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大起义共1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8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印度民族起义(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概况:印度民族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对比:印度民族起义太平天国起义领导封建王公农民阶级参加者主要是士兵农民阶级对象英国殖民者主要是清政府也包括外国侵略势力英国对印度的侵略: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不久,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在印度沿海地区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地建立了殖民据点。
此后,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战争,把法国势力赶出了印度;接着逐步蚕食、占领了印度的南部和中部,1849年又吞并了旁遮普,完成了对印度的全部占领,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仅侵吞孟加拉国库一项,就给东印度公司带来了3700万镑的收入;除此之外,东印度公司还征收苛捐杂税,1760~1780年间,东印度公司用这些苛捐杂税向英国输进了价值1200万英镑的商品。
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共从印度攫取了高达10亿英镑的财富。
当时,一名英国议员曾经说过:“我深信,地球上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文明政府,也没有比1765~1784年的东印度政府更为腐败、更为背信弃义、更为凶恶了。
”为了对中国等国进行经济侵略,东印度公司还在印度种植鸦片,向中国和东南亚一带走私贩卖,获取不义之财。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方式逐渐发生改变。
当时,印度的手工棉织品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一度在英国和欧洲市场很畅销,刚刚起步的英国纺织业还难以一下击败它。
英国利用政治统治地位,限制印度的手工棉织业。
英国先是把印度棉织品挤出欧洲市场,接着强行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加工成纺织品,然后再把棉制品运到印度销售。
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大批工人失业,正如印度总督本丁克承认:“悲惨的情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印度民族大起义西帕衣团起因从1850年开始,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推行西化过程,如建设铁路,宣传基督教,设立司法系统。
这些举措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发展,但在强行推行的过程中激化了和印度原住民的矛盾,使原住民产生对东印度公司的不信任感。
东印度公司为了巩固殖民地,保证贸易和利润,建立了雇佣军制度,雇用兵称为西帕衣团〔印地语:shipahi〕,军官那么由在英国东印公司专门设立的一所学校接受训练后的英国人担任。
到1857年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三个英国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队,总人数已经超越英国的正规军,包括二十万西帕衣兵,而英国士兵只有四万人。
东印度公司招收各种阶层的印度人,而不是按照传统用婆罗门和刹帝利担任战士,另外东印度公司给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当不公平,工资很低,并且他们参加远征时〔往阿富汗或缅甸等国家〕,必须自己支付旅途费和行李运费。
特别是1856年前往缅甸的远征,按照印度传统,如果前往缅甸会导致丧失种姓和被逐出所在群落。
这使得很多雇佣兵非常不满。
而远征结束后,东印度公司开始取消雇用兵的原有的一些特权,减少他们的薪水,并规定职务升级不能超过中士。
英国士兵住在舒适的房子,印度土兵却只能住简陋的帐篷。
起义爆发的导火线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
1857年初开始在雇佣兵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东印度公司以猪油、牛油混合的润滑油涂在来福枪的子弹上。
当时在装子弹之前,为英属东印度公司服役的印度士兵必须用牙齿咬破来福枪子弹的弹壳,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深怕用嘴接触不纯净动物的脂肪,因而拒绝使用这些子弹。
东印度公司宣称,这种说法是谣言,并且已经换了新的用腊作润滑剂的子弹。
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怀疑润滑油不干净,拒绝咬掉新枪支所使用涂了润滑剂的子弹壳。
3月29日,第34团的一名士兵MangalPandey攻击他的英国中士,又伤害了另一名军士长,该士兵开枪自尽但没有死去,其后被判死刑并在4月8日问吊。
作为集体惩罚,东印度公司决定取消这个团,引起其他团的士兵不满,认为处罚过严。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名词解释印度民族大起义,又被称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是19世纪中叶印度爆发的一次大规模武装反抗行动。
这场起义发生于1857年至1858年之间,由印度各地的民族主义组织和抗英武装领导。
该起义的目标是反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的独立和自主。
背景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残酷剥削和压迫印度人民。
他们实行殖民统治,将印度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大量掠夺印度的资源,压榨印度人民劳动力。
英国殖民者还强迫印度人接受英国文化和价值观,并严格限制印度人的言论、组织和宗教信仰自由。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剥削压迫,印度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
而在1857年,一系列因素造成了爆发这场反抗行动的火药桶。
触发事件起义的导火线可以追溯至在印度境内服役的英军士兵。
当时,英军向士兵发放新的步枪,但子弹膛线带有动物脂肪。
这对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来说,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冒犯,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亵渎神圣动物。
这一事件在藩王国中引发了抗议和不满的浪潮,最终引发起义的爆发。
