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催化车间事故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22
一、总则1. 为保障催化装置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地应对催化装置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催化装置在正常生产、维修、检修、停工、试车等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3.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逐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应急处置机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建立催化装置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事故指挥、协调、救援工作。
(2)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人员疏散、物资保障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医疗救护等工作。
(4)通讯联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三、事故预警及报告1. 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监测、预警。
2.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3.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1. 事故现场处置:(1)立即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2)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2. 抢险救援:(1)组织救援队伍,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抢险救援。
(2)对被困人员实施紧急救援,确保生命安全。
(3)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2)根据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
(3)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预警、报告、现场处置、抢险救援、事故调查与处理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重油催化一车间突发事故综合预案1 车间的危险性分析1.1车间概况一重催车间员工总数130人,其中女员工46人,男员工91人。
按岗位划分,管理人员21人,倒班人员109人。
设有五个生产班组,其岗位共设有班长、反应岗、分馏岗、稳定精制岗、气分岗、主风机和汽压机7个岗位。
一重催装置年处理量为100万吨,由催化装置、气分装置、产品精制装置三个部分组成。
催化装置反应、分馏、稳定三个单元构成流程如下:反应系统本装置新鲜进料由混合蜡油(包括减压蜡油、焦化蜡油)、减压渣油三部分组成。
蜡油由厂内蜡油原料线输入装置,由P201A/B升压后与来自减压渣油泵P202A/B的减压渣油混合,混合原料依次经轻柴油-原料油换热器(E220A/B)、油浆-原料油换热器(E202A/B)换热升温至200℃左右,再与来自分馏部分的回炼油、回炼油浆(正常操作,不需要回炼)混合后分六路经原料油雾化喷嘴进入提升管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与来自再生器的高温催化剂接触完成原料的升温、汽化及反应。
分馏系统由沉降器(R101/1)来的反应油气进入分馏塔(T201)底部,通过人字挡板与循环油浆逆流接触,洗涤反应油气中的催化剂并脱除过热,使油气呈饱和状态进入主分馏塔上部进行分馏。
吸收稳定系统从吸收塔(T301)出来的贫气进入再吸收塔(T303)底部与吸收剂轻柴油逆流接触,以吸收气体中携带的轻油组分,干气从再吸收塔顶出来,作为产品送至厂瓦斯管网。
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液化气、丙烯、丙烷、氨水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同时系统内还存在H2s、碱液有毒有害介质。
装置关键设备有:主风机、气压机两大机组。
医疗依托大庆市第五医院,消防依托大庆石化公司消防支队,通信依托大庆石化公司通信公司。
1.2风险分析1.2.1火灾爆炸风险1、火灾爆炸发生的原因分析(1)装置各单元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装置各储罐、物料管线、压缩机油箱,都储存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由于各单元的工艺特点和和产品中汽油、液化气、氨气等的燃烧爆炸危险性,一旦发生泄漏,可能造成火灾爆炸。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催化装置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催化装置在生产、检修、运输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决策。
(2)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生产部经理、安全环保部经理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消防员、医护人员等。
2. 应急救援小组(1)火灾救援小组:负责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现场警戒等工作。
(2)爆炸救援小组:负责爆炸现场处理、设施修复、人员救援等工作。
(3)中毒救援小组:负责中毒人员救治、现场防护、环境监测等工作。
(4)泄漏救援小组:负责泄漏物质控制、环境修复、人员疏散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报告应急指挥部。
(2)火灾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按照“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组织人员疏散。
(3)根据火灾情况,采取相应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
(4)火势得到控制后,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复燃风险。
2. 爆炸事故(1)发现爆炸,立即启动爆炸报警系统,报告应急指挥部。
(2)爆炸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组织人员疏散,设立警戒区域。
(3)根据爆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
