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铁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A2 A〔B杜撰,恬退C掎角D孽根〕3.C “精细〞偏重于“精细〞,“精致〞偏重于“精巧〞。
“效用〞含有“效力和作用〞,“效力〞只是“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破解〞偏重于“解决不易解决的问题〞,“破译〞偏重于“识破未知的信息〞。
“如果……也……〞的后一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会出现的结果,“即使……也……〞的后一分句,表示假设的事实与会出现的结果在意思上是相反的,带有转折的意味;“甚至〞表示递进的意思,“以至〞表示程度的延伸。
从四个句子的语境来看,C项这一组词语最恰当。
4.A〔“无出其右〞,意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的。
一般指别人没法与所指的人相比,原句是说“生活的屈辱和窘困〞,用无出其右是适用对象不妥〕5.答案:B 〔A项第一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C项“鲜明〞之后加逗号,因句子长,前后并列层次不一样。
D项“心灵〞后面用逗号,因与后面是一个句子。
〕6.A〔B“对〞调到“劳动〞前;C.“关系到〞与“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的困境〞不能搭配;D.“采取〞后缺宾语〕8.C A、B、D项均为局部入侵种的特点。
9.B A项说法太绝对,C、D两项说的是外来种而非入侵种。
10.A A项太绝对,外来种在新生境也可能无法生存。
11.B〔指顾念谦让别人〕12.B〔A项的两个“其〞都是“他的〞。
B项的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
C项的两个“会〞都是“恰巧〞。
D项的两个“而〞都是表顺承关系〕13.A〔③④句不能够表现唐震正直忠诚品质。
〕14.D〔“将至〞和唐震拿出“自己〞全部金钱募人出战,不合文意。
〕四、〔21分〕15.〔1〕当时潜说友做京城长官,他仗恃贾似道势力,很傲慢不顺。
〔3分,“恃〞“骄〞“蹇〞〕〔2〕唐震让他的儿子出来给他看,这个案件于是公正判决〔3分,“出〞“直〞〕〔3〕情况很危急了,番江门的敌人军队还未会合,赶快逃出去还能免于灾祸。
〔3分,“急〞“合〞“亟〞〕【译文】唐震字景贤,是会稽人,他青年时居住乡里,性情坚决不随便与人交往,有人说出他的过失,他总是很快乐。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六、八、九三校期中考试试题卷学科:高二语文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须知:1、本卷共7页;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案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好相关栏目。
一、根底题〔共30分,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淘汰.(tài) 徘徊.(huái)血.(xuè)缘涔涔.(chén) 混.(hún)蛋B.虐.待(nuè)撤.(chè)退藏匿.(nì) 一盅.(zhōng) 踉跄.(qiàng) C.倔.(juè)强污秽.(huì)灵犀.(xī) 洗涮.(shuàn) 藐.(miǎo)视D.伺.机(sì)谛.(tì)听沉吟.(yín) 吞噬.(shì) 骄横.(héng)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委曲求全老态龙钟恬退隐忍鞠躬尽粹面面相觑B.疾言厉色莫名其妙囤积居奇逆情背理成群结队C.冠冕堂皇备尝艰辛箭拔弩张忐忑不安自惭形秽D.无精打彩置之度外满门抄斩窸窸窣窣黄粱美梦3. 填入以下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1) 事实上,IT企业进军家电领域的另一种模式就是通过生产家电化的电脑,使电脑由原来的计算工具演变为家庭中的音影娱乐平台,从而现有的某些传统家电“下岗〞。
(2 )日前中金、中信、光大三家券商的有关信息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挂出,此举对于中金和光大来说,是首开未上市券商公开信息之先河。
(3) 人民网湖北视窗12月2日讯: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省艾滋病防治暂行方法从昨日起正式。
(4) 刚刚完毕的“武汉国际文化产业博洽会〞签约90个文化招商工程,引进资金近47亿元。
人们欣喜地看到,以往招商引资活动中“配角〞和“陪衬〞的文化,走到了前台,唱起了“主角〞。
通辽铁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共150分)第Ⅰ卷(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长歌当.(dàng)哭菲.(fěi)薄寥.落(liáo)B、桀骜.(ào)锋利莽.(mǎng)原儆.(jìng)戒C、折.(zhã)本威慑.(shâ)立仆.(pū)D、抚恤.(xù)山阿.(ē)陶潜.(qiǎ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湓浦口悯然风叶荻花轻笼慢捻B、渌水荡漾青猿啼訇然中开婀娜伶娉C、芰荷愆期夙兴夜寐无语凝噎D、眷恋安详明辩是非泌人心脾3.选出关联词使用最恰当的一组()但我对于这些传说,___至于颇为怀疑。
我___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___我还不料,___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___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___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A、竟不但而且还尚且更B、更向来然而更况且竟C、更虽然但是还尚且竟D、竟向来然而更况且更4.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
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跃。
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先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爆发革命惊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B.在奥林匹克竞赛、实验电化教学方面有优势的学校,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待访问学者、举办各类培训班的义务。
通辽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科学有什么用?这真的是个________的问题。
知道地球围着太阳转有什么用?光合作用不会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停止,人类还是一样昼作夜息。
知道电磁波有什么用?我们一样熟练地使用手机,天涯若比邻;一样用X光检查身体,保障健康。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________。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但是,这句话不能________的理解,认为“科学技术必须是生产力”或者“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就是无用的”。
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的;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65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
虽然今天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不再________,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但距离仍然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仅仅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发现美的需求和满足好丹心的渴望。
