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2.11 KB
- 文档页数:4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初探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和展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参观、欣赏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博物馆发展的一大热点。
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出对策进行改进。
1. 知名度不足。
目前许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在市场上并不为人所熟知,缺乏影响力和知名度,这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都造成了困难。
2. 产品创意不足。
部分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创意方面存在欠缺,很多产品都是单一模式的纪念品,缺乏新颖的设计和创意,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销售渠道狭窄。
博物馆文创产品在销售渠道上主要以传统的店铺为主,缺乏线上渠道的拓展,使得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受限。
4. 品质和价格不一致。
一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并不匹配,有的产品价格过高,而质量并不过关;有的产品则因为价格偏低,导致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 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知名度。
博物馆可以通过加大推广力度,积极参与各种文创产品展览、文化交流等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激发创意,打造精品。
博物馆可以与设计师、艺术家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独特设计的文创产品,让产品更具创意和价值,吸引更多消费者。
3. 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结合。
博物馆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扩大产品的覆盖面,同时在博物馆内开设文创产品专柜,丰富销售渠道。
4. 保障产品品质,合理定价。
博物馆应该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优质和良心;同时根据产品的实际价值合理定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对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激发创意、拓展销售渠道和保障产品品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展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初探。
博物馆在开发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不断激发创意,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一、概述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场所,不仅是人们了解历史、认识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旅游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与我国丰富的博物馆资源相比,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尚显不足,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呈现出多样化与特色化并存的特点。
一方面,各地博物馆依托自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文物复制品、文创产品、特色展览等,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博物馆旅游产品也呈现出一定的同质化现象,缺乏创新和特色,难以吸引游客的眼球。
针对当前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本文旨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通过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1. 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定义与重要性博物馆旅游产品,是指博物馆依托其丰富的文化藏品和独特的展览内容,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开发的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教育意义和旅游体验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不仅涵盖了博物馆内的展览、讲解、互动体验等核心内容,还延伸到了与博物馆相关的文创产品、旅游线路以及特色活动等。
博物馆旅游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守护者,通过开发旅游产品,能够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博物馆旅游产品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之一,博物馆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吸引力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还能够促进文化消费和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博物馆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
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对于推动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初探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也逐渐得到了广大市场的认可和关注。
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博物馆进行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我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及对策两个方面对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状1.单一的类型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类型相对单一,普遍依赖于仿制、印刷、制作类产品。
这类产品虽然可以直接连接博物馆内展品,提高参观者的文化体验感,但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和消费趋势的需求。
2.缺乏创新元素当前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缺乏思维创新和元素创新,很多产品模仿和抄袭已知市场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快速集群上市,造成市场产品品质普遍偏低,博物馆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未能充分展示。
3.市场核心竞争力弱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重复度高,市场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核心价格战并不敌对,很多博物馆选择较低的利润率,直接影响了公司生产和博物馆专业价值的提升,这使得博物馆文创产品本身的核心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二、对策1.深刻认识创新意义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应深入理解产品柘枝创新意义,重在创新文化、创新思路和创新元素,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品质和产生时尚文化,创造新鲜的“文化资本”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需求。
2.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专业价值作为社会文化传承者的博物馆应提高专业价值,重视博物馆展品的文化深度和博物馆学专业性价值,深刻理解博物馆学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弘扬中华文化吸引全球公众。
围绕博物馆核心业务线、强化业务优化和内涵提升,深化博物馆中心文化喜获与市民互动、探讨创造文化、印度传承文化的方式,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专业性和文化内涵。
3.强化市场营销策略真正落实“谁持卡谁消费”模式下,博物馆应该积极推进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加强市场结构规划,推动博物馆、文博企业、文创部门的紧密沟通生产,探讨创新语言、创新交流和创新营销内容,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品牌认可度和社会认同度。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特征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前往的旅游景点。
如何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传递和展示,成为了博物馆运营和管理的重要任务。
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成为了博物馆展示文化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是,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存在着许多特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对策。