起义爆发1857年5月,起义在北方的默多克起家,迅速向印度其他地区蔓延。
起义军由各地的藩王、士兵和民众组成,共同对抗英国政权。
起义军的目标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恢复印度的自主和繁荣。
他们攻占了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德里和卡纳普尔,并建立了临时政权。
这一时期标志着起义军占领北方地区的顶峰,短时间内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胜利。
镇压与后果然而,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英国军队向起义军发动了猛烈的反击,他们利用军事优势和狡猾的策略,逐渐收复失地。
最终,英军在1858年重新控制了整个印度。
起义的镇压过程极为血腥和残酷,英军对起义军和无辜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处决。
许多起义领导者和参与者被判处死刑或流放。
然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它在爆发时并未取得最终胜利,但印度人民的抵抗精神和对自主的渴望被激发和加强。
起义促使了后来的抗殖民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怎么样印度民族大起义和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伊朗巴布教徒起义、日本明治维新一起构成了亚洲革命风暴,显示了亚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希望你喜欢。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1858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东印度公司。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相当深远,对印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起义由上层贵族阶级引导下层士兵和人民群众积极对抗英国殖民者,虽然由于领导阶层缺乏正确的指挥思想,落后的抗击对策导致这场起义的失败,但印度人民的英勇奋战仍然大大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迫使英国管理阶层对印度做出一定妥协,同时也使帝国主义加强了对印度殖民地的重视。
由于封建制度长期统治留下的弊端,导致印度上层贵族具有软弱性,最终与英国妥协的结果并没有维护印度人民的利益,只保全了上层社会的利益,保留土地的所有权仍归王族所有,起义也以领导阶级解散起义军收场。
因此起义结果使印度人民群众对统治阶级有所不满,造成国内一定的阶级矛盾恶化。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还体现在了印度国内。
通过这场大起义,印度的平民阶层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对抗帝国主义的,人们的爱国情绪高涨,团结了平民阶层的各种力量,独立意识在人民心中发芽,革命思想的种子也已种下,为接下来更大更完善的民族独立革命做了思想铺垫。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还扩大到国际舞台上,放慢了殖民国家吞噬亚洲封建半封建国家的脚步,使亚洲其他国家有了喘息的时间,也给亚洲受压迫的国家和人民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英国殖民当局严重的殖民掠夺激化了印度各阶层与殖民者的矛盾。
关于起义爆发的导火线有两种,一种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
1857年初开始在雇佣兵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东印度公司用猪油或牛脂做润滑油涂在来福枪的子弹上。
当时在装子弹之前,士兵必须用牙齿咬破来福枪子弹的弹壳,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顾忌用嘴接触禁忌动物的脂肪,故拒绝使用这些子弹。
印度民族大起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2、说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及经过3、能复述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英的事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的基本方法3、通过学习章西女王的事迹,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英教学难点:体会印度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双重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章西女王生平简述教授新课:【知识概述】1.背景:(1)英国对印度的统治:19世纪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经被英国侵占,剩下的一些地方在封建王公的统治之下,也岌岌可危。
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场,所以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这导致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也日益高涨。
(2)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从19世纪中期起,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2.印度民族大起义:(1)时间:1857--1859年(2)概况: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这场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许多封建王公也因不满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加入到起义者的队伍中来,并且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3)代表人物--章西女王:章西位于印度中部,章西王公去世后,他的妻子继任女王。
1857年6月,章西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起义,章西女王成为起义的领袖。
她领导的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4)意义: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知识延伸】工业革命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何关系?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对工业原料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