(4)对现场进行清理,修复受损设施,确保生产安全。
3. 中毒事故(1)发现中毒,立即启动中毒报警系统,报告应急指挥部。
(2)中毒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组织人员疏散,设立警戒区域。
(3)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同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中毒扩散。
(4)对现场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 泄漏事故(1)发现泄漏,立即启动泄漏报警系统,报告应急指挥部。
(2)泄漏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组织人员疏散,设立警戒区域。
(3)采取相应措施,如关闭阀门、稀释泄漏物质等,防止泄漏扩散。
一、目的为了提高催化车间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催化车间内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泄漏、中毒、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演练领导小组(1)组长:车间主任(2)副组长:车间副主任(3)成员:各班组负责人、安全员、设备管理员等2. 演练指挥小组(1)指挥长:车间副主任(2)副指挥长:安全员(3)成员:各班组负责人、应急救援队员等3. 演练执行小组(1)组长:各班组负责人(2)成员:本班组员工4. 演练保障小组(1)组长:设备管理员(2)成员:设备维护人员、应急物资管理员等四、演练内容1. 火灾事故演练(1)模拟火灾事故发生,进行火灾报警、人员疏散、灭火器材使用等演练。
(2)检验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灭火器材是否充足。
2. 泄漏事故演练(1)模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进行泄漏报警、人员疏散、泄漏处理等演练。
(2)检验泄漏检测设备是否灵敏,应急处理措施是否有效。
3. 中毒事故演练(1)模拟中毒事故发生,进行中毒报警、人员疏散、中毒处理等演练。
(2)检验中毒检测设备是否灵敏,中毒急救措施是否有效。
4. 触电事故演练(1)模拟触电事故发生,进行触电报警、人员疏散、触电处理等演练。
(2)检验触电检测设备是否灵敏,触电急救措施是否有效。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组织参演人员学习演练方案,熟悉演练流程和操作规程。
(3)准备演练所需物资,包括消防器材、急救药品、防护用品等。
2. 演练实施(1)按演练方案进行演练,各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
(2)确保演练过程安全、有序,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以便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3.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各小组向演练领导小组汇报演练情况。
(2)领导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指出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石油化工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关设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中毒、污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调查、信息报送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医疗救护等工作。
(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调配、保障等工作。
(5)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处理、报送等工作。
2. 企业应急队伍企业应急队伍负责企业内部事故的初期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四、事故预防与预警1.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2.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建立健全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五、事故应急处置1. 初期处置(1)企业应急队伍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初期处置。
(2)现场指挥组迅速到达现场,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将伤员送往医院。
2. 应急救援(1)警戒疏散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人员安全。
(2)物资保障组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通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事故信息。
3. 事故调查(1)现场指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企业应急队伍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六、应急恢复与重建1. 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事故损失,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2. 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预案背景催化车间作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提高车间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的1. 保障催化车间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2.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救援;3. 降低事故损失,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催化车间内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等突发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3. 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事故信息;4. 技术保障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设备保障;5.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救援物资、生活保障。
