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礼仪
- 格式:docx
- 大小:38.07 KB
- 文档页数:2
茶道基本礼仪茶道礼仪规矩1、茶具要清洁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
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这是XXX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泡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
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
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惯冲泡。
3、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
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中国的传统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
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考究,有杯耳的茶杯,通常为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外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
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中国茶道礼外表现方式中国茶道礼仪的具体表现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煎茶、斗茶和功夫茶。
1、煎茶煎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
中国茶道礼仪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斗茶斗茶又称茗战,起源于唐朝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
斗茶是中国古代茶道礼仪的最高表现方式。
最终目的在于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
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干获得斗茶的最后胜利。
3、工夫茶清朝至今某些地域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中国茶道礼仪的表现方式。
清朝功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盛行于安徽、祁门等地域。
功夫茶考究品饮的功夫,饮功夫茶,分为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更为考究待客。
中国茶道礼仪法则中国茶道礼仪要遵循一定的法则:1、古人茶道礼仪考究六境,分别为:择茶、选水、侯火、配具、情况和品饮者的修养,其一招一式都有极严厉的请求和响应的规范。
2、宋代茶道礼仪的法则,叫三点,一点是新茶、甘泉、洁器;二点为天气景色宜人;三点为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
中国茶道的三种礼仪是什么中国茶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社交活动和仪式。
在中国茶道中,礼仪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茶的制作、品茗与交流的方方面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中国茶道的三种主要礼仪。
一、准备茶具和品茶的仪式茶具在中国茶道中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既是品茗的工具,也是展示主人品味和修养的象征。
茶具的选择应当符合茶道的要求,通常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叶罐等。
茶盘通常以木质为主,茶杯一般是紫砂壶或瓷杯。
在准备茶具时,首先要清洗茶具,以确保茶的口感不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壶或茶杯中,用适当的温度的开水冲泡。
冲泡时需控制水温和注水的速度,以充分释放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倒茶时要注重动作的连贯与优雅,将倒茶视作一种艺术。
品茶仪式则是品味茶的过程,它包括观色、嗅香、品味和回味。
观色是指欣赏茶叶颜色的变化,嗅香是通过盛茶器或茶杯中的茶香来欣赏茶的气息,品味则是将茶液品尝入口,回味是品尝茶后,将茶的余香留在口中。
二、尊重他人和传递情感的礼仪在中国茶道中,尊重他人和传递情感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礼仪。
当招待客人时,主人应以虚心、热情、恭敬的态度迎接客人,并向客人表达对其的敬意和美好的祝福。
在服务客人时,主人应注重细节和礼仪的规范,同时注重与客人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
除了招待客人之外,中国茶道也强调在和朋友、家人一起品茗时要互相尊重和关心。
与他人共享茶叶是一种分享和传递情感的方式,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增进感情和友谊。
三、修身养性和精神净化的礼仪中国茶道不仅仅是一种品茶的仪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和精神净化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泡茶和品茶可以使人放松心情,抚平烦忧,陶冶情操,培养内在的美感和气质。