因为人类的幸福感,()。
也只有在对自然的不断认识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擢发难数不胜枚举蠡测管窥大相径庭B . 众口难调不胜枚举蠡测管窥泾渭分明C . 擢发难数琳琅满目孤陋寡闻泾渭分明D . 众口难调琳琅满目孤陋寡闻大相径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B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C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历史和无数事实证明的伟大论断。
D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被无数事实和历史证明的伟大论断。
2005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段 语 文 试 卷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垝垣.(hu án ) 伶俜.(p īng ) 歆.(x īn )羡 长歌当.(d āng )哭 B 、呜咽.(y è) 机杼.(zh ù) 荠.(j ì)麦 殒.(y ǔn )身不恤 C 、昌被.(p ī) 混沌.(t ún ) 落蕊.(ru ǐ) 羽扇纶.(gu āng )巾 D 、绯.(f ěi )闻 菲.(f ěi )薄 不惮.(d ān ) 殚.(dān )精竭虑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落寞 编缉 守拙 谍谍不休 B 、萧索 神彩 必竟 回味不永 C 、坍弛 陨落 踟蹰 目不暇接 D 、端祥 暮霭 溯风 春意阑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 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每当吟诵起宋代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一著名诗句,心中就泛起一种 的感觉。
(3)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 。
A 、领略 清冷 启示 B 、领略 冷清 启事 C 、欣赏 清冷 启事 D 、欣赏 冷清 启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灾区人民,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再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B 、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小王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C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D 、东边搭起一个台,西边也搭起一个台,两边演员相互配合,显得十分默契,观众则直叫过瘾——这样唱对台戏....的形式倒也真是新鲜。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本市公安部门未雨绸缪,在今冬明春交通高峰到来之际,推出18条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
2005—2006学年度阶段考试题高二语文〔传记选读〕〔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40分〕一、按要求解答以下各题(每题2分)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睥睨.〔ní〕逆遁.〔dùn〕黄檗.〔niè〕戛.〔jiá〕然B.见绐.〔dài〕惊寤.〔wù〕襜.〔chān〕帷濯.〔zhuó〕江流C.砧.〔zhān〕板沮洳.〔rǔ〕栖鹘.〔hú〕曩.〔rǎng〕昔D.须髯.〔rǎn〕夜舂.〔chōng〕袒裼.〔tī〕尺箠.〔chuí〕2、选出以下各组中书写正确的一项〔〕A、神龛炫耀污渍心无旁鹜B、摈斥碾踏羸弱招摇撞骗C、冒味轻佻雾岚如释重负D、湍急恬静咀咒睥睨一切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立,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安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开展的大局。
B.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C.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
D.长期的睡眠缺乏,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4、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C."不许这么没礼貌!"爸爸打断我的话,严厉地说:"他是你的长辈,即使有不对的地方,也轮不到你这样盛气凌人的指责。
"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实验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天津实验中学杨永林I卷客观部分一、基础知识部分(每小题 3 分,本大题共 3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哺.(pǔ)育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B. 模.(mú)样歼.(qiān)灭广袤.(mào)无垠C.场.(cháng)院拓.(tuò)片一暴.(pù)十寒D. 答.(dā)应症.(zhēng)结惝.(tǎng)恍迷离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毕躬毕敬按部就班防患未然雷霆万钧B.不记其数发奋图强和盘托出恍然大悟C.荒谬绝伦琅琅上口滥竽充数死心塌地D. 故弄悬虚东拼西凑哄堂大笑破釜沉舟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他________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回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
A.迟疑逐渐化装B.迟疑逐渐化妆C.犹豫逐步化装D.犹豫逐步化妆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的,真实的事情未必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B.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同经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科技新体制。
2006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孤僻(pì)拗开(ǎo)寒伧(chen)惊惶失措(huáng)B、瘐毙(yǔ)契约(qiâ)打烊(yàng)门衰祚薄(zuò)C、服帖(tiē)肩胛(jiǎ)饱绽(dìng)誊写帐目(tãng)D、发怔(zhâng)洗马(xǐ)尚飨(xiǎng)装模作样(mú)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黯淡攫取忐忑不安日薄西山B、瞋视杜馔括退隐忍纨绔子弟C、裨益亵渎犄角之势杳无踪影D、赍发瘐毙碎琼乱玉蘖根祸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利用激光的单色性特征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最_______的“尺子”。
②金钱_______的范围,最初不过是在交换货物时充当一种媒介品。
③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的核心,研制飞船要______“三大难题”。
④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___把它放到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明显的小星星,_______肉眼完全看不见它。