五、应急处置程序1. 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下达救援指令;3. 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工作;4. 信息联络组收集事故信息,及时上报;5. 技术保障组提供技术支持、设备保障;6. 后勤保障组提供救援物资、生活保障;7. 救援工作完成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总结,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1)迅速切断火源,扑灭火势;(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对受伤人员实施急救,并送往医院;(4)保护现场,等待消防部门到来;2. 爆炸事故:(1)迅速隔离爆炸现场,防止次生灾害;(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对受伤人员实施急救,并送往医院;(4)保护现场,等待公安部门到来;3. 泄漏事故:(1)迅速切断泄漏源,防止扩散;(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3)对受伤人员实施急救,并送往医院;(4)保护现场,等待环保部门到来。
七、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023《油品车间应急处理预案》CATALOGUE 目录•预案概述•应急组织及职责•应急物资与装备•应急处理程序•应急疏散与救援•预案演练与培训•预案评估与修订01预案概述应急处理预案旨在确保油品车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
确保油品车间生产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综合实力。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编制目的和意义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预案的制定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油品车间安全生产的法规和标准,以及相关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案编制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注重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人员安全优先。
编制依据和原则油品车间生产过程预案适用于油品车间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各类油品的生产过程及辅助设施的运行。
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预案适用于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旨在迅速控制事态发展,消除安全隐患。
预案适用范围02应急组织及职责总指挥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检查应急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某一方面的应急指挥工作。
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预案的编制、修订、演练和实施。
协调各应急组织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应急协调办公室负责油品泄漏的应急处理工作。
油品泄漏应急小组火警应急小组紧急救援小组负责火警的应急处理工作。
负责伤亡人员的现场救援工作。
03现场应急小组0201职责分工与协作要求各小组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传递信息,协调行动。
油品泄漏应急小组应与消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油品泄漏的应急处理工作。
各小组负责人负责制定本组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03应急物资与装备包括干粉、泡沫灭火器、消防水带等,用于扑灭油品火灾。
灭火类物资包括防静电工作服、专用鞋、手套等,用于保护员工免受油品危害。
催化车间事故应急预案一、车间概况本装置的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以常压渣油和减压蜡油为主要原料。
产品有液化气、汽油、柴油、燃料油、油浆。
装置主要有反应再生部分、分馏部分、吸收稳定部分、精制脱硫部分、余热锅炉、气压机、主风机等组成。
二、化学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1、目的及原则由于种种原因,装置可能发生停电、停水、停汽、停风及设备泄漏、着火、爆炸等事故。
为在发生事故时能做到沉着、冷静、正确的分析、判断、果断处理。
并有统一指挥,协同大港石化有限公司各车间,各岗位密切配合。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危险目标危险目标:a、管线跑、冒、滴、漏;b、操作失误;c工艺失控;d、设备检修、清扫置换不彻底;e、设备失修;f、机械密封。
可能潜在的危险:a、爆炸;b、火灾;c、中毒;d、喷伤;e、冻伤。
三、装置工艺流程及主要产品特性:工艺流程简介:催化裂化反应是原料油进入提升管,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催化剂相作用,发生以裂解为主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汽油、柴油、气体以及焦碳和渣油等产品,参与反应后的待生催化剂进入再生系统烧焦,恢复活性后的催化剂返回提升管参与反应。
反应生成的高温油气进入分馏塔下部,根据各种馏分的沸点不同,经分馏得到富气、粗汽油、轻柴油、回炼油和油浆等组分,富气经气压机压缩后与粗汽油在吸收稳定系统通过吸收、解吸、精馏等过程进一步分离为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送出装置进行精制。
轻柴油作为半成品出装置精制,油浆和副产品送出装置。
四、装置区消防器材配备50千克干粉灭火器3个,8千克干粉灭火器40个,防毒面具10个,消防水带18个,消防水枪6个,35千克干粉灭火器4个,消防带箱6个,防火头盔2个,隔热服2套,消防桶6个,消防锨6把。