1.文化价值体现不足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应该是以博物馆文化价值为核心,将博物馆文化信息和文化资源转化为体现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纪念品等创意产品。
然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往往因为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对博物馆文化认识和理解不够,导致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体现不足,仅仅是将博物馆的文化元素作为装饰元素使用,而且在市场上也很难获得客户的认同。
2.市场总量不足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大多数是限量生产的,以研发和制作的成本来看,分摊到每个产品上,单个产品的成本比较高,而市场需求又比较有限,因此销售面临一定的难度。
3.销售渠道不畅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主要通过博物馆自有的店铺销售,但是博物馆的场馆位置和市场定位影响了产品的触达量和销售线下的时间段,因此销售渠道的不畅,也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一个特征问题。
二、对策1.提高文化价值体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人员应该提高对于博物馆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程度,理解和掌握文物中的历史、文化、技艺、美学等因素,将其巧妙融入到产品创意设计中,赋予文化创意产品以强烈的文化品味和内涵,让消费者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市场接受度和销售率。
2.扩大市场总量博物馆应该将“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培育独特的文化价值意识、引领文化创意产品新潮流”作为目标,将文化创意产品前置化推广,扩大行销面,提升销售数量。
3.拓展销售渠道除了在自己的博物馆销售店内销售外,可尝试将文化创意产品拓展至线上销售和社交平台销售,如网络、电视购物、淘宝、微信、微博、抖音等,加强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多角度、全渠道地推广文化创意产品。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作者:王凤奇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0期摘要: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大发展趋势,是逐渐转向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旅游产品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博物馆更多停留在借鉴及模仿阶段,没有主打旅游产品推出,也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和消费需求展开合理规划。
对此,在日后的发展和完善中,我国博物馆需要从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树立、产品创新化设计、营销宣传等角度进行建设和发展,将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文物单位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水平,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链条。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产品;市场营销随着文化旅游行业的纵深发展,博物馆旅游行业也逐渐丰富自身的旅游产品,转变单一的商业盈利模式,深度挖掘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新性、经济性。
2016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并转发了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应大力支持文化資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文物单位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水平,拓展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链条。
因此,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大发展趋势,是逐渐转向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1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整体情况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博物馆的数量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壮大。
截至2018年底,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5354家,较2017年增加218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为4743家,占博物馆总数的88.6%,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助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每年达上百亿元。
博物馆在运营运作的过程中主要是借助财政拨款生存和发展的,其发展的广度、深度都会受到财政资金拨款数额的限制。
因此在该政策和经济的现实背景下,诸多博物馆开始不断完善自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销售等环节,对接终端的消费市场,积极转变盈利以及运营模式,提升文创产品销售收入的占比。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初探当代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也越来越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以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并增加博物馆的收入。
目前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不尽如人意。
一些博物馆过度注重商业性质的文创产品,而忽视了文化价值和学术内涵。
这些产品常常以印制T恤、陶瓷杯、钥匙扣等简单物品为主,缺乏创新和独特性。
一些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质量不高,造成观众购买后的不满意度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观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购买兴趣,也影响了博物馆形象和声誉。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缺乏对目标观众群体的深入调研和了解。
博物馆文创产品往往只以观众的购买力和审美需求为出发点,而忽视了观众的文化背景、教育需求等方面。
这导致一些产品无法真正满足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学习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一些对策。
博物馆需加强对文创产品的策划和管理。
在产品设计上应注重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通过深入挖掘博物馆的藏品和历史文化背景,创造出具有独特品味和故事性的产品。
博物馆需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合作,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质量,确保产品符合观众的期待。
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中应注重目标观众的需求。
在产品策划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众访谈等方式了解观众的兴趣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他们喜好和学习需求的产品。
在开展临时展览时,可以推出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创产品,增加观众对展览的兴趣和参与度。
博物馆还可以与其他机构或品牌开展合作,引入更多的创意和专业性。
可以与知名设计师合作,设计出独具时尚感和创意性的文创产品;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限量版产品,增加产品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这样的合作可以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特征问题及对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是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展品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为了带动博物馆的发展和经营。
然而,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特征性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缺乏创意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需要创新和创意,但是现实中很多产品缺少新颖的设计和创新的理念。
对策:博物馆管理者应该重视人才引进,引入设计、文化、艺术等专业领域人才,通过融合不同的思想、设计、艺术文化等元素,为文化创意产品带来新的创意精神。
二、没有独特性很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点。
