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单位换算乘除法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数学陷阱题一、关于计算顺序的陷阱题1. 题目25+75÷5解析:这道题的陷阱在于运算顺序。
在四则运算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很多同学可能会先算加法25 + 75=100,再算除法100÷5 = 20,这是错误的。
正确的计算顺序是先算除法75÷5 = 15,再算加法25+15 = 40。
2. 题目180 12×10+5解析: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法12×10 = 120,然后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减法和加法,180-120 = 60,60 + 5=65。
如果不按照顺序,先算加法或者错误地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等都会得出错误结果。
二、单位换算的陷阱题1. 题目小明的身高是135分米,对吗?解析:这是一个关于长度单位实际应用的陷阱题。
1分米 = 10厘米,135分米 = 1350厘米,人的身高不可能达到1350厘米(13.5米),正常三年级学生身高应该是135厘米左右。
2. 题目1吨棉花和1000千克铁比较,()重。
解析:这道题的陷阱在于单位换算的理解。
1吨=1000千克,虽然棉花和铁是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质量都是1000千克,所以是一样重的。
很多同学可能会因为棉花和铁的密度不同,而直观地认为铁重。
三、图形周长与面积概念混淆的陷阱题1. 题目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对吗?解析: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即4×4 = 16厘米,这里的16厘米表示的是线段的长度。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即4×4 = 16平方厘米,这里的16平方厘米表示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
虽然数值都是16,但它们的单位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完全不同,所以这句话不对。
2.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如果长增加3厘米,宽不变,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周长增加了()厘米。
解析:对于面积,原来长方形面积 = 长×宽 = 8×5 = 40平方厘米,长增加3厘米后,长变为8 + 3=11厘米,新的面积 = 11×5 = 55平方厘米,面积增加了55 40 = 15平方厘米。
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四运算的意义(一)整数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 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小数四则运算1. 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单位换算一、方法: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
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换算单位主要注意;(1)想清楚进率(2)判断清楚是“大到小”,还是“小到大”。
记忆进率的巧办法:首先记住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长度单位间进率的平方。
如果你忘记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正确的进率。
二、具体方法介绍:(1) 37厘米=()米小到大,除以进率 37÷100=0.37(2) 0.035千克=()克大到小,乘进率0.035×1000=35(3)求6千克50克=()千克时,可以这样想:把千克数( 6 )写在整数部分,把( 50 )克改写成( 50÷1000=0.05 )千克,合起来就是( 6.05 )千克。
(4)求2.15小时=()小时()分,可以这样想:整数部分的2就表示( 2 )小时,把0.15时改写成(0.15×60=9 )分三、练习:(每道题要在题后列出算式)3千克150克=()千克10千米700米=()千米13元4角8分=()元6米5厘米=()米=()厘米3吨700千克=()千克65米7厘米=()米8平方米65平方分米=()平方米2.06千克=()克210分=()小时()分35.9公顷=()公顷()平方米4平方千米=()公顷1800公顷=()平方千米9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2000000平方米=()公顷0.86千克=()克4公顷500平方米=( )公顷4.5平方分米 =(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9000平方米 =( )公顷1吨20千克=()吨7.2平方千米 =( )公顷=( )平方米13.5米=()分米=()厘米1.25吨=()吨()千克图形面积计算一、基本知识点:2、基本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2(a+b)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 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 ÷2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注意:求周长用长度单位,求面积用面积单位。