五、车间应急小组联络图张洪才王树起六、报警及员工通讯单火警调度室安全环保部车间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催化车间应急小组联络图事故处理原则在装置发生事故时,最关键和最主要的是操作员的正确判断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公司生产安全,防止催化燃烧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 《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4. 《催化燃烧设备安全技术规范》5. 《催化燃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催化燃烧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催化燃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确定应急救援方案;(3)发布应急救援指令;(4)监督检查应急救援工作;(5)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3.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火灾扑救等;(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物资保障等工作;(3)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通讯联络工作;(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1. 初步响应(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2)现场救援组立即进行现场侦察,确定事故范围、火灾等级、人员伤亡情况等;(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将伤员送往医院;(4)通讯保障组确保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畅通;(5)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
2. 全面响应(1)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全面响应,扩大救援力量;(2)现场救援组开展火灾扑救、事故原因调查、现场清理等工作;(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4)通讯保障组确保应急救援通讯联络畅通;(5)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
六、应急结束1.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火势被扑灭,人员伤亡得到妥善处理;2. 事故原因调查清楚,事故现场清理完毕;3. 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某油品车间事故应急预案**某油品车间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某油品车间是一家主要生产石油产品的化工企业的重要生产部门。
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危险品,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给车间工人和周围居民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对生产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车间制订了《某油品车间事故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设在车间主控制室,由车间主任、安全员、生产指挥中心负责人、开发区消防救援中心指挥员、医务人员等多部门组成。
2. 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处置小组由车间班组长、安全员、操作工、后勤保障人员等组成。
3. 监测与检测小组监测与检测小组由质量检测员、技术员、环保人员等组成。
三、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等级预案根据危险程度和受影响范围,设置四种应急响应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急响应等级决定了预案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措施。
2. 应急响应内容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部需做出以下响应:(1) 第一时间通知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请求支援。
(2) 确定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开展应急分析和评估工作。
(3) 组建应急处置小组,对发生事故的现场进行安全隔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进一步扩大。
(4) 对事故进行适当的监测和检测,采集样品分析和评估污染程度,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
(5) 根据应急响应等级,启动各级预案,畅通事故调查和处置的通讯、信息、物资支援等各个环节。
3. 应急处置流程(1) 报告立即通过车间内电话、手机、对讲机等方式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应急处置小组组织应急处置小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确保现场安全。
(3) 确认事故情况对事故情况进行现场确认,对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4) 针对事故进行救援措施根据事故情况选择救援措施,如紧急排气、灭火、污染物清理等。
油品车间应急处理预案一、背景和目的:为了有效应对油品车间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和事故,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本预案的目的是明确油品车间应急处理的程序、责任和措施,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油品车间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油品车间的所有员工和来访人员。
三、应急响应级别划分:1.一级响应:事故直接危及生命、财产安全,需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2.二级响应:事故可能引发较大危害,但不是直接威胁生命安全。
3.三级响应:一般事故,只需进行常规应急处理即可。