对策:博物馆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本土文化特征的挖掘和研究,从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中获得灵感,打造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产品。
三、品质缺乏保障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品质必须得到保障,否则会影响游客的体验和信任。
对策:博物馆管理者应该选择有品质保障的生产企业,严格监管市场销售渠道,减少仿冒、假冒等问题的发生。
四、缺少创收机制目前很多博物馆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是一种维持运营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但是,博物馆管理者缺乏创收意识和机制,导致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无法有效实施。
对策:博物馆管理者应该深化对市场的分析和调研,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开发计划,积极寻找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五、宣传推广缺乏力度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
但是现实中很多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力度较弱,难以吸引游客。
对策:博物馆管理者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推广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文化创意产品。
总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需要面临多方面的特征性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博物馆管理者和相关人员不断探索、研究和创新,不断调整和改进开发策略,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初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传承文化、展示历史的载体,已经不再只是展示文物和历史的场所,而是逐渐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
推出文创产品,开展文艺活动成为了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
采用何种策略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如何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将深入剖析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的对策。
1. 文创产品种类单一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种类单一,以纪念品和书籍为主。
纪念品多为文物复制品,书籍多为展览目录和相关历史研究书籍,种类单一,缺乏新意。
2. 缺乏互动性部分博物馆文创产品缺乏互动性,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丧失了文创产品的本质特点。
很多文创产品只是停留在展示历史和文化的产品,缺少与消费者的互动。
3. 开发模式单一当前,大部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单一,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深刻洞察,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性,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
二、对策初探1. 多样化产品类别博物馆可以从文创产品的角度出发,推出多样化的产品类别,如IP衍生品、手工艺品、生活用品等,扩大产品种类,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
2. 加强互动体验博物馆文创产品应当加强互动体验,推出更具互动性的产品。
可以利用AR、VR等技术,打造与文物相关的互动体验产品,增加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3. 强化市场调研博物馆应当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及时调整产品线,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消费者反馈,不断改进产品。
4. 开发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是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新趋势。
博物馆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推出符合个性需求的文创产品,增加消费者粘性,提高产品附加值。
5. 加强文创产品营销在文化创意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博物馆应当加强文创产品的营销工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品曝光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日益关注,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展示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已成为一种普遍且必要的方式。
然而,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往往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市场定位不准确、创意不足以及产品与博物馆内涵不相符等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市场定位不准确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开发之初,需要准确把握目标市场,确定产品的定位和目标受众。
然而,许多博物馆在定位时存在困惑和迷茫。
他们希望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包括年轻人和外地游客;另他们也想尊重博物馆的内涵和传统,不愿过于商业化和低俗化。
这使得博物馆文创产品往往无法迎合各类观众的需求,失去了市场的吸引力。
针对这一问题,博物馆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观众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博物馆的特色和资源,选择符合双方需求的市场定位。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文创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中,突出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之处,同时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观。
二、创意不足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是其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在实际开发中,许多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意却欠缺新颖和独特之处。
这可能与博物馆本身对文创产品的定位和理解不到位,以及开发团队的创作能力和经验不足有关。
要解决这一问题,博物馆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对文创产品开发团队的培养和引进,注重其创作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挖掘博物馆的独特资源和文化内涵,结合当代艺术和设计的思维,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创产品。
博物馆还可以开展创意竞赛或合作项目,吸引更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参与,为文创产品提供更多想法和创意。
文章编号:1003—2398(2004)04—0030—03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Ξ李 瑛(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系,西安 710069)THE ANALYSIS ON DEVE LOPING SITUATION AN D STRATEG YOF THE MUSEUM T OURISM PR OD UCTS IN CHINAL I Y ing(Depart ment of Tourism ,North 2west U niversity ,xi πan 710069,China )Abstract :When the tourism began to develop in our country ,the museum was a very important tourist resource ,and enriches the structure of tourism product.Nowadays ,in China ,there is a very strange phenomenon ,which is the quantity of museum is increasing greatly ,and many investors or ad 2ministrators engaged to built the museum.On the other hand ,in many museums ,the visitors are very few.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henomenon.