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250.67 KB
- 文档页数:72
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概述一、非企业会计体系概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体系 1财政总预算会计非企业会计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3.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4.基金会计二、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1.概述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2.特点(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3)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企业六大类)。
(4)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三、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略)注意与企业会计科目的相同与区别第二节资产和负债一、资产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
(一)货币资金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是指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1.库存现金(1)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是存放在本单位的现金,主要用于单位的日常零星开支。
【提示】事业单位不得超范围、超额度使用现金,不得“坐支”现金。
(2)现金清查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现金溢余时: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款(有支付对象)其他收入(无支付对象)(企业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计入到“营业外收入”中。
)现金短缺时:借:其他应收款(有收款对象)其他支出(无收款对象)(企业现金短缺计入到“管理费用”中)贷:库存现金注意:不通过“待处理”过渡【例题·多选题】2×13年1月25日,某事业单位盘点库存现金时发现现金溢余200元。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第七讲1301 存货一、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实际成本。
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以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存货的种类、规格、保管地点等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应当通过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方式,登记取得存货成本的资金来源(区分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
发生自行加工存货业务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本科目下设置“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归集核算自行加工存货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分配的间接费用)。
三、存货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一)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
1.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使得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事业单位按照税法规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其购进非自用(如用于生产对外销售的产品)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不计入材料成本。
购入的存货验收入库,按确定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的,按确定的成本(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本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例5】甲单位购入事业用材料一批,含税价25400元,运杂费500元,已开出银行支票付清货款和运费,材料已验收入库。
其会计分录如下:借:存货(25400+500)25900贷:银行存款259002.自行加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与存货加工有关的间接费用。
自行加工的存货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各种费用时,借记本科目(生产成本),贷记本科目(领用材料相关的明细科目)、“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十章[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讲义编号[讲义编号。
第五章(财政)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 ⾃考名师王学军推荐考点 ⼀、财政负债的内容 财政负债是⼀级财政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
包括应付及暂收款项、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借⼊财政周转⾦等。
应付及暂收款项是在预算执⾏期间,上下级财政或财政与其他部门结算中形成的债务,包括结算中发⽣的暂存款、与上级往来款以及收到其他性质不明的款项等。
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是指中央预算按全国⼈民代表⼤会批准的数额举借的国内和国外债务以及地⽅预算根据国家法律或国务院特别规定举借的债务。
借⼊财政周转⾦是指下级财政部门从上级财政部门借⼊的⽤于周转使⽤的有偿资⾦。
各种负债应按实际发⽣数额和偿还数额记账。
各种债务应及时结算。
属于应付暂收款及不明性质的款项应及时清理转账。
负债主体 有偿资⾦涉及科⽬ ⽆偿资⾦涉及科⽬ 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财政周转⾦放款 暂存(付)款 财政部门与财政部门借出(⼊)财政周转⾦ 与上(下)级往来, 财政部门向社会举债借⼊款 ⾃考名师王学军推荐考点 ⼆、财政负债的核算 注意点:1、注意科⽬的性质:是资产还是负债的区分;2、与上级往来科⽬,主要是负债性质,注意主要两字。
3、核算时应注意区分会计主体,与谁发⽣债务关系,应采⽤什么样的会计科⽬。
(⼀)应付及暂收款项 应付及暂收款项是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因某些特殊原因⽽产⽣的待结算款项以及本级财政部门与上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为了核算各级财政部门临时发⽣的应付、暂收和不明性质的款项,在财政会计中设置了“暂存款”科⽬。
其借⽅登记归还数或转销数,贷⽅登记发⽣数,贷⽅余额反映尚未结清的存款的数额。
明细科⽬可按资⾦性质、债权单位或款项来源设置。
为了核算与上级财政的往来结算款项,财政会计设置了“与上级往来”科⽬。
该科⽬主要是负债性质的账户。
借⽅登记偿还数,转作补助收⼊数及体制结算中应由上级的补给数,贷⽅登记借⼊数,贷⽅余额反映本级财政应偿还给上级财政的数额,借⽅余额反映本级财政借款给上级财政的数额或本级财政多缴上级财政的数额。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讲义(4)第四章(财政)资产的核算自考名师王学军推荐考点一、财政资产财政资产是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国库存款、其他财政存款、有价证券、在途款、暂付款、与下级往来、预拨经费、基建拨款、借出财政周转金、财政周转金放款、待处理财政周转金等都属于财政资产。
财政资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属于各级政府。
■例1、财政资产包括有「ABDE」。
A、货币资金B、暂付及应收款项C、暂收及应付款项D、预拨款项E、财政有偿资金债权自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示:财政资产是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货币资金属于财政资产,包括国库存款、其他财政存款、有价证券、在途款。
其中国库存款、其他财政存款又共同构成财政性存款。
暂付及应收款项属于财政资产,包括暂付款、与下级往来。
暂收及应付款项属于财政负债。
预拨款项属于财政资产,包括预拨经费和基建拨款。
财政有偿资金债权属于财政资产,包括财政周转金放款、借出财政周转金以及由于坏账核销而产生的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如果单纯地说财政周转金,不宜作为资产。
■例2、财政资产是财政「A」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A、掌管或者控制B、拥有或者控制C、掌管或者拥有D、拥有或者使用自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示:财政资产是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概念中的动词一定要特别关注。
