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龙岩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01•【字号】龙政综[2009]417号•【施行日期】2009.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龙政综〔2009〕417号)新罗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市企事业单位:《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暂行)》已经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二月一日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龙岩中心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城乡规划,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和各项建设,实施规划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龙岩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编制或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城乡规划和建设必须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制定城市规划;坚持聚集带动,着力构建城市经济发展支撑;坚持科学管理,保障城市体系运转高效;坚持彰显特色,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努力把龙岩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闽粤赣边联接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努力打造山水园林和生态宜居城市。
第四条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
本市城乡规划和建设涉及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以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龙岩中心城市“商务板块”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25•【字号】龙政综[2008]273号•【施行日期】2008.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龙岩中心城市“商务板块”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龙政综〔2008〕273号)新罗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经研究,市政府原则同意市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制定的《龙岩中心城市“商务板块”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九月二十五日龙岩中心城市“商务板块”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为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和海西重要增长极,加快龙岩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实现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商务板块”建设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基本原则(一)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的原则。
按照项目带动、品牌带动战略的运作要求,通过“商务板块”的建设实施,有效推动城市建设,快速树立城市品牌形象;同时通过“商务板块”的平台规模化集结市内外龙头企业,提高协作、运营效能,有效提升企业区域竞争力。
(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商务板块”建设实施。
同时,紧密结合本区域实际,积极宣传、动员市内外各知名企业按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广泛参与,促进“商务板块”的建设顺利开展。
(三)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的原则。
严格按照“商务板块”的功能定位,科学统筹“商务板块”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力求“商务板块”的品位更高、功能更齐、配套设施更完善。
二、项目竞买对象(一)第一次竞买对象:1、龙岩辖区企业:(1)中国A股上市企业;(2)香港H股上市企业;(3)已进入辅导期准备上市的本市企业(由市发改委提供企业名单);(4)市总商会;(5)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由市工商局负责审核);(6)注册资金5亿元以上,上年度缴纳税收1亿元以上的大型国有企业。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5.26•【字号】龙政办〔2021〕52号•【施行日期】2021.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应急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龙政办〔202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5月26日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办〔2021〕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总结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突出医防结合、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制度完善,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2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职能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1.加强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适度超前规划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14•【字号】龙政办〔2023〕60号•【施行日期】2023.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龙政办〔2023〕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14日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决策部署和《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提升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水平,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适度超前、按需部署、有序推进、建用并重原则,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部署、整体性推进,加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筑牢龙岩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到2025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泛在连接、高速智能、天地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建成5G基站8400个以上,5G用户普及率70%,千兆宽带用户普及率32%,物联网终端数超过300万,窄带物联网在县级以上主城区、重点区域全覆盖,争取列入国家千兆城市。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18•【字号】龙政办〔2020〕96号•【施行日期】2020.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龙政办〔2020〕9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1月18日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引擎,结合龙岩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安全保障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基建带动新发展,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二)行动目标到2022年,新网络、新技术、新算力、新安全、新融合、新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初步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智能、泛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5G网络基本实现全市覆盖,完成双千兆宽带网络布局,土楼云谷大型数据中心、区块链服务网络(BSN)龙岩城市节点投入运行。
——融合基础设施广泛赋能。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7.21•【字号】龙政办〔2021〕63号•【施行日期】2021.07.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的通知龙政办〔2021〕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一、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城乡群众快速知晓举办自发性聚集活动的有关规定要求,了解申报程序,清楚责任和后果,引导群众积极主动申报。
要组织县乡村干部专题学习本机制内容,熟悉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要求,提高履职尽责的成效。
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明察暗访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通报,限期完成整改,确保本机制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三、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完善会商研判、宣传教育、备案申报、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可操作可复制、群众可长期坚持的长效管理机制。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7月21日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
一、适用范围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是指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不特定的群众在非经营性场所举办的50—1000人的聚集活动(含婚、丧、嫁、娶、升学、乔迁、祭祖、做寿等各类活动)。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等部门关于龙岩市“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地方病防治【发文字号】龙政办[2012]190号【发布部门】龙岩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7.14【实施日期】2012.07.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等部门关于龙岩市“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的通知(龙政办〔2012〕19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开发区、古蛟新区、永丰新区、龙雁新区、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福建省“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的通知》(闽政办〔2012〕51号),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贸委制订了《龙岩市“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该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二年七月十四日龙岩市“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贸委二○一二年六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流行,维护病区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福建省“十二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结合我市地方病防治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龙岩市历史上曾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纳入防治管理的病种为碘缺乏病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碘缺乏病分布于全市7个县(市、区),根据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病区乡镇占乡镇总数的82.61%,病区人口占86.94%,平均患病率为10.22%。
