它一见到这光就着慌了,不知所措。
可见它十分怕太阳光,灯光也怕。
鼻涕虫为什么会这么怕光和遇到盐就会化成一滩水呢?
于是我便翻阅大量资料,知道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本身是具有水份的,因为当体表遇到盐后体内会开始失水,进而使其身体紧缩,最后细胞之间的联系因为失水被破坏,这样看上去剩下的物质就像化了一样。
同时也知道鼻涕虫为什么“怕光”了,原来是它喜欢阴暗,潮湿,是为了保护体内的水分,保护生命。
衢州市新星学校602班:胡淑雅
指导老师:姜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