A、精致效用破译如果/甚至B、精致效力破解即使/以至C、精细效用破解如果/甚至D、精细效力破译即使/以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2005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段语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B(A 垣yuán 当dàng C 沌dùn 纶guān D 绯fēi 惮dàn)2、C(A 编辑喋喋不休 B 神采毕竟 D 端详朔风)3、A4、D5、B(A 句式杂糅 C 有歧义 D 搭配不当)6、C(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后边)7、D 8、D 9、D 10、A11、D 12、C 13、A 14、B二、阅读题(26分)(一)(6分)15、碧绿的天色,槐树叶底漏下来的阳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的落蕊。
(2分)16、细数,静对。
悠闲,惬意的心情。
(2分)17、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2分)(二)(8分)18、因为盲人不会被这散发着虚假光辉的表象世界所迷惑。
(1分)19、特点:温暖、安详、虔诚、平和、诚服、光辉、喜悦。
(1分)修辞:①嗓音是温暖。
(通感)②声音如一只温暖绵软的上帝之手。
(比喻)③波切利就是一架机器。
(暗喻)(写出其中2点即可)(2分)20、因为波切利勤奋好学,善于反省自己。
(第四、六段中可看出)(2分)21、AC(2分)(三)(6分)22、第一层:美好的仙境第二层:无情的现实。
(2分)23、为仙人们的出场作铺垫,创造出一个光明灿烂的意境。
(2分)24、与丑恶现实作对比,对现实进行鞭挞,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2分)(四)(6分)25、面对美景无心欣赏,只是感到时间的漫长,度日如年的感受。
(2分)26、故国荒凉,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1分)27、用比喻,形象可感,把抽象的愁化成无尽的江水。
通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3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亘古(gèng)狩猎挺而走险(tǐng)怒不可遏B . 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万恶不郝C . 花圃(pǔ)荫蔽锐不可当(dāng)粗制烂造D . 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眼花缭乱2. (2分) (2016高二上·晋江期中)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盘缠迤逦仗义直言没精打彩B . 噩梦撮和心荒意乱唉声叹气C . 帷幕流弊陈词滥调刻苦自励D . 干躁宣染得鱼忘筌学富五车3. (2分) (2019高一下·温州期中)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社会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人,而非巧舌如簧的人;是一心为公的人,而非________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而非贪图荣华的人。
当代青年要改变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________的陈规陋习、陈腐风气,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
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大棒”“板砖”和“紧箍”,而是给予________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引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于________,也不至于被一时的名利“遮望眼”。
A . 好大喜功南辕北辙有的放矢老气横秋B . 好大喜功格格不入春风化雨暮气沉沉C . 好高骛远格格不入有的放矢暮气沉沉D . 好高骛远南辕北辙春风化雨老气横秋4.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一个________的年代,一切浮华的附和终将如水流般逝去。
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________、思想穿透力不足、精神品格不高的现实,也改变不了当下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的________,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文学终将是落寞的事业。
通辽铁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共150分)第Ⅰ卷(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长歌当.(dàng)哭菲.(fěi)薄寥.落(liáo)B、桀骜.(ào)锋利莽.(mǎng)原儆.(jìng)戒C、折.(zhã)本威慑.(shâ)立仆.(pū)D、抚恤.(xù)山阿.(ē)陶潜.(qiǎ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湓浦口悯然风叶荻花轻笼慢捻B、渌水荡漾青猿啼訇然中开婀娜伶娉C、芰荷愆期夙兴夜寐无语凝噎D、眷恋安详明辩是非泌人心脾3.选出关联词使用最恰当的一组()但我对于这些传说,___至于颇为怀疑。
我___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___我还不料,___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___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___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A、竟不但而且还尚且更B、更向来然而更况且竟C、更虽然但是还尚且竟D、竟向来然而更况且更4.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
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跃。
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先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爆发革命惊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B.在奥林匹克竞赛、实验电化教学方面有优势的学校,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待访问学者、举办各类培训班的义务。
C.日前安南呼吁各国政府及社会组织重视日益泛滥的恐怖主义活动,停止至今还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的恶劣风气。
D.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地斡旋取得的。
6.下列对文学常识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白居易、元缜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新乐府是用新题材创作然后播之乐曲的诗,和乐府古体诗相对而称。
新乐府继承了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使唐诗得到新的发展。
B.《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C.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始于南北朝,定型于唐,盛于宋,不同体式的词各自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念奴娇”、“沁园春”“风雅颂”等。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因作过一段澎泽令,故又称陶令公。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景公患之。