四、应急处理程序:1.发现事故或突发事件后,立即报告值班人员,值班人员需进行初步判定,并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2.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类型和级别,按照预案的要求,通知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应急小组成员,同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应急小组成员根据指定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度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控制。
4.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组织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记录。
五、责任划分:1.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应急处理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检查和审核油品车间的应急设施和救援装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2.负责人员要负责组织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和具体操作要求。
3.应急小组成员根据预案要求,负责现场控制和调度工作,以及事后调查和总结。
六、应急措施和装备:1.应急疏散通道和标识牌:确保员工和来访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场所。
2.应急设备和器材: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应急供气系统等,以便迅速进行火灾处置和应急处理。
3.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及时的信息传达,协调救援工作。
4.应急救援人员:应指定专职或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接受相应的培训和专业指导。
七、应急演练和培训: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模拟不同类型和级别的事故场景,考验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并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催化车间事故应急预案工作中许多场合都离不了应急预案,催化,车间,事故,一般应急预案,催化,车间,事故相关内容与格式有哪些呢?我细心整理催化车间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篇1:催化车间事故应急预案催化车间事故应急预案1.目的1针对我车间在生产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危急状况进行猜测,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和应急措施。
2让车间全体员工了解装置存在的事故隐患,坚固树立平安意识,强化平安作业。
2.基本状况我车间于20**年9月建成,9月11日投产并一次开车胜利。
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液化气和干气,并外甩部分油浆。
工艺上包括反应-再生、分馏、稳定和三机(主风机、气压机、空压机)四大部分。
1.工艺流程简述:原料油进入装置后经换热至180~200℃进入反应提升管,在~700℃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催化裂化反应,从反应器分别出的催化剂经烧焦后循环使用,烧焦后的烟气直接排入大气,反应油气进入分馏系统分别出油浆、轻柴油、粗汽油和富气。
油浆外甩到罐区或部分回炼;轻柴油经碱洗后送到罐区;粗汽油进入汲取稳定系统做汲取剂;富气经气压机压缩后进入汲取稳定系统。
汲取稳定系统分别出的干气进入低压瓦斯管网;液化气进行脱硫精制,生成的稳定汽油经碱洗后脱硫精制。
2.平安生产特点:本装置从原料油到产品汽油、柴油、液化气、干气、油浆以及氨气、硫化氢等物质均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的介质。
催化裂化工艺原理为高温下剧烈放热的化学反应,反应再生系统设备长期处在高温下运行,再生器700℃,反应器温度也在510℃以上,操作温度大多数在各介质的自燃点以上,一旦泄露就自行燃烧,发生火灾爆炸的危急随处可见。
其次,象干气、液化气、汽油中均有硫和硫醇,易造成火灾和人身中毒损害大事。
3.事故应急预案4.生产事故应急预案5.停水事故处理预案装置用水分为新奇水、循环水、除氧水三种。
a、停水事故危害及影响。
停新奇水:机泵密封冷却水中断造成润滑油温超温,导致机泵损坏。
一、总则为保障重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重油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涉及重油作业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重油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其组成如下:(1)指挥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2)副指挥长:由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
(3)成员:由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医疗、保卫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事故的应急处置。
(2)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
(4)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宣传。
四、事故预防与预警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重油作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重油作业安全管理。
2. 定期对重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 建立健全重油泄漏、火灾等事故的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并报告事故。
五、应急处置1. 事故报告发现重油泄漏、火灾等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包括:①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②设置警戒线,确保人员安全;③组织人员撤离事故现场;④启动应急物资储备,进行应急处置。
(2)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
(4)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确保环境安全。