自考名师王学军推荐考点二、财政性存款的核算财政性存款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掌管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库存款和其他财政存款。
财政性存款的支配权属于同级财政部门,并且由财政会计负责管理,由国库统一收付。
国库存款包括财政会计在国库的一般预算存款和基金预算存款。
其他财政存款包括财政周转金、未设国库的乡镇财政在专业银行的预算资金存款及部分由财政部指定存入专业银行的专用基金存款。
##注意:其他财政存款一般包括3项内容:1、财政周转金;2、未设国库乡镇的预算资金存款;3、专用基金存款。
财政会计(总预算会计)在管理财政性存款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资金,统一调度。
第九章⾏政单位会计概述 ⾃考名师王学军推荐考点 ⼀、⾏政单位会计的内容 ■⾏政单位会计的概念。
属于政府会计的⼀部分,是适⽤于⾏政单位的政府会计,它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政单位预算资⾦和其他资⾦的运动进⾏系统、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与监督的专业会计,是⾏政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作。
(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必须明确其会计主体。
) ■⾏政单位是指进⾏国家⾏政管理,组织经济和⽂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
通常包括: 1、国家权⼒机关,即各级⼈民代表⼤会及其所属办事机构。
⽐如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江苏省淮安市⼈⼤常委会; 2、国家⾏政机关,即各级⼈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
⽐如国务院(中央⼈民政府)、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府、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 3、司法与检察机关,包括⼈民法院与⼈民检察院。
⽐如⼈民法院、⼈民检察院、淮安市中级⼈民法院、淮安市⼈民检察院。
视同⾏政单位——党派和⼈民团体,⽐如中华全国总⼯会、中华全国妇⼥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及8个民主党派。
军队会计单独成为⼀个体系。
■例题1、⾏政单位会计适⽤于「D」A.政府财政部门B.学校C.科研单位D.⾏政单位 ■⾃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 A.政府财政部门属于财政会计,B.学校和C.科研单位属于事业单位会计,如果科研单位属于企业的话,则科研单位会计属于企业会计。
■例题2、按其性质不属于⾏政单位的是「D」A.⼈民代表⼤会B.⼈民法院C.国家⾏政机关D.⼯会 ■⾃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会是视同⾏政单位。
■例题3、通过国家预算拨款解决经费,但不划为⾏政单位的是「A」A.军队B.妇联C.⼈民检察院D.共青团 ■⾃考名师王学军解答提⽰:军队会计作为⼀个单独的体系。
■⾏政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及其具体内容:(定义和内容) (⼀)资产 (⼆)负债 (三)净资产 (四)收⼊ (五)⽀出 (六)结余 ⾃考名师王学军推荐考点 ⼆、⾏政单位会计的地位、作⽤和任务 ■P140第⼆段,掌握财政会计与⾏政单位会计的联系。
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比较简单的章节,历年考试时所占分值不多。
从近三年的试题看,本章内容所占分值一样在4分左右。
本章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重点在事业单位会计。
05年一道题为事业单位会计。
06年三道题全为事业单位会计。
08年三道题全为事业单位会计题目。
07年三道题中两道为事业单位会计,一道同时涉及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基金)。
学习这一章时要和前面的企业单位会计区分开,企业单位会计是盈利性质会计,贯穿的是权责发生制。
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若是收付实现制。
本章考试的题型主若是客观题。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散布本章要紧考点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欠债的核算2.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3.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核算4.国库集中收付制度5.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等式第一节资产和欠债一、资产行政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一)货币资金(二)应收及预付款项(三)存货行政单位的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记账。
即,行政单位购入的材料,以购价作为入账价格。
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
行政单位的存货发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应当查明原因,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属于非正常性的毁损,应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处理。
(四)对外投资行政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行政单位用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债。
①行政单位购入有价证券时,借记“有价证券”科目,贷记“银行存款”;②兑付有价证券本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有价证券”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注:第一,行政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时用的科目是“有价证券”,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时用的科目是“对外投资”科目。
第一章总则制定依据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行为,建立规范科学的会计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黑龙江省会计管理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结合本省会计工作实际,制定了《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党政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
第一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规范约定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本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一、岗位人员二、核算三、监督四、电算化管理五、档案管理第二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制定和贯彻实施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制定财政部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于1996年6月17日发布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适用范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应当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制定的《黑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试行)》更贴近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各单位务必贯彻实施。
该规范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党政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
三、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各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应当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上级单位也应根据职责权限指导、监督和管理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六条单位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根据《黑龙江省代理记账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