全市共有10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分布于新罗、漳平、永定、武平、长汀、连城等6个县(市、区)、8个乡镇、10个村,其中新罗区白沙镇王坂村2005年因建水电站,居民搬迁,该病区已不存在;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全市病区人口13650人,氟斑牙患病率55.87%,水氟含量为1.9~7.0mg/L。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27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8.28•【字号】龙政办函〔2020〕21号•【施行日期】2020.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护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27号建议的答复龙政办函〔2020〕21号陈晓文代表:您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依法落实住宅区配套建设养老设施规定的建议》(第102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51.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6.4%,加快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是回应群众关切、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必然要求。
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
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提出2020年十件重点建议。
3月25日,张国旺代市长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人大代表建议汇聚民意凝聚智慧,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的法定职责。
要高度重视,坚持市政府领导领办重点建议制度,承办单位各负其责、协同配合,主动与代表加强沟通,以实际成效回应代表关切和群众呼声。
要落实责任,强化台账管理,强化督查督办,强化结果运用,确保保质高效完成建议办理工作。
要务求实效,完善办理机制,提升办件质量,进一步改进和推动政府工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根据《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岩人大常〔2020〕4号)精神,《关于依法落实住宅区配套建设养老设施规定的建议》作为2020年十件重点建议之一,明确由市政府黄庆辉副市长领办,市人大常委会冯添桂副主任督办,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民政局等为责任单位。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计划生育管理【发文字号】岩委办[2009]70号【发布部门】龙岩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7.06【实施日期】2009.07.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岩委办〔2009〕70号)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现将龙岩市人口计生委、龙岩市计划生育协会《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抓紧抓好村级人口计生工作,推动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中共龙岩市委办公室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年7月6日龙岩市人口计生委龙岩市计划生育协会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意见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是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会关于印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的通知》精神,加快建立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实现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推动村级计划生育自治工作上水平。
现就全市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总体要求和工作标准总体要求:围绕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和“六好四有三落实”工作目标,加快推进村(居)民自治步伐,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逐步构建政府推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权自律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科学运行机制,切实把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推向一个新高度。
工作标准:(一)村(居)“两委”对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坚强有力,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计生组织机构健全,村(居)“两委”干部包片包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龙政综[2009]380号【发布部门】龙岩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10.26【实施日期】2009.10.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09〕380号)新罗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龙岩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四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龙岩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为加快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步伐,确保2012年通过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考评验收,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营造美丽、整洁、文明、有序、和谐的卫生城市。
二、总体目标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综合整治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的整体水平,争取在2012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
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范围漳龙高速公路以东、以北,工业路以南,东环路以西的范围。
四、主要任务(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1、全面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
市、区政府把卫生城市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创建规划与计划,并组织实施;把爱卫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二次以上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爱国卫生工作,确保实现城市卫生长效管理。
2、市、区爱卫会和办事机构健全。
市、区政府要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必要条件。
街道、居委会要有专人负责爱国卫生工作。
各部门、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各级爱卫组织的活动经费逐年有所增加,市、区爱卫办的机构和编制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达到《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爱卫办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任务“五落实”的要求。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龙岩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
展规划(2007-201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龙政办[2007]277号
【发布部门】龙岩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12.28
【实施日期】2007.1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龙岩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7-2010年)的
通知
(龙政办〔2007〕27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龙岩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7-2010年)》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龙岩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7-2010年)
(龙岩市卫生局、龙岩市发改委、龙岩市财政局)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为加快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科学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和9个配套文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的通
知》等有关文件及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我市地处福建省西部,国土总面积19050平方公里。
全市辖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漳平6县(市)及新罗区。
共有127个建制乡镇, 6个街道办事处和1783个行政村,113个居委会。
6个街道办事处有 67个居委会,242491人,县级城区居委会46个,258673人。
2006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人均期望寿命73.4岁,其中男71岁、女75. 8岁;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26个,卫生技术人员8720名,现有编制床位8233张,全市每千人口占有病床2.87张(其中城市7.09张,农村1.02张),平均每千人口医师数1.66人、中医师数0.23人、注册护士1.37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数1.58人。
2006年,全市传染病年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81.49/10万、16.80/10万、9.14‰以下。
截至2006底,我市已先后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8个(其中中心7个、站21个)。
经省级评审,新罗区红坊和上杭县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了“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称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逐
年大幅度提高。
但目前城区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布局、结构等不合理的现状,80%以上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卫生资源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矛盾突出。
为了适应城市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农村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及疾病谱的改变等新情况,在城市卫生工作中必须合理调整和配置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方便群众防病治病,保证广大群众能够较为公平地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