茶道强调品茗的同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受茶的灵气和生命力。
修身养性还包括通过茶道来陶冶自己的品味和修养。
茶道的修行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和专注,培养人的专注力和自律性,塑造人的才情和气质。
茶道的传统仪式如何参与茶会的礼仪茶道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它融合了艺术、哲学和礼仪。
作为一种传统的仪式性活动,茶道在茶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与茶会时,我们应该了解茶道的传统仪式,并恰当地遵守茶会的礼仪。
本文将介绍茶道的传统仪式和参与茶会的礼仪。
一、茶道的传统仪式茶道的传统仪式源于日本,并追求自然、朴素和平和的品味。
茶道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仪式:清水、煮水、点茶和享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仪式。
1. 清水仪式清水仪式是茶道中的第一步。
主持茶会的人先用清水清洗茶具,以净化一切。
这个仪式象征着净化心灵,准备开始茶道仪式。
2. 煮水仪式煮水是茶道中的关键步骤。
主持人将水烧开,然后将热水倒入茶壶中。
热水的温度要适中,以保证沏茶时的口感。
3. 点茶仪式点茶是茶道的精髓之一。
主持人会用特制的竹勺舀取适量的茶叶,并放入茶碗中。
接着,主持人会用热水冲泡茶叶,轻轻搅拌使茶叶和水混合均匀。
点茶仪式要求主持人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冲泡茶叶的过程中,以展示自己的专注和技巧。
4. 享受仪式品茶是茶道中的最后一步。
主持人将沏好的茶送给每位参与茶会的人,大家可以品味茶的香气和口感。
享受茶的过程要静心专注,感受茶的美妙。
二、参与茶会的礼仪参与茶会时,我们应该恰当地遵守茶会的礼仪。
礼仪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提升了茶会的氛围与品质。
以下是一些参与茶会的礼仪准则。
1. 穿着整洁参与茶会时,应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
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夸张的装束,以免引起不适或不必要的注意。
2. 贵宾礼遇若在茶会中遇到贵宾,要给予特殊礼遇。
主持人和其他参与者应站起来迎接贵宾,向贵宾敬茶以示尊重。
3. 尊重主持人主持人在茶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尊重主持人的决策和安排。
在参与茶会时,注意遵守主持人的指示,不要随意行动或决定。
4. 注意礼仪细节参与茶会时,要注意一些细节礼仪。
例如,与他人对话时应保持适当的音量,不要打断他人的发言;品茶时要端起茶碗,静静享受茶的味道;喝茶时要小口品尝,避免嘴唇直接接触茶碗等。
中国茶道沏茶时候的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茶道是一门深受重视的传统艺术。
茶道不仅仅是简单的沏茶,更是一种表达尊重和感恩之情的仪式。
在茶道沏茶的过程中,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茶道沏茶时的礼仪。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茶道沏茶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场所和茶具。
传统的茶道沏茶通常在一间专门用于茶道的房间进行,房间要保持整洁清爽,没有杂物和异味。
茶具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道具等,这些器具都要干净整齐,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
二、接待客人茶道注重待客之道,因此在沏茶之前,要先迎接客人。
当客人到达时,主人应站在门口迎接,并引领客人进入茶室。
主人要展示出热情友好的态度,为客人带来舒适的感受。
三、净手净口在茶道沏茶之前,主人和客人都需要进行净手和净口的仪式。
净手是为了保证茶具的卫生,净口是为了确保品茶时的口感纯净。
净手可以用温水和香皂洗手,净口可以用温水漱口。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让主人和客人都能以最佳的状态来品茶。
四、煮水沏茶的第一步是煮水。
在茶道中,煮水被认为是非常讲究的一步,要求使用纯净的泉水或雨水。
煮水的过程要安静而慢,不可急躁,煮水的声音应该轻柔而均匀。
在水煮沸之前,主人和客人都要注视着茶壶,感受水气的上升和水滚的细节。
五、准备茶叶在沏茶过程中,主人会根据客人的口味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茶叶。
茶叶要选用新鲜的、质量好的茶叶,并放置在干燥的茶壶中。
茶叶的量要适中,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以确保出茶的味道浓郁而不苦涩。
六、注茶注茶这一步要求主人手法熟练、稳健,不可使水溢出茶杯。
在注茶之前,主人要先将茶叶放入茶具中,然后将热水慢慢注入茶杯中。
注茶的过程中,主人与客人都要保持安静,尽量不发出声响,以免影响对茶味的感受。
七、奉茶沏好的茶需要及时奉给客人。
主人将茶杯端起,手法轻盈而稳定,将茶杯奉给客人。
客人接过茶杯后,要以双手接过,并微微鞠躬以示敬意。
八、品茶在品茶的过程中,主人和客人要保持沉默,专注地品味茶的香气和味道。
中国茶道礼仪技巧知识基本礼仪1. 倒茶时记得不要倒满当茶是热的,杯子是很热的,当它是满的时候,很容易使客人的手热,有时会导致杯子掉在地上摔碎,给客人造成尴尬。
因此,在中国自古就有“倒茶不满”的礼仪。