小学生数学乘除法练习题1. 单位换算1) 小明家买了6千克的面粉,一餐需要用2百克面粉做饼干,问小明家的面粉可以做多少顿饼干?2) 水库蓄水量为12百万立方米,每天放水2万立方米,问需要多少天才能放完?2. 乘法运算1) 234 × 5 = ?2) 25 × 16 = ?3. 除法运算1) 108 ÷ 4 = ?2) 150 ÷ 6 = ?4. 应用题小明家种了60棵苹果树,每棵树每年可以结200个苹果,苹果成熟后,小明每天摘下了一半的苹果,问小明每天摘苹果需要摘多少天才能将所有苹果摘完?5. 混合运算1) 120 + (56 - 18) ÷ 3 = ?2) 18 × 2 - 15 ÷ 5 = ?解答:1. 单位换算1) 需要用面粉的饼干数 = 6000克 ÷ 200克 = 30顿饼干2) 需要的天数 = 12000000立方米 ÷ 20000立方米 = 600天2. 乘法运算1) 234 × 5 = 11702) 25 × 16 = 4003. 除法运算1) 108 ÷ 4 = 272) 150 ÷ 6 = 254. 应用题每天摘的苹果数 = 200个 ÷ 2 = 100个需要的天数 = 60棵树 × 100个/天 = 6000天5. 混合运算1) 120 + (56 - 18) ÷ 3 = 120 + 38 ÷ 3 = 120 + 12.67 ≈ 132.672) 18 × 2 - 15 ÷ 5 = 36 - 3 = 33通过以上的小学生数学乘除法练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和除法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这些题目涵盖了单位换算、运算规律以及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0毫米=( )厘米2吨=( )千克8米=( )分米5000克=( )千克3千克=( )克7千米=( )米400厘米=( )米6000千克=( )吨3吨500千克=( )千克3600千米=( )千米( 米1吨-320千克=( )千克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7008千克=( )吨( )千克4米7厘米=( )厘米1米-54厘米=( )厘米830克+170克=( )克=( )千克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5000克=( )千克 3千克=( )克 7千米=( )米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 3吨500千克=( )千克3600千米=( )千米( )米 1吨-320千克=( )千克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2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叠起来厚( )毫米.每个曲别针长30毫米,粗1毫米.这样两个曲别针扣起来长( )毫米.2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620000平方厘米=()平方米 400000000平方分米=()平方千米960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18平方米=()平方分米34平方千米=()平方米 9平方米=()平方厘米5平方千米=()平方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1米=( )分米 1千米=( )米 1米=( )厘米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元=( )分1角=( )分 1元=( )角 1吨=( )千克1千克=( )克 1平方米=(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顷1公顷=( )平方米 1小时=( )分 1分=( )秒3.001吨=()吨()千克 3.7平方分米=()平方毫米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830克+170克=( )克=( )千克 3千克=( )克 1米=( )分米50000平方米=( )公顷 3小时=( )分8平方米=( )平方分米500厘米=( )米50厘米=( )米 5米=( )分米50000米=( )千米 6元8角=( )元50厘米=( )米 5厘米=( )米280克=( )千克 28克=( )千克7吨900千克=( )吨7吨90千克=( )吨28分米=( )米 28厘米=( )米3角2分=( )元 619克=( )千克19克=( )千克7分=( )元6分米=( )米 64厘米=( )米208平方分米=( )平方米 4620克=( )千克7元4角2分=( )元1千米50米=( )千米3厘米=( )米 7分=( )元38米=( )千米1035千克=( )吨 14分米=( )米5元7角=( )元 8角5分=( )元1元3分=( )元7角=( )元4厘米=( )分米 4吨50千克=( )吨4米7厘米=( )米 ( )吨( )千克=1.8吨1460米=( )千米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米65吨=( )千克 25厘米=( )米10千米20米=( )千米 4米5分米6厘米=( )米5分米6厘米=( )米4米6厘米=( )米7元2分=( )元 0.15千克=()克一直接写得数。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三位数?()A. 123B. 45C. 6789D. 892. 523减去一个数,差是198,这个数是()A. 325B. 327C. 425D. 4273. 估算478乘以32,结果最接近()A. 15000B. 16000C. 17000D. 180004.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长方形B. 正方形D. 三角形5. 9乘以一个数,积是81,这个数是()A. 7B. 8C. 9D. 106.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1B. 13C. 15D. 167. 568除以8,商是()A. 71B. 72C. 73D. 748.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圆B. 三角形C. 梯形D. 平行四边形9. 32加68,和是()A. 100C. 102D. 10310. 1000减去456,差是()A. 544B. 545C. 546D. 547二、判断题:1. 321大于320。
()2. 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3. 456乘以0等于0。
()4. 100减去一个数,差一定小于100。
()5.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