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rticl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eum tourism product is analyzed.There are four problems in developing the museum resources.Firstly ,the quantity of museum has increased greatly ,but the attracted museums are very little.Secondly ,the types of museum are very simple ,and the many museums cannot meet the de 2mand of local people ,especially when the domestic market is booming.Thirdly ,the display method and the content are older and undeveloped.Fourthly ,the manager of museum pays no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However ,the tendency of world museum is that the interacting display method is the mainstream afte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ppeared.The second tendency is the concept of leisure experience appears in west.According to the world tendenc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museum ,the author raises the four strategies.The first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the demand of lo 2cal visitor ,and enrich the type of museum.The second is taking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marketing in 2to management of museum.The third is developing the display method ,and increase the service i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acy.The forth is raising money in many ways ,and encourag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to build the museum by legislation.K ey w ords :museum ;leis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提 要:从我国旅游业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
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休闲;开发;对策中图分类号:59213 文献标识码:A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国家计划到2015年再建1000座,基本实现每个中等以上城市拥有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
尽管我国目前的博物馆数量在急剧增长,然而人们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并未随之高涨。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博物馆主要的参观者是外 第19卷 第4期2004年8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 OGRAPH Y Vol 119,No 14 Aug 12004 Ξ收稿日期:2003—07—15;修订日期:2003—12—05作者简介:李瑛(1968—),陕西蓝田人,理学硕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
地旅游者,参观博物馆还没有成为当地居民在闲暇时间内首选的休闲旅游产品。
在国外,博物馆不仅是外地旅游者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而且博物馆成为当地居民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在我国游览博物馆还没有成为一种消费习惯。
1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市场持续高涨,居民的休闲活动已构成我国假日经济的主体。
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博物馆并没有适时地调整,导致博物馆游客过少,经济效益较差。
111 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但高质量、对游客有吸引力的博物馆不多从20世纪80代至今,我国博物馆的数量在持续增长(见表1)。
目前在我国有的城市市民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已经超过或接近世界水平,北京目前拥有121座博物馆,到2008年将增至130座,届时约10万个北京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武汉市目前拥有40余座各类博物馆,市区居民平均不到20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约每17万人拥有一座)[1]。
博物馆的数量在持续增长,然而人们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却不见高涨,而且出现各类博物馆人气冷热不均的现象,绝大多数博物馆门庭冷落,只有极少数的博物馆异常火爆,而这些人气比较旺的博物馆主要是以与观众互动为主要展示手法的科技博物馆和与著名景点捆绑在一起的遗址博物馆。
例如北京科技中心、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故宫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
表1 我国博物馆数量增幅统计表Tab11 The increasing rate of Museums in China年份博物馆的数量(座)增长幅度1977300—1987827270% 199********% 2000138411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112 旅游目的地博物馆的种类比较单一,能满足当地游客需求的博物馆较少1980—1985年是我国博物馆增长幅度最大的时段,平均每十天新增一座博物馆,而这个阶段我国的旅游者主要是国外旅游者,所以博物馆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主要通过文物的陈列及展览向外国旅游者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由此而形成了博物馆除了用于收藏、研究以外,主要是以外地旅游者为接待对象。
然而国内市场地蓬勃发展,特别是实行双休日和黄金周假期制度后,人们一年有114天的节假日,人们的休闲活动剧增。
博物馆凭借着自身的特点,应该成为居民闲暇时间的首选去处,这也正是大家看好博物馆,投资建设博物馆的原因。
然而事与愿违,当地市民参观博物馆的数量并未大幅度的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博物馆在种类上以及办展的内容上没有迎合当地观众的需求。
113 我国博物馆展示内容和手法比较落后从我国博物馆的现状看,无论是新建还是具有多年历史的,从整体水平衡量,规模、管理、收藏、展陈或科研等诸方面,都还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
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比较,能称得上是现代博物馆的寥寥无几。
我国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闭门造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不顺应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几十年不变,脱离百姓现实生活,自然不能引起百姓的参观兴趣。
在展示形式上,许多博物馆主要是传统的平面、静态形式的展览陈列,人们早已厌倦了“隔着玻璃看,耳旁别人讲”的固定模式,渴望更多地参与性和自主性[2]。
114 博物馆经营者不注重博物馆产品的宣传、促销目前,我国许多博物馆经营者很少或根本没有重视对外宣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外部促销手段方面几乎没有,在各类酒店、餐馆及娱乐场所几乎看不到关于博物馆的介绍资料;其次,博物馆没有重视在大众媒体上的宣传与促销;再次,馆内几乎没有促销手段,在许多博物馆内不能便利的给游客提供精美的介绍资料,也没有能反映本博物馆主题的精美纪念品[3]。
由于多年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一直没有重视博物馆自身的宣传,导致游客及当地居民根本都不知道一些博物馆的存在,当然不会去参观了。
2 国外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顺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经营观念、展示内容及手法上不断探索,将企业行销学的一些观念应用到博物馆经营中,借助现代科技来表现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使博物馆不仅成为观光旅游者的必游之地,而且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场所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211 参与体验型和交互作用性的展示方式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科技博物馆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国外,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博物馆不仅在展示内容上贴近百姓生活,展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科学技术,而且运用参与体验型和交互作用性的展示方式,与观众进行多面向沟通。
随后这种互动式的展示方式被运用到其他类型的博物馆,成为博物馆展示方式的主流。
当观众在参观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时,吸引他们的是一件件令人讶异的艺术作品或是结合实物、模型、映象、音响、图表、舞台、电脑、机器人和模拟试验游戏的丰富资讯,拉近了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带给了观众多元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