2. 放置茶具时勿发出声音客人端起杯子时,不要在托盘边缘擦杯脚,喝完茶后应轻轻端起杯子。
杯子不能发出声音,否则就意味着“强宾压主”或“故意挑衅”。
3. 新顾客来的时候换茶与朋友喝茶时,如果有新朋友来访,主人必须立即换茶以表示欢迎,否则会被视为一种怠慢。
新添茶叶后要请新客人先喝,以再次表示对主人的欢迎。
4. 暗示逐客如果主人故意不换茶,客人要知道主人是在“暗下逐客令”,这是应该找理由告辞,避免引出主人的不满。
5. 无茶色的茶示冷淡接待主人待茶后,茶水由浓变淡,待若干水后再换茶,如果不换茶就会被认为是“无茶色”。
“无茶色”有两种意思。
首先,茶已经变得无色,还在冲,这意味着它对客人冷淡,没有享受到房东的友谊。
其次是对人不尊重。
6. 茶三酒四踢桃二把三杯茶放在茶盘上,正出自俗语“茶三酒四踢桃二”,一直认为茶一定要三人喝,酒一定要四人在一起,便于猜拳行酒令。
礼仪细节1、茶席布置简单无需奢华,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
花器等装饰品,应符合主题,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主要茶具、茶席融为一体,避免喧宾夺主。
2、茶具清洁所有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
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不包括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
3、避免接触他人的杯子, 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4、请客选茶、赏茶主人在泡茶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5、取茶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
中国茶道的传统礼仪中国茶道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尊重和传统礼仪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的传统礼仪,以及其在不同场合下的表达方式。
一、入席礼仪1. 进门礼:主人应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并向客人鞠躬致意以示欢迎。
2. 敬茶礼:主人应为客人倒茶,通常先倒给长者和尊贵的客人,然后按照年龄和身份依次为客人递茶。
在递茶的过程中,主人应把茶杯端到客人的面前,保持茶杯与客人眼平,以示敬意。
3. 接茶礼:客人接过茶杯后,可进行接茶礼,即将茶杯端到面前,用右手托住茶杯的底部,然后用左手托住杯底,表示谢意。
二、品茶礼仪1. 观色:客人在品茶前,应先观察茶叶的形状、色泽、滋味。
通过观察,能更好地理解茶的品质和品种。
2. 嗅香:客人应轻轻晃动杯中的茶叶,使其散发出香气,然后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茶叶的香气,以感受茶叶独特的香味。
3. 品韵:客人可用小口品尝茶水,慢慢咽下,品味茶水在口腔中的回甘和余味。
同时,还应欣赏茶水在杯中的色调变化和茶叶的形状展现出的美感。
三、交流礼仪1. 感谢礼:客人品茶结束后,应向主人表达感谢之意,可用言语或鞠躬表示。
2. 对话礼:在茶道交流中,主人和客人之间可以进行简短的对话,探讨茶的品质、文化内涵等相关主题。
在对话中,应言辞谦虚有礼,避免争论和冲突。
四、茶道礼仪的应用场合1. 家庭聚会:在家庭聚会中,中国茶道的传统礼仪可以增加亲情的交流和和谐的氛围。
家人可以一起品茶、谈话,增进感情。
2. 商务活动:在商务场合中,通过茶道的传统礼仪,可以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礼貌,同时也可以拉近与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
3. 礼仪活动:茶道礼仪常用于重要场合的礼仪活动中,包括婚礼、寿宴、庆典等。
在这些场合中,茶道礼仪可以给予人们一种庄重而又亲近的感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的传统礼仪不仅揭示了中国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和传统礼仪的尊重。
茶道礼仪有哪些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道礼仪姿势:(一)站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放松。
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微呈八字分开,左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小腹部。
(二)走姿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行走应尽量成一条直线,到达来宾面前若为侧身状态,需转成正向面对;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切忌当着对方掉头就走,这样显得非常不礼貌。
女性可以双手同站姿交握胸前,男性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摆动。
(三)坐姿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舌头抵上颚,眼乎视或略垂视,面部表情自然。
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男性双手分开如肩宽,半握拳轻搭于前方桌沿。
全身放松,调匀呼吸、集中思想。
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就座,则女性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双脚可以交叉,双手如前交握轻搭腿根;男性可双手搭于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双脚必须下垂且不可抖动。