()6. 1千克等于1000克。
()7. 9加6等于16。
()8.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9. 10的3次方等于1000。
()10. 5减去3等于2。
()三、计算题:1. 456 + 321 =2. 789 432 =3. 123 × 56 =4. 876 ÷ 3 =5. 45 + 67 + 89 =6. 75 28 36 =7. 54 × 78. 800 ÷ 40 =9. 234 + 567 321 =10. 630 ÷ 9 × 2 =11. 9 × (45 23) =12. (78 + 35) ÷ 7 =13. 64 ÷ 8 + 5 × 3 =14. 120 3 × 17 =15. 72 ÷ (12 5) =16. 4 × 6 ÷ 2 =17. 450 150 ÷ 3 =18. 8 × (9 + 3) ÷ 6 =19. 100 (50 20) × 2 =20. 36 ÷ (2 + 1) × 4 =四、应用题:1. 小明有苹果3个,小华比小明多2个,小华有多少个苹果?2. 一本书有120页,小明每天看20页,几天可以看完?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 小红买了4支铅笔,每支铅笔2元,她一共花了多少钱?5. 一个班级有40个学生,其中有18个女生,男生有多少人?6.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行驶3小时后,它总共行驶了多少公里?7. 一个水果店进了6箱苹果,每箱有18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8. 小刚有5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28元,他还剩下多少钱?9.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0. 小明有15个糖果,他分给小华5个,小华分给小刚3个,小明还剩下多少个糖果?三、计算题答案:1. 456 + 321 = 7772. 789 432 = 3573. 123 × 56 = 68984. 876 ÷ 3 = 2925. 45 + 67 + 89 = 2016. 75 28 36 = 117. 54 × 7 = 3788. 800 ÷ 40 = 209. 234 + 567 321 = 48010. 630 ÷ 9 × 2 = 14011. 9 × (45 23) = 21612. (78 + 35) ÷ 7 = 1513. 64 ÷ 8 + 5 × 3 = 2314. 120 3 × 17 = 6915. 72 ÷ (12 5) = 916. 4 × 6 ÷ 2 = 1217. 450 150 ÷ 3 = 40018. 8 × (9 + 3) ÷ 6 = 1619. 100 (50 20) × 2 = 3020. 36 ÷ (2 + 1) × 4 = 48四、应用题答案:1. 小华有5个苹果。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检测卷(卷二)一、口算1.直接写出得数。
24÷2=96÷4=60÷3=900÷3÷3=34÷2=52÷4=800÷4=600÷6÷2=18×2=70÷5=810÷2=18×2×4=15×3=24×3=0×672=300×2×6=96÷3=80÷2=300×3=800÷4÷2=二、竖式计算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84×4=9×564=816÷4=*850÷3=806×7=*204÷5=三、脱式计算3.用递等式计算。
56882÷⨯56437+⨯()3069832-+()59676+÷四、选择题4.一块正方形纸巾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面积是()。
A.625平方厘米B.100平方厘米C.100厘米5.王师傅每天生产40个零件,他岗位的工作制是“上五休二”,那么他三个星期一共生产()个零件。
A.120B.600C.840D.7006.小明有128本书,小红有78本书,小明给小红()本,两人的书就一样多了。
A.50B.60C.257.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句。
(1)320×5的积的末尾有1个0。
(2)用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其中三份是这张圆形纸的3 8。
A.1B.2C.38.比一比,那个比较大()A.B.9.□4×26是四位数,方框里最小填()。
A.3B.4C.5D.6五、填空题10.计算68×23时,十位上的“6”和“2”相乘得12个();1.6-0.9的结果表示()个十分之一。
第五模块两步计算应用题——乘除混合问题【教法剖析】分类法:解答乘除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主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乘法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就属于乘除混合问题。
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是多少,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数量,然后求其他的量.归总问题解题时,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总量”,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求出所求的问题。
例1 小军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安徒生童话》一书。
如果小军每天读9页书,几天可以读完《安徒生童话》?【助教解读】这是归总问题,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就是《安徒生童话》一共有多少页,如果每天读9页,求几天读完,也就是每天都读的同样多,属于平均分的问题,然后用总页数除以每天读的页数就可以。
即:分步计算:24×12=288(页)288÷9=32(天)综合算式:24×12÷9=32(天) 答:32天可以读完《安徒生童话》。
【经验总结】解答归总问题的关键是先用乘法求出“总量”,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求出所求问题。