3. 信息报告应急指挥部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4. 事故处理(1)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应急指挥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2)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保障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炼油厂车间突发事件应急综合预案炼油厂作为一个重要的能源化工企业,拥有大量的设备和工人,在生产作业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为了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减少损失,炼油企业需要制定一份综合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意义炼油厂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反应和高压操作,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往往不可估量。
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变得尤为重要。
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迅速控制事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安定和秩序而制定的计划。
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障员工和设备安全。
应急预案可以让企业及时做出反应,迅速采取安全措施,以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加快事故恢复进程。
应急预案可以让企业在事故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精准的应对,尽可能减少损失,恢复生产。
3.增强企业公信力。
在应急事件发生后,企业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展现了企业的责任和诚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感。
二、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炼油厂车间突发事件应急综合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响应机构及职责。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指明企业内应急响应机构的设置和职责,以便在突发情况下快速调度相关人员进行应对。
2.应急预警及应急通讯。
该部分主要介绍企业应急情况的预警机制,通过信息报警系统、实名制、电话、邮件、广播、短信等各种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相关救生物资,以迅速满足应急力量安全救援的需要。
例如应急药品、应急口罩、应急医用手套、应急食品等。
4.应急处置流程及具体操作。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阐述针对不同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例如火灾、泄漏、中毒、爆炸等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5.人员培训和演练。
应急预案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因此需要定期在企业举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并提高员工应急处置技能。
三、应急预案实施的关键措施要想让应急预案真正恰当地工作,在实施阶段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责任清单。
将应急预案的职责分配给各个职能部门和岗位,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各个部门对应的职责明确,并能够快速协调。
联合三车间突发事件应急综合预案目录联合三车间突发事件应急综合预案 (1)12.1联合三着火、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17)12.2联合三各装置电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3)12.3联合三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24)12.4联合三车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9)12.5联合三灼烫事故应急预案 (40)12.6 联合三防汛应急预案 (40)12.7联合三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45)12.8联合三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49)12.9联合三酸性气泄露中毒应急处置 (52)12.10联合三各装置典型事故应急处置 (55)13、劳动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使用注意事项: (67)附录1:各类典型事故急救法 (68)附录2:应急救援电话表 (79)附录3: (80)附录4:联合三车间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81)附录5:联合三车间重、特大安全、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流程图 (87)联合三车间突发事件应急综合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保证联合三所有装置在开车过程中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最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车间安全生产和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的生命和厂部财产安全,维护企业安全和稳定,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制定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单位办)《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事故)管理办法》《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应急预案管理规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应急预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榆林炼油厂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联合三各装置的生产安全事故。
