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基本输入输出接口(jkbs)--017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30
第六章基本输入输出接口第一节概述一、CPU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换1.I/O的信息组成CPU与外界之间传递的信息具有三种不同的信号。
(1)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大致可分为三种:D数字量2)开关量3)模拟量(2)状态信号:I/O设备的状态信息,由CPU接收并测试以确定其状态。
(3)控制信号:CPU发送给I/O设备的命令。
2.一般I/O接口的构成I/O接口电路:用来实现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传递。
典型的I/O接口(见图7-1)。
包括:数据端口(双向)、状态端口(CPU一接口)、控制端口(CPUf接口)。
每个I/O端口对应一个I/O地址。
从硬件上看,端口可以理解为寄存器,CPU用I/O指令可以对其进行访问(读/写)。
二、I/O端口的编址方式1统一编址方式(存贮器映象编址)I/O端口和存贮器统一编址,给每个I/O端口分配一个存贮器地址。
优点:I)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及接口信号;2)CPU访内指令可以全部用于I/O操作,使I/O的功能更加灵活。
缺点:1)真正的存储空间有所减少;2)在程序中对I/O接口的操作不易看清,程序不够清晰。
2.独立编址方式I/O端口单独编址。
CPU使用专门的I/O指令及I/O控制信号来访问I/O端口。
优点:由于使用专用的I/O指令,程序中对I/O端口的操作十分清晰。
缺点:I)I/O指令远不如访内指令丰富,所以编程不够灵活;2)端口地址译码电路比较复杂。
Inte180X86系统CPU使用的都是I/O端口独立编址方式。
第二节CPU与外部设备之间数据传递的控制方式三种方式:程序控制传递方式、DMA方式和I/O处理机方式。
主要介绍程序控制传递方式。
一、程序控制传递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无条件传递方式这种方式的条件是:外设已经“准备好(RCady)”或“空(Empty)”了对于一些简单的输入输出设备,如发光二极管等设备,CPU在从外部设备输入或向外部设备输出数据时不需要判断外部设备是否准备就绪,可以直接输入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