例2 星期天,强强观察小蜗牛的活动,他测得一只小蜗牛2分钟爬了30厘米。
照这样的速度,小蜗牛1小时可以爬多少厘米?【助教解读】由题意知,题目中有信息需要转换,即1小时=60分钟.要求小蜗牛1小时即60分钟可以爬多少厘米,可以先求小蜗牛1分钟爬多少厘米,再求60分钟爬多少厘米;还可以求60分钟里面有几个2分钟,小蜗牛爬的路程就有几个30厘米。
方法一:1小时=60分钟方法二:1小时=60分钟30÷2×6060÷2×30=15×60=30×30=900(厘米) =900(厘米)答:小蜗牛1小时可以爬900厘米.【经验总结】此题是一个归一问题,用除法求出“单一量”是最关键的。
小学数学试题一、四则运算1、计算9+3×8÷2-4答:9+3×8÷2-4=9+12-4=172、计算200-68+45×2÷5-8答:200-68+45×2÷5-8=132+18÷5-8=132+3.6-8=127.63、计算(3+4)×5÷(2+1)答:(3+4)×5÷(2+1)=7×5÷3=35÷3=11.674、计算987÷39答:987÷39=255、计算32.5-16.3答:32.5-16.3=16.26、计算1234.56+789.12答:1234.56+789.12=2023.687、计算13.56×0.02答:13.56×0.02=0.27128、计算50%的1.20答:50%的1.20=0.6二、数的比较1、填写下列各组数的不等关系:3和5、8和10、13和13、15和10答:3<5,8<10,13=13,15>10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并比较大小:10-2×3和5+3×2答:10-2×3=4,5+3×2=11,4<11三、整数的加减法1、计算6+7+8+9+10 答:6+7+8+9+10=402、计算160-27-46-35 答:160-27-46-35=523、计算2000-674答:2000-674=13264、计算1098+145答:1098+145=12435、计算884-345答:884-345=539四、长度单位的换算1、把25米换算成厘米答:25米=2500厘米2、把12厘米换算成毫米答:12厘米=120毫米3、把1800毫米换算成米答:1800毫米=1.8米4、把900厘米换算成米答:900厘米=9米五、小数的加减法1、计算0.75+0.23答:0.75+0.23=0.98 2、计算3.21-1.23答:3.21-1.23=1.98 3、计算1.5+2.8+3.96 答:1.5+2.8+3.96=8.264、计算5.03-1.35-0.98答:5.03-1.35-0.98=2.7六、面积单位的换算1、把50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答:50平方米=5000平方分米2、把240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米答:240平方厘米=0.024平方米3、把15.5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答:15.5平方米=1550平方分米4、把300平方分米换算成平方米答: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七、分数的加减法1、计算3/4+2/3答:3/4+2/3=9/12+8/12=17/12=1 5/12 2、计算2/3-5/8答:2/3-5/8=16/24-15/24=1/243、计算1/6+2/5答:1/6+2/5=5/30+12/30=17/304、计算4/7-1/3答:4/7-1/3=12/21-7/21=5/21八、时间单位的换算1、把3小时换算成分钟答:3小时=180分钟2、把90分钟换算成小时答:90分钟=1.5小时3、把120秒换算成分钟答:120秒=2分钟4、把2.5小时换算成秒答:2.5小时=9000秒九、分数的乘除法1、计算1/4×2/3答:1/4×2/3=2/12=1/62、计算5/9÷2/3答:5/9÷2/3=5/9×3/2=15/18=5/63、计算2/5×4/7答:2/5×4/7=8/354、计算8/3÷4/5答:8/3÷4/5=8/3×5/4=10/3以上就是小学数学试题的各种类型的例题,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些例题的练习,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运算方法,顺利地通过数学考试。
新三年级数学第三周测试题
年(班)级:姓名:成绩:
成绩分析:
一、填空题(共30分、每个空1分)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1枚2分硬币重1()(2)、一筐水果重25()(3)、一个足球重455 ()
(4)、一头大象重3()(5)、一头猪重150 ()(6)、一块巧克力重100()
(8)、一盒药片重30 ()(9)、一枝钢笔重80()(10)、一辆自行车重15()2、1吨=()千克5000千克=()吨4吨=()千克
9000千克=()吨3吨=()千克8000千克=()吨7000千克=()吨10吨=()千克1米=()分米
1米=()厘米1分米=()毫米1000米=()千米
3、请把你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出来,它们依次是()、()、()
()、( )。
4、请把你学过的质量单位从小到大排列出来,它们依次是()、()、()。
二、列竖式计算(共36分)
(1)、567+343= (2)、900-234= (3)、723-609=
(4)、37×80= (5)、97×23= (6)、60×44=
(7)、56×97= (8)、73×46= (9)、18×29=
(10)、56÷6= (11)、616÷9= (12)、500÷7=
三、应用题(共34分)
1、学校原来有199张白纸,上星期用了320张,这星期又买来567张。
学校现在有多少
张白纸?(6分)
2、某小学有教师28人,学生386人。
全校师生参加植树劳动,如果每9人分成一组,
那么可以分成多少组?(6分)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55千米,12小时到达。
从乙地返回时用了6
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7分)
4、老师买回144个桔子,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有8个组,每个组可分得多少个?(7
分)
5、一座楼房有6层,分为4个单元。
每个单元第一层住2户,第二层到第六层各住3户,
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