(四)跪姿日本、韩国的茶人习惯跪坐,故国际间茶文化交流或席地而坐举行的茶会多用到这一姿势。
跪姿分为跪坐、盘腿坐、单腿跪蹲。
跪坐即日本的正坐,两腿并拢双膝跪在坐垫上,双足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足上,挺腰放松双肩,头正下颌略敛,舌尖抵上颚,双手交叉搭放于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男性左手在上)。
盘腿坐只限于男性,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
单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与着地的左脚呈直角相屈,右膝与右足尖同时点地;也可左脚前跨膝微屈,右膝顶在左腿小腿肚处。
其他姿势同跪坐。
中国茶道礼仪大全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茶道礼仪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茶的敬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友谊的方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茶道礼仪的大全,让您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茶道礼仪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保茶道仪式的顺利进行。
1. 茶具准备茶具是茶道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准备一套精致的茶具,包括茶壶、茶盘、茶杯、茶巾等。
茶具的选择要注重质地和工艺,以保证茶道礼仪的品质。
2. 茶叶选择茶道礼仪中使用的茶叶应当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品味。
选择茶叶时可以考虑根据具体的场合和个人口味进行挑选,以确保茶叶的新鲜和香气。
3. 水的准备清洁新鲜的水是冲泡茶叶的基础。
选择纯净水或者山泉水,避免使用含氯的自来水。
同时要确保水的温度适中,不宜过热或过冷。
二、茶道仪式茶道仪式包括了一系列的动作和程序,以及对每个细节的精心准备和处理。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茶道仪式。
1. 茶叶的取出首先,将茶叶从茶罐中取出,用手轻轻捧起放入茶杯中。
注意不要用手指直接触摸茶叶,以免影响茶叶的品质。
2. 倒水冲泡接下来,将热水缓慢倒入茶壶,用小茶杯先倒一些水,然后再倒入茶杯。
这样可以使茶叶充分展开,并带出茶叶的香气。
3. 倒茶与敬奉在冲泡完毕后,轻轻倒出茶汤,把茶杯递给上座的客人。
客人接过茶杯后要用手指抿一下杯底以表示感谢,然后品味茶汤。
4. 倾听与回应在饮茶过程中,主人应倾听客人的意见和需求,及时回应客人的请求。
同时,主人也可以讲述一些与茶有关的故事和知识,以增进大家的交流和理解。
三、茶具的保养茶具的保养是茶道礼仪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在于保持茶具的质地和延长使用寿命。
1. 洗净茶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茶具,特别是茶叶残渣和茶渍等污渍,以免影响下次使用。
2. 晾干茶具清洗完毕后,将茶具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晾干或用软布擦拭干净,避免存放在湿润或高温的环境中。
关于茶道的礼仪中国茶道礼仪仪容仪表泡茶的时候,女性要把长发挽起,以免头发掉落到茶汤里,而且妆容要以淡雅为主,不要过于浓妆艳抹;手上不宜配到过多首饰,会影响泡茶的美感;服装以配合茶会气氛或者茶具茶席为主,穿得朴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势泡茶时屁股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处,身体要坐正、腰杆要挺直,在泡茶过程中也要保持身体的端正,不要因为倒水、持壶而把身体歪到一边。
另外在泡茶过程中要放松全身的肌肉,不要因为紧张而显得过于拘谨,当你心情和身体都放松下来的话,泡茶的动作才会显得优美,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清洁茶具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洁茶具。
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经清洗过了,还是得当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
清洁茶具时不要用手触摸茶杯,而是用茶夹夹取茶杯用沸水进行清洁。
赏茶闻香清洁完茶具后,把干茶倒进茶荷中,双手端起茶荷递给客人,让客人观赏一下干茶的外形香气。
在茶艺表演中,一般会有闻香这一步,让客人闻香的时候,也是用双手拿起闻香杯优雅地递给客人进行闻香。
泡茶倒茶在泡茶的时候,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茶壶的壶嘴、公道杯的杯嘴还有随手泡的壶嘴都是不能对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横放;泡茶的过程动作不能太大,不要发出过大的碰撞声。
在倒茶的时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后再倒给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满就好,而且要按照辈分来倒,长者为先。
奉茶添茶奉茶也是有讲究的,不仅仅是双手端给客人就行了。
