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2.07 KB
- 文档页数:6
1、首次把“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作词见于()。
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3、教育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表现之一是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a.历史继承性b.选择性c.相互制约性d.协调性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观点的学者是()。
a.霍尔b.朱熹c.高尔顿d.老子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区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表现出来的。
a.教育b.环境c.遗传d.活动7、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8、1903年,由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9、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
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a.单轨制b.中间型学制c.双轨制d.分支型学制10、对义务教育中的“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c.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11、以下不属于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
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选题(80*0.75=61、首先把“教”“育”两个单字合作为一个词见于(C)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2、“建国君民,教学为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 B )的关系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的学者是(A )A、霍尔(遗传决定)B、洛克(白板说)C、高尔顿(血统论)D、华生(环境绝对)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性是通过人的()表现出来的。
A、教育B、环境C、遗传D、活动7、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8、1903,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1903B、壬子癸丑学制(孙中山、女子可以共同入学)C、壬寅学制1902未实行D、壬戌学制19229、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学制属于()A、单轨制B、中间型学制C、双轨制D、分支型学制10、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B、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C、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D、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11、以下不属于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A 接受进修培训班B日常教学反思C 阅读和反思性写作D 交流合作12、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A班级活动 B 文学艺术活动 C 群众性活动 D 社会公益活动13、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满足学校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A 一级课程B 二级课程C 三级课程D 国家课程15 柯尔伯格吧儿童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走向阶段属于()。
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备考攻略完全手册一、前言教师一直是一个受人尊敬和崇拜的职业,随着国家对教师行业越来越加重视,同时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逐步在全国推广,教师的地位更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许多城市的教师待遇水平已经与公务员持平,随着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实行,教师工资几近翻番,加上每年固定的寒暑假期,以及其他优厚的福利,使得教师职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热点!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党和国家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开始逐步推广特岗教师计划,同时各地市原本分散的教师招聘考试也逐渐由省市统一,加强了教师招聘考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特岗教师计划和教师招聘考试统一化,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使得教师职业成为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热点!二、教师招聘考试简介教师招聘考试,是由各地市或区县教育局统一举行的教师录取的考试,遵循事业单位“凡进必考”的原则,针对教师岗位进行的录取考试。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有一定规模的教师招聘考试,从总体上看,各地区的教师招聘时间都有所差别,考试的形式内容也各有侧重。
本册将会对教师招聘考试做针对性的详细解析,请广大考生仔细阅读。
三、教师招聘的资格要求教师招聘对参考人员有一定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必须拥有与所报考职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其次是对考生的年龄有所限制,例如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教师招聘公告中就指出,参考的“社会人员” 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具有杭州城区户口和适用的教师资格证的,目前不从事教师工作的社会人员。
除此之外,对应届生也有不同的资格要求。
一般情况,各省市会对户口有所限制,比如南京六城区教师招聘考试公告中就明确规定:1、南京生源2009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
南京生源2009年学前教育师范类大专生。
2、南京生源2008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已取得教师资格,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
户口限制规定是为了保证地方生源学生的基本就业。
但是针对非本地户口的毕业生,各省市也有相关的政策,有限度允许考生参加考试,同样是南京六城区招教考试,就要求非南京生源2009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应是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或国家“211工程”院校学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C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C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4、“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确答案:D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D6、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正确答案:D7、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正确答案:C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B.物质性C.意识性D.真理性正确答案:B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10、“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确答案:D1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1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13、否定方面是指()。
2010江西中小学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育综合理论试题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注意事项:1、学生答题前将密封线外的内容填写清楚,答题不得超出密封线;2.答题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
第一部分 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共80道题,每道0.75分,共60分)1、 “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最早见于_____。
A 论语B 学记C 孟子D 说文解字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_____的关系。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人口3、教育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表现之一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_____。
A 历史继承性B 选择性C 相对制约性D 协调性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_____。
A 霍尔B 朱熹C 高尔顿D 老子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_____现象。
A 关键期B 依恋期C 混沌期D 最近发展区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的发展与动物的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性是通过人的_____表现出来的。
A 教育B 环境C 遗传D 活动7、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_____。
A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 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D 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8、1903年,由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_____。
A 癸卯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壬寅学制 D 壬戌学制9、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_____ A 单轨制 B 中间型学制 C 双轨制 D 分支型学制 10、对义务教育中“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 B 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C 家长有让子女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 D 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11、以下不属于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的是_____A 接受进修培训B 日常教学反思C 阅读和反思性写作D 同伴交流与合作 12、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_____。