受控状态:受控版本号:A NO:ZHSH/AN-011重油催化装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安保部审核:张伟批准:韩祚平2007年1月10日发布2007年1月10日实施山东中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部分(山东中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有效防止危险化学品及其设施发生的各类事故,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处理,针对本公司化学品危险源的存量和分布,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1、基本情况山东中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地处东营市河口区(滨孤路中段),是以石油炼制为主的化工企业。
公司始建于1989年,于2001年1月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隶属河口区管辖企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12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一套;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一套;4万吨/年气体分离装置一套;2万吨/年MTBE装置一套;8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一套;40万吨/年加氢、5000M3/H制氢联合装置一套、1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366万吨,是集石油炼制、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化工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600人,全公司共有5个生产车间,3个辅助车间及11个部(室);主要产品有90#、93#汽油、0#、-10#轻柴油、石油液化气、丙烯、焦炭等;原油储量约5万吨;成品油储量约3万吨;液化气储量1000吨;丙烯储量420吨;焦炭储量5000吨。
厂区东邻孤岛镇及济军生产基地,西邻河口区,南邻济南军区生产基地二团七分场农田、荒地,北邻济军生产基地二团七分场场部及滨孤路,该装置距滨孤路最近距离为500米,厂区地形较为平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
1.装置概况装置设计公称能力60×104吨/年,处理上限70×104吨/年,处理下限40×104吨/年。
采用多产气体方案,以生产液化石油气及高辛烷值烷值汽油组分为主,同时兼顾轻柴油收率。
装置由反应-再生、分馏、吸收稳定、主风机-烟机系统、气压机、余热锅炉、余热回收站、精制、脱硫等部分组成,产品有汽油、轻柴油、液化气、干气等。
2.生产工艺类型及工艺过程的危险性2.1工艺中的危险物质及其特性2.1.1原料蜡油:常温下为黑色膏状液体,密度约为850千克/立方米,可燃。
渣油:常温时为黑色固体,密度约为900-960 k g/m3,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超过其自燃点,泄漏遇空气会很快着火。
2.1.2中间产品油浆:棕褐色液体,密度约为900-1000kg/m3,不易挥发,过程中的温度超过其自燃点,泄漏遇空气会很快着火。
粗汽油:闪点低于汽油,水状液体,易燃,含硫醇,有毒。
回炼油:性质接近于蜡油。
2.1.3产品汽油:淡黄色液体,密度约为700-750 kg/m3,易挥发,易燃易爆。
柴油:淡黄色液体,密度约为850 kg/m3,易挥发,闪点约为70℃,易燃,蒸汽有毒。
液化气:常态下为无色有臭味的气体,高压时为液体,主要成分为C3、C4等,易燃易爆,有毒。
干气:常态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成份为C1、C2、H2等,易燃易爆,生产过程中含有H2S,剧毒,易使人窒息死亡。
2.1.4催化剂、助剂催化剂: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含有稀土的分子筛,无毒,不燃烧的无机物,在空气中会造成粉尘污染,在生产过程中温度可达到650-700℃。
助剂:包括助燃剂、丙烯助剂等,主要成分和性质与催化剂相近。
阻垢剂:能溶于柴油的一种有机物,大于400℃分解,无毒。
重金属钝化剂:一种水溶性的有机物,无毒。
柴油抗氧剂:无色至淡黄色发烟液体,易溶于水,在空气中能冒烟,具有强碱性和强还原性,刺激人体皮肤、眼、粘膜,有毒。
液碱:具有腐蚀性和刺激作用,刺激人体皮肤、眼、粘膜,有毒。
氨:有刺激性恶臭味的无色气体,刺激人体皮肤、眼、粘膜,有毒;与空气混合物遇火爆炸,放出有毒烟雾;溶于水。
中压蒸汽:压力达,温度400-450℃,易造成烫伤。
2.2工艺过程的危险性2.2.1工艺类型在生产装置中,既有高温、高压场所,又有易燃易爆、有毒介质。
操作中失控可能引发剧烈爆炸,超温超压及腐蚀造成的油气泄漏易引起爆炸和着火。
2.2.2化学反应特征在提升管内进行的主要是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
在再生器中进行的是烧炭反应。
分馏系统进行的是物理分离过程。
吸收稳定系统进行的是物理吸收脱吸过程和精馏过程。
2.2.3反应物料各组分的控制范围蜡油、渣油的处理量以生产计划为准,各生产工艺指标按工艺卡片和操作规程要求严格控制。
2.2.4压力等级本装置大部分容器管线设备为低压,少量为中压。
反—再系统,分馏塔 Mpa,吸收稳定系统,中压蒸汽压力为。
2.2.4温度范围反应器:500 —525℃,再生器:660 —710℃分馏塔底:310 —365℃,分馏塔顶:95 —120℃吸收稳定:塔顶40 —60℃,塔底:110 —170℃中压蒸汽:415-450℃2.2.5关键控制液位外取热汽包50±30%余热锅炉汽包50±30%油浆发汽包50±30%粗汽油罐液位50±30%分馏塔液位50±30%凝缩油罐界位50±30%凝缩油罐液位50±30%粗汽油界位50±30%稳定塔底重沸器50±30%解吸塔底重沸器50±30%液化气罐液位50±30%2.3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点、危险点、重点部位的重要操作指标及引发事故的因素:2.3.1两器差压超限可引起油气互串,发生爆炸。
操作指标:20-60Kpa两器压差超限,压力平衡遭到破坏,造成油气倒串。
2.3.2提升管结焦,造成停工现象:提升管压降不正常的偏大,再生滑阀压降减小,阀前压力高,催化剂循环量提不起来。
引发因素:原料残炭高,比重大,喷嘴损坏雾化效果不好,造成喷嘴处大面积结焦。
减少了催化剂和油气的流通面积。
2.3.3再生滑阀或待生塞阀压降大幅变化。
沉降器或再生器藏量大幅下降或造成“架桥”。
引发因素:主风量大幅波动回零;气压机突然停机;再生或待生塞阀失灵。
2.3.4分馏重油系统泄漏着火分馏重油系统系统指油浆、回炼油系统,由于管线、换热器、泵等发生泄漏,高温重油与空气接触氧化而发生燃烧,造成火灾。