宴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 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
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于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椎桴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
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
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
三日而后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水而解。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固境而引兵归。
7.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君擢于闾伍之中擢:提拔B.行军勒兵勒:整顿C.命皆悬与君悬:牵挂D.次舍次:驻扎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A.臣素卑贱..B.大说之,以为..将军C.临军约束..者..则忘其亲D.最比其羸弱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夕时,庄贾乃.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斩庄贾以.徇三军董之以.严刑C.但日日中会于.军门晋人御师必于.崤D.将受命之曰则忘其.家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B.穰苴极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
又忤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固境”D.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已屈人之兵.三、诗歌鉴赏(6分)11.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田野,月明荞麦花如雪。
A.诗的第一句点出秋色的浓重,渲染秋夜的凄清。
第二句写行人绝迹,万籁无声。
两句诗鲜明地勾勒出村夜的特征。
B.诗的第三句既是一个过渡句,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来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画面。
C.诗的最后一句写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暂时忘却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
D.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清新恬淡;并匠心独运地直接抒写人物感情的变化,读来亲切动人。
12.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A.一、二句写画眉鸟在五颜六色的山花间,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自由自在的鸣叫的情态。
B.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写画眉鸟在笼中的叫声不及在林间自由自在的啼叫动听。
C.诗中的画眉鸟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借以表达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
D.诗人借写画眉鸟,含蓄表达了追求自由生活的志趣。
第Ⅱ卷(共114分)四、(23分)13.翻译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1)与语兵事,大说之(3分)(2)身自抚循之(3分)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8分)客发苕溪清·叶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己挂船头。
(1)诗的前两句诗人借流水表达了自己什么心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
(2分)(3)诗中“忽讶”一词的使用,生动传神,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原文填空。
(9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如削葱根,______________。
纤纤作细步,____________。
(3)少无适俗韵,______________。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5)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白蝴蝶之恋刘白羽春意甚浓了,但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抖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
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
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
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冻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腿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大纤细了。
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条像丝一样细的腿。
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
大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
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
我在草地上漫步而去了。
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
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
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
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
“唉!人呵人……”我默默地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
16.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了这只白蝴蝶,“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强调它的外形之,“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强调它的内质之,二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二处均不超过2个字)(4分)17.文中描写的景物富于变化,联系全文,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18.这篇短文的结尾耐人寻味,美丽的白蝴蝶飞走后,“我”不仅没有觉得轻松,反而像有“一江春水”在心头“荡漾了一下”,忽然涌上一种失落、怅惘之感。
请概括地表述你对这种复杂情感的理解。
(6分)答:19.对这篇短文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4分)()A.文章在对早春冷雨后白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