奉茶的时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时候手要平而且要稳,确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势是舒服的。
当客人杯里的茶空了的话,得及时添上,不能让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
自己品尝泡茶并不是只能让客人喝,自己不喝,泡茶者也是需要品尝每一道茶汤的滋味。
茶汤若是淡了或者浓了,可以适当改变冲泡的时间,以冲泡出最佳品质的茶汤。
更换茶叶当茶叶泡得很淡,没有味道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茶叶了,否则客人会认为你在下逐客令。
除非你接下来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换茶叶来暗示客人该离开了。
茶道礼仪
茶既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
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会饮茶修身养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
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
无时不有茶人。
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
在茶馆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务员以茶迎客;在居住处,以茶待客有主任和宾客;在茶会上,有主持者、茶艺师把茶道之美、茶艺之情展示给应邀嘉宾;家具茶事则自烹自饮,自得其乐。
照理说,茶人不必言资格、论贵贱,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国的中华民族,也
就给茶道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礼仪的标准。
onerror=javascript:errlogo(this)src="/up_files/chadao.jpg"border=0>
茶圣陆羽的标准很简单,要求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
唐末刘贞亮要求茶人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和平、净心高雅,即以茶行“道”。
此处的道又以儒为主。
宋人强调茶人必须是佳客,这里的佳客应当具有如茶一般清醇优雅的气质和坦诚告洁
的情操。
明代对茶人虽无明确标准,但大体要求则有。
陆树声著《茶寮记》中提到:“煎
茶虽微清小雅,然而其人与茶品相得。
”要求茶人、文人之间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饮
茶时要吟诗、挥翰。
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资格说。
中国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人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美。
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
事活动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来修炼自己。
调身:茶人在茶事活动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
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举止从容。
调息:呼吸要轻细而匀实,做到不粗、不喘、不乱。
调心:目定意闲、除区杂念,排除干扰,做到心“不散”(不想与茶无关之事)、
“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调食:饮食适度,吃有吃相。
用食勿计较。
调睡:不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过“五调”就可以进入“心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见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日本茶道对茶人要求很严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艺能,并已纳入大学家政系必修
课程,以致于一般日本妇女少学习3年才能胜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了解本民族
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观念。
按此要求,茶人须是茶专家和哲人才行。
所以,在普及茶道
时只能要求实事求是,事实上很难作到。
当今社会,世人求和平,国人将讲文明。
茶人既要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文化
教养,又应融入当代精神文明和科学知识。
1982年9月成立的台湾茶艺协会,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艺基本精神。
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许茶、一心为茶,他倡导的以“廉、美、和、敬”为中心的茶德可谓现代茶人之标准,他本人也是我们茶人
努力学习的楷模。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梦中,是那绽放着思念的花,吐露着阵阵清香;花中,是那弥漫着祝福的梦,传递着悠悠问候,为忙碌了一天的你,消除疲惫,驱赶烦恼,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