2.3.5吸收稳定系统管线、容器、阀门泄漏严重无法运行。
2.3.6大型运转设备故障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3.重点监控部位:3.1危险点及范围:反应—再生系统:反应提升管、再生滑阀、待生塞阀、再生斜管、双动滑阀、两器、外取热及其汽包、余热锅炉。
分馏系统:分馏塔、油浆循环系统、油浆泵、有关换热器、蒸汽发生汽汽包。
泵区:包括冷油泵、热油泵。
稳定精制系统:所有塔、容器及管线,凝缩油罐和液化气罐脱水系统。
脱硫系统:介质为液化气或干气的各塔、容器及管线,机组:气压机组、烟机-主风机三机组。
4.重点、危险点、重点设备监控和防范措施:4.1巡检制度:各岗位两小时巡检一次,严格按各巡检站点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
4.2安全技术人员巡检制度:每天对所有重点、危险点检查一次,监督检查各当班人员的巡回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检查个工艺运行参数是否符合工艺卡片的要求,检查有无工艺违纪现象。
4.3重点、危险点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各危险点如出现情况异常,操作人员应及时分析判断,将情况报告主操、班长及车间值班人员及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及时联系处理并采取措施。
4.4 重点、危险点防止误操作的措施:未取得上岗资格前严禁动用本岗位设备和仪表,操作人员对于本岗位的仪表性能要熟悉。
出现异常情况能准确及时判断和处理。
各自保系统的应用范围、使用方法要明确。
调校联锁仪表必须填写工作票,条件具备经有关人员允许后方可工作。
仪表工在处理仪表及控制系统前,如停表、校表、修改报警信号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正常操作的作业时,应事先通知操作工,以便配合,将控制回路由自动改手动或旁路。
4.5.操作员监控责任制:4.5.1严格控制各工艺指标在工艺卡片规定范围之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设备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负荷。
4.5.2所属的重点部位,危险点要加强巡检,必要时要增加巡检频次,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班长及车间汇报,并作相应处理。
对所属测量、计量仪表、控制系统及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及时联系维护人员进行处理,不得拖延。
4.6 安全技术人员监控责任制:4.6.1建立、健全重点、危险点档案,实现集中管理。
4.6.2定期召开技术分析会,对重点危险点的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制定出预防措施。
4.6.3危险点出现异常,应及时联系有关单位,并迅速组织处理。
对处理不了的,需带病运行的,要写出监控运行报告和可行的事故预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时印发班组并监督遵照执行。
5.紧急事故应急处理原则:5.1系统紧急事故处理原则:5.1.1催化裂化装置紧急停工,主要是指切断反应器进料,维持两器或单器流化或闷床处理,控制分馏各处温度、油浆循环,稳定系统维持三塔循环或保持系统压力及液位正常。
根据情况采取紧急停工措施,经处理后,可根据当时情况重新组织进料,或按停工步骤进行彻底停工。
5.1.2催化裂化装置为了防止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操作员必须对紧急停车的操作了解透彻,在发生事故时,准确无误地使用自保连锁系统。
自保连锁系统在任何情况下应处于良好状态。
5.1.3处理事故时必须严格遵循下列原则:5.1.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严格执行工艺卡片、工艺纪律所规定的各种指标不可违反,特别是自保投用,必须按规定进行,任何个人都无权违反。
5.1.任何情况下,正常的停工程序应尽严格遵循,但当事故有继续恶化趋势对装置安全有重大威胁时,应进行紧急停工。
5.1.紧急停工反应切断进料,保持两器或单器流化,分馏、稳定保持循环。
紧急停工后仍无法恢复生产时,按正常停工处理。
5.1.在任何情况下控制好两器差压,防止油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5.1.在进料情况下,反应温度不得低于480℃,防止待生催剂带油。
当难以维持时可启用反应进料自保。
5.1.主风或增压风中断时,必须通入事故蒸汽,以防催化剂倒流入机体和防止再生器、待生套筒内死床(不含外取热器)。
主风中断时再生器不得喷燃烧油,并密切注意再生床温的下降,再生床温不得低于420℃,否则迅速卸料。
5.1.在沉降器内有催化剂时,必须保持分馏塔底油浆循环,否则应将沉降器催化剂转入再生器关死待生塞阀和再生滑阀。
长时间无法恢复油浆循环时,及时卸出系统催化剂。
5.1.反应切断进料后,控制好分馏塔顶温度防止冲塔和超压,控制好分馏塔底液面防止憋压和油浆泵抽空。
5.1.反再系统内存有催化剂时,必须保证各吹扫点、松动点吹入流化介质(风或蒸汽),以防堵塞。
5.1.发生紧急状况时要及时与公司调度及有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产品不合格时联系改送不合格罐。
5.1.在任何情况下,油品出装置温度必须控制住,防止罐区发生突沸或冒顶,使事故范围扩大。
5.1.自保投用后,应及时到现场检查自保阀动作情况,若有不动作者,则立即现场投用或改手摇控制。
5.1.若发生催化剂大量跑损,系统藏量难以维持时,立即切断进料,停外取热器提升风,必要时启用主风自保。
5.1.防止所有油气、空气互串发生爆炸事故,在任何情况下,两器藏量不得相互压空或发生催化剂倒流。
当难以维持时可启用差压自保。
5.1.瓦斯、液化气、凝缩油不准排空,只能泄入火炬系统。
系统在下列情况下,应紧急停工:对于一般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保护设备考虑,应尽可能按正常停工步骤进行。
但在装置发生重大事故时,经处理不能维持正常运转,或对安全有严重威胁时,必须紧急停工。
装置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主风机组停运,主风中断;停水、电、汽、风时间稍长时;严重碳堆积;严重的超温超压状态;差压大幅波动,催化剂流化异常或有油气、空气互窜危险时;重要设备故障,无法维持生产时;各种自然灾害,装置无法维持安全运行时;进料量过低,又无法挽救。
催化剂跑损太大,而又制止不住,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时6.应急事故处理预案:岗位采取的步骤反应室内1、投用主风自保。
2、严格控制两器差压,控制在20~60Kpa,防止差压大幅度波动。
2、利用UPS电源和残余的净化风压力,尽快关闭各进料控制阀。
3、监视各汽包液位,超高时利用FCS紧急放水。
现场1、关闭各进料喷嘴器壁阀,停粗汽油回炼和终止水。
2、关闭干气予提升手阀。
3、检查并使自保阀到位,余热锅炉视过热蒸汽出口温度熄灭CO锅炉。
4、非净化风压力低,关闭各用风点器壁阀。
5、关闭主风事故蒸汽和套筒提升风事故蒸汽器壁阀,闷床处理。