2010教师资格证真题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考察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考察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以下是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真题内容,供参考: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选择题部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教育公平2.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A. 学科知识B. 教育学知识C. 教学技能D. 个人爱好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A. 应试能力B. 创新思维C. 记忆能力D. 应试技巧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严格管理,保证课堂纪律B.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C. 只关注优秀学生,忽略其他学生D. 增加作业量,提高学生学习压力5.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 尊重学生B. 公正评价C. 收受家长礼物D. 爱护学生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简答题部分)6. 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7. 描述一下教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8. 阐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案例分析题部分)9. 阅读以下案例:某教师在讲授数学课程时,发现学生对新知识点理解有困难。
请问这位教师应该如何调整教学策略?10. 分析以下情况: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他应该如何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四、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论述题部分)11. 论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应承担的角色和采取的措施。
12. 论述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说明其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五、面试部分(模拟教学)13. 请准备一节关于“环境保护”的课程,并在模拟教学中展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14. 请模拟一次家长会,展示如何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共同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0江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
客观题部分共80道题,每小题0.75分,计60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共80道题,每小题0.75分,计60分,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首次把“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见于()。
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3、教育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表现之一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
A.历史继承性B.选择性C.相互制约性D.协调性4、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且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观点的学者是()。
A.霍尔B.洛克C.高尔顿D.华生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近发展区”6、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人与动物发展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表现出来的。
A.教育B.环境C.遗传D.活动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存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8、 1904年,由清政府颁布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9、欧美现代学制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
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A.单轨制B.中间型学制C.双轨制D.分支型学制10、对义务教育中的“义务”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B.美育C.体育D.劳动技术教育2、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B.美育C.体育D.劳动技术教育3、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4、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B.维纳C.申农D.普里戈金5、我国《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的( )。
A.全体性B.基础性C.发展性D.全面性6、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
A.安徒生B.阿?托尔斯泰C.列夫?托尔斯泰D.马雅可夫斯基7、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8、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9、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B.爱岗敬业C.爱国守法D.热爱学生10、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B.1902C.1903D.191211、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A.罗伯斯庇尔B.拿破仑C.丹东D.戴高乐1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为此,教师应该( )。
1、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3、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4、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要求教师( )。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5、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 )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小说创作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
其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在社会影响方面,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6、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
B.学生的能力培养
C.学生的人格养成
D.学生的情感体验
7、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
B.学生的能力培养
C.学生的人格养成
D.学生的情感体验
8、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
B.维纳
C.申农
D.普里戈金
9、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10、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1、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12、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13、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 )被公认为雨果最为重要、意义最为重大的作品。
A.《双城记》
B.《悲惨世界》
C.《寒灰集》
D.《亲爱的丈夫》
14、“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
B.30
C.40
D.50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16、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
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7、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教学原则是依据( )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19、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A.春联
B.年画
C.窗花
D.皮影
20、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21、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并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的小说家是( )。
A.莫泊桑
B.杰克?伦敦
C.屠格涅夫
D.欧?亨利
22、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并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的小说家是( )。
A.莫泊桑
B.杰克?伦敦
C.屠格涅夫
D.欧?亨利
23、下列分别是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正确的是( )。
A.《孔乙已》、《春》、《龙须沟》
B.《茶馆》、《日出》、《屈原》
C.《祥林嫂》、《林家铺子》、《秋》
D.《龙须沟》、《孙乙已》、《春》
24、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白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25、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26、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要求教师( )。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27、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A.社会性
B.继承性
C.特殊性
D.阶级性
28、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
B.校长
C.部
D.地方政府
29、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30、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
B.校长
C.部
D.地方政府
31、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32、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
B.校长
C.部
D.地方政府
33、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
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
教师这样的行为( )。
A.是正确的,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B.是正确的,老师没有侵犯的学生的身体健康
C.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依法执教
D.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团结合作
34、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35、我国《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的( )。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