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有趣的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58
高中语文趣味文学知识竞赛试题高中语文趣味文学知识竞赛试题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高中语文趣味文学知识竞赛试题,欢迎大家前来浏览。
一、选择题(1×14=14)1、下面对联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2、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刘姥姥——进大观园C、关云长——大战长坂坡D、孙悟空——被压五行山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 )的出场。
A、王熙凤B、薛宝钗C、史湘云D、林黛玉4、“三军恸哭俱犒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是清初诗人吴梅村写的有关吴三桂迎清入关的故事,相传,这里的“红颜”是指( )A、陈圆圆B、苏小小C、董小婉D、大玉儿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样的感慨出自( )之口。
A、孔子B、屈原C、司马迁D、苏轼6、“望梅止渴”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诸葛亮B、曹操C、司马懿D、周瑜7、依次与下列称号配对正确的一组作家是( )六一居士青莲居士白石道人靖节先生A、王勃杜甫姜夔谢灵运B、欧阳修李白姜夔陶渊明C、王勃杜甫白居易谢灵运D、欧阳修李白白居易陶渊明8、下列词语依次涉及的有关人物是( )脱颖而出图穷匕现指鹿为马入木三分A、蔺相如荆轲赵高王羲之B、毛遂项羽李斯柳公权C、毛遂荆轲赵高王羲之D、毛遂项羽李斯柳公权9、以下关于古人行走的常用词,如果按行走的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行-步-趋-奔-走B、行-趋-步-走-奔C、行-步-趋-走-奔D、行-步-走-趋-奔10、下列诗句可以与“穿花蛱蝶深深见”构成对偶句的一项( )A、雨裛红蕖冉冉香B、嫩蕊商量细细开C、点水蜻蜓款款飞D、青草池塘处处蛙11、按汉字字体演变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 )A、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B、甲骨文篆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D、甲骨文金文篆文草书隶书楷书行书12、根据下面这首词的内容,判定它的词牌和流派,正确的一项(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32道趣味语文知识竞赛题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A、杨玉环B、貂蝉C、赵飞燕D、西施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2、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木兰诗B、木兰辞C、琵琶行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A、八月B、九月C、十月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唐代一位高僧C、一种官职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A、倒拨垂阳柳B、汴京城卖刀C、醉打蒋门神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9、“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A、拜访B、请罪C、道谢D、辞别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A、青衣B、花旦C、彩旦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
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A、一种树木的名称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C、与树木无关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A、头脑聪明B、活得长久C、与人长得相似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A、男女平等B、一夫一妻C、婚姻自由19、“东床快婿”原本是指()A、司马相如B、王羲之C、刘邦D、诸葛亮20、“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曹操B、刘备C、谢安D、孔子2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A、鬼节B、死节C、冥节D、聪明节E、寒食节2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E、淝水之战2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E、舞蹈25、“心比天高,身为下*”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A、晴雯B、袭人C、黛玉26、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A、武侠B、言情C、战争D、伦理E、历史27、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E、应天书院28、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E、赵飞燕29、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C、孙子D、孟子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A、知天命B、耳顺C、不惑D、耄耋6、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哪一项?A、举案齐眉,孟光B、囊萤映雪,孙敬C、击楫中流,祖逖D、枕戈待旦,刘琨A、庄子B、柳宗元C、韩愈D、荀子8、“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这幅对联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A、岳飞B、辛弃疾C、范仲淹D、陆游A、契诃夫,《套中人》B、卡夫卡,《变形记》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10、“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A、阴山B、边关C、燕山D、华山11、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是现在的哪里?A、广州B、扬州C、福州D、南京A、白居易、杨贵妃B、李商隐、武则天C、李贺、嫦娥D、杜甫、王昭君13、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哪一部?A、《阿Q正传》B、《狂人日记》C、《孔乙己》D、《药》1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中的“杜郎”是指谁?A、杜甫B、杜牧C、杜荀鹤D、李白15、“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A、深秋B、寒冬C、残春D、盛夏16、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下列哪一部?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尔雅》D、《新华字典》17、“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和“它”?A、鲁迅B、钱玄同C、刘半农D、郁达夫1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
语文知识竞赛高中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
B.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C. 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留后路。
D.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二、填空题1. 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字词。
“______”一词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格高尚。
答案:高风亮节2.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罗贯中所著。
答案:《三国演义》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赋》节选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 请根据节选内容,解释“既望”一词的含义。
答案: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日,即满月之夜。
2. 文中“苏子”指的是谁?他与客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答案:苏子指的是苏轼本人。
他与客人泛舟赤壁,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四、作文请以“青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注意事项:- 请考生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答案。
- 填空题和阅读理解题请在答题纸上作答。
- 作文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意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高一语文知识趣味竞赛姓名:班级:成绩: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诗经 B唐诗三百首 C、论语 D、孟子2、下列各项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七大艺术是:绘画、音乐、诗歌、戏剧、文学、建筑、电影B、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C、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D、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3、下列各项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A、四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B、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C、中国四大海:渤海、北海、东海、南海D、中国五岳:嵩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一书中。
A、《孔子》B、《孟子》C、《庄子》 D 《老子》5、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A、杨玉环B、貂蝉C、赵飞燕D、西施6、“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A、席勒B、歌德C、雪莱D、徐志摩7、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A、射B、御C、礼D、经8、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系”对联是在:()A、应天书院B、岳麓书院C、白鹿书院D、东林书院10、“豆蔻”是指()A、十三、十四岁B、十五岁C、十六岁D、十七岁11、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12、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A )A、隶书B、行书C、楷书D、草书13、下列成语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浩如烟海....的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都有。
B、我们班这次考试第一名总分820分,这位始作俑者....平时学习非常努力。
C、我身无长...物.,只有一身正气。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近?A. 画蛇添足B. 自欺欺人C. 杯弓蛇影D. 指鹿为马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苏轼《水调歌头》D. 王维《山居秋暝》3.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词语全部是名词?A. 快乐、悲伤、勇敢B. 桌子、椅子、快乐C. 勇敢、智慧、美丽D. 桌子、椅子、智慧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哪种人生态度?A. 悲观主义B. 乐观主义B. 现实主义D. 虚无主义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洛阳6. “水调歌头”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词D. 曲7.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马致远D. 王之涣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A. 桃树和李树B. 桃树和李子C. 教师和学生D. 教师和教育答案:1-5 B C D C C 6-10 C C A A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2.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记叙、议论、抒情为主。
4.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
5. “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形式,以记叙、议论为主。
答案:1. 《三国演义》 2. 律诗 3. 赋 4. 绝句 5. 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高一高二问答题
一、古诗文部分
1.讲讲《离骚》中的离骚是谁?
2.《关雎》是谁写的?
3.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写什么的?
4.《望洞庭》是到什么地方写的?
5.《草》的作者是谁?
6.《杂诗两首》的作者是谁?
7.文天祥的《正气歌》是什么时候写的?
8.《泰山赋》是谁的作品?
9.《赤壁赋》是谁的作品?
10.《七哀诗》是刘禹锡的哪一篇?
二、文言文阅读
1.写出下列文章的朝代以及作者:《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谢眺诗序》。
2.分析《岳阳楼记》中所反映的哲理。
三、作文领域
1.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诗歌之路。
2.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最感动的一次读书经历。
3.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其他
1.解释《水调歌头》的名字出处及意义。
2.解读《滕王阁序》的艺术意蕴与文学价值。
3.请用文言文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最喜欢的一部古代作品。
以上问题仅供参考,希望考生